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資訊
1. 網傳小鵬 G9i 新配置,或于 9 月上市
2. 理想 L 系列交付一周年,推出限時補貼
3. 傳小鵬老将紀宇回歸,智能化體系或迎來調整
4. 比亞迪王朝 / 海洋 App 将于明日正式上線
國外資訊
1. 零跑慕尼黑車展:B11 亮相、發布全球化戰略
2. 捷豹或于 2025 年推出純電大型轎車
3. 電池供應商 Redwood 獲超 10 億美元融資
4. 福特将淘汰三款燃油車爲電動化計劃讓路
網傳小鵬 G9i 新配置,或于 9 月上市
今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稱,小鵬銷售爲其提供了一份 G9i 的配置表,在内外飾配置、性能硬件配飾上皆有調整。
具體來看,外觀上,G9i 新增星際綠、暗夜黑以及啞光星際綠三種顔色,其中啞光星際綠爲限時選購。
内飾上,新增氣宇灰配色,标配雙 50W 風冷超級無線快充、NAPPA 真皮座椅、前排座椅靠背加熱及通風、具備後排座椅加熱功能的車型配備後排靠背加熱。
在其他配置方面,G9i 新增 V2L 反向放電 3.3kW,部分車型可選裝雙腔空氣懸架及電吸門。
同時,G9i 也取消了迎賓照地燈、前排座椅律動、後排座椅按摩、腳感電動尾門、行李箱遮陽闆、5G 網絡、丹拿音響等配置。
近日 G9i 的諜照頻繁露出,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采用了灰白色内飾,多處皮質材料包裹,以普通杯架代替伸縮杯架、保留電吸門、配備雙 50W 風冷無線充電面闆。
今天新出配置信息部分與其有所重疊:電吸門、無線充電面闆,同時,内飾顔色信息或也存在重疊。
有網友也疑似從銷售人員處獲得了 G9i 的上市信息。
根據聊天記錄顯示,該銷售人員表示,「下個月初店裏展車就到店了」。若消息屬實,由此可以推測,G9i 或在 9 月份上市,10 月份交付。
理想 L 系列交付一周年,推出限時補貼
8 月 30 日,理想 L 系列交付一周年,累計交付 25 萬輛新車,爲慶祝這一時間節點,理想推出 1 萬元的限時補貼。
限時補貼的具體信息如下:
2023 年 8 月 30 日 ( 含 ) 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 ( 含 ) ,新定購理想 L9、L8、L7 任一車型,通過合作保險機構購買車險即享保險補貼 1 萬元。
與此同時,今天也是理想 L9 交付一周年,今天第 10 萬輛理想 L9 也完成了正式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消息稱,理想在多地推出最高 2.3 萬元的優惠活動,而後理想官方回應稱消息不實,地方補貼和零售促銷政策均有地區限制條件。
在成都車展上,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傑也就此消息進一步作出回應,表示消息将各地政府的補貼疊加在了一起,使得總體呈現出一個較大額度的補貼,讓消費者誤以爲大降價。
實際上,劉傑稱,「目前大家看到的部分促銷信息,是我們在将經營權下放之後,地方團隊進行的短時間促銷活動或者結合當地政府補貼的促銷活動。」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 1-7 月,理想共交付超 17 萬輛新車,同比增長 145%。截至目前,理想的累計交付量已突破 45 萬輛。
傳小鵬老将紀宇回歸,智能化體系或迎來調整
今日,36 氪旗下公衆号 @啓動 PowerOn 爆料稱,小鵬汽車前互聯網中心副總裁紀宇已低調地再次入職。
從内部系統來看,紀宇目前挂職在小鵬汽車總裁辦的顧問辦,其簽名是「自動駕駛顧問」,直接向 CEO 何小鵬彙報。
目前,紀宇架構之下還沒有任何團隊,其在小鵬内部的真正職務也還不明晰。不過,消息人士透露,紀宇已經在協助小鵬北美團隊和國内的對接工作。
紀宇 2016 年加入小鵬汽車後,出任副總裁、互聯網中心負責人,帶領團隊研發了 Xmart OS 智能車載系統,随後于 2022 年離職。
有員工猜測,紀宇的回歸,可能與小鵬汽車當下面臨的内外部分化的情況有關。
小鵬智能化能力正值内外雙供的重要關頭,但在内部,小鵬智能化關鍵人物接連出走。
去年紀宇離職之後,小鵬智能座艙團隊所在的互聯網中心就處在持續的人事調整中,原小鵬座艙的骨幹劉凡凡、趙恒藝等人也相繼離開。
持續的人員變動,也造成小鵬本來相對領先的座艙和語音交互,難以支撐。
有内部人士透露,小鵬的智能化招牌之一——語音功能開始收到更多投訴,有些甚至直接遞給了何小鵬。
在外部,小鵬先後與大衆、小鵬合作,一方面要與大衆合作開發基于 G9 平台車型、MONA 項目的第一款車型将于 2024 年開始量産,另一方面又要面對 G6 的産能爬坡問題。
小鵬的企業體量在一定程度上膨脹,有較多問題需要解決。
此外,此前吳新宙離職之際,何小鵬在社交平台發了長文回應,透露将重構小鵬智能團隊,将 AD、座艙、機器大腦、EEA,還有多個創新項目,整合爲更強大的智能團隊,并且增加智能規劃和運營團隊。整個大團隊将由何小鵬親自帶領。
紀宇的回歸或是小鵬重構智能團隊的第一步。
比亞迪王朝 / 海洋 App 将于明日正式上線
8 月 30 日,比亞迪宣布,比亞迪汽車 App/ 小程序将于 8 月 31 日正式升級爲比亞迪王朝 App/ 小程序和比亞迪海洋 App/ 小程序,後續兩套系統獨立運營。
也就是說,完成數據轉移後,比亞迪王朝系列的車主與海洋系列的車主,将使用不同的 App/ 小程序,雙方數據不互通。
具體來看,王朝和海洋車主将前往不同的 App/ 小程序,共有車主及未進行車主認證的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原比亞迪汽車 App 用戶若未升級,則僅支持王朝相關服務。
升級之後,原有的比亞迪汽車 App/ 小程序的賬号,可登錄兩網 App/ 小程序,相應的積分、訂單等數據也會根據車輛歸屬遷移至對應網絡的 App/ 小程序。
據悉,這一舉措旨在爲不同的車型和客戶提供更專屬的服務和體驗。
零跑慕尼黑車展:B11 亮相、發布全球化戰略
今日,零跑汽車官宣,将在 9 月 4 日 開幕的慕尼黑車展亮相其全球化戰略,基于 LEAP 3.0 架構的首款車型 B11 也将同步亮相。
據悉,B11 的定位爲中大型 SUV,爲零跑旗下首款全球化車型。新車将采用全新的設計語言,配備激光雷達,預計采用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
同時,B11 将推出增程和純電版本。
零跑尚未公布 B11 的具體配置。
然而,關于新車搭載 LPEE 3.0 架構,零跑在此前已進行發布,并将其命名爲「四葉草」架構。
該架構将車輛的動力域、座艙域、車身域、智駕域進行集成,并采用了高通骁龍車載座艙芯片 + 恩智浦 S32G 域控芯片進行控制。
零跑表示,即将推出的 LEAP3.0 架構,以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爲依托,涵蓋整車架構、智能電池、智能電驅、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多個核心版塊,以多種解決方案滿足零跑全系車型應用。
從官方 2023 年産品規劃來看,零跑将會在今年推出 CTC 2.0(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并可兼容 800V 高壓平台超級快充。
B11 或能夠标配以上兩款新技術。
在慕尼黑車展上,零跑或會公布關于 B11 的更多信息。
捷豹或于 2025 年推出純電大型轎車
據 Autocar 報道,捷豹計劃推出一款純電大型電動轎車,以間接取代被擱置的純電車 XJ。
據此前消息,捷豹将于 2025 年推出四座旅行車,随後繼續推出兩款豪華跨界車型進入市場。
這兩款電動車中,其中一款是賓利 Bentayga 大小的旗艦 SUV,另一款則是在 XJ 車型基礎上進行大幅度再設計的純電車型。
這三款車都将搭載具有長軸距特色的 JEA 平台。
三款車型的定價在 10-12.5 萬英鎊之間,将配備四輪驅動、四輪轉向及超快充能力,能夠在 13 分鍾内完成充電 10%-80% 的充電。
早期披露的消息顯示,其每台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在 450 馬力(約 335.56 千瓦),0-60 英裏加速爲 3-3.8s,最高時速可達 155 英裏 / 小時,續航裏程爲 385-475 英裏(619.6-764.4 公裏)。
此外,新車将不再帶有跳躍貓車标,而是将會采用新的字體标識。
電池供應商 Redwood 獲超 10 億美元融資
特斯拉前 CTO JB Straubel 創立的電池和電子垃圾回收初創公司 Redwood Materials 周二宣布,已完成一輪 10 億美元融資,擴大在美國的業務。
經過此輪融資後,Redwood 的總股本将達到 20 億美元。
該公司表示,将利用這筆資金繼續建設産能,擴大美國國内的電池供應鏈,并向客戶開放購買美國制造的電池材料,如锂、鎳和钴。
Redwood 目前在内華達州擁有一家工廠,從 2022 年年底就開始生産陽極銅箔,預計 2023 年開始探索陰極材料的生産,目标是新原料和回收原料,每年生産 100 GWh 的超薄電池級銅箔和陰極活性材料,爲 100 萬輛電動車提供動力。
2023 年 2 月,Redwood 宣布獲得來自美國政府的 20 億美元(約合 145.8 億人民币)貸款,用以幫助其實現内華達州工廠的生産目标。
此次 Redwood 獲得的這筆資金,也将用于擴建内華達工廠,該工廠也是 Redwood 的總部。
2022 年 12 月,該公司還宣布将斥資 35 億美元(約合 255.14 億人民币),在南卡羅納來州新建一座電池制造和回收工廠,每年将生産 100 GWh 的陰極和陽極組件。
Redwood 旨在 2030 年耗資 1500 億美元(約合 10938.15 億人民币),在當地創建一條傳統電池生産步驟下,原本需要橫跨 5 萬英裏原材料運輸裏程的供應鏈。
福特将淘汰三款燃油車爲電動化計劃「讓路」
據外媒報道,福特将放棄三款燃油車産品,以推動公司的電動化進程。
這三款産品分别爲 Escape、Edge 和 Transit Connect。
福特近期「斷、舍、離」動作不止如此,7 月份,福特最後一輛 Fiesta 下線,正式結束其 47 年、八代的曆史。
之所以選擇停産 Fiesta,原因在于福特需要其爲德國科隆工廠騰出生産空間以生産電動 SUV Explorer,該車型起售價低于 5 萬美元,但僅在歐洲上市。
目前,盡管福特在美國已上市 F-150 Lightning、Mustang Mach-E 和 E-Transit 後,但其電動化進程仍存在障礙。
福特 CEO 吉姆 · 法利(Jim Farely)在福特第二季度财報上表示,「近期電動車推進速度将會比預期稍慢」,從而福特 2023 年售出 60 萬輛新能源車型的目标的将推遲到 2024 年。
此外,Explorer 在歐洲的上市時間也推遲到 2024 年夏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