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迪爾說史 Author SOUL 迪爾
話說在朝鮮戰争初期人民軍的七月攻勢(第三次戰役)失敗後,人民軍統帥部意識到戰争局勢将長期化複雜化,開始在後方各地成立若幹新兵旅團,這些獨立旅團在 9 月底的人民軍大潰敗後依然幸存下來的,都被升級爲步兵師團,比如筆者之前介紹過的第 19、27、31、32、43 步兵師團等部隊,這回筆者就來介紹一個之前提到過的類似部隊——後來率屬于人民軍第 5 軍團的第 38 獨立步兵旅團。
被征召入伍的人民軍新兵
第 38 獨立步兵旅團于 1950 年 8 月底組建于江原道地區,旅團司令部位于江原道首府原州市,據 1950 年 11 月 18 日在古土裏被捕獲的該旅團第 6 步兵大隊迫擊炮中隊戰士金宗烈(김종열,江原道江陵郡人)招供,該大隊成立時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六個大隊的駐地分别爲原州、橫城、太和、酒泉、洪川和平川。
另據金宗烈招供,第 38 獨立步兵旅團的每個步兵大隊下轄兩個各有 150 名官兵的步兵中隊,以及一個 80 人的 82 毫米口徑迫擊炮中隊、一個 80 人的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中隊、一個 80 人的重機槍中隊、一個 20 人的通信小隊、一個 20 人後勤小隊及一個 10 人的醫療分隊,這樣一個步兵大隊的總兵力可達 600 餘人。不過由于武器供應嚴重不足,旅團組建時許多官兵都還是徒手的狀态。
第 38 獨立步兵旅團征召的新兵大多是江原道本地的農民,年齡範圍從 16 歲到 36 歲之間不等,均爲小學 4 至 6 年級學曆的低文化人士,新兵的招募帶有強制性,越是年齡大的官兵越對征召表示不滿。新兵入伍後,普遍要接受名義上的 15 天軍事訓練,但實際上都在江原道一帶挖掘防禦工事。第一批成軍的新兵中也包括 700 餘名從京畿道轉移過來的以 " 義勇軍 " 名義志願入伍的官兵,比如 1950 年 12 月 28 日被捕獲的該旅團後勤部裁縫權泰行(권래행,18 歲,京畿道楊平郡人)。
人民軍編制中的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
9 月 19 日,仁川登陸開始後的第四天,第 38 獨立步兵旅團全部集中後轉移至五老裏,9 月 30 日,旅團領導向下級官兵們宣布,該旅團被擴編爲第 38 步兵師團。按照編制,該旅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及一個炮兵聯隊,每個步兵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每個步兵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一個炮兵中隊、一個通訊小隊和一個後勤小隊,全師團總兵力近 4000 人。由于資料有限,該師團及所屬各聯隊的編号筆者目前也尚不得知,隻知道第 3 步兵聯隊代号 335 部隊。
另據權泰行招供說,第 38 步兵師團的師團長是申浩成(신호성)大校、後勤部服裝供應科科長是張浩山(장호선)少校,由于資料有限,筆者對于這個申浩成大校的事迹一無所知,當然該師團其他官佐的基本姓名資料也完全是一片空白。唯一在審訊記錄中出現過的該師團軍官是于 1950 年 12 月 28 日被捕獲的該師團第 3 步兵聯隊 2 大隊 6 中隊長韓一欽(한일흠,25 歲,鹹鏡南道鹹興市人)中尉,此人爲一年制商業大專學曆,入伍三周就被提拔爲中隊長,也反映出此時人民軍奇缺有經驗的基層軍官的問題。
由于集中、改編的非常倉促,所以第 38 步兵師團各聯隊的組織都非常混亂,日益增加的逃兵現象也導緻各大隊官兵數目都達不到編制要求,比如第 3 步兵聯隊 3 大隊,有官兵 550 餘人,而據 1950 年 10 月 27 日在白雲山被捕獲的該旅團第 1 步兵大隊 1 中隊戰士金坤洙(김근수,24 歲)招供,他所在的第 1 步兵聯隊 1 大隊隻有官兵 400 餘人,與金坤洙一起被俘的第 1 步兵大隊戰士林雲沢(임운택,21 歲)則招供說,該大隊到位的武器隻有輕武器,包括 250 支蘇支莫辛甘步槍及 32 支蘇制波波沙沖鋒槍,其中每支步槍隻配有 15 發子彈。
據 1950 年 11 月 20 日在下降裏被捕獲的該師團第 3 步兵大隊 3 大隊 2 中隊戰士金相九(김상구,17 歲,江原道江陵郡人)招供,在完成改編後,第 38 步兵師團即匆匆登上火車向鹹鏡南道一帶撤退,撤退前每個官兵都發放了一套深藍色的海軍夾克衫,途中由于缺乏大米又嚴禁生火,官兵們隻能靠生吃土豆充饑。由于美韓軍很快追擊而來并相繼攻占了鹹鏡南道沿海港口元山、鹹興,自知不過是一群烏合之衆的第 38 步兵師團隻能退入鹹鏡道山區中的小北洞活動。
人民軍向山中轉進
10 月底,志願軍先遣部隊進入朝鮮并在第一次戰役中擊退了美韓軍,金相九也招供說該師團與志願軍某先遣騎兵部隊會合。不過由于白天經常遭到美軍戰鬥機騷擾,導緻第 38 步兵師團每天白天隻有兩個小時的集中整訓時間。11 月 3 日,師團領導發布命令說,爲了獲得較爲安全穩定的訓練環境,該師團将全部退入中國東北的滿洲裏進行整訓,但最終形勢的變化導緻該師團沒有前往,而是繼續停留在原地征召新兵。
11 月 28 日,由于始終未能獲得重武器,隻有 500 餘人的該師團炮兵聯隊最終被裁撤,其官兵被分别編入三個步兵聯隊。不久,根據上級命令,第 38 步兵師團被編入人民軍名将方虎山指揮的第 5 軍團,一同編入該軍團的還有第 6、12、27、32 等師團。雖說距離長津湖戰場不遠,但由于自身戰力不足又嚴重缺乏彈藥,所以該師團始終沒有加入志願軍第 9 兵團在該地區與美陸戰 1 師的血戰。
另據權泰行招供說,截止 12 月 20 日,第 38 步兵師團總兵力已發展到 6000 餘人,此時第二次戰役已基本結束,人民軍勝利收複平壤、元山,人民軍統帥部電令包括第 38 步兵師團在内的第 5 軍團全部南下追擊敵人。據韓中尉招供說,南下時該師團以第 1、2 步兵聯隊打頭陣,第 3 步兵聯隊斷後,因爲 11 月才入伍的鹹鏡道本地官兵大多集中在這個聯隊,此外該師團每名官兵都配發了 3 天的口糧和 100 發步槍彈,每個大隊還額外配備了 2 名醫生、4 名護士和 10 名護工,以備出現傷亡時之需。
由于戰局急速進展,到 12 月 25 日,第 38 步兵師團已經推進三八線以南的春川一帶,人民軍第 2 軍團的司令部就設在這裏。在與第 2 軍團長崔賢商量後,第 5 軍團長方虎山決定集中兩個軍團的兵力,在東線配合志願軍發起第三次戰役,并力求突破美韓軍在原州一帶的防線。部隊前進途中,韓中尉在一個村子裏遇到一股(大概 2000 餘人)裝備着機槍和迫擊炮的志願軍官兵,韓中尉詢問他們是否會在東線配合人民軍的作戰,對方回答說領導還沒做好決定。
1951 年初美軍在東線與中朝聯軍作戰
志願軍官兵的回答讓韓中尉預感到這次原州攻勢是否會變成人民軍的單打獨鬥,事實上之後東線戰況的發展也确實如此。總的來說以人民軍第 5 軍團的現有條件來說,發起原州戰役非常勉強,比如說第 38 步兵師團,不僅沒有火炮,自 12 月 20 日起就再也沒有補充過彈藥,全師團 50% 的官兵都是徒手,師部僅有兩部野戰有線電話,各部之間的聯絡全靠通訊并徒步,在美軍連日的不間斷空襲下,官兵們士氣非常低落,由于沒有完全後勤,一日兩餐全靠向當地農民 " 打白條 " 征用。
1951 年 1 月 7 日,人民軍第 5 軍團打頭陣的第 27 師團曾一度攻入原州城内,後被趕來增援的美軍第 2 步兵師趕了出來,方虎山遂決定率全軍團繞過原州,襲擊其後方的堤川來斷其補給,而将圍攻原州的艱巨任務交給後面的第 2 軍團。然而在美韓軍絕對物質力量優勢的碾壓下,這樣的作戰計劃其實也沒啥用處,由于依舊無法攻下堤川,1 月下旬第 38 步兵師團與友軍一起撤回原州以北地區。
據 1951 年 1 月 28 日被捕獲的第 38 步兵師團教導隊 1 大隊長李炯萬(리형만,23 歲,平壤市人)招供,由于在原州 - 堤川戰役中損失太大,又得不到人員、武器補充,該師團最終于 1 月 23 日在江原道橫城郡被解散,所屬官兵被補充給第 12 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