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幸在去年的 3 月份與淩渡 L 有過一面之緣後,我就一直很關注這台車上市後的表現,盡管去年春季上海受到了疫情的波及,但 5 月解封後,淩渡 L 銷量的急速攀升似乎在釋放訊号,這也預兆了淩渡 L 穩步進入 " 萬台俱樂部 ",并在去年 12 月單月銷量達到 1.5 萬。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淩渡 L 能夠取得如此成績,讓人不禁問一句,這台車究竟香在哪裏?
集成諸多時尚元素于一身的淩渡 L
就如同初見的情侶是要看眼緣的,我們在選擇一台車的時候更是如此,曾經在跑男節目中出現的淩渡,就以寬體轎跑的設計映入了我的眼簾,就好像一位有顔值、更有内涵的紳士一樣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而如今的淩渡 L,更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保留了一貫的優點同時更集成了目前最爲流行的元素。
前臉部分,更低的前蓋設計極大地拉低了消費者的視覺重心,形成了一種跑車般的低姿态風範。加之以超大尺寸的進氣格栅和 ID 系列同款的貫穿式大燈,讓人隻看一眼就足以留下極深的印象。
車身側面,較爲平直的上腰線和下部如彎月一般的下腰線搭配的相得益彰,更吸睛的莫過于以前隻有在跑車身上才能看到的無框車門,15 萬的入門價就能獲得無框車門配置,相信沒有幾個年輕人能夠把持的住對它的喜愛。
車尾部分,大溜背的造型設計完美呼應了在車頭和車側營造出的轎跑風格,并且溜背的造型因爲頂點設計的比較靠後,也完美保障了後排乘客的頭部空間,再輔以大尺寸的掀背式尾箱和黑底的貫穿式尾燈,彰顯時尚的同時也對空氣動力學緻意了最高的敬意。
内飾方面,淩渡 L 采用了轎跑式座艙設計,坐進車内最先看到的就是兩塊分别爲 10.2 吋和 12 吋的懸浮式雙聯屏,兩塊大屏微微向駕駛座傾斜,包裹感更強。再加上 W-HUD 擡頭顯示和手勢操作功能,相信沒有那個年輕人會不喜歡被這種滿滿的科技感包圍。
當然,除了主打科技牌,填充物十足的環抱式運動座椅和數字化座艙在舒适度上也足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誠然,一台車想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光有這些顯然是不夠的,那麽淩渡 L 實際開起來究竟表現如何呢?
符合大衆一貫的德味兒的駕控風格
在城市道路駕駛中,我比較關注的是淩渡 L 的動力表現,雖然這台車在外觀上變得更爲時尚與激進,但發動機還是采用了經典的那台 EA211 1.4 TSI 高功率發動機與 7 速 DSG 變速箱的經典動力組合,在數據層面上做到了最大功率 110kW,峰值扭矩 250Nm。
其實淩渡 L 在城市常規速度路段開起來的表現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因爲這台車的動力調教偏向于激進,比較符合我的駕駛風格,能夠在超車時給與我極強的信心,隻要輕踩油門,動力在初段時的表現就會非常積極,即便車輛上坡時也能夠保證不俗的加速體驗,非常符合年輕人的駕控習慣。
在輔助駕駛功能上,淩渡 L 搭載了 IQ.DriveL2 級别的駕駛輔助系統,極大的簡化了我在駕車時的操作,與此同時,得益于 MQB-EVO 先進數字架構中 3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和雙攝像頭的加持,也讓駕控更爲安心。
在山路駕駛時,我比較關心的還是這台車的底盤表現,參數上,淩渡 L 使用了經典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式的懸架組合,在經過上汽大衆專業工程師團隊進行調教後,還是濃濃的德系車底盤體驗,紮實而又沉穩。在山路中高速過彎時,車身的支撐非常到位且不會有任何橫擺的現象,更不會推頭,也或許就是淩渡 L 擁趸們所想要的味道。
即便到了山道中的一些非鋪裝路面,得益于這套懸架組合,整體的駕駛質感還是非常舒适的,因爲這套底盤的濾震效果可謂一流,即便在過溝過坎車身的姿态也非常穩,給予駕駛員的駕控信心也非常強烈,而且除了在山路駕駛時我使用的運動模式外,淩渡 L 還有經濟、舒适以及個性化模式可選的,完全可以滿足駕駛員多樣化的需求。
受女性消費者青睐,更被年輕消費者追捧
每走過一個時代,必然也會湧現出一批符合這個年代氣息的年輕人,而在當代," 時尚 "" 熱情 "" 火辣 " 似乎已經成爲了現在年輕人的專有名詞,而這些專有名詞放在淩渡 L 身上也能夠完美适用,這也印證了在造車理念上,淩渡 L 與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态度已經不謀而合。
即便從市場的表現來看,淩渡 L 自上市以來就備受年輕用戶的推崇,去年 12 月單月的銷量更是高達 1.5 萬台、并且據不完全統計,淩渡 L 的 90 後車主占比超 60%,而女性車主占比更是高達 50% 以上,這其實已經充分說明了淩渡 L 能夠獲得成功的原因:更年輕、更火辣、更時尚、更個性、以及更好開。這五個更加足以總結消費者對這台車的最高評價,也說明了汽大衆淩渡 L 已經在 A+ 級轎跑市場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者
商務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