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子我是全款買的,原本應該 2021 年交房,現在都延期兩年多了,開發商卻直接破産了,房子(動工)也一直沒有動靜。"
8 月 22 日下午,在深圳天谷大樓一樓的營銷中心,一位全款購買了該項目房子的業主劉紅梅情緒激動地對《每日經濟新聞》說道。
在天谷大樓項目營銷中心,印有 " 天谷大樓群衆訴求服務站 "" 用心服務 用愛溝通 " 字樣的牌子格外顯眼。現場不時有業主進來咨詢項目進展情況、反映自身需求。
每經記者看到,包括破産管理人、政府專班的工作人員也駐紮在天谷大樓項目營銷中心,主要是收集業主的需求,以及回答一些業主們較爲關心的問題,比如何時複工、是否要簽補充協議、是否有引入新的投資人等。
根據深圳房地産信息平台數據,天谷大樓于 2019 年 7 月備案,開發商爲深圳市華訊方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訊方舟投資),土地用途爲新型産業用地,房屋用途爲單身宿舍、産業研發用房。
天谷大樓項目現場 圖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攝
已售 553 套房産,開發商破産重組
天谷大樓位于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廣深公路旁,由建設于上世紀 80 年代中後期的新安第一工業區升級改造而來,距離地鐵 12 号線寶田一路站步行約 15 分鍾。
2019 年 6 月,天谷大樓項目獲得預售許可證,配套單身宿舍面積 4.3 萬平方米共 993 套,産業研發用房 112 套。
天谷大樓項目營銷中心現場 圖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 這個項目以前宣傳是要打造成國内首個集衛星互聯網研發、商業運營、産業聚集、産業孵化演進的全産業鏈創新産業園。我是 2020 年買的,當時項目的單價每平米約 4.6 萬元。還有些業主是 2019 年買的,價格要更便宜一點。"
8 月 22 日下午,購買了天谷大樓的業主許婷告訴每經記者,目前購買了該項目的業主大概有 500 多戶。
華訊方舟投資的相關文件顯示,天谷大樓已售出 553 套房産。每經記者從現場政府專班工作人員處獲得的文件顯示,有 553 套房産需與債務人簽訂補充協議。
" 現在的華訊方舟投資,其實是已經變更過股權持有人了。" 許婷表示,目前的華訊方舟投資雖然名稱和辦公地點都沒變,但股東已經變成了 " 深圳市興甘融實業有限公司 "。
每經記者當日下午在天谷大樓項目現場看到,陸續有業主過來了解項目最新進展情況及反映自身需求,項目管理人員和政府專班人員均在現場回應業主較爲關心的問題。
天谷大樓營銷中心現場有業主正在咨詢 圖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根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2021 年 3 月 31 日的公告,已受理天谷大樓開發商華訊方舟投資破産重整案。
公告中提到," 華訊方舟投資資金枯竭,無法承擔在建的天谷項目工程的續建工程;同時,作爲華訊方舟投資的主要資産,天谷項目存在變現困難的情況,且現狀變現可能導緻财産價值大幅貶損,明顯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如今,廣東源浩律師事務所和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已委托擔任管理人,項目已由管理人接管,原來的開發商華訊方舟投資隻能按相關要求做好配合。而據原華訊方舟的工作人員介紹," 目前原來華訊方舟方面大概還有 4~5 個人在這邊辦公,主要是配合管理人方面的工作,以及回答業主的一些相關問題。"
據啓查查數據,深圳市華訊方舟投資有限公司在破産重整前,原股東爲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 2 月退出,公司執行董事爲吳光勝。而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正是華訊方舟股份有限公司最大股東之一。華訊方舟股份有限公司原本是上市公司,于去年 6 月退市。
補充協議,簽還是不簽?
對于大多數購買了天谷大樓項目的業主來說,目前面臨着同樣的困擾:原來的開發商已破産,但是房子還沒蓋完,爲了方便引進投資者,需要業主與華訊方舟投資方面重新簽訂一份補充協議,但補充協議中提到的具體内容業主們認爲對自身較爲不利。
每經記者從部分業主處獲得了該補充協議,在該協議的第 4 條提到:
" 若因本補充協議生效前的原因發生違約、賠償損失、補償情形(包括但不限于逾期付款、逾期交房等任何可能引發違約金、賠償金、補償金、利息、破産債權、共益債務、優先債權等除了交房和支付購房款本金之外的任何金錢給付之債),本補充協議生效後對雙方産生相互豁免效力,任何一方自願放棄權利均不再相互追究責任和主張任何權利。買受人與任何第三方之間包括但不限于讓渡、服務、中介、顧問、股權、擔保、代收代付、手續費、利息、違約等超出《預售合同》購房款本金外任何事項與出賣人無關,買受人無權向出賣人主張任何權利。"
補充協議截圖 圖源:受訪者提供
這也是部分業主不願意簽補充協議的重要原因。
" 現在房子都毫無動工迹象,但先讓業主簽訂不追責的協議,業主當然不同意。" 劉紅梅向每經記者表達了自己的顧慮,現在房子沒動工,也沒人擔保房子何時動工、何時交付,若在這個時候簽了補充協議,未來是不是有可能存在 " 錢房兩空 " 的風險。" 如果要業主簽補充協議,那是否政府能出面跟業主簽訂保交樓協議呢。"
承諾書内容 圖源:受訪者供圖
另一位業主謝勇則補充道," 我們隻認同購房合同。華訊方舟已經破産,沒有資格讓我們簽署這些協議。這些協議不是政府和法院行爲,是華訊方舟投資想推卸責任的單方面協議。"
每經記者當日還在現場獲得政府專班人員提供的一份文件顯示,該補充協議主要與債務人簽署,簽署的截止日期爲 8 月 31 日,簽署後将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納入保交樓範圍);未與債務人簽署補充協議的,視爲解除原合同按普通債權處理。
圖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據原華訊方舟投資方面一位李姓負責人介紹," 因爲簽約補充協議是動态的,截至 8 月 22 日下午,已經有 130 多戶業主簽了相關補充協議。"
8 月 23 日下午,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玉臣通過微信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相關協議的部分内容調控對業主來說極爲不利,如果簽署了相關協議,業主就要放棄很多的權利,尤其是在尚未有定論的情況下就放棄了大量的權利。作爲業主而言,有權拒絕簽署這份補充協議。此外一定要注意,隻要進入破産流程,一定要對破産的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節點都要密切關注,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
王玉臣指出,尤其要特别注意破産重組中各類決議的草案内容、方案内容,千萬不要盲目投票,一旦投票通過再發現有問題就悔之晚矣。站在業主的角度來說,業主可以團結起來,在破産重組中更好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力量,更好爲自己發聲。畢竟在破産重組中,涉及很多類型的債權人,是多方博弈。
資金缺口約 7.7 億,正尋找接盤方
每經記者注意到,目前華訊方舟投資名下天谷大樓項目的 476 套不動産,已經被擺上法拍貨架。
在京東法拍上,名爲 " 華訊方舟名下天谷大樓項目的 476 套不動産資産包 " 整體拍賣,首次拍賣的起拍價爲 16.37 億元。
來源:京東法拍
據京東法拍介紹,天谷大樓項目包括地下 3 層、裙樓 5 層、塔樓 5 座,其中 A、B 座屬于天谷大樓 B 區,均爲産業研發用房;C、D、E 座屬于天谷大樓 A 區,其中 C 座爲産業研發用房,D、E 座裙房爲研發用房,塔樓爲配套宿舍,地下共三層。而此次拍賣的是天谷大樓項目的 476 套不動産組成的資産包。
來源:京東法拍
根據深圳房天下數據,在天谷大樓 1 公裏範圍内的寫字樓、住宅項目包括彙智研發中心、海巒坊、恒榮立方中心,銷售均價在 5.7 萬 ~7.43 萬元 / 平方米。
8 月 22 日下午,天谷大樓項目現場的管理人告訴每經記者," 因爲這個項目的性質不是住宅,所以沒法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商品房消費者權利保護問題的批複》中提到的商品房消費者享有超級優先權的條款。如果房子通過法拍後有人接盤了,那麽接盤的錢将會進入管理人的專用賬戶,項目則有望被盤活。如果法拍流拍了,後續法拍預計會在現有基礎上按 80% 價格重新上架。"
而對于有業主提出的 " 如果法拍持續流拍之後,若沒有人來接盤項目,會如何處理 " 問題,上述管理人未予回應。
天谷大樓營銷中心現場 圖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那麽,天谷大樓項目全面盤活還需要多少資金?8 月 22 日下午,每經記者從原華訊方舟方面負責對接該項目的李姓負責人處獲悉," 針對這個項目,目前包括原開發商、管理人以及政府專班都在尋找新的接盤機構。根據之前政府專班評估的資金缺口,項目完全複工的資金缺口差不多是 7.7 億元的樣子,目前監管資金賬戶的資金還有 4000 多萬元的樣子。"
8 月 23 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電話方式向深圳寶安住建局詢問天谷大樓項目最新動态、是否有相關可能接盤投資機構、若流拍項目後續會如何處理等情況,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記錄了記者咨詢的相關問題,但截至發稿時暫未獲得對方回複。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紅梅、謝勇、許婷爲化名)
記者|陳榮浩 編輯|魏文藝 何小桃 蓋源源
校對 |段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