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每經頭條,作者第 1028 期

2 月 25 日,特斯拉 " 半成品 "FSD(完全自動駕駛系統,Full-Self Driving 的首字母縮寫)入華,首批車主實測視頻在社交平台刷屏:" 不到十分鍾接管兩次、公交車道識别失靈、壓實線變道頻發、紅綠燈誤判導緻闖紅燈 ……"
有網友調侃稱," 首批開上特斯拉智駕的車主,12 分已經扣完 "。從實際效果看,特斯拉并未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這已經是第 9 次跳票了。
馬斯克曾經吹過的牛,很多都已經實現了,包括特斯拉電動車、星鏈衛星互聯網、Grok-3 大模型、SpaceX 可回收火箭等等,但 FSD 完全自動駕駛的承諾至今落空,自 2015 年公開宣稱 " 兩年内實現無人駕駛 " 起,10 次承諾 9 次跳票,還有一次待今年 6 月驗證。
與此同時,特斯拉的 " 完全自動駕駛 " 還在美國、德國等地面臨安全指控。在歐洲等主要市場,特斯拉的銷量斷崖式下滑,正在被中國同行趕超。多重利空沖擊下,2 月 26 日,特斯拉市值跌破 1 萬億美元大關。
" 半成品 "FSD 入華
2 月 25 日,特斯拉在中國正式推出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 " 後,車主實測發現問題多多,毫無疑問,完全自動駕駛并未實現。
經過實測後,有車主指出,特斯拉 FSD 的駕駛能力沒問題,但在中國本地化的程度還是差了一些。雖然 FSD 的變道和轉彎都很絲滑,但在自行車道和公交車道等特定情況下也會比較遲鈍。此外,還存在闖紅燈、壓實線變道、三點掉頭等未解決的問題。
對于當前國内特斯拉車主實測後反饋的問題,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回應稱,這是因爲特斯拉隻能通過互聯網上的中國道路視頻,在模拟環境中對 FSD 進行訓練。換句話說,馬斯克認爲這并非 FSD 的真實水平,而隻是一個 " 半成品 "。
根據記者觀察,本次升級更像是對現有 Autopilot 的優化,而非完整的 FSD 功能落地。特斯拉官方客服也明确表示,本次更新不同于美國市場的 FSD V13.2,無法實現無人自動駕駛。在美國市場,FSD V13.2 已支持 " 點對點 " 全自動駕駛,包括從停車狀态直接啓動 FSD、自動換擋和目的地自動泊車等功能。
實際上,回顧特斯拉 FSD 的研發曆程,自 2015 年起,近 10 年來,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的落地時間一再推遲。馬斯克 10 年 10 次承諾,至今仍未兌現。
無人駕駛承諾 10 年未兌現
馬斯克曾經吹過的牛,很多都實現了,惟獨無人駕駛,10 年許諾了 10 次,至今仍未實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梳理了馬斯克公開發表過的承諾以及多次跳票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5 年,馬斯克在接受《财富》雜志采訪時表示,特斯拉距離完全自動駕駛僅需兩年時間。
2016 年,特斯拉公布了第二個十年計劃,即《特斯拉藍圖續集》 ( Master Plan, Part Deux ) ,在這一宣言中,馬斯克首次提到自動駕駛出租車和 " 共享出行 " 的願景。在他看來,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将讓特斯拉車主在不使用汽車時将其租出去。
2019 年,馬斯克承諾,到 2020 年将有 100 萬輛自動駕駛出租車上路。
這一年,馬斯克在與特斯拉投資者之一 ARK 投資管理公司共同參加的播客訪談中又稱,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功能将在年底前完成。他表示,到 2020 年底,車主将可以在駕駛座上打盹,車輛會自動将他們從停車場送到目的地。
2020 年,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雲端峰會開幕式上,馬斯克再次強調,特斯拉已非常接近 L5 級自動駕駛,并表示有信心在當年完成 L5 級别的基本功能。
……
過去 10 年裏,馬斯克一直宣揚特斯拉自動駕駛能力即将到來,但承諾卻屢屢跳票。盡管馬斯克至今仍對無人自動駕駛充滿信心,但現實情況是,2024 年 12 月發布的特斯拉 FSD 最新版本 V13.2,仍未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最新消息顯示,今年 1 月,馬斯克在投資者會議上表示,特斯拉計劃于今年 6 月在德克薩斯州推出無人監督的 FSD 功能。目前特斯拉 FSD 的最新版本 V13.2,雖然已支持 " 點對點 " 全自動駕駛,并優化了倒車、掉頭和車位到車位的自動駕駛功能,但該版本仍爲監督版,需要人工進行監督。
特斯拉 FSD 在美、德面臨安全指控
近年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包括 Autopilot 和 FSD),因技術成熟度與安全性屢遭質疑,不僅引發過多起事故,更在美國、歐洲等地面臨法律訴訟與監管壓力。
今年 1 月開幕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CES)上,不少企業高管和科技人士體驗了特斯拉 FSD V13.2。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負責人李力耘指出,FSD 在處理中國特有的 " 調頭 " 和 " 環島 " 場景時,會選擇繞行規避;而在面對中國常見的 " 三蹦子 "(三輪車)時,FSD 則表現出猶豫,需要人工幹預才能完成繞行。這反映出特斯拉 FSD 在适應中國複雜路況時仍存在不足。
元戎啓行 CEO 周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舊金山是美國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但其路況複雜程度仍遠低于中國城市。舊金山的車流量雖然密集,但基本沒有二輪電動滑闆車(scooter),橫穿馬路的行人和亂竄的電瓶車等突發事件也較少,整體路況相對容易預判。相比之下,中國一個密集城市的路口可能有 20 個人,而舊金山可能隻有兩人。

事實上,在美國,特斯拉因多起事故受到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嚴格調查。2024 年 10 月,NHTSA 啓動了對特斯拉 FSD(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調查,涉及約 241 萬輛汽車。此次調查的背景是四起事故報告,這些事故均發生在道路能見度降低的情況下,如陽光刺眼、起霧或空中揚塵。據報道,自 2021 年 8 月起,NHTSA 對特斯拉的 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展開了調查,其中特别關注了 322 起事故。調查結果顯示,Autopilot 系統存在 " 關鍵安全缺口 ",導緻了多起事故的發生。
在德國,特斯拉同樣面臨法律訴訟和監管壓力。2025 年,德國法院裁定特斯拉 Model 3 所搭載的 Autopilot 系統存在 " 缺陷 ",并因 " 幽靈刹車 " 問題被認定爲 " 不适合正常使用 "。這一判決源于車主克裏斯托夫 · 林德納的訴訟,他指出車輛在進入隧道、路面材質變化或靠近大型車輛時,多次出現無故突然刹車的情況。
因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存在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特斯拉曾緊急在中國、北美市場合計召回過 360 萬輛汽車—— 2024 年 1 月,特斯拉宣布在中國召回自 2014 年 8 月至 2023 年 12 月間生産的 160 多萬輛汽車;在此之前,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因爲擔憂 Autopilot 功能增加撞車風險,特斯拉在北美市場召回了超過 200 萬輛汽車。
根據公開信息,特斯拉在 2021 年 7 月發布的 FSD Beta V9 版本首次采用純視覺方案。此後,FSD V12.12 版本于 2024 年 1 月正式向車主推送,該版本引入端到端的神經網絡技術,通過基于視頻的神經網絡訓練方法,取代了傳統代碼,進一步強化了純視覺方案的應用。
然而,盡管純視覺方案得到了快速應用,它也面臨一些挑戰。特别是在夜間或惡劣天氣條件下,視覺感知的靈敏度會明顯下降。此前 Momenta(公司名)CEO 曹旭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一些長尾的安全場景下,如暗光環境下的行人橫穿,或是進出隧道時的光線變化,激光雷達的效果确實會更好,因爲它提供了更穩定的光源和更精确的距離測量。
理想汽車 CEO 李想公開指出,保留激光雷達是出于安全考量,而非技術不足。在中國複雜的路況下,尤其是夜間行駛時,激光雷達能在無光條件下探測到 200 米遠的物體,相比攝像頭的 100 米可視距離,能更有效地支持 130 公裏 / 小時的自動緊急制動(AEB),避免事故。他表示,如果馬斯克在中國深夜駕駛過車,他也會選擇保留激光雷達,因爲特斯拉同樣重視安全。
從實際搭載情況來看,蓋世汽車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目前越高等級的自動駕駛功能,對激光雷達的裝載偏好越高。尤其是在 L2++ 領域,具備高速 NOA 功能車型的激光雷達裝載率超過 60%,而在城市 NOA 場景中,這一比率更是接近 100%。民生證券也指出,雖然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足以滿足 L2 及以下自動駕駛的感知層配置需求,但在向 L3 級自動駕駛跨越時,激光雷達上車的必要性愈發凸顯。

市值跌破萬億美元
特斯拉在中國發布軟件更新通知,推出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 ",也沒有刺激到資本市場。
美東時間周二,特斯拉股價大幅下挫,當日跌超 8%,最新市值跌破 1 萬億美元,單日市值蒸發 892.07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6469 億元)。這是特斯拉市值時隔三個月後,重新跌回 1 萬億美元大關下方。

當地時間 2024 年 11 月 6 日淩晨,特朗普宣布在 2024 年總統選舉中獲勝後,馬斯克對特朗普的成功 " 押注 ",首先在特斯拉股價上火速得到了回饋,開啓連續大漲模式。總市值最高上漲至 1.4 萬億美元,漲幅達 73%。進入 2025 年,特斯拉股價開始大幅回調。截至 2025 年 2 月 26 日,今年年内累計跌幅達 25%,市值跌破 1 萬億美元。
讓投資者對特斯拉未來前景感到悲觀的,還有其在歐洲市場下滑的銷量。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顯示,特斯拉 1 月在歐洲的銷量暴跌 45%,僅售出 9945 輛。同時,特斯拉在歐洲新車注冊量中的份額也從 1.8% 降至 1%。
專門跟蹤歐洲電動汽車銷售情況的分析師 Matthias Schmidt 指出:" 消費者的觀望情緒是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 2025 年上半年新款 Model Y 的即将發布,許多消費者選擇暫時推遲購車。此外,特斯拉 2024 年 1 月的銷量因 Model 3 改款而出現激增。盡管如此,特斯拉今年 1 月的銷量仍然令人失望,(這)可能意味着部分消費者正轉向其他品牌。"
剛剛過去的 2024 年,特斯拉共交付 178.92 萬輛新車,較 2023 年下降 1.1%,爲 10 年來銷量首次同比下滑。特斯拉銷量數據發布當天,收盤股價大跌 6%。美國、中國、歐洲是特斯拉全球排名前三的主要市場。據汽車服務供應商 Cox Automotive 數據顯示,2024 年特斯拉在美國銷量爲 63.4 萬輛,同比下降 5.6%;在歐洲市場銷量爲 24.3 萬輛,同比下滑 13.1%;在中國市場銷量超 65.7 萬輛,同比增長 8.8%。
這意味着,在特斯拉全球銷量前三大市場,隻有中國市場還處于增長之中。
僅就歐洲市場而言,特斯拉正在被中國同行趕超。公開數據顯示,上汽集團今年 1 月份在歐洲市場的銷量接近 1.7 萬輛,同比增長 37%,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 1.7% 上升到了 2.3%。另據一份行業數據,比亞迪今年 1 月在英國市場的銷量也首次超過了特斯拉。

聚焦到範圍更小的德國市場。2024 年,特斯拉銷量在德國純電車市場中排名第三,而在今年 1 月,特斯拉已經排到第八,大衆、斯科達、寶馬、西亞特、梅賽德斯 - 奔馳、現代、奧迪均在特斯拉之前。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銷量下滑,似乎無法歸咎于市場環境。數據顯示,今年 1 月歐洲電動汽車銷量上漲了 34%,達到 12.43 萬輛,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從 2024 年 1 月的 10.9% 上升到了 15%。
2025 年 1 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爲 63238 輛,相比 2024 年 1 月的 71447 輛,同比下降 11.5%。在美國市場,特斯拉 1 月銷量爲 49000 輛,相比 2024 年 1 月的 54444 輛,同比下降 10%。
在歐美市場的銷量下滑,拖累了特斯拉的業績。特斯拉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數據顯示,其 2024 年全年營收爲 976.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其中,車輛營收爲 770.7 億美元,同比下降 6%;毛利率爲 7.2%,低于上年同期的 9.2%。
此前,針對投資者有關特斯拉交付量下滑的質疑,馬斯克明确表示,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汽車公司,公司未來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AI),特别是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突破,這才是投資者應該關注的重點。但當新車銷量遭遇下滑時,再多的 AI 與人形機器人的 " 大餅 ",都似乎無法維持特斯拉高高在上的股價。
記者 |劉曦 段思瑤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