文丨 Sean Ye 圖丨源自網絡
全文 2700 字,建議閱讀時間 8 分鍾
✎ 寫在前面
之前做了一場直播,讨論了關于副業的話題。
我知道副業的話題很熱,但小夥伴們的熱情還是超出了我們主播嘉賓的期待,最後在他們的建議下,我們臨場拉了一個副業讨論群。
但和不少小夥伴溝通的時候,我也發現一個問題:
很多人關注副業,甚至渴望副業,但是對副業的了解,尤其是對副業風險的了解非常少。
我不得不在群裏反複強調:不要輕信他人,不要發生金錢交易。
前兩天,我在騰訊視頻上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真人職場紀錄片:《這也能賺錢》。
第一集的菇涼,從伴娘這個副業開始,做成了自己的事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結合她的故事,我說說我對副業常見誤區的觀點。
1
副業≠搞錢
搞錢很重要,是副業的一個重要價值。
但不應該是副業的全部價值。
副業能提供給我們的,除了錢之外,還包括:
能力:對職業發展的助力;
人脈:認識更多有趣的人和志同道合的人。
當然,最爲重要的是,副業是一種體驗,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主業是有限制的,絕大部分企業,一個蘿蔔一個坑,你能做的事情是很有限的,未必一定能做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但是副業不同,對于副業,你完全可以嘗試那些你一直感興趣,但是始終無法通過全職工作去體驗的事情。
副業能夠提供物理價值(錢),也能提供情緒價值。
大學兼職做伴娘的謝宇科,就經曆了這個曆程。最早是爲了賺零花錢,她開始了職業伴娘這個副業之路。
在這條路上,她認識了很多朋友,甚至認識了自己的男友。最後,她把這個副業變成了自己的職業。
按照她的原話,在做這個副業的時候,她感受到她的工作幫助到了别人,做得越專業,就越能給新人帶來快樂。
她發現了自己這份副業的價值,從而最後決定把這份副業變成了自己的事業。
從賺錢,到人脈,到發現價值,到自我實現……
她夢想把自己的副業打造成婚慶界的淘寶。
無論你準備開始做什麽副業,我都非常希望大家走這個過程,如果你的旅程中隻有賺錢,那并不算是好的副業,甚至很有可能是割韭菜式的副業——短期看到回頭錢了,但長遠不但沒賺到錢,甚至可能違法犯罪。
比如刷單的副業。
能有什麽前途?能有什麽人脈?能有什麽自我價值實現?
2
要做副業,必須有投入?
做副業需要有投入,除了時間和精力之外,需要投入錢嗎?
需要。
舉個最簡單例子,如果你拍視頻,不得買個提詞器?拍直播,不得有一個直播架……
但是,做副業需要學課程嗎?
還是以伴娘謝宇科爲例,她給自己團隊的伴娘做培訓的,但是培訓是免費的。因爲她團隊的伴娘越專業,客戶越喜歡,未來她的提成越高。
她沒有必要因爲培訓費把優秀的同事擋在門外。
但如今通過培訓費,收割想做副業的年輕人,并不少見。
作爲一個比較資深的知乎用戶,我很早就開始研究知乎的「好物推薦」功能。的确在剛開始的時候,不少知乎資深的專家通過好物推薦,賺了不少錢。
當時我還寫過一篇關于知乎賺錢的文章《》
但很快,我發現事情變了味,有些人拿着自己在知乎賺到多少錢的截圖,開始給大家上課了。
但因爲我的業務相關,我很清楚很多截圖都是假的。
不僅如此,在這件事上有一個基礎的邏輯錯誤。
如果一件事很賺錢,而這件事是存量蛋糕,那麽越多人進來,結果就是大家都掙不到錢。
知乎的流量在這些年已經基本見頂。1 億月活,而中國的白領就 3 億。
這塊蛋糕就這麽大。
但凡真的賺錢,他爲什麽要教會更多人,和自己搶生意?
同樣的廣告我拒絕過很多次:副業賺錢,無貨源電商,Tik tok 直播
理由很簡單,一個個宣傳做完就能買房了,三個月買房,五個月還清房貸,1 年百萬收入……
但他們往往拿不出任何證據。
我煩問一句,他們如果一年通過做副業電商,能賺到 100 萬,他們爲什麽不招人一起把規模做大,相反,爲什麽願意通過一次性費用把這種核心技能出售給别人?
前者是投資思維,創業思維;後者是短視的思維——當然,除非這種短視是有理由的,再不割,就沒得割了。
我給大家的副業建議是:不要花錢買課,你先去嘗試。
職場人,絕大部分經驗都來源于實踐,就像謝宇科一樣,她的伴娘經驗,也來源于實踐中一次次的體驗。
就像當年知乎的好物推薦,你想試一試,你先寫起來,你寫出來沒有流量,你就去看看有流量的人是怎麽寫的:開頭怎麽搭,中間如何植入廣告,後面如何鼓勵購買。
你都不用花錢買課,平台自己會推很多課程,這些課程搜一搜就都有了,完全不用花錢,但需要花心思。
2
副業和主業要無關
我心目中最優質的副業是:1+1 > 2
副業 + 主業,不但有關,而且高度聯動,這才能實現 1+1>2 的效果。
一個人能夠同時做好兩份工作,勝任兩個身份,并在兩個工作身份上都取得成功。
不是不可能,但是很難。
你真的能精力如此充沛,你應該去創業,還是專注做好一件事去。
我們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做好一件事,已經是消耗了我們極大的經曆。
我的建議就是成爲一個咨詢顧問。
你一定在工作上,或者某一個領域是這個領域的專家,當别人希望進入這個領域時,就需要向你學習,向你取經。
這就是你在工作外的價值。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理念:人人都是咨詢顧問。
如果你本職工作是市場營銷或者運營,你有一個自媒體的副業,這是加分項,對公司能證明你的運營能力,你甚至可以這點放到簡曆裏;對工作外的合作夥伴,證明了你的營銷能力和内容能力,你可以成爲其他公司的外部顧問。
在我看來,這種 1+1>2 副業有兩個重要的前提:
你的主業足夠厲害;
你的副業聯動主業,讓你賺錢效率翻倍。
很多剛剛畢業的小夥伴喊副業,喊斜杠青年,我不太贊同。
中國古代寓言裏就有這麽一位斜杠青年:鼯鼠。《荀子 · 勸學》中寫到:
" 梧鼠五技而窮,五技渭:能飛不能上屋,能緣不能窮木,能遊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會飛飛不高,爬樹爬不高,遊泳遊不遠,挖洞挖不深,會跑跑不快)。"
天敵一來,鼯鼠就隻能束手就擒。
所謂斜杠,應當是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的飛躍,而非焦頭爛額慌亂之下的逃竄。
✎ 寫在最後
之前有個産品經理來咨詢如何做副業,我給他的建議是:
你先把自己的一些關于産品工作裏的感悟和你經曆的項目,寫出來,複盤你的收獲和教訓,發在知乎上。
如果未來做成了,你可以是一個自媒體博主,甚至可以帶自己的學生,分享自己做産品的經驗。
但是,我提前預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成自媒體大 V 的。
但沒關系。
就算沒有做成,你這一篇篇對于産品的思考和見解,未來沒準也能幫你争取到一個靠譜的崗位機會。
他試過之後,倒并沒有把号做大,但是隔了 2 年跳到了一家發展前景不錯的中廠。就是因爲面試官看到他在知乎分享的内容,覺得有點意思,加了他微信認識了他。
後來,有一個合适的機會,就把他内推過去了。
副業是一條路,但副業并不是唯一的路。
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向是什麽,才能更好實現,主業副業的雙豐收。
推薦大家看看這部紀錄片《這也能賺錢》,如今年輕人搞錢的方式很多樣,你可以學習,可以也去體驗,但重點是去體驗,而不是去花錢被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