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闆、PC,這些産品對于你來說意味着什麼?
參數怪獸,傻大黑粗、吃灰神器,這些都是萦繞在平闆、PC 這些産品身邊的高頻詞彙。曾幾何時,我們似乎對平闆、PC 的認知陷入了某種局限。比如認為它們的主要賣點就是參數,功能和體驗永遠沒什麼變化,以及相互之間都是獨立的信息設備。
然而變化發生在悄然間。今天環顧四周,我們會發現已經有很多人開始将平闆作為主力辦公設備。開始采用 PC、平闆、手機三位一體協同辦公,開始像對待手機一樣,認真思考平闆、PC 的設計語言、性能體驗與軟硬件功能。
"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我們經常用這句詩來形容那些不經然之間發生的巨變。在平闆體驗與平闆産業間," 輕舟已過 " 或許就是這些年激烈變化的最準确呈現——在未來,人們有可能将其稱為 " 平闆、PC 之變 "。
這場變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平闆、PC 的功能與應用,開始與辦公、生活痛點進行緊密結合。比如平闆、PC 産品普遍采用類似手機,更為緊湊、輕薄的設計語言。更為重要的是,平闆、PC 開始與手機以及更多終端融為一體,告别了 " 智能處處有死角 " 的尴尬。
而追根溯源,我們會發現這些變化的淵薮,都來自華為。不久之前,腦極體走訪了華為武漢研究所,詳細了解了華為在平闆、PC 産品中的技術研發能力與産品創新思路。平闆、PC 之變背後的華為之路,也在這次探訪後清晰了起來。
讓我們撐開舟楫,一起進入這段平闆産品近些年來最激動人心的故事。
載不動,許多愁
1980 年,IBM 推出了 x86 搭配 MS-DOS 操作系統的家用電腦,奠定此後了 PC 産品的基本形态,随後東芝采用類似形态推出了第一台家用筆記本電腦。伴随 PC 産品正式走向市場,平闆産品其實也很早就進入了消費者眼簾。1989 年,第一台基于 MS-DOS 的平闆電腦 gridpad 宣告問世。伴随着信息革命的洶湧浪潮,平闆 PC 逐漸為世界所接受。
但在發展四十年後,平闆、PC 産品開始逐漸步入僵化、封閉的産業瓶頸當中。我們很多人在購買平闆和 PC 産品時,都會有這樣的尴尬——除了對品牌的基本了解外,選購産品隻能依靠性能參數進行對比。每款産品之間個性化、差異化極小,甚至可以說微不足道。
這就是因為在漫長的時間洗禮後,平闆、PC 的軟硬件基礎已經固化,供應鍊相對成熟,而廠商的競争重點也就變成了參數、硬件的堆砌,以及如何在同質化競争下炮制性價比。
在長時間的标準紅海競賽下,平闆、PC 産業呈現出了 " 載不動,許多愁 " 的負重感,缺少創新的銳利,也缺少突圍的方向。
而方向,永遠藏在痛點中。
長期以來,平闆、PC 産品有兩大核心的用戶痛點。一是在大屏幕、高性能的要求下,平闆、PC 都向着笨重、龐大的方向設計。這一點與智能手機的設計思路恰好背道而馳,讓很多用戶提起要攜帶平闆、PC 就感覺一言難盡。
另一項是 PC、平闆、手機這三大核心交互硬件,互相應用無法打通,生态各自封閉,數據傳輸困難。這導緻了非常多問題的出現,比如說平闆很難成為主流辦公設備,PC 與手機的互動嚴重影響終端使用效率。
在這些問題的影響下,以辦公為代表的平闆 PC 使用場景,長時間處在痛點重重,卻無法突破的狀态。直到一葉扁舟,出現在了華為築起的航路上。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雪裡
今天我們提到華為的平闆、PC 産品,乃至提到這兩大産品本身,首先都會想到一個關鍵詞:全場景。
設備之間的聯動性、融合體驗,已經成為用戶在選購平闆、PC 産品時的主要考量維度之一。而這一個維度,這條從單産品到全智能的變革之路,是華為硬生生在固化的平闆 PC 産業中撞出來的。
其實早在 2008 年,華為已經看到了平闆、PC 産品的發展潛力,發布了首款擁有 3G4G 模塊的平闆、PC 産品數碼相框。洞悉家庭、辦公場景對類似産品的需求,成為了牽引華為踏入平闆、PC 變革之路的原動力。
2016 年,是很多人開始接觸華為平闆、PC 産品的起點。這一年,在平闆方面華為推出了 MediaPad M3,實現了百萬級銷量,宣告着華為進入平闆廠商一線序列。而同一年推出的華為 MateBook 系列,則通過全面屏、超輕薄等一系列特點驚豔了沉寂已久的 PC 産業,至今被認為是推動 PC 進入緊湊設計、全面屏時代的産品。
此後,華為在 PC、平闆領域持續發力,這葉小舟在用戶的指尖輕輕劃動,蕩起了智能終端領域的萬丈波瀾。
2017,華為 Matebook X 奠定了高端筆記本市場的地位,随後通過 " 一碰傳 "、" 多屏協同 " 等技術,引領了 PC 産業的持續蛻變。2019 年,華為發布了 MediaPad M6,首創 " 平行視界 " 功能,完成了平闆與其他終端設備聯動的創新突破。随後 MatePad 系列将平闆推向了智慧辦公的全新價值空間。
一路行來,華為平闆、PC 的創新,或許不像智能手機那樣烈火烹油,而更像是在寂靜風雪裡孤舟遠航,重新點燃行業的創新熱情,喚醒消費者的熱愛與信賴。
輕舟已過萬重山
如今,我們可以看到華為平闆、PC 領域,已經構築起了自己的技術護城河與産業差異化路徑。提到華為,你會想到平闆、PC 領域一些獨特風格與能力。當越來越多的廠商踏入這樣的道路,我們最終會收獲百花齊放、枝繁葉茂的平闆、PC 生态。
在華為平闆、PC 的衆多價值中,全場景互通已經成為了具有标志性意義的一項。也正是華為在該領域一系列技術探索,讓 PC、平闆、手機乃至更多終端設備,實現了辦公這一核心場景的交互邏輯變革,進而改寫了消費者對平闆、PC 的購買需求,這應該可以說是平闆 PC 産業脈絡中一件舉足輕重的大事件。
華為全場景之路中,幾項關鍵 " 黑科技 " 撐起了這一變革。
首先是超級終端,它通過分布式技術打通了 Windows PC 與移動設備的交互界限,讓兩大設備可以分别成為對方的功能模塊,進而實現能力互助和資源共享,用戶可以像使用一台設備那樣操作多設備。在平闆和 PC 兩大産品線之間,由 HarmonyOS 帶來的分布式特性,可以實現鏡像模式、擴展模式、共享模式等超級終端體驗。讓多終端以邏輯簡單、交互充分的方式完成互相貫通,搭建創新型的辦公環境。
再來是 PC 應用引擎,這一技術可以支持在 HarmonyOS 平闆上實現 PC 應用的原生體驗,打破平闆的辦公壁壘,讓辦公軟件以全面、專業的方式服務于平闆場景。解決了用戶在差旅、戶外等場景中的辦公痛點,甚至可以考慮将平闆作為主力辦公工具。
在一面面打破設備之間的 " 次元壁 " 後,華為平闆、PC 構築了難以複刻和追趕的全場景差異化路線。而華為的技術護城河也不止于此。全新的多屏同色顯示技術,可以實現 PC、平闆、手機一緻的色彩顯示,這對于設計、剪輯等領域有需求的用戶非常關鍵。華為 Metaline 天線是一種全新的天線結構,它可以在不改變天線頻率的情況下,實現更大的尺寸。從而滿足用戶在信号弱的情況下,獲取更良好的網絡體驗。對于辦公室内工作、以及差旅環境進行辦公、遊戲來說十分重要。升級後的 HUAWEI M-Pencil,已經成為了華為平闆新的技術賣點,它的設計保持初衷并且升級了更加流暢、順滑的書寫體驗,全面提升了平闆産品的顔值和工作效率。
在這些 " 技術引擎 " 的加速下,華為平闆 PC 走出了一條獨立之路,一份 " 輕舟已過萬重山 " 的明快與坦蕩。
更重要的是,華為之路帶來了産業變局。
萬裡春風動江柳
好的創新,絕不能是閉門造車,而必須是有人跟随、有人模仿,影響整個行業的創新。偉大的産品,優秀的技術莫不如此。如今來看,我們可以說華為平闆 PC 已經做到了這一點。多年以來潛移默化的行舟劃槳,在這個領域帶動波瀾。萬裡春風,江柳遙逸。
我們可以看到,平闆、PC 市場重視辦公體驗,重視軟硬件結合、雲端一體化的浪潮已經不可阻擋。行業内頭部玩家紛紛開始模仿華為,推出更立體的技術序列與服務方案,為消費者解決早已存在的辦公體驗痛點。
我們也可以看到,打通設備邊界已經成為了平闆、PC 産業的核心發展方向。消費者開始關注 PC、平闆産品的聯接體驗,以多産品協同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終端序列搭建。而廠商也在不遺餘力探索和發展全場景之路,為注定多設備的時代,描繪了更美好的明天。
我們還可以看到,華為毅然開創了平闆、PC 産品設計感、便攜性與性能必須兼具的挑戰之路。這條路最開始是十分艱難的,但如今已經成為了産業共識。不會再有哪家主打辦公的筆記本産品,不采用緊湊、不可拆卸的設計。而消費者得到了審美、便攜與性能的統一。
放眼望去,别有江天。華為之路是一條創新之路,是一條必須用創新赢得消費者信任,而不能放任産業固步自封的自我叠代之路。
而這條路确實走通了,确實我們已經能看到、享受到平闆 PC 的産業之變。
不久之後,華為将推出一款搭載 HarmonyOS 3 的家庭平闆:HUAWEI MatePad SE。這款 10.4 英寸的産品,會将分布式技術帶到家庭當中,帶到更多新場景、新需求當中。産品會在 2 月 16 日 19:00 在華為商城 APP 及華為商城抖音直播間正式發布。
輕舟已過萬重山,讓我們繼續期待這條路上的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