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需關注客戶需求,合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
前段時間,某集團營銷總跟明源君吐槽,最近在招營銷總,面試了好多人,愣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明源君問他,是不是你們要求太苛刻了,又要年輕又要高學曆還要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
他表示,要求其實不高,綜合能力要達标吧,最好是帶過銷售團隊也做過策劃,經曆過難賣的項目,也賣過現房項目,重視客戶經營。
但就幾個要求,也很難招到合适的,很多地産營銷總基本功都比較差,很多是在高周轉時代,行業擴張期被 " 硬提拔 " 上來的,能力和職位錯位。
明源君對此表示贊同,淡市下,房企對營銷總的要求不斷提高,考核越來越嚴苛,既要賣得貴又要賣得快,還要不斷降低營銷費用。
潮水退去後,才知道誰在裸泳。那些職位和能力錯配,還在執着地按老套路操盤,或者隻會用分銷賣房的地産營銷總,這一輪怕是真的要被淘汰出局了。
不過,也有不少有能力的地産營銷總,項目銷售慘淡,是因爲存在很多思維誤區,走出這些操盤誤區,很多問題也就能解決了。
01 隻研究市場,不研究客戶
很多地産營銷總特别關注宏觀政策和市場數據。整天研究政策和競品,但你 問他的客戶畫像,客戶爲什麽要買他們項目,卻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做地産營銷,肯定要關注政策和市場,但隻關注市場,天天盯着競品的動作,很容易被對手帶着跑,項目的路也就越走越窄了。
仔細觀察會發現,市場上賣得好的項目,都有 2 個特點,一是産品很好地解決了目标客群的痛點。這是因爲項目在産品定位階段,就精準識别了客戶需求。
某頭部房企去年開盤了三十幾個項目,大部分都是紅盤,核心都是基于對客戶需求的精準識别。
二是在營銷階段,能找準目标客群的購買理由。自家項目有哪些客戶,目前居住上有哪些痛點,爲什麽要換房,爲什麽要買我們,客戶抗性是什麽。
如果客戶研究做得好,是能幫營銷總找到項目的微觀機會的。爲什麽競品價格更低,地段更好,客戶卻不選,而選了我們。這些客戶就是項目的切入點,究竟是哪些客戶選擇了我們,購買我們的理由是什麽。
但不了解客戶,不願意去研究客戶的營銷總,很難找到項目破解的關鍵點。
02 其他動作沒效果,不如把錢都給渠道付傭金
很多項目爲了搶客戶,暖場活動砍了,推廣也停了,隻剩下卷帶客獎,有些項目 的轉介點數甚至卷到了 8%,還提前預支 1000 萬。
理由是,暖場活動沒用,客戶都隻是來吃吃喝喝的,根本不買。推廣更沒啥用了, 見效慢,轉化率不高,不如渠道帶客,隻需要爲效果付費。
這個邏輯看起來似乎很合理,但其實對于項目很危險。以項目推廣爲例,如果項目不推廣,等于在市場上不發聲,也就沒有話語權,項目好不好都是競品或渠道說了算。而且市場容量就這麽大,你不做推廣,就等于放大了競品的機會,讓對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但很多營銷總都表示,管不了那麽多,不用分銷就沒業績,沒業績就要卷鋪蓋走人,大部分人的選擇都是上分銷保業績。即便分銷用多了,費用超了,那也是秋後問斬了。
某營銷總表示,自己操盤的項目高度依賴分銷,他每天的工作不是客戶研究、不是做策略,而是制定分銷政策,往上審批,再有就是維系分銷關系。他也會懷疑自己的價值,如果隻靠分銷賣房,這事好像渠道總監就能幹,那自己的存在價值是什麽?
還有一些營銷總,競品把價格拉下來後,自己盤的成交量就崩了。當你問他爲什麽,他會告訴你,競品價格比我們便宜,所以客戶流失了。
于是,他會跟集團申請降價、上渠道,但實際上降價後,并沒有改變業績持續下滑的勢頭,最後沒辦法了,又開始卷渠道。
很多營銷總也明白,重度依賴分銷, 無異于殺雞取卵,且不說卷到最後,分銷的客戶都洗完了,高點數也會變成一個無意義的數字。渠道折扣高,現場折扣就變少,分銷爲了成交需要拆點數返傭,現場折扣少了逼定的籌碼也少了。
當然,并非說渠道不好,而是分銷帶客應該是營銷輔助手段,而絕非主要手段或唯一手段,否則乙方吃肉、甲方喝湯,甲方給乙方打工的現象就會更加普遍。長期以往,團隊也會徹底失去作戰能力,變得更加被動。
03 隻關注線下,不重視線上
營銷經常說的一句話:客戶在哪裏,我們就要去哪裏。但很詭異的是,大家都知道客戶就在線上,抖音日活用戶達到 7 億,中介渠道早就開始線上獲客了。
但很多營銷總還堅持認爲,線上營銷就是搞噱頭,不可能有實際成交,投入産出比太低。
不過這兩年,頭部房企意識到這個問題了,開始轉變觀念:線上客戶爲什麽一定要在線上成交,線上獲客線下成交也是可以的。
因爲即便在線下,客戶從進入售樓處到最後成交,中間也需要經過一系列環節,有人統計過,100 個電話邀約,隻有不到 10% 到訪,8% 左右的成交。
那麽,回到線上,你希望客戶浏覽了幾次項目信息,看了一會直播就直接成交?
所以,線上應該是項目獲客的一個重要渠道。随着營銷進入内容時代,通過優質内容奪得客戶注意力,就成了必選項了。早在 2020 年,很多中介渠道就啓動了抖音獲客,天天拍段視頻做直播。地産行業也快速湧現出了一批新媒體型渠道公司。
如果房企還在觀望,不投入去做線上推廣和獲客,線上陣地丢失了,未來可能又将被新媒體型渠道公司綁架。
據明源君了解,目前線上營銷做得好的房企,線上成交可以占 10%,甚至有的頭部房企,線上成交占比能達到 25%。而很多依賴中介的項目,中介成交占比最高可以達到 80%,等于自己辛辛苦苦在幫渠道打工。
04 項目轉化不行,一定是産品不好
這兩年," 營銷無用論 " 在行業大行其道,甚至連很多營銷人也認同産品爲王,營銷隻能錦上添花。
很多營銷總會認爲,項目轉化不行,那一定是産品不夠好。
某集團營銷總分享過一個案例。 有一次他去參觀集團某區域高端豪宅項目,項目派了案場最好的置業顧問接待。接待結束後,他問銷售人員的業績怎麽樣,該銷售表示,自己的轉化率不高,客戶不認這個産品。後來,他去看銷售人員怎麽接待客戶。看完後,他一針見血指出問題:不是客戶不認我們的産品,而是你們的接待有問題。
首先,接待時長不足,很多地方漏講少講,當你的接待時長低于 60 分鍾,其實客戶對項目的信息接收得遠遠不夠,好的銷售,接待時長一定要在 90 分鍾。
其次,控場能力不足,掌控動線的節奏不行。比如客戶看樣闆房時,210 平戶型的一個特色是巨廳設計,客廳跟餐廳那種公共空間特别大,客戶一進去看得都很開心。結果一到卧室一看,卧室怎麽這麽小,他就很嫌棄了。這就是典型的沒有控制客戶節奏。
客戶有些時候就在 0.5 秒之間,他的心态就發生變化,但你在每個重要的節奏,你踩到這個點,你要講什麽話?
這就好比如演話劇,相聲小品,它對節奏要求非常嚴格,因爲很多時候有些包袱弄出來響,但觀衆笑了,有些沒有笑,爲什麽?因爲有些捧哏搶了節奏,逗哏說完之後,台下的的觀衆還沒明白過來,你馬上就上來了,搶了節奏,包袱就不響了。
銷售其實也一樣。當你在講完客廳,馬上要進去卧室時,這個時候就要控制客戶心理節奏了,提前給客戶打預防針。比如你要告訴客戶:我們的卧室設計得跟别人不一樣,卧室不是那麽大,這是我們的特色,卧室要藏風聚氣,也不能做那麽大。在客戶還沒有進去的時候,就要給他鋪墊,起承轉合。不然節奏出問題,客戶就跑了。
05 不重視存量客戶經營
很多房企一遇到市場不好,品牌活動取消了,老客戶維系也不做了,能省就省,退回到安全區域。什麽都不做,看起來是能節約一些費用,但其實得不償失。
老帶新是公認的成本最低的銷售模式,但近幾年,一萬個樓盤的成交數據顯示,老帶新占比從 5% 降到了 2% 左右,下滑嚴重。
而在同樣的行情下,也有房企從 5% 做到了 15%,甚至更高,省下大筆營銷費用。
這麽懸殊的差距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明源君認爲,這和之前的付出有關,平常不想投入,有新項目的時候又想老帶新,那是不可能的。
很多情況下,老業主的 1 句話,勝過開發商的 100 句。這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老業主有東西可以講;二是老業主有機會可以講。
這就需要高頻的社區活動、有效的溝通、到位的服務,來提升提高老業主的認同感。所以去年以來,社群營銷又開始火起來了,很多房企都組建了社群團隊去服務業主。
通過組織各種活動,高頻次接觸、了解業主,從中篩選出更适合做 " 老帶新 " 的業主,進行運營。甚至可以對業主進行分層運營管理,提高老帶新效率。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明源地産研究院 ",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