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錦緞
黃金是周期的皇冠,黃金的漲跌,往往是整個大宗商品定價的邏輯基礎。
黃金與美元,在過去的大半個世紀裏一直是相愛相殺。黃金以美元計價,都曾經承擔過國際交易和儲備貨币的功能。在我們有可靠的可追溯的數據的曆史中,黃金與美元密不可分。
黃金之所以能夠在一衆大宗商品中脫穎而出,在于其特殊的屬性。
01 黃金的貨币史
黃金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金屬,特殊在于優秀的抗化學腐蝕和抗變色的屬性。距今兩千多年的漢代貴族墓,打開之後如果是青銅器和鐵器,那必然是鏽迹斑斑,唯有黃金,依然保有下葬時熠熠生輝、閃閃發亮的樣子。
黃金的化學穩定性高,在各種酸堿中都非常穩定,在空氣中不氧化也不變色。哪怕在1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下,黃金也隻是融化,而不氧化不變色不損耗。這是黃金跟其他金屬最大的區别。
黃金同時也比較柔軟,易鍛造和延展。這些屬性buff疊加在一起,使得黃金成爲人類曆史上最重要的貨币,黃金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這就是我們教科書中常說的:"金銀天然不是貨币,但貨币天然是金銀"。
黃金作爲财富的曆史,也成爲衆多偉大作品的核心題材。莎士比亞在《雅典的泰門》中就這樣寫道:
" 黃金真是一尊了不得的神明,即使他住在比豬窩還卑污的廟宇裏,也會受人膜拜"
"這東西,隻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它可以使雞皮黃臉的寡婦重做新娘,即使她的尊容會使身染惡瘡的人見了嘔吐,有了這東西也會恢複三春的嬌豔。"
黃金與另外一種貴金屬白銀一起,構成了世界性的古代國際貨币流通體系的基礎。但黃金和白銀這兩種貴金屬作爲貨币,本身也有其天然的缺陷,這會導緻通貨緊縮的出現。
我們知道,貨币發行量,要與全社會商品流通的需求量相匹配。更确切的說,那就是貨币的發行量,要與全社會産出增加的節奏一緻。從曆史的情況看,世界古代社會的生産力雖然發展緩慢,但金銀的開采也是半斤八兩,理論上相差不大,如果金銀能夠全部流通起來,問題并不大。
要命的是,社會發展帶來的結果就是貧富分化,金銀作爲财富不斷地被貯藏起來,從而導緻社會上流通的金銀越來越少,通貨緊縮就走出了一個螺旋型的自我實現曆程。
明朝就是貴金屬通貨緊縮的典型。根據知乎"即若非"的文章:"朱元璋時期,大米一石價格爲兩錢五分白銀,明朝中期漲到五錢,這個價格維持百年左右,直到萬曆末年才漲到七錢。天啓元年之前,明朝的大米價格除非遇到特大自然災害,從未超過每石一兩。"明朝末期因爲對外貿易中斷,白銀流入放緩,更是造成了全社會的通貨緊縮,有曆史學家更将明朝滅亡歸咎于這次通貨緊縮。
關于明朝的白銀窖藏,還有一個有趣的注腳。明朝的富豪,會将千兩重的白銀鑄成一個大球,在沒有重型運載工具的那個年代,盜賊見到了也隻能無可奈何,那些球甚至還有了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沒奈何"。
黃金和白銀作爲貴金屬,是很難支撐起一個國際性的現代金融體系的。殷鑒不遠,上一個倒下的,是布雷頓森林體系。
02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實踐
複盤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是繞不開的一段曆史,充分說明了黃金作爲基礎貨币的脆弱性。
吊詭的是,到現在大半個世紀過去了,曆史的輪廓非但沒有清晰反而充滿了迷霧。
1944年7月,世界主要的西方國家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本質上是以美元和黃金爲基礎的金彙兌本位制。這個體系的主要内容就是美元與黃金挂鈎,其他國家貨币與美元挂鈎,以及在此基礎上附着的一系列支付清算制度。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初始設定是黃金與美元的價格固定爲35美元一盎司,換算下來,每一美元的含金量爲0.888671克黃金。這個貨币體系從1944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71年8月15日,當時的總統尼克松宣布暫停黃金和美元的兌換,布雷頓森林體系才正式落下了帷幕。
布雷頓森林體系消亡的最直接體現就是美國黃金儲備的持續長時間的流失。
布雷頓森林體系成立之初,整個亞歐大陸可以說是滿目瘡痍,唯一的樂土就是美利堅。二戰結束,天下黃金儲備共一石,美利堅獨占七鬥。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1948年全世界黃金儲備共3.02萬噸,其中美國就有2.17萬噸,占比超過70%。
但随着世界開始進入長期穩定和平階段,美國的黃金儲備就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1957年之後,美國的黃金儲備急轉直下,到1968年,美國的黃金儲備近乎腰斬,落到了1萬噸以下,占比也從70%到了不到25%。1971年,面對不斷流失的黃金儲備,尼克松選擇躺平,不再承擔黃金的兌換義務,布雷頓森林體系也就正式走向了末路。
通常,教科書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歸咎于美國的财政和國際收支問題。标準答案是,上個世紀60-70年代,美國陷入了越南戰争的泥沼,國際收支狀況惡化,資本出逃,客觀上造成了美國競争力下降,以美元爲主體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自然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經濟學家還提出了"特裏芬難題",用來解釋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内在缺陷。主權貨币在承擔國際清算貨币時必然會面臨國際清償力需要逆差而币值穩定需要順差的矛盾。
簡單說就是:"由于美元與黃金挂鈎,而其他國家的貨币與美元挂鈎,美元雖然取得了國際核心貨币的地位,但是各國爲了發展國際貿易,必須用美元作爲結算與儲備貨币,這樣就會導緻流出美國的貨币在海外不斷沉澱,對美國國際收支來說就會發生長期逆差;而美元作爲國際貨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須保持美元币值穩定,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國際貿易收支長期順差國。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個悖論。"(羅伯特·特裏芬《黃金與美元危機——自由兌換的未來》)
問題就在于,那段時間的财政和國際收支數據,并不太支持教科書上的解釋。
美國政府總體的債務情況,在那段時間是相當克制的。從1945年開始,美國政府的債務确實是逐年上升的,但GDP上升的更快,所以未償債務占GDP的比值反而是逐年下降的。
至于越南戰争,上圖是美國分年度軍費總額和軍費占GDP的比重,自從1953年朝 鮮戰争結束之後,美國總體軍費占GDP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越南戰争造成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經濟的,而是政治的。
美國的國際收支情況在那段時間也表現的相當的好,尤其是跟最近幾十年相比。從1946年到1971年,美國隻有一個年份國際收支是小額逆差,這鍋真甩不到逆差上。
傳統的教科書的解釋并沒有得到多少數據支撐,真正的問題出在35美元一盎司黃金這個兌換比率上。
黃金作爲基礎貨币最大的問題就在于這東西不像紙币,真的需要成本,挖起來非常費錢,每年的量增加的也有限,正因爲這個性質,才會成爲最早的國際貿易貨币。黃金與美元固定比率挂鈎,一開始是爲美元增信,這個固定兌換體系如果想長久維持下去,必然要求每個美元的發行有相對應的黃金做儲備。可是如果美元發行有黃金做儲備,那一個政府的财政貨币政策就失去了任何空間,這是二戰以後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接受的。
由于黃金的增發受到衆多的限制,當一個經濟體産出增長較快的時候就會面臨黃金短缺,從而陷入通縮的情況。而恰巧二戰之後這二十多年裏,百廢待興,經濟增長很快,嚴格的金本位制下的黃金必然短缺,升值在所難免。
黃金的另一頭對應的美元在二戰後卻越發越多。從1961年開始到1982年的大多數年份,美國M2的增速都在8%以上,與此同時CPI也逐漸擡頭,也就是說,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也越來越虛。
一邊是堅挺的黃金,另一邊是越來越虛的美元,結果可想而知,先倒下的一定是美元。在布雷頓森林體系運轉的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裏,美國整體的經濟體系依然運轉良好,不存在特别大問題,但是金本位制的固有缺陷導緻脫鈎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不僅僅是美元,換成英鎊、馬克、法郎,結果也是一樣的,任何一個與黃金挂鈎的大型經濟體都不太可能維持長久的穩定,這是一個客觀規律。
黃金與美元脫鈎之後,逐漸開始放飛自我。
在尼克松宣布暫停美元兌換黃金的1971年之後,世界進入牙買加體系時代,黃金被踢出了貨币行列,各國之間彙率的依據都是各自法定貨币的内在價值。黃金不再作爲結算的工具,但還保留了财富貯藏的功能。布雷頓森林體系結束的1971年,黃金價格還維持在50美元每盎司之下,從1972年開始,黃金走出了持續3年的牛市行情,最高接近200美元每盎司。
03 石油美元形成過程中的黃金大牛市
很多人反感"石油美元"的說法,認爲這是一種嘩衆取寵,陰謀論的表述,但這并不妨礙這個體系構建者的高屋建瓴和高瞻遠矚。
黃金美元結束之後,黃金被踢出了貨币行列,但國際貿易還要接着進行,世界需要一套合理的國際貨币清算體系接着續上,是不是最優的并不重要,關鍵的是最不壞的,就夠了。
石油美元應運而生。
美國作爲世界GDP最高的國家,擁有世界最強的生産力,世界各國自然是樂于使用美元作爲清算貨币。如果僅僅是做爲清算貨币,邏輯上并沒有什麽瑕疵。問題就出在世界各國持有美元的量,遠遠超過日常貿易結算的量。
所謂身懷利刃,殺心自起。鑄币稅就像吸毒,一旦上瘾很難戒除。中國古代發行的紙币,像北宋的"交子",南宋的"會子",元朝的"中統鈔",明朝的"大明寶鈔",結果都是一個,發行量過大最後連做廁紙都嫌硬。
在1975年之前,美國大部分時間在進出口貿易上相當克制,主要年份都是順差。1975年之後畫風突變,從1976年開始到現在,美國已經實現了連續47年貿易逆差,累計貿易逆差達到15.5萬億美元,占到2022年美國GDP的61%,按當前的市值計算,可以買下大半個美國的上市公司。
連續47年的貿易逆差,并沒有帶來美元的大幅貶值,反而從1971年開始一直到現在,衡量美元相對世界主要貨币購買力的美元指數一直都非常穩定。
格裏芬難題說貿易逆差和币值穩定不能共存,美元從1976年開始已經連續47年貿易逆差了還沒有出現問題,難道美元是真正的例外,不受經濟規律限制了?
當然不是,換一個普通國家這麽玩,彙率早崩了。
美元能夠撐住,是因爲綁定了石油。這個過程并不是天降神人,談笑間灰飛煙滅的小說家套路,而是市場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水到渠成的結果。
我們知道從1971年之後,黃金與美元挂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就已經名存實亡了,世界各國的彙率開始進入自由浮動時代。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石油這個大宗商品開始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
從1861年到1970這110年中,大部分年份石油的價格每桶都不到2美元,極其的穩定。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争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也就是歐佩克對以色列以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石油禁運,石油價格輕輕松松的就漲到了最高13美元一桶,這是第一次石油危機。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石油價格從15美元每桶最高漲到了39美元。
兩次石油危機讓世界意識到了石油作爲能源武器的強大威力,也給全世界普及了石油在工業生産以及交通運輸中所起到的基礎作用。石油危機成就了節油爲主要賣點的日系車,但客觀上,世界最多做到減少對石油的依賴,而不能避免依賴石油。
石油危機成就了石油通脹之母的威名。1974年美國CPI達到11.0%,1980年13.5%,都是達到曆史極值的高通脹率。
1971年黃金美元脫鈎之後,美元成爲純信用貨币,雖然仍然在國際清算中占據主要份額,但也隻是清算用,這個量仨瓜倆棗的,聊勝于無。美國必須要讓世界願意接受美元作爲一種财富貯藏手段,也就是願意手裏長時間保有美元。畢竟作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鑄币稅這東西,你不去收自然就有人去觊觎,這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
說到這裏就要提到當代一個曾經非常有意思的"貓吃辣椒"理論。怎樣才能讓一隻貓吃辣椒呢?一種方法是硬上,抓住貓,把辣椒塞嘴裏,用筷子捅下去。另外一種方法是欺騙,把貓餓兩天,把辣椒塞肉裏,騙貓吃進去。最高明的是後面這一種,把辣椒塗在貓屁股上,貓覺得辣就會舔,不知不覺就把辣椒吃掉了。
石油美元跟"貓吃辣椒"有異曲同工之妙。石油就是貓屁股,辣椒就是美元,把美元跟石油挂鈎,美元就成了全球不得不捏着鼻子用的通用貨币。
第一次石油危機在1973年10月16日爆發,第二年1974年3月18日結束,見識了石油武器的強大威力之後,就在1974年下半年,美國與世界最大的産油國沙特達成了一個協議。這個協議的具體内容到現在依然不得而知,但是自此之後,沙特表示,賣石油隻收美元,其他國家的貨币都不好使。沙特領頭,其他産油國有樣學樣,紛紛跟進,從1971年之後的這10年裏,是石油美元逐漸成型的時期。
在這個石油美元體系中,沙特等中東産油國出售石油收取美元,并将收到的美元全部投到美國金融市場,主要購買美國國債以及股票。美國就像拿到了一個永遠不用付賬的信用卡,隻需要印美元買買買,用貿易逆差爲國際貿易提供美元,另一邊爲了迎接美元回流,在國内建立一個國際性的資本自由流動的金融市場。
天下間,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買賣沒人幹。對于中東産油國和美國來說,石油美元是雙向奔赴,各取所需。
隻要石油還是世界的核心能源,買石油隻接受美元,美國的這套逆差放出美元再通過金融市場回歸的閉環就可以在邏輯上自洽,并可以絲滑的像永動機一樣的自我運轉。
石油美元體系形成的這10年,舊秩序崩潰,新秩序還在建立中,青黃不接。這10年,正是黃金大殺四方的10年。
1972年之後,黃金曾經走出過持續3年的牛市行情,最高到了接近每盎司200美元,随後又沉寂了幾年,從1977年開始,黃金又迎來了一波大行情,從每盎司100美元出頭,拉升到1980年1月每盎司850美元的期間最高價。可惜的是,如果你剛好在這個高位區間段買入,下一次解套就要20多年後了。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從康波周期的角度,1966年到1982年,是第四次大康波周期的衰退和蕭條期。布雷頓森林體系消解,新的石油美元體系正在形成,黃金成爲絕佳的避險工具,因此也有了持續10年的超級大行情。
04 美元潮汐下黃金美元雙人舞
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石油美元體系正式形成,美聯儲成爲全球央行,而周期作爲經濟客觀規律也一同粉墨登場。石油美元體系時代下的周期,被稱爲"美元潮汐"。
顧名思義,美元潮汐就是美元在全世界的流入流出而形成的一種周期性的經濟活動規律。
一個典型的美元潮汐可以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釋放流動性,美聯儲降息擴表,美元從美國流到全世界;第二個階段是資産泡沫階段,低利率和泛濫的美元在世界各地吹起了資産泡沫;第三個階段是流動性收緊階段,爲了抑制過熱,美聯儲開始加息縮表,美元升值回流美國;最後一個階段是泡沫破滅階段,高利率和美元短缺造成了世界性的流動性緊縮,部分經濟體可能爆發金融危機。
美元潮汐是陰謀論特别喜歡的一個話題,動不動就是鐮刀,收割什麽的。客觀的說,美元潮汐是一個中性詞。美聯儲作爲全球央行,需要提供一定程度的公共産品。美聯儲的能力,不客氣的說,至少要好過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央行。一般的小型經濟體,與其關起門來自己折騰,還不如直接就挂鈎美元,放棄貨币自主權換取資本自由流動,至少還能吸引一些外資,賺個錢來錢往的手續費。
美元潮汐中美聯儲的作用也沒有想象的那麽大,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是不存在的,反而更像是螺蛳殼裏做道場,束手束腳。美元潮汐必須配合經濟周期,當經濟不景氣時放水,經濟過熱時收緊流動性,總之,美聯儲也隻能與潮汐共舞。更細化一點,消費品的周期和投資品的周期也不同,美國的周期的主要體現在消費品上,因此美聯儲的周期也隻能選擇盯住消費品。
從1980年到現在,共發生了四次美元潮汐,每次的持續期大概10年,跟朱格拉周期的時間長度基本一緻。
第一次美元潮汐的代表性事件就是日本泡沫經濟以及破滅,以及随後"失去的三十年"。第二次則是耳熟能詳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第三次美國次貸危機,最後這一次美元潮汐還沒有結束。
周期是一枚硬币,繁榮和蕭條分别是這一枚硬币的兩面,隻是這個世界更強調的是蕭條時痛苦的那一面。
日本泡沫經濟時代,"金錢仿佛從天而降",深夜的東京銀座,街頭到處都是揮舞着萬元大鈔等待出租車的乘客,大學生還沒畢業就被大公司早早簽下,簽字費則是奢侈品或者大額的海外免費旅遊券。高潮期的日本東京,創下了一平米70萬美元的土地價格紀錄,直到今天依舊無人超越。那個時期的日劇,也有着一股跟今天偏向陰間畫風明顯不同的一股昂揚氣象。
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前,亞洲四小龍以及東南亞國家也經曆了高度的繁榮,直到今天,加班到爆肝的台灣地區還在懷念那個"錢淹腳目"的時代。
人不能太雙标,一個經濟體也一樣。你不能繁榮的時候是因爲自己英明神武,泡沫破滅的時候就是美聯儲的陰謀。本山大叔在《鄉村愛情》說過這麽一句話,"自己沒能力就說沒能力,怎麽你到哪兒,哪都大環境不好,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啊?"
絕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與日本廣場協議同期,德國也經曆了相同的馬克大幅升值,但是德國卻走出了一條與日本完全不同的道路。
美元潮汐對世界所有經濟體都是一視同仁,包括美國自己。美元潮汐最典型的是1991-2000年的這一次,美聯儲先是降息,随後1994年開始的加息拉爆了包括墨西哥、東南亞以及俄羅斯在内的一大批國家的經濟,美國自己也沒有獨善其身,2000年3月開始,互聯網泡沫破滅,無數投資者血本無歸。這一次美元潮汐美國國内湧現出了大量的國際宏觀對沖基金,一大批傳奇的國際金融大鳄脫穎而出,可以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前兩次美元潮汐之後,世界開始正視美元潮汐規律的存在,并逐漸産生了免疫,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再無金融大鳄。各國紛紛對資本自由流入流出設限,對資産尤其是房價和股票設漲跌幅限制,當美元加息時,相應國家也對應加息,對抗資本外流,美聯儲的加息往往最後演變成了全球性的加息,全球貨币政策開始同步,與此同時,全球金融危機的數量也開始下降,從第三次美元潮汐開始,首先拉爆的反而是美國,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随後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無奈的美聯儲隻能從2007年底就終止了加息進程,虎頭蛇尾。
至于2011年開始的第四次美元潮汐,本來應該一直加息到2020年,但不想背鍋的懂王在2019年初生生摁住了美聯儲加息的腳步,吃了一鍋夾生飯的美聯儲不得不在2022年重啓加息進程。
1971年以來的美元指數表現也可以發現,2000年左右美元指數有一波強勢的表現,再往後美元指數表現總體就有些疲弱。
美元潮汐下,黃金随着美元在舞池中翩翩起舞,算的是配合默契,步調一緻,心有靈犀一點通。
黃金本質上是世界法定信用貨币的備胎,從陰陽的角度說,代表了這個世界陰的一面,法定貨币是陽的代表。陰陽互爲自身的鏡像,當法定貨币強勢,陰的作用就會被壓制,反過來,當法定貨币處于弱勢地位時,黃金就會走向前台。
黃金和法定貨币一起,就像陰陽,一起構成了世界貨币體系。黃金的價格也要由法定貨币來衡量,黃金的價格越高,本身不意味着自身的價值高,而是因爲法定貨币處于弱勢或者價值縮水。
從上個世界80年代到現在,美元一直都是世界最核心的法定貨币,自然也遵從着上述規律,美元強則黃金弱,美元弱則黃金強。
上圖是四次美元潮汐中,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的走勢圖,藍線代表美元指數,紫色的線代表黃金價格。你可以發現,在前三次美元潮汐中,黃金價格和美元指數呈現出比較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如果這數據讓你覺得有些暈也沒關系,負相關的另一面是鏡像對稱,你試着在圖上的走勢中間畫一條線,如果兩者表現出一定的對稱,這說明雙方是負相關的。
從1981年開始一直到2010年前三次美元潮汐中,黃金價格大體上與美元指數走勢是負相關的。但是第四次美元潮汐中,情況發生了變化。
我們單獨摘出來2011年以來黃金和美元的情況,如上圖,中間灰色的就是對稱線。我們可以發現,在2019年之前,黃金和美元整體走勢依舊是負相關的,但從2019年開始,這個趨勢顯然是被破壞了的。這一年發生了什麽呢?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美聯儲加息的腳步被摁住了。随後就出現了美元指數上漲,美元強勢卻沒有壓住黃金價格的情況。
一般來說,美元潮汐的加息周期是美聯儲縮表和加息雙管齊下,這一次情況有些特殊,加息是有,但縮表隻是喊得響,實際卻一直在擴表,尤其是在疫情期間。
如果我們把曆史上美元指數與黃金價格放在一張散點圖上,我們可以發現,前三次美元潮汐之前,美元總體上與黃金呈現比較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尤其是潮汐之前和第三次美元潮汐拟合線的斜率更加陡峭。而最近的這一次也是第四次美元潮汐拟合線基本上已經是一根直線了,這代表着雙方已經很難看出相關性了。
05 黃金往何處去?
關于黃金投資最著名的論斷來自于巴菲特,他曾經這麽說:
"黃金是從非洲或某些地方的地底下挖出來的。然後我們将它融化,再挖一個洞把它埋起來,花錢雇人看守着。它沒有什麽實際用途。如果火星上的人看到了這一幕,他們一定撓頭在想這到底是爲什麽?"
巴菲特将黃金稱作"不會生蛋的雞",認爲黃金既無法持續在數量上創造新的價值,長期持有也沒有利息,投資者隻能期待其他人花更高的價錢買下它。
從價值投資的角度,黃金的投資,也正如巴菲特所說的這樣,黃金既不能創造價值,也沒有持有利息,有的隻是擊鼓傳花。
如 果我們從1968年開始計算,當時的黃金價格是35美元每盎司,截至2023年最新價格已經超過2000美元每盎司,累計55年的年化收益率是7.62%。
按照約翰·伯格在《共同基金常識》中的數據,美國曆史上股票市場的長期收益率是7%左右,債券是3.5%。在A股長期如果能夠保證超過7%的收益率,也算是一個相對優秀的業績了。
黃金長期高收益率的另一面,自然是法定貨币美元内在價值的下降。
美聯儲作爲實質意義上的世界央行,美元的内在價值,也就是發行量要看美國政府的财政紀律。從1945年二戰結束,美國政府的未償債務餘額占GDP的比值就開始逐年下降,一直到1980年,最低到了40%左右,随後就開始逐年上行,到2020年已經超過100%,而且這是在沒有發生任何戰争的前提下。
2022年美國政府的未償債務總額就已經超過30萬億美元,而且美國财政部最近還放出風來,要将政府的債務上限提高到51萬億美元,這相當于當前美國GDP的2倍左右。
石油美元體系也像春天的冰山,在靜悄悄的消融。
第四次美元潮汐開始的2011年,美國頁岩油氣行業蓬勃發展,石油天然氣産量快速上升,2015年美國解除了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實行的原油出口禁令,石油出口逐年劇增。這與原來的石油出産國,尤其是石油美元體系裏的中東産油國形成了實際上的競争。石油出口的增加客觀上穩定了美元的币值,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卻對石油美元的根基形成了初步的沖擊。
最關鍵的是,新能源革命的出現,石油的影響力下降,即使美元沒有出問題,也會造成石油美元體系的崩塌。2000年市場炒作新能源的時候,隆基綠能被打上的标簽就是"光伏行業的沙特"。如果僅僅作爲結算貨币,這個世界并不需要太多美元,美元隻有綁定石油這種基礎能源,才能讓世界将美元作爲儲備。
目前石油下遊需求的一半是用在交通運輸上,未來這部分需求将會徹底消失。2023年前3個月,中國出口表現最好的三個細分行業是新能源汽車、锂電池行業和光伏,充分說明了中國在新能源行業的競争力。中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和貿易國,人民币在清算中的份額肯定會大幅增加,但要想成爲國際儲備貨币,綁定新能源可能是一個最優的選擇。
最後就是美元自身。美國這幾年各種神操作真的是讓人意想不到。以前讀《南明史》,氣得腦殼疼,真是"遍覽青篇三百史,不忍南明十七年!",既憋屈難受,又到處是黑色幽默。美國的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世界上最好走的永遠是下坡路,連油門都不用踩。
其他不提,單說拿美元當武器這事,但凡有粒花生米,也不至于醉成這樣。
知乎有個叫"潇潇"的作者在評價當前美國美元政策時引用了《資治通鑒》中春秋時"三家分晉"的曆史故事。
當時中原第一大勢力晉國由韓、趙、魏、智四家把持,智伯命令韓、魏一起攻打趙,引晉水灌晉陽城,就有了下面的場景:
智伯行水,魏桓子禦,韓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
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陽也。
智伯跟魏韓一起查看水勢,智伯感慨的說,"我今天才知道大水也可以滅亡一個國家啊"。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韓康子,韓康子也踩了下魏桓子的鞋,雙方都看到了對方眼裏深深的忌憚。既然智伯可以引晉水倒灌晉陽城,當然就可以引汾水圍困魏桓子封邑安邑,引绛水灌韓康子封邑平陽。
後來的結果我們就都知道了。趙襄子秘密同魏韓接觸,三家聯手決水後反引到智伯軍營,滅掉了智伯。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人類從曆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從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上一次康波周期的衰退和蕭條期,是黃金的大牛市。當時的大背景是舊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新的石油美元體系還沒有建立,在沒有主導的國際法定貨币的情況下,美元客觀上起到了國際儲備貨币的作用,因此其用美元的計價也自然是水漲船高。
從現在到2025年,我們大概率将處在康波周期的蕭條期,現在的情況跟上一次康波周期的情況也很像。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石油美元體系開始走向衰落,但新的國際貨币體系還沒有建立,黃金必然會進入一個價值重估時期,直到新的國際貨币支付體系正式形成,然後黃金再進入另一個循環,周而複始。
當前支撐黃金上漲的直接動力是美國多年形成的貿易逆差,這些逆差累積到今天目前已經達到15.5萬億美元,以往這些美元會流到美國資本市場購買國債股票等形成閉環,現在這些美元儲備會逐漸脫離美元資産,比如美國國債到期之後不再續作而是轉而購買成黃金。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從2023年1月開始,中國央行在沉寂了兩年之後,已經連續四個月增持黃金。
2011年時,按照美元計價,黃金曾經到過1895美元每盎司的價格,現在10年過去了,美元比那個時候顯然要虛弱的多,而現在黃金價格才剛剛超過2000美元每盎司,顯然空間還早。
從另一個角度來測算,目前全球已經開采出來的黃金大約20萬噸,全球央行的儲備大約3.5萬噸,每年的産量大約3000噸左右。按照400元人民币每克的價格,一噸黃金大約4億元人民币,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價值14萬億人民币,折合美元剛剛超過2萬億美元。但是我們知道,美國以外的國家通過美國貿易逆差持有的美元,大約有15.5萬億美元。如果這些美元全部甚至部分換成黃金,那個畫面我不敢想。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牛市固然不言頂,但牛市可不是一把就能到的,中間會反反複複,不斷拉鋸。保持合理倉位,明晰方向的情況下能夠活到最後更重要。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