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華夏基石 e 洞察 ,作者孫健敏
演講:孫健敏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華爲基本法》起草專家組成員
來源:華夏基石 e 洞察(ID:chnstonewx)
大裂變與聚合時代,一切皆需要啓迪新思想。2023 年 10 月 27 日,第十屆華夏基石十月管理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主題《裂變與聚合:矽基文明時代的管理重構》,著名金融學家吳曉求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教授、著名管理學者彭劍鋒教授、吳春波教授、黃衛偉教授、孫健敏教授、施炜博士,以及華夏基石首席專家苗兆光、夏驚鳴、張文鋒、郭偉等出席了論壇并做了主題演講,論壇當天 800 位中國企業家群英荟萃共襄思想盛宴。華夏基石 e 洞察将陸續推發本屆論壇的系列演講文章,今日推發孫健敏教授的演講實錄。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今天上午的安排非常有意思,從内容上來說是很嚴密的邏輯,典型的漏鬥型,從宏觀到微觀,從社會到個人。從彭劍鋒老師的宏觀,到吳曉求老師的資本治理結構、産權,到吳春波老師的組織能力,從組織的角度去應對來自外界的壓力,再到黃衛偉老師關于企業成長的邏輯,他們的分享有思想、有概念、有案例、有數據,非常有理論價值。
該說的他們都說了,我就落到人身上,從社會到組織再到個人。剛才主持人說了,我們幾個人的報告好像有很多共同點,都是在沒有提前商量的前提下。這不奇怪。我記得當年任正非跟我們五個人(《華爲基本法》起草專家組成員)最初談讓我們進華爲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說法。他說:我看好你們五個人,并不是因爲你們每個人怎麽樣,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更看重的是你們五個人的想法有很多共通的東西,這個團隊的力量是很可怕的。這是 1995 年的事了。說明我們幾個人很早以前就有很多共識。
今年因爲各種原因,我從江蘇到山東、從廣東到陝西,走了大大小小二十幾個企業,有做自動駕駛軟件的、有做食品添加劑的、有做修船的、有做花崗岩大理石的,還有大型國有企業,如中建一局、中建三局等,包括山東濱州一個很著名的上市公司,400 億規模的村辦企業。
我跟這些企業的高管聊,因爲這幾年的疫情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大家都表達了兩個直接或者間接的意思。一個是對未來的走勢判斷不是很準,信心不足,投資方向不明,不知道該怎麽辦,這個力量不知道該往哪兒用。另一個是自己經營的領域,因爲單子不夠,甚至對自己已經做的還不錯的産業都産生了一點動搖。這是跟他們吃飯聊天的時候聽到的心裏話,我覺得肯定是實話。因此,我今天就分享一下在逆境中如何堅守自己的本行問題。實際上,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既不高大上,也沒有系統邏輯或者理論,我稱之爲閑言碎語,家長裏短。但針對的問題是我們面臨的共同挑戰:前路似乎迷茫,該怎麽辦?
01
堅守意味着什麽?
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像吧。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看過這個段子,因爲已經很久了。但我覺得其中表達的思想或觀點永遠不過時。就是任正非用烏龜來比喻華爲的堅持精神和奮鬥精神,他說華爲二十五年來傻乎乎地爬呀爬呀,慢慢地爬,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主題:堅守!
今天我和吳春波老師沒有商量,都用到了 " 上甘嶺 ",他用文字,我用照片,盡管年輕人未必知道這個照片的意思。文字和照片要表達是一個意思!
當很多人都試圖去做風口上的 " 豬 " 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我自己就是個烏龜。烏龜有烏龜的活法,豬有豬的活法,鳳凰有鳳凰的活法。烏龜與兔子競争,隻能用自己擅長的方法,不能用換賽道或超越的方法。烏龜的活法是什麽?我想說是 " 堅守 "。
當我們說堅守的時候,我是相信因爲有人在上班的時候堅守,所以我們才可以坐在這裏。因爲曾經有人明知道自己已經活不了的時候還在堅守,所以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和平。我很喜歡這個表述:不是因爲有希望才去堅守,而是因爲有人堅守才看到了希望。堅守通過自己的堅守給别人帶來了希望,這就是影響力,這就是領導力。謝謝華爲,謝謝很多很多堅守的人。
剛才吳老師分享的時候說到領導力,我沒有用這個詞,但我要表達的意思也是領導力。企業家通過堅守來影響别人。因爲堅守,這不僅是自己的事情,也是在向别人傳遞一個信心,這個信心就是領導力。VUCA 時代,當大家都在動搖的時候,都看不清楚的時候,誰能夠勇敢站出來,當仁不讓,那這個人就是所謂的領導者。當然,堅守的前提是方向正确。如果選錯了方向還堅持,那就是傻子。所以,堅守,首先要弄清楚堅守什麽。
現在大家能夠看到的、能夠獲得的信息很多。尤其是社交媒體上的很多東西,都不太靠譜。比如,拿着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沒有舊地圖怎麽走出舊大陸呢?不是地圖的錯,而是如何使用地圖的差異!又如,彎道超車。大家都在說彎道超車的時候,是不是人生永遠都是彎道?回到直道上怎麽辦呢?還有一種說法叫換賽道,我就納悶了,換賽道後,以前的賽道誰去跑?
當大家都在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我選了一個難爲自己的話題,我是強調努力,因爲我個人的人生經驗也這樣告訴我:選擇是有條件的,努力是沒有邊界的。昨天剛看到一個最新的報道,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中年女教授主持的一個項目,研究人類的公平和不公平的問題。她的結論是,基因生來就帶有不公平的成分,不是選擇的問題。我的本能告訴我:人生來不平等。我生來就是個土鼈,你生來是海歸,黃老師生在北京,我生在山東農村,我們進北京要用 10 年的時間打拼奮鬥,堅守自己的選擇,不斷努力。我們是走出來了,到北京了,但我小學的同學,中學的同學,還有很多想走出來但沒有走出來的。什麽叫平等?我不是抱怨,我覺得大家也不用抱怨,抱怨沒有意義。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不斷努力,堅持不懈,做好自己的事。但打拼到今天,我發現我又錯了,我的父母還在山東老家,希望我回去陪伴他們。我還要堅守嗎?我該放棄嗎?
這些年來管理領域的新概念新詞彙層出不窮,我不建議大家去追随時尚的概念,因爲不見得有道理。老的觀點也不見得不成立。比如二十年前曾經紅極一時一本書,總結了企業家應該具備的素質,包括:
1. 從全球角度考慮問題;
2. 把握最佳機會;
3. 創造和分享共同理想;
4. 培養及重用人才;
5. 尊重文化差異和個性;
6. 建立團隊意識和夥伴關系;
7. 銳意改革,突破傳統習慣領域;
8. 通曉技術,重視知識;
9. 鼓勵賦予建設性的挑戰和創新;
10. 确保顧客滿意和員工開心;
11. 取得有競争力的優勢;
12. 顯示個人的領導才能;
13. 與領導層通力合作以及有正确的價值觀;
14. 分辨主次的能力;
15. 誠懇聽取他人意見和顯示自信;
16. 非凡的溝通能力。
我覺得這些都不過時,今天拿過來還可以用。但二十年來,有多少企業家是按照這樣的素質去修煉自己的呢?再比如 20 年前也有人分析中國企業的十大趨勢,包括:
趨勢 1. 産權結構将走向多元化
趨勢 2. 企業文化将成爲核心競争力
趨勢 3. 更加注意企業形象和品牌的塑造
趨勢 4. 将從傳統管理轉向戰略經營
趨勢 5. 員工的收入從單一方式轉向多種方式相結合
趨勢 6. 物流将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趨勢 7. 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相結合
趨勢 8. 企業家選擇方式市場化
趨勢 9. 生産經營、市場經營與資本經營相結合
趨勢 10. 虛拟企業将大量湧現
這些我也覺得沒有過時。有多少企業是順應這些趨勢而成長起來的呢?或者有多少人在二十年前真正相信了這些預測或觀點呢?這些東西告訴我們的是什麽?任正非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值得我們反思,還是要向發達國家學習!我們要向誰學習?詹姆斯 · 柯林斯的《基業長青》,估計很多人看過這本書,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這本書的觀點和證據。主要觀點包括:
" 造鍾,不是報時(無需偉大構想);超越利潤的追求(務實的理想主義者與正确的理念);追求進步的驅動力(保存核心能力與激發進步);膽大包天的目标(高遠);宗教般的文化(高标準嚴要求);優勝劣汰的進化(堅守核心理念而不是業務);自家成長的經理人(闆凳隊員);永不滿足的機制(永遠奮鬥);以終爲始(永無止境)。"
我不需要在這裏進一步解釋這些概念或觀點。1994 年出這本書的時候,是總結了 18 家成功的企業和 18 家沒有成功的企業。從源頭開始,通過做對比研究得出的結論。要解釋成功的邏輯,必須提供正反兩方面的證據:成功的企業是這樣做的,沒有這樣做的企業沒成功,這才能證明這些做做法的有效性。你隻拿着華爲成功的東西來說這可以成功,還必須找到沒有像華爲這樣做的企業沒成功,這是實證研究的基本邏輯。《基業長青》是這樣論證的,但是從曆史上隻找到了 18 家。其實在這之前,1984 年的時候因爲日本經濟的崛起,美國企業面臨着挑戰,企業文化興起的時候,已經有彼得斯的《追求卓越》,這本書翻譯了三個不同的版本。我強烈建議大家,如果真想讀書的話,這些書恰恰是應該讀的。我們走不過這個坎去,得補這一課。
《追求卓越》的主要觀點是:崇尚行動;貼近顧客;以人爲本;自主和創業精神;價值驅動;堅持本業;精簡機構;寬嚴并濟。這些都不過時。其中 " 堅持本業 ",本業是什麽?取決于你的信念,你的邏輯,你是通過打造核心競争力,還是通過擴張?通過市場、産品,還是通過管理模式來打造和保持企業的競争力或不斷成長?
三十年前的研究表明,高瞻遠矚的公司,往往都有四個特征:努力工作,精益求精、努力奮鬥;永無休止地努力工作,追求進步和持續努力奮鬥;沒有捷徑、沒有魔法、沒有旁門;想要建立高瞻遠矚的公司,必須準備長期艱苦奮鬥。關于長期艱苦奮鬥,企業家對此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顯然,華爲提倡的艱苦奮鬥,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首創的。而是順應了企業成長的規律,或者說,是企業家的遠見卓識。顯然,這些幾十年前的結論,并沒有過時,對我們今天的管理依然有啓發甚至指導意義。問題是,我們是否相信這些結論了?我們是否實踐這些觀點了?我們是否堅守這些實踐了?
02
在逆境中,企業家最需要什麽?
在逆境中,企業家最需要堅守。在逆境的時候,這是毫無疑問的,不管因爲什麽原因,政治的、經濟的、國際的……在這個時候,對于我們來說,需要這個東西。它不是簡單的堅守産業方向的問題,目标的問題,産品的問題、制度的問題、文化的問題可能都在裏頭。我簡單概括爲四個方面:
堅定的信念
堅強的意志
堅實的信心
堅守的勇氣
這四個方面都可以從兩個角度做出解釋。一個角度就是我們老祖宗的解釋。我們從古典文獻裏,從生活中,都能找到持之以恒,頭懸梁錐刺骨的故事。陶淵明東籬采菊,堅守一份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堅守一份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堅守一份關懷;托爾斯泰,高齡出走,堅守一份樸素的心靈,平民的情感……我們對 "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這句話都很熟悉。青雲之志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爲了社會或他人的利益。科學研究表明," 守衛者 " 是真正的利他主義者,非常善良,對于相信的人和事物非常慷慨而富有激情。這些邏輯從實踐角度也能看到。
這是一張劇照,但它更是曆史事實。年輕人或許會說,他們 " 幹嘛送死啊 "。不在彼時彼境,誰都沒有資格說得起這個話。很多軍人是 " 在茫茫黑暗中,把自己的心拿出來點燃,用微光照亮隊伍前行。" 這是克勞塞維茨的話。還有更精辟的話,那是毛澤東主席說的," 往往有這種情形,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複,産生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我最早知道這個話,是現代京劇《平原作戰》那個主人翁說的。這些閃耀着人類智慧火花的來自實踐的經驗總結,這些提倡爲了美好理想而不惜付出生命堅守陣地的思想,無論在什麽時代,都不會過時。華爲的口号 " 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 " 就是新時代對于堅持不懈的最好注解。任正非的解釋斬釘截鐵:華爲别無選擇,隻有義無反顧。
華爲的《人力資源 2.0》和黃衛偉老師主編的《以奮鬥者爲本》出來的時候,有人說《華爲基本法》過時了,因爲華爲開始進入終端領域了,現在開始做手機了,而基本法曾經強調的 " 永不進入信息服務領域 " 過時了。如果這樣去解讀,可能太膚淺了。理解任正非,理解《華爲基本法》,要往更深走,不進入什麽領域是業務方向或産品的選擇,這是可以改變的;而 " 永不 " 這個術語表達的是一個理念,不是針對某個産品或産業,而是一種信念,是華爲做事情的原則、風格和方法,這些東西沒有變,持之以恒沒有變,壓強原則沒有變,力出一孔沒有變。
我特别敬佩的一個人是褚時建。他被保釋出來的時候 70 多歲了,他們沒有想如何養老,他還去打拼,試圖探索新的農業模式,甚至住在橙園裏面去。我相信他不是爲了生活,他還不至于找不到一個舒适的地方去住吧。他要打造一個橙子王國,要培育出屬于自己品牌的果品。因爲他有做大事的理想,有必勝的信念。這就是堅守,堅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03
堅守的内涵
堅守就是不顧攻擊、危險或艱難任務的重擔 , 具有持久的剛毅和決心來把握或堅持。守什麽?堅守不是保守,也不是固執,不是人雲亦雲,更不是随波逐流。堅守什麽呢?
堅守是信念,更是行動
堅守是對方向的信心
堅守是對目的的恒心
堅守是對結果的耐心
堅守是萬衆一心
堅守是不斷革故鼎新
堅守是不爲所動
堅守是英雄主義
堅守是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閑庭信步
又一個證據是,吳春波老師剛才也特别強調了英雄主義,我們又是不謀而合。因爲當大家都在動搖的時候,站出來就成了英雄,亂世出英雄,英雄一定是與衆不同的。再簡化一下,堅守可以用四個特征來概括: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扛得住壓力;放得下所得。
北美有一個企業家聯合會,不定期地組織商務圓桌會議,讨論經濟形勢和企業發展問題,其中很多成員都是财富五百的總裁或董事長。三年前,2019 年 8 月份,在加拿大,102 位 CEO 開了一個會,兩天的會議最後形成了一個宣言,重新聲明公司存在的目的:向客戶輸送價值;對員工投資;公平公正地對待供應商;支持所在社區;爲利益相關者創造長期價值。我看了以後,覺得一點新意都沒有,全是老生常談。不能隻考慮賺錢,不能隻爲了自己;要有長期主義,要承擔社會責任。不僅不新鮮,而且有回歸的意味!因爲這個宣言中所表達的核心思想,中國人在兩千年前就已經說了,不要隻想着發财," 利而勿利也 "!這是法家的思想:想發财嗎?不要隻想自己發财!這是必須堅守的,錢财是身外之物。
04
如何堅守?做 " 四心 " 牌企業家
對于我們來說,這個堅守可能要解決三個關系的問題。一個是我們跟自然的關系,一個是我們跟别人的關系,還有一個是我們跟自己的關系。剛才彭老師說他最近受傷躺在床上,主要是解決跟自己的關系。跟自然的關系叫生态,跟别人的關系叫世态,跟自己的關系叫心态。我作爲一個烏龜,生态決定不了,世态改變不了,我能夠左右的就是我的心态。擺正自己的位置,知道什麽該要,什麽不該要,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
對于企業家來說,怎麽去堅守?" 四心 " 蠻重要。這也是我自己做人做事的一些原則。不管什麽時候,對自己和自己做的事情有信心;還得持之以恒,有恒心;耐心,不要着急,慢工出細活;最重要的就是善心,勿以善小而不爲。隻要有善心,及時不成功,及時發布了才,也是問心無愧!如果選錯了方向真地挺不好的,再堅持就錯了。我稱之爲 " 四心 " 牌的企業家,這樣的企業家,可以帶出隐形冠軍來。這是老子說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優秀的領導人最好不要讓人們知道你的存在。同樣道理,儒家的格物緻知、修身齊家也是領導者自我修煉的心靈雞湯。
05
隐形領導者的五個特征
隐形冠軍是什麽樣的?西蒙總結出隐形冠軍的特征,是宏大的目标與雄心;十分專注與聚焦;擁有全球化策略;高度重視研發與創新。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締造或者領導隐形冠軍企業的高層。因此,我提出來,隐形冠軍需要隐形領導者。我認爲隐形領導者有五個特征。
第一,看似矛盾的領導行爲。
隐形領導者往往會表現出一些矛盾的領導行爲,比如剛才彭老師說的 " 既要,又要,還要 ",這其實往往隐含的是看似矛盾的東西。黃老師前面也分享過任正非的 " 擰麻花 ",在矛盾和沖突中發展,執着穩健,堅韌,精益求精。他們在原則問題上保持權威,把願景和使命傳遞給員工;但在日常的細節上非常靈活,适度放權;領導班子的穩定性和延續性非常好,一個領導人可能一幹就是十年二十年。
第二,個人與目标統一。
事業就是他自己,他自己就是事業。褚時建想掙多少錢?任正非馬上 80 歲的人,還在玩命,他們要幹什麽?事業就是他自己,他們是信念單一的狂人,緻力于使命、願景和公司。我就是公司,公司就是我。這一定會有不好的地方,我們就不展開說了。這些人跟傳教士的共同特點,遠比跟一般的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要多,通俗一下表示,就是具有傳教士特征的人。
第三,勇于冒險,逆流而上。
大家都在怎麽樣的時候,你不要怎麽樣。創新的本質就是不能人雲亦雲,随波逐流,要特立獨行。當然,不是說特立獨行了都是創新,不見得都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創新。企業家通過逆流而上,以與同齡人完全不同的方式做事來展示他們的無所畏懼。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将這種類型的企業家描述爲逆流而上的人:" 尚未完成的事情是他們突破的機會。他沒有感受到環境的束縛或限制。這種人‘從他周圍世界的數據中得出不同的結論,而不是由大量靜态經濟主體得出的結論’ "。
第四,從長計議
長期主義也不是今天才有的,自古至今都是成就大事的人所堅守的基本原則。古人說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所表達的都是從長計議,或者長期主義的内涵。這種長期主義,表現在隐形冠軍的領導者身上,就是耐力和毅力,他們通常一生或至少幾十年都在一家公司度過。這使他們與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區分開來,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通常每隔幾年就從一個公司轉到另一個公司。
隐形冠軍領導者實施的計劃和目标往往是由極其長期的戰略思維塑造的。由于大多數隐形冠軍都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他們的領導者不會追逐股市分析師特别關注的那種短期結果。因此,隐形冠軍在研發上的支出平均是其他公司的兩倍。這反映了他們思維的長期性。
他們專一而且專注。不僅有耐力,而且有韌性。
第五,鼓舞人心。
最後,他們善于鼓舞人心,不僅用語言,而且用行動,用激情。當大家都看不清楚的時候,你站出來;大家都動搖的時候,你堅定前行,你就成了所謂的領導者,就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這往往被定義爲耐力的結果,但是耐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對這個事情的持續努力和激情。隻有被激情所驅使,才能堅持不懈,才能打動别人,才能帶領衆人爲了共同的目标而奮鬥。
無論是數字時代,還是矽基時代,無論我們用什麽詞彙去描述今天的特征或未來的趨勢,作爲逆境中的企業家,所要具備的特征,都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人品方面的特點——毅力、堅持、樂觀、好奇、熱情、善良、感恩等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最後概括一下。逆境中的企業家應該有積極向上的信念、應該有高遠利他的追求、應該有永不放棄的決心、應該有自省吾身的覺悟,舍我其誰的擔當,有毫不松懈的堅持。
最後悶頭做吧,用烏龜的精神去經營。也許有一天我們也不會成功,但是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曾經付出過!
謝謝大家!(本文完)
點贊關注管理智慧視頻号,
第一時間獲取更多原創商業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