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紅餐網 ( ID:hongcan18 ) 原創首發,作者:麥泳宜;編輯:王秀清。
" 千味涮的門店竟然全關了,又一家充滿回憶的餐飲品牌倒下了。"
近期,有不少網友發帖稱,小火鍋品牌 " 千味涮 " 全國門店均已關閉。紅餐網核實發現,其在深圳最後一家門店 " 千味涮 · 喜荟城店 " 已于 5 月初宣布關門,目前千味涮在全國範圍内已無門店。
據悉,千味涮曾是深圳熱門餐飲品牌之一,自 2007 年開業以來,門店大排長龍的現象并不罕見,被不少消費者稱爲 " 排隊王 "。如今其門店全關消息,引起不少網友唏噓。
01.
昔日網紅小火鍋品牌
如今全國門店全關
美團 App 顯示,目前位于深圳的 4 家 " 千味涮 · 健康火鍋 " 門店均爲 " 歇業關閉 " 狀态。
近日,一位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帖稱,其于 5 月 6 日到千味涮 · 喜荟城門店消費時,被店員告知 " 這是千味涮最後一家門店最後營業的一天 "。
至此,深圳再無千味涮。
千味涮品牌公衆号顯示,千味涮于 2007 年在深圳萬象城開出第一家門店,主打 " 一人食 " 小火鍋。美團 APP 顯示,該品牌人均客單價範圍爲 58-81 元。
而後,千味涮在深圳喜荟城、福田中心區等多個核心商圈開出門店。有網友稱 " 在千味涮最火的時候,好像深圳每個商場都有它的身影。"
據網友回憶,憑借 DIY 醬料、美味鍋底以及優雅的環境,千味涮備受消費者喜愛,并一躍成爲深圳的 " 排隊王 "。剛開業那幾年,千味涮在深圳每家店人氣都很旺,每次去吃都得排隊等着叫号。
△圖片來源:千味涮官方微博
該品牌公衆号還顯示,2009 年,千味涮走出深圳大本營,在廣州開出多家分店。而後,千味涮又在東莞、中山、成都、杭州、青島、長沙等多地開設分店,巅峰時期共開出 50 多家,成爲華南地區知名的連鎖火鍋品牌。
但近年來,千味涮卻逐漸走向下坡路。
紅餐網留意到,據千味涮官微 2020 年初發布的一篇推文顯示,其彼時門店已剩餘 30 家,且均集中在廣東地區;2023 年以來,千味涮被曝陸續關閉了東莞、廣州、深圳等多家門店,而其官方公衆号也于當年 9 月更新後,就進入停更狀态。
對于發展不如預期,千味涮也曾想過 " 自救 "。2022 年 6 月,千味涮益田假日廣場、大仟裏、萬象彙三家門店升級爲 " 自助模式 ",根據門店不同,收費爲 98 元 / 位或 108 元 / 位,全場任吃,無限續量,限時 90 分鍾。
但這一舉措,卻讓消費者認爲是其變相漲價的手段。
" 改成自助涮後價格就貴了好多,以前 50 塊就吃飽吃好,現在卻要花多一倍的價錢,真是又貴又沒亮點。"
" 以前蘸料費 2 元 / 位,現在漲到 7 元 / 位,最愛的孜然牛肉醬一晚上就出一罐,吃完也不補。"
" 改自助後感覺食材變得不新鮮,服務也不如以前了,不值得了…… "
不過,對于千味涮關閉最後一家門店,不少消費者還是表達了不舍。一位網友發帖稱:" 親眼見證了一家家千味涮關門,它是把各種火鍋小料引入火鍋屆的鼻祖。現在網紅火鍋店越來越多,差異化越來越少,經典老店卻也消失了。"
02.
過氣網紅品類打了翻身仗
卻停不了 " 價格戰 "
在千味涮的失勢之際,其代表的小火鍋業态卻在餐飲行業實現了 " 翻紅 "。
早在十年前,小火鍋就曾風靡一時。後因大衆消費升級,平價樸實的小火鍋逐漸被市場淡忘。如今,在消費降級當下,小火鍋又憑借 " 高性價比 " 打了一場翻身仗。
據企查查數據,2019-2023 年,小火鍋企業存量年複合增長率爲 2.8%。紅餐大數據也顯示,截至 2024 年 7 月,全國小火鍋門店數超 5 萬家,約占全國火鍋總門店數的 10%。
廣闊的市場前景引得不少企業入局,甚至跑出一批連鎖品牌。
△圖片來源:紅餐網 攝
如被稱爲 " 火鍋界的蜜雪冰城 " 的圍辣小火鍋,創立于 2015 年,目前已開出 800+ 門店。據紅餐大數據,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7 月,圍辣小火鍋新開門店數超 300 家。同期,仟味一鼎、尚百味的新開門店數均超過 100 家;農小鍋、串士多等品牌新開門店數也有 50 餘家。
盯上小火鍋這門生意的,還有一衆 " 火鍋大佬 " 們。
據紅餐産業研究院發布的《小火鍋品類發展報告 2024》顯示,随着小火鍋賽道熱度的上升,火鍋賽道中的部分品牌紛紛推出了小火鍋産品或者子品牌。
如海底撈推出了下飯火鍋菜;小肥羊推出回轉形式的小火鍋;大斌家于 2023 年陸續在全國門店上線了 " 一人食 " 小火鍋;小龍坎火鍋則孵化出了子品牌 " 小龍坎 Minihoogo 火鍋菜 "。
當大魚小魚一起湧入池塘,市場欣欣向榮的同時也加劇了競争,最爲直接的表現就是價格戰的爆發。
今年以來,一衆小火鍋開始 " 自己卷自己 ",開始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降價。
如當紅炸子雞 " 圍辣小火鍋 ",鍋底 2-3 元一個,上百種食材串串價格 1-5 元不等,人均不到 30 元就能吃飽;2023 年,大斌家上線了 " 一人食 " 小火鍋,彼時鍋底 5 元起,串串 0.77 元一串。到今年 7 月,鍋底變成了 1 元起;5 月,呷哺呷哺将單人套餐及雙人套餐價格全面下調,平均客單價約 60 元,均價降幅超 10% ……
△圖片來源:紅餐網 攝
然而,一衆小火鍋品牌們憑借 " 低價 " 這一利器開疆拓土的同時,也爲長期發展埋下了隐患。
小火鍋的低價,源于對成本的控制。背後是對于食材、服務以及供應鏈的把控。試想一下,一個小火鍋門店既要交付高昂的租金,還要保證菜品豐富以及服務的周到,更要維持低價,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挑戰。
然而,行業價格戰的打響,讓不少小火鍋品牌都面臨着 " 高成本、低收入 " 的尴尬境地。這也使得一些品牌爲了降低成本,不得不放棄對食材以及服務,以期換取更多的籌碼,力求能在這場價格戰中活到最後。
這一做法很快就引發了消費者的反感。近期,# 小火鍋爲什麽不受歡迎了 # 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網友 " 楊枝甘露 " 在小紅書分享了自己吃自助小火鍋的經曆稱,其整頓飯吃的最多的就是菠菜,因爲旋轉台上的肉都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合成肉,甚至連蔬菜都沒洗幹淨。" 消費 125 元,吃了這輩子所有的合成肉。"
" 楊枝甘露 " 的經曆引起網友們的共鳴,在小紅書關于 " 旋轉小火鍋髒不髒 " 的話題下面有高達 423 萬 + 篇筆記," 小火鍋踩雷菜品 "" 小火鍋合成肉 " 的話題下有近 2 萬篇筆記。
不難看出,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 " 性價比 ",即在等額價格裏獲得更好、更有價值的消費體驗,并非以犧牲産品質量爲前提,一味低價的小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