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媽。
不知道你們喜歡玩桌遊不,在國外桌遊基本是中産家庭标配,每天晚飯一吃,一家人就圍坐地毯上 " 開玩 "。
中國家庭好像玩桌遊的不多,可能是因爲中國孩子學習負擔比較重,每天晚上吃完飯還有一堆作業要完成,原本應該是惬意美好的親子時光,因爲繁重的學習變成了 " 硝煙戰場 "。
其實我覺得,桌遊中孩子的收獲并不比埋首書桌前少。
千尋幼兒園的時候,我和千爸經常陪她玩一些數學桌遊,小妞的加減法就是在 thinkfun 的眼明手快裏玩出來的,邏輯也是在 Foxmind 的聰明曲奇餅裏玩出來的 ....... 上小學後回頭看,效率并不比刷題低,重點是不用靠吼,不損害親子關系。
基于我們家這個桌遊傳統,沒事的時候,我就會在小紅書上溜達溜達,發掘些新鮮好玩又漲知識的有趣桌遊。
今年比較火是一款名叫" 千年絲路 "的大語文桌遊,從分享帖看,全國一大半小學生都在玩,好多媽媽誇。
▲ 小紅書用戶分享
不知道你們有沒陪娃玩過,玩過的朋友也可以在留言區發表下陪玩感言,我很好奇是不是真有網上說那麽好,于是速度下單,幫大家親測。
測試結果就兩個字:真 ~ 香!^v^
上周末我們被這桌遊黏了一整天,本來說好下午去外公家,結果因爲難分勝負,中午幹完一個全家桶又繼續投入鏖戰,外公打電話來催才發現天都快黑了。
沒辦法,就是太好玩呀。
比數學桌遊容易上手多了,之前玩數學桌遊,每次玩之前都要燃燒好多腦細胞研究規則。
而且你們懂的,我永遠都是那個被嘲輸家……
現在總算到了咱文科媽媽的領域,哈哈,豈能放過這一雪前恥的好機會?這該死的勝負欲。
娃也玩得很嗨,主要她們班好多學霸都在玩這個桌遊,跟我念叨了好幾次。現在終于有共同話題了,收獲的大語文曆史知識,周一也是一定要去學校互相碾壓滴。
我想着正好五一快到了,不管是帶娃旅行的,還是宅家葛優躺的,一款好玩不貴的桌遊都是剛需,就趕緊來給大家種草 ~
今日種草好物:大語文桌遊《千年絲路》
适合年齡:7 歲 +
/
01
親測:是不是真像網上誇的
玩出大語文曆史興趣
每次看小紅書上大家曬桌遊,都感覺咱們中國媽媽自帶 " 雞娃 " 底蘊,純玩?不存在的,必須夾帶點私貨。
這款桌遊也是,承擔了大語文曆史啓蒙重任。
因爲它是以 " 絲綢之路 " 爲主題,通過模拟絲綢之路上商隊進行商品交易的曆史場景,給玩家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号稱" 沉浸式 " 絲綢之路貿易之旅。
當時看其它媽媽分享的這幅桌遊底闆全景圖,我就被種了草。
内心很哇塞,确實沒想到,現在國産桌遊都做得這麽精良了。
它把陸路、海路兩條絲綢之路的不同路徑以及沿途重要城市,乃至這些城市的曆史、特産,來了個全真實還原。
其實我一直都很想讓千尋了解下 " 絲綢之路 "。
在曆史觀上,對西部世界而言真正具有 " 他者 " 異質的東方,不在尼羅河,也不在高加索,是在天山以東地區,在中國。
而把中國文明與西歐亞及地中海世界鏈接起來的通道,就是絲綢之路。
不論從曆史,還是從經濟貿易角度," 絲綢之路 " 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這是孩子必須了解,也應該了解的。
而且他們後面語文要學的詩,比如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還有曆史要學的 " 張骞出使西域 ",世界史要學的近五百年來最重大事件之一大航海事業等等,都與 " 絲綢之路 " 緊密相關。
這些内容對小朋友來說,還是偏晦澀了,不容易調動熱情。
有這些挫敗案例在前,這次嘗試大語文桌遊,我也沒抱太大期望,卻感受到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收獲。
它整個遊戲設計,還真是 " 沉浸式 " 的,一旦開玩,就仿佛親自踏上了那金戈鐵馬、蒼茫大漠 ......
▲ 圖源:網絡
遊戲開始前,每人都會抽一張 " 城市卡 ",卡上有這個城市的曆史背景介紹。
孩子必須認真看,因爲不看,就不知道自己該從哪裏出發,也不知道自己出發的這個點、這條線盛産什麽。
所以,不用我 " 雞 " 什麽,小妞爲了赢,自己就會去認識、琢磨沿途城市。
" 城市卡 " 左上角的駱駝标志,代表你需要使用駱駝形狀的棋子走陸路,如果那裏的标志是一艘船,則使用船形狀的棋子走海路。
小妞很好奇,爲什麽 " 絲綢之路 " 要分爲陸路和海路呢?
千爸朝我擠眼睛,意思是:快,文科學霸,展示你魅力的時候到了~
咳咳 ... 這個問題啊,就好比有了車爲什麽還要造船,其實本質是一樣滴,有貿易需求,就會有人 " 開路 "。
但光有需求還不行,還得有生産力,當時造船技術的發展,也是促使海洋貿易發展的重要原因。
正好那會奧斯曼土耳其和歐洲 " 打架 ",搞得陸路交通不暢,海上絲綢之路自然就崛起了 ......
再舉個玩中 get 大語文的有趣例子。
這個桌遊的玩法不複雜,有點像大富翁,在确定好出發地後,就開始擲骰子來決定走幾步。如果剛好走到某個城市,玩家就自行判斷,要不要在這個城市開展貿易。
玩過大富翁的朋友都知道,中間可能遭遇 " 入獄 "、" 将建好的一棟樓送給旁邊玩家 " 這樣的飛來橫禍。
" 千年絲路 " 也一樣,也有代表偶然概率的 " 事件卡 "。
" 事件卡 " 有好有壞,好運氣來了,你可能抽到 " 随意從其它玩家處拿走一份商品 ",壞運氣來了,你可能抽到 " 駱駝死掉,貨物損失一份 ".......
有一次,千尋就正好抽到了壞運氣 " 事件卡 "。
這娃還想耍賴,直接趴卡上,不讓我們看。
被強行 " 懲罰 " 後很不服氣,開始強詞奪理:
" 這事件卡設計不合理!絲綢之路不是重要的貿易通道嗎,那麽多人穿行,怎麽會遇到駱駝死這種事?"
我說,這你就說錯啦,事件卡設計得簡直不要太合理。
爲啥?我們現在一說絲綢之路,腦海裏蹦出的,就是 " 一帶一路 "" 亞歐大陸經濟命脈 " 這樣高大上的詞兒,但在古代,絲綢之路可是風險重重。
首先,荒漠戈壁可不是啥好地方,《大唐西域記》裏的唐玄奘都說,這條路上連個鳥都看不到。
駱駝每天馱着 200 公斤貨物走 80 公裏,累死的比比皆是。
其次,絲綢之路很不安全,那會國家之間可不像現在有明确邊界,管轄權很模糊,強盜劫匪經常在這些邊緣地帶搞事情,根本沒人管。
小妞的問題又來了:
" 真像你說的這麽兇險,爲啥還有那麽多人走這條路去貿易?"
因爲利潤夠大啊!咱們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外國沒有,通過絲綢之路賣到羅馬,那可是天價,皇親國戚才配用的,物以稀爲貴。
你瞧,馬克思《資本論》裏說的 " 如果有 10% 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 20% 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 50% 的利潤 , 它就铤而走險 ..." 在哪個朝代都适用~
像這樣的問答讨論,始終很自然地貫穿于整個遊戲過程。
中途我們也會饒有興緻地在網絡上搜索一些文字資料和視頻,不隻千尋,我和千爸也刷新了對 " 絲綢之路 " 的認知。
感謝這款桌遊,點燃了我們全家的曆史學習熱情,看來學習和快樂不是不可共生,它們之間隻差個好工具。
02
除了大語文 , 還能玩出财商 ?
除了大語文,财商也是這款桌遊的宣傳賣點。
那是不是真的可以鍛煉孩子财商呢,親身測玩後,我必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設計确實很不錯!
前面我說了,這款桌遊玩法不複雜,和大富翁相似,通過擲骰子決定走幾步,走到哪裏。
走到城市就可以貿易,貿易中你既可以選擇用銀錠(原始資金 + 銀庫資金)購買商品,也可以選擇以物易物,易來的物品可以留到下個城市再賣,換成銀錠,就這麽一個很真實的貿易流程。
最終,誰獲得的銀錠最多,誰就赢。
玩幾回合後我就發現了,這款桌遊的運氣成分占比遠不像大富翁,更多還真得靠 " 生意頭腦 " 做判斷。
比如,是否用銀錠換物品,你得看看貿易卡上可購買的物品,是不是有 " 低價買入,高價賣出 " 的屬性。
怎麽判斷有沒有這個屬性呢?和你所處城市的地理位置很有關系。
有一次,千尋玩着玩着就悟了:
" 诶,我發現離産地越近,購入價格越低,買就很劃算,然後等到離産地遠的地方去賣,售出價格又很高,這一來一回就能賺更多錢!"
開悟後,她就迅速在古羅馬城購入 " 玻璃 ",再跑到平城京換成 " 漆器 ",最後到獅城交易,一下獲得了 12 倍利潤,勝局由此奠定,把我和爸爸殺了個措手不及。
關鍵吧,這桌遊設計好還不隻是讓孩子漲财商,背後的經濟知識也是真實嚴謹,支撐得起的。
古羅馬 " 玻璃 " 爲啥便宜,因爲古羅馬人征服埃及後就學會了制造玻璃,公元前 1 世紀,又創造出了利用鐵管吹制玻璃的技術,玻璃在當時的古羅馬很普遍。
但到了不盛産玻璃的平城京,就很值錢,才可以換夠多它們産的漆器。
至于貿易過程中換算金額這個點,我就不啰嗦了。
因爲千尋已是四年級娃,計算練習需求不是那麽迫切,低年級小朋友家長可以在遊戲中,鼓勵孩子多換算,應該可以潛移默化提高計算能力。
EASTWEST
總的體會下來,個人感覺這款桌遊還是很值得入手。
除了上面說的點,硬品質也不錯,算是超出了我預期。
本來做好了不對國産低價位桌遊抱太大期望的心理準備,但拿到手還是踏踏實實被驚豔了下。
底闆非常之厚實且可折疊,方便收納,骰子和棋子都是榉木的,手感也很好。
所有卡片包括裝貨物的小盒子,都是制作精良,整整齊齊。
主要它價格也不貴,整套才 99,之前我想給千尋買地球知識局的《絲綢之路》立體書,一看團價都要 248,忍了,現在對比一下,覺得還是 " 千年絲路 " 的桌遊劃算。
這年頭出門點幾杯奶茶都不隻這價格了,桌遊至少還能跟孩子多玩幾次。
最近天氣又好,春暖花開滴,戶外野餐聚會時間多,幾個小破孩湊一起,一看他們刷手機傻樂的樣兒就焦心,智力視力雙損,還不如丢個好桌遊寓教于樂去~
千年絲路兒童益智桌遊
(拔草可掃碼)
點擊下方按鈕即可預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