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由 Netflix 制作的《哈裡王子與梅根》紀錄片終于開播。
Netflix 甚至還為此紀錄片支付了哈裡夫婦 9000 萬英鎊,約等于 7.6 億人民币。
在紀錄片中,哈裡夫婦将矛頭再次對準了英國王室,内容充滿争議,外界評價也非常兩極,其中也有不少關于戴安娜王妃的内容。
有人覺得紀錄片就是在為哈裡梅根的行為洗白:
" 英國王室又傲慢又種族歧視誰不知道 "
" 和王室互相剝削挺好,人家樂在其中,甚至技高一籌 "
" 可以把它視為哈裡梅根 " 洗白之作 ",但也不必過于認真 "
也有人覺得,哈裡梅根夫婦又當又立,一直都是王室的吸血鬼:
" 既然不想做王室,就不要再消費家族了 "
" 明明讨厭狗仔結果曝光了多少私密照片啊 "
" 一邊說媒體侵犯隐私一邊把自己的隐私賣給 Netflix"
" 不是口口聲聲為了隐私?不是都退出王室了,還要當又立?"
哈裡和梅根甚至被福克斯評:有望成為 " 有史以來最令人讨厭的王室成員 "。
" 吸血夫婦 ",
不僅洗白還秒賺 7 億?
" 背對王室,漸行漸遠 " 是英國媒體對哈裡梅根夫婦的概括。
衆所周知,哈裡梅根夫婦特别讨厭自己的隐私被媒體侵犯,但在這部紀錄片中,他們卻提供了非常多大衆沒見過的照片。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被罵雙标,一邊說媒體侵犯隐私一邊卻把自己的隐私賣給 Netflix。
而紀錄片涉及的内容還牽涉到整個英國王室,有保守派的人評論,他們這是把家人賣到河裡賺錢。
和大家的想象不同,也和過往的介紹不同,哈裡和梅根其實是通過 instagram 認識的。
當時梅根還是演員,哈裡則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梅根戴小狗濾鏡的視頻,于是想要認識梅根。
很戲劇的一點是,在紀錄片中,梅根說當時并不知道誰是哈裡王子。
願意更進一步地認識哈裡,也是因為梅根在哈裡的主頁上看到了很多很美的攝影作品。
之後他們就互存電話号碼,時常保持聯系,最後想要在一起試試看。
哈裡更是坦白直言,梅根就是他一直在追尋的那個女人。
之後紀錄片就是圍繞着他們有多甜蜜,為了在一起有多不容易去展開。
哈裡小時候的童年确實充滿了歡笑、歡喜和冒險。
但自從戴安娜去世之後,哈裡就沒有了太多關于母親的早期記憶,仿佛是在心裡把這些記憶封閉了起來。
哈裡甚至還說,如果戴安娜沒死,那她和梅根一定會相處地很好。
而在哈裡和梅根希望退出王室成員後,他們也遭受到了媒體傾瀉而出的怒火。
" 現場十分吓人,我哥哥沖我叫喊、怒吼,我父親說着謊言,而我祖母隻能安靜地坐在一旁默默承受這一切。"
回到最初,拍紀錄片的目的是什麼?
哈裡稱外面散布了太多不真實的流言蜚語,拍紀錄片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告訴全世界真相,包括對英國王室的等級制度揭露,王室和媒體之間的關系等等。
王室和媒體,還有暗地協議?
英國王室代表着大不列颠的一切。
而作為英國王室的子弟,他們從小的生活就充斥着狗仔和鏡頭。
但王室家族對待媒體所采取的方式一向是" 從不抱怨、從不解釋 "。
因為英國小報與王室有着很特别的關系,他們之間有一些不成文規定。
媒體中所呈現的内容來自于英國納稅人,他們付費 " 供養着 " 英國王室家族,而作為這筆費用的回報,王室家族就必須響應媒體要求。
哈裡和威廉是這個協議下成長起來的第一代王室子弟。
每個王室家庭基本都設有新聞辦公室,以保證王室家族的公衆曝光率和持續對外輸出宣傳内容。
與此同時,王室家族也非常仰賴英國媒體向外界傳遞信息。
因此,王室子弟每次有什麼活動,他們面對記者和攝像頭都不得不強顔歡笑予以應對。
攝影師拍攝王室成員未經授權的照片,光憑照片,他們就可以售出上萬美元。
這也是戴安娜王妃最讨厭的點,哪怕她已經很用心去保護兩個孩子。
" 媒體對我的興趣令人畏懼,前所未有,我其實并不喜歡成為關注的焦點 "
戴安娜王妃曾經不停地經受着媒體們的騷擾,在和威爾士親王分居後,更是嚴重。
1997 年 8 月 31 日,戴安娜在巴黎一場車禍中喪命。
而現場正是有狗仔和攝影師跟車尾随王妃所乘的車輛,他們顯然是為了拍攝到獨家照片。
而哈裡王子之前的戀情一旦曝光,女方的家人就會被騷擾。
他們的生活也經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于是他對待戀情是越來越謹慎,直到梅根的出現,他們選擇了秘而不宣。
但在戀情逐漸曝光後,梅根迎面而來的是媒體的大肆追蹤和報道。
去買個花,就會被 9-10 個記者圍着,他們占着路擋住行車,就為了拍到梅根。
哈裡和梅根的約會變成了各式的追車。
英國媒體不僅挨家挨戶地敲門,甚至給特定的一些鄰居塞錢,讓他們在梅根的後院裝實時監控的攝像頭。
她的家附近也總是有不少成年男子直接睡在車裡,不論梅根去哪裡,都會尾随。
當梅根要飛去找哈裡時,她會從片場下班直接到機場登機起飛。
然後落地又被媒體騷擾,試着悄悄進入房子休息調整,然後再飛回去繼續道片場工作。
當大家知道梅根是少數族群時,種族歧視便落到了她的頭上。
甚至說梅根就是《沖出康普頓》電影的現實寫照。
還有媒體報道寫梅根出身以幫派混鬥著稱的偏遠郊區,祖輩上是裁縫、老師、清潔工等等。
這也是為什麼,在第二、三集中,哈裡梅根曾不止一次提及了英國存在的毫不掩飾的種族歧視現象,甚至痛批英國黑奴貿易。
因為梅根遭受到了帶有種族歧視底色的騷擾和攻擊。
也有人覺得,哈裡梅根夫婦根本就是在貶低英國和對英女王的抹黑。
種族歧視,
是當今英國的現實寫照?
在紀錄片中有提到,種族歧視就是當今英國生活的現實寫照。
當你走入皇宮或豪華古宅或任何一處代表着傳統的地方,你就很可能會看到帶有種族歧視的圖像,牆上的壁畫如此,天花闆上的雕刻亦如此。
他們都将作為奴隸的人們納入畫中,以彰顯奴隸制往日的輝煌。
世界上第一份廣告 " 奴隸遠航貿易 " 就是由英國提出的。
在 1830 年代,英國在大英帝國範圍内廢除了奴隸制。
但很多人沒有注意的是,奴隸主在廢奴後,是可以獲得賠償的。
而英國王室曾經發生過一樁醜聞。
就是女王表兄的妻子,肯特邁克爾王妃佩戴了極為冒犯的" 黑鬼 "徽章參加了女王的年度聖誕午宴。
哈裡也認為家族中無意識偏見存在的程度非常高。
而另一方面紀錄片所呈現的是。
梅根做了許多志願服務,也緻力于服務公共事業,一直關注賦權婦女及年輕女性提高自我價值的相關議題
她和哈裡都提倡公平和平等,不論是種族平等還是性别平等。
梅根,在紀錄片中的呈現确實洗白了。
抛去種種的争議,梅根也确實是很優秀的一名女性。上中學的時候就意識到洗滌劑廣告存在着社會對女性的刻闆印象,洗滌劑公司還為此改了廣告詞,甚至在她往後的生活裡,也一直有在參與一些社會問題。
隻是他們在紀錄片中所謂的揭露和爆料都很老生常談,這 7 億哈裡和梅根無疑是賺得開心。
哈裡和梅根自從離開王室後就一直被罵消費王室,如今還出紀錄片就更加坐實了 " 吸血夫婦 " 的标簽,他們想要過上平民生活,平心而論根本不太可能。
正如豆瓣熱評所說的:
" 沒有王室,你們啥都不是。有本事就改名換姓,找個小島恩恩愛愛,何必天天一邊抱怨,一邊蹭王室的熱度。就是一對跳梁小醜,沒有比你們更惡心了,可憐了女王老太太的一世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