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幹部很難進入高層,爲什麽?
很多人都沒搞明白,比你的工作能力和經驗更重要的是跟對人,隻有你上面的人進步了,你才能進步。
要知道一個組織的黃金位置是有限的,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越是到高層,就越趨于穩定,一個蘿蔔一個坑,不容易變動。
這符合組織的整體利益,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高層穩定本就是 " 鐵打的營盤 " 的一部分。
當然個人的能力和價值貢獻也很重要,不然上面的人想拉你也拉不動。
中層幹部要想出頭,來自高層的認同和支持才是核心,而這又主要在于你的 " 忠誠 ",這不是說對某個人效忠,而是你能夠跟高層領導保持理念的一緻性,隻有志同道合,你們才算是一路人,他支持你就等于支持自己。
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站隊,有山頭,有派系,從古至今,一個人要想成功,既要看個人的奮鬥,也要看有沒有跟對人。
中層幹部,肯定想升職爲高層,這中間不僅是工資相差巨大,而且也會提升自己的職場競争力。
由于我從事 HR 的工作,公司一直在努力找總監及以上高級管理幹部的儲備人選,在定義面試考核要素的時候,沒有把經驗與能力放在首位,而是把對認知放在了第一位,爲什麽?
來解析一下:
中層幹部往往是從基層員工升起來的,更加側重于執行,具有一定的經驗與能力,執行力還超強,又能夠帶動同事一起完成,所以就成了中層幹部。
中層幹部,更加重要是得自己親自做,就是帶動。
高層呢?高層更側重于領導,關注的是整體、系統、布局,而不是自己親自做,這需要就是思維與認知。
舉個例子,
我要招聘人力資源總監:
很多是原來人力資源主管,少部分人力資源總監過來應聘,但我會側重于了解他們對于 HR 工作的認知。
就發現他們對于意義、整體、系統等思維的匮乏,隻是就事論事,隻在談經曆與經驗而已。經曆與經驗隻是過去,而到一家新的企業如何能夠繼續解決遇到的新問題,關鍵就是認知。
格局、立場等略顯虛,而不實在,很多聰明的人會更加強調當前的利益,當然下場便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有格局、有立場,可能無法快速獲得眼前的利益,但方向是對的,持續做就會有大收獲。所以,從基層稍微努力一下,做個中層,這并不太難。而從中層再向上一步,成爲高層,就是難于上青天了。
做人,最終拼的還是做人的格局、做事的立場。
虛爲實綱,做人的格局與做事的立場,認爲是陪襯者,必然成爲生活的陪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