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1 日傍晚,抖音安全中心發布《抖音關于打擊違規微短劇的公告》。
詳情如下:
抖音緻力于打造積極、開放、友善的社區環境,持續推進微短劇内容治理,并定期發布治理公告,鼓勵和推廣優質微短劇,持續對含有不良價值觀導向、違反公序良俗、低俗 " 擦邊 " 等違規内容的微短劇,以及相關違規賬号進行治理。11 月,平台累計下架違規微短劇 209 部。
部分違規微短劇劇目公示如下:
劇名:《美女們把我包圍了》
違規原因:存在宣揚不良婚戀觀、價值導向不良等違規情況
違規截圖:
劇名:《攤牌了,世界首富是我爹》
違規原因:存在宣揚拜金主義、展現浮誇奢靡生活等違規情況
劇名:《重生之職場狂人》
違規原因:存在内容低俗、價值觀導向不良等違規情況
劇名:《震驚全城,婆婆送大孫子下黃泉》
違規原因:存在通過獵奇劇情渲染家庭矛盾、挑起階級對立等違規情況
部分違規微短劇賬号公示如下:
安 ** 場、迷 **** 場、南 ** 院、安 ** 場、阿 ** 劇、每 ** 場、錦 ** 院、雲 ** 場、青 ** 場、露 ** 院
抖音緻力于打造積極、開放、友善的社區環境,對違規微短劇内容零容忍,呼籲廣大網友一起監督,積極投訴舉報違規微短劇及違規推廣微短劇的行爲、内容及賬号,如發現違規可在站内舉報或發送詳情至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平台将及時跟進處理。
微短劇迎強監管
值得注意的,此前,11 月 12 日午間,抖音安全中心發布打擊違規微短劇的公告。10 月,平台累計下架違規微短劇 240 部。
《27 歲霸總愛上 45 歲保潔阿姨》《五十歲的我懷了二十歲霸總的孩子》《保潔老媽無極歸來》…… 近期多部内容誇張中老年短劇集體下架,爲中老年們 " 造夢 " 的微短劇題材,最近迎來了監管收緊的信号。
4 月起,多地廣電主管部門、短劇制作公司收到《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相關通知,根據該提示,從今年 6 月 1 日起,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從分類來看,不同微短劇按總投資額度被分爲三類,采取分類分層審核:投資額度在 100 萬元以上的 " 重點微短劇 " 歸廣電總局管理,30 萬元到 100 萬元之間的 " 普通微短劇 " 歸省級廣電部門管理,30 萬元以下的 " 其他微短劇 " 歸平台管理。
今年 5 月份,抖音、快手、微信三大平台公布了微短劇備案細則。
微信要求,從 5 月 27 日起,制作成本低于 30 萬元的微短劇需提交成本配置比例報告,經審核後獲得備案号。
抖音和快手則要求,6 月 1 日起上架的微短劇一律實行審核備案。快手公告稱,6 月 1 号起,無備案号的微短劇作品,禁止在平台經營推廣。
11 月,爲中老年們 " 造夢 " 的微短劇題材,也迎來了監管收緊的信号。據紅星新聞報道,近日,短劇行業内部流傳着一份針對中老年題材微短劇的管理提示,引發了業内對中老年題材創作紅線的讨論。有聲音認爲,這或是收緊老年霸總、銀發談戀愛等題材的監管。
圖源:紅星新聞
今年短劇要逆襲電影票房了?
亂象背後,國内短劇市場仍呈高增長趨勢。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數據發現,短劇市場的規模,今年有望超過電影票房總收入。
此前,業内廣爲流傳的市場規模數據源來自于艾瑞咨詢在 2024 年 7 月整理的信息。艾瑞咨詢公開信息顯示,微短劇行業市場規模的統計口徑爲包含用戶付費、廣告收入、版權分賬 / 分銷等形式産生的經濟價值。在這個統計口徑下,微短劇的市場規模将有望在五年内突破千億元。
圖源:艾瑞咨詢
而這個數據,被 11 月發布的《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刷新。
據《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據行業機構預估,2024 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将達 504.4 億元,同比增長 34.90%。預計到 2027 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将超過 1000 億元。
此外,微短劇相關企業注冊量持續攀升,企業數量已突破 8.3 萬家。超七成用戶已經養成了看微短劇的習慣。其中,36.19% 的用戶每天都看微短劇,38.15% 的用戶每周要看好幾次,有 65.78% 的用戶曾重複觀看同一部劇。
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到 5.76 億人,占整體網民的 52.4%,呈穩步增長态勢。微短劇用戶規模已超越網絡外賣、網絡文學、網約車和網絡音頻等多類基礎數字服務,成爲數字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電影數據平台貓眼統計,截至 11 月末,2024 年中國電影票房已達 400 億元。業内預期内地電影全年總票房收入預計爲 470 億元。
記者向多位業内人士求證,結合權威機構對 " 内地電影全年總票房 " 的定義,可以将其概述爲一年内所有上映電影的票房收入總和,包括了國産電影和進口電影的票房收入。
綜合上述定義,在 " 中國票房 " 網站可以查詢到可供參考的中國曆年電影票房數據,與微短劇的市場規模進行比較,記者整理數據如下: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