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想在微博上發文表示," 如果理想 L9、L8、L7 三款車的總銷量下降到五六千輛 / 月,理想汽車的整車毛利率就會變成負數。" 同時,李想稱," 大部分同行的成本控制能力是明顯好過我們的,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大家更容易出問題的不是成本而是銷量,汽車這個行業的屬性,對規模的要求太苛刻了。"
對于車企成本控制的話題,李想此前也曾表達過自己的看法。3 月底,比亞迪發布 2022 年年報後,李想發文點評稱," 比亞迪第四季度毛利率和特斯拉第四季度 25.9% 的毛利率(直營體系)不相上下,考慮到平均售價更低的因素,比亞迪整車成本管理顯著的優于特斯拉。财務是最理性的考試題,這個答卷非常優秀 "。據了解,2023 年一季度理想汽車毛利率爲 22.4%,2022 年第四季度爲 20.0%。
今年以來,理想汽車在新勢力市場中名列第一。2023 年 4 月,理想汽車銷量爲 25681 輛,同比增長 516.30%,遠超哪吒、極氪、蔚來等其他新勢力品牌,創下單月交付新紀錄的同時,實現了連續兩個月交付突破 2 萬輛。同時,理想汽車持續穩居中國市場豪華品牌交付量前五,成爲榜單中排名最高的中國品牌,交付量超越除 BBA 以外的其他傳統豪華品牌。
5 月 10 日,理想汽車公布 2023 年一季度财報顯示,報告期内理想汽車營業收入 187.9 億元,同比增長 96.5%,其中車輛銷售收入爲 183.3 億元,同比增加 96.9%。淨利潤 9.34 億元,較同期淨虧損 1086.6 萬元實現扭虧爲盈,較 2022 年第四季度淨利潤 2.7 億元增加 252.0%,理想汽車也成爲第一家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此外,毛利率爲 20.4%,車輛毛利率爲 19.8%。
理想汽車表示,銷售收入增長主要由于交付量增加以及理想 L 系列車型的平均售價上升。數據顯示,一季度理想汽車累計交付新車 5.26 萬輛,同比增長 65.8%。理想汽車預計,第二季度汽車交付量在 7.6-8.1 萬輛,同比增長 164.9%-182.4%,此前理想汽車公布 4 月交付量爲 2.57 萬輛,意味着接下來的五六月份的交付量将保持在 2.5 萬輛以上。
目前,理想汽車在售車型均在 30 萬元以上,對于是否會進入 20 萬 -30 萬元價格區間的市場,李想曾在财報會議上指出,"20 萬 -30 萬元區間的競争更爲激烈,需要有更強的規模效應後,再進入到 20-30 萬元的價格區間。"
總的來說,在 30 萬元以上的豪華汽車市場,包括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理想汽車已經穩居前五,而且越來越靠近 BBA。與蔚來不同,雖然兩者銷售的産品售價均在 30 萬元以上,但理想目前僅有三款車型,且款款是爆款。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增程式外,理想汽車已經宣布進軍純電動市場,首款純電 MPV 将于年底發布,後續推出六款純電車型," 增程 + 純電 " 兩條腿走路還是值得期待。
不過,随着市場競争加劇,理想汽車的對手也越來越多,特别是長城汽車旗下魏牌,其新近推出的藍山以及即将上市的新摩卡,分别瞄準 L8、L7,這兩款車型在售價方面都比理想同級車型低不少,這可能會給理想帶來一定的壓力。不過,李想表示,越來越多的品牌參與競争對我們有好處,用戶看到宣傳可能最終會選擇我們的産品,與 L8 競争最大的車型還是(特斯拉)Model Y。"
此前,理想汽車 CEO 李想發布内部信,明确提出理想汽車 2025 年的戰略目标是要取得 20% 的市場份額,成爲中國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業。李想在内部信中表示,預計中國 2025 年将會銷售超過 800 萬輛智能電動車,獲取 20% 以上的市場份額是成爲中國頭部企業的必要條件。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