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孩子都是家裏人的掌上明珠,媽媽懷胎十月從身上掉下來的肉,能不寵嗎?
不僅父母寵愛,隔代更是把孩子寵上天,很多老人最後的積蓄都拿來貼補孫子孫女了。
然而給孩子最好的,有些孩子會懂得感恩,成才之後回報家人,而有些人則是恃寵而驕走上歧途,一輩子依賴家裏人,反倒最後還變成白眼狼繼續啃老不孝順。
案 例:
陳師傅在市裏巷子口開了一家包子鋪,爲人誠實,做的包子餡大皮薄,味道又好,很受街坊四鄰的喜歡。
即使做早點很忙很辛苦,但是每次聽到别人的誇獎他都覺得很滿足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也讓陳師傅覺得自己的辛苦沒算白費。
但是最近陳師傅發現有位媽媽經常帶自己的兒子過來吃早點,兒子胖胖的。
之所以對他們印象這麽深,是因爲每次他們就隻買肉包子,而且坐在一旁吃的時候,兒子都會把肉包子直接一撕兩半,然後直接把肉餡兒挑出來自己吃掉。
一旁的母親不僅不責備他,還會幫他挑出肉餡兒,然後自己吃包子皮,陳師傅并沒有在這位母親臉上看到不悅的表情,反而她表現得很開心,誇兒子真棒。
于是有一天陳師傅終于看不下去了,走到小朋友面前跟他說他的做法是不對的,要孝順媽媽就要把好的跟媽媽分享,而不是讓媽媽吃自己剩下來的包子皮。
沒想到這孩子還是個急性子,很不禮貌的回怼了陳師傅,稱自己的媽媽就想給自己最好的,自己隻吃肉不吃包子皮。
讓陳師傅沒想到的時候,這麽沒有禮貌和教養的行爲,正常媽媽都應該訓斥一下孩子,但這位母親居然讓自己兒子不要生氣,簡直就像是伺候小皇帝一樣。
接着兒子還追加了一句說:媽媽,這老頭兒真煩,我們以後再也不吃他家的包子了,媽媽居然也跟着附和就是就是,說罷兩人收拾離開。
陳師傅覺得很無語,什麽樣的家庭才能寵出這麽無法無天的孩子,這樣頑劣的孩子和不知錯的家長,他也不歡迎這樣的顧客。
其實這樣以愛的名義毒害孩子的家庭在我們國家并不少見,這樣的毒包子在塗上溺愛的砒霜之後害了很多孩子。
那麽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讓孩子免受溺愛?
01
必須制定規矩
不能讓孩子以爲自己是被所有人寵着的就沒大沒小,在家裏對長輩呼來喝去,出言不遜,極其不禮貌。
要讓他有長幼尊卑的意識,對待長輩要尊重,如果做了不好的事就不一定要給出懲罰,讓他知道這樣的錯誤以後絕對不能再犯。
一定要在小的時候把規矩立好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隻要把思想糾正過來,以後管教就會容易很多。
02
做好感恩教育
讓孩子知道自己獲得的愛和好的物質條件并不是天經地義的,家人愛他所以才會這樣,孩子要懂得感恩,謝謝家人給予的愛和保護;
同時也要爲家人彙報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爲了感謝媽媽給自己買了新玩具,可以幫助媽媽做家務。
03
家長自己把握愛的限度
可以寵愛孩子但不能發展成過度溺愛,這隻會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獨立性差,脾氣變得暴戾甚至不僅不贍養老人,還要吸光父母的最後一滴血,孩子很多問題都是由于家長沒能把握愛的限度和方式。
真正的愛是要做一些對孩子未來和發展有利的事。
現實生活中被父母投食 " 毒饅頭 " 的案例相信你們都看到很多,爲了不讓自己的孩子也變成那樣,也許家長們該适度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