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犀牛娛樂,作者|胖部,編輯|樸芳
" 同朕 check 下邊個呒買!"3 月 7 日 TVB 在淘寶開直播首秀,視帝陳豪和當家花旦陳敏之在店鋪 " 海味鋪 " 開張,讓觀衆夢回《溏心風暴》。
這場直播首秀,累計觀看人次超過 485 萬,帶貨 2350 萬元;首場直播次日粉絲達 10.1 萬(目前 14.1 萬)。根據上海翡翠東方傳播(TVBC)與淘寶的合作意向,雙方将于年内共同帶來超過 48 場電子商貿直播。
相比直播的數據表現,市場反饋要瘋狂得多。從 TVB 宣布和淘寶達成合作後,四個工作日帶動港股電視廣播(00511)累計漲幅達到了誇張的 272%,8 日單日漲幅一度接近 100%,直到 3 月 9 日出現沖高回落,下跌 14.93%。
這種瘋狂背後,是市場對于 TVB 從事直播帶貨業務的期待。一方面,電商直播領域的發展在過去三年已經日趨成熟,帶動了巨大的消費需求和現金流;另一方面 TVB+ 淘寶直播,很容易讓人想起後者去年起發力的内容電商。
大舉進軍内容電商的淘寶,與業績承壓的 TVB 相遇,看起來是個金風玉露的好故事。但不确定性并不算少,首場直播數據一般,下一場預告則是 3 月 22 日,或許 TVB 會用這半個月做一些修正;而淘寶直播的内容電商夢,會在 TVB 的資源下找到答案嗎?
内容電商這兩年,抖音靠原創,淘寶做平台
淘寶直播所代表的電商内容化,和抖音、快手的内容電商化,共同目的都在于通過激發用戶興趣和傳播願望,提升用戶粘性和轉化率。
但無論是從去年 9 月進軍開始發力 " 新内容電商 " 的淘寶直播,還是不斷搭建基礎設施的抖音都會發現實際上的問題:非深度用戶不會在淘寶上看短視頻,在抖音購物的用戶體量也很難突破私域形成普遍的消費習慣。
内容電商有門檻,一是内容品質能否占據用戶心智,這決定了内容電商的完成度;三是售賣的貨品,能否取得内容匹配帶來的加持效應;二是平台是否有内容消費的基因。
這三點也就成爲内容電商的 " 人、貨、場 "。也不難看到,目前的平台在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差距;去年開始有一批人能夠突破這些差距,讓行業看到内容電商的效率,代表就是劉畊宏、東方甄選和瘋狂小楊哥等。
但這些代表人物基本都來自抖音和快手,内容平台這方面的優勢就在于,能夠持續不斷地輸出熱門人物,即使并不都适合轉化到直播帶貨賽道,仍然能保持一個篩選效率。
淘寶直播的打法,則是靠着電商平台良好的用戶消費習慣及轉化率,吸引已經具有内容傳播優勢的内容型達人入駐,比如李誕,還有挖角的快手 " 小沈龍 "、抖音達人 " 一栗小莎子 " 和微博母嬰博主 " 年糕媽媽 ",也包括跨平台運營的東方甄選、交個朋友。
但目前來看,這些内容帶貨主體們也表現出了某些缺陷。
以短視頻爲主要陣地的内容生産者,鮮少有能持續穩定輸出優質内容的機制,尤其是缺乏創新機制,一旦受衆造成審美疲勞或者達到傳播阈值,很難再實現流量突破;或者如東方甄選對董宇輝這樣具體的個人依賴過高,也會讓市場保持更謹慎的投資态度。
而如李誕這樣的明星,其實又回到了明星帶貨的讨論範疇,其内容向帶貨端的轉化是有壁的,尤其是很難爲具體的産品賦能。
對比其實不難發現,TVB 還是有其優勢的。
TVB 會是淘寶内容電商的靈藥嗎?
回顧 TVB 首場直播,帶給行業很多值得一提的點,比如整個布景融合了《溏心風暴》,如港風、粵語帶來的情懷和個性化風格,還有視帝、花旦擔綱直播。市場的期待也不難理解,"TVB 超過 400 位明星,一天一個也能用一年多 " 類的評論聲音不少。
對比短視頻爲主要内容池的内容電商,不難發現這種打法的優勢。長視頻帶動的沉浸感,人物魅力形成的弧光,尤其是經典内容帶動的情懷,較短視頻内容都更具優勢。
本質其實仍然是 IP 變現,無論是 TVB 的品牌本身,還是具體到劇集内容、場景和人物(及演員),在直播間的場景下獲得了一個新的變現空間,将觀衆對内容的心智轉化到産品并完成銷售。
這并非 TVB 獨家的打法,事實上,長視頻領域做帶貨試水的并不在少數。比如芒果 TV 的小芒電商,算是平台側嘗試中走得比較遠的,特色就在于結合平台 IP,打出了 " 新潮國貨 " 的獨特心智,每年還會在傳統節日有晚會類露出。
在小芒的選品中,湖南本土産品的推廣算是一個特色,但主要的競争力仍然在于,平台會上架一批 " 買同款 ",售賣頭部劇綜裏面出現的産品,比如 " 名學 " 棒球服、《去有風的地方》同款沐浴露等,此外還有節目的聯名款産品。
這不但實現了 IP 的産品賦能,反過來也成爲平台招商的一種優勢,找到了商業化的雙赢解法。不過劣勢在于,新平台運營本身還是存在增長門檻的。
而 TVB 還未将 IP 和内容電商完成如此緊密的對接。
TVB 首日直播上架了 131 件産品,包括食品、化妝品、服飾奢侈品、3C 電子、旅遊卡券、防曬等多個品類,而秒空的産品是 9.9 元秒殺的小面包、可樂、AD 鈣奶,4899 元的 iPhone14 手機。賣得好的仍然是低價品和高折扣品。
從選品策略看,TVB 其實有意識把品牌優勢放大,對準的也算是相對精英的港劇文化消費圈層,但貨架電商的模式決定了,産品和品牌的關聯性并不緊密。如果 TVB 能夠帶來一些名場面與産品的聯動,哪怕提升産品的港味,都有進一步拉升觀衆興趣的空間。
這并非 TVB 首次發力電商業務,此前一年多,TVB 已在抖音打造了一個 " 帶貨矩陣 ",但 TVB 識貨(港式甄選)三大賬号的粉絲數不足 100 萬,蟬媽媽數據顯示粉絲數最高的 " 港式甄選 " 場均觀看人數 7.3 萬,場均銷售額爲 10 萬到 25 萬。
其實 TVB 還是有發力空間的,超過 45000 小時節目的完整版權,加上每年仍然在持續産出的港劇,内容續航能力并不差;2021 年取得香港本土電商公司士多控制權(拿下 75% 的已發行股本),掌握 Ztore 和 Neigbuy 兩大電商平台,選品資源和團隊構建也不成問題。
決戰 TVB 電商未來的,還是能否把内容潛力充分激活。目前 TVB 宣布下一場直播定在 3 月 22 日,并在公告中指出 " 内地的電子商貿直播活動仍處于早期階段 ",後續調整值得繼續關注。
IP 變現,内容電商是未來
如果現在找一家公司,立刻入局直播帶貨,就能把内容電商優勢充分激活,你會想起哪家?犀牛君會馬上說出迪士尼。
論 IP 變現,無論是周邊販賣、主題樂園還是線上帶貨,其根本在于完成内容到消費的轉化。靠品牌轉化顯然是最低效的,因爲品牌寄托的情懷是有限的,比如 TVB 如果還是做貨架電商而缺乏内容寄托,觀衆新鮮感過去之後又會回到拼性價比、直播時長的内卷中。
而東方甄選其實走出的是另一條内容直播路徑,即通過個人生産内容,但這種對個人高度依賴的模式對于文娛公司不具備可複制性。
迪士尼在過去幾十年裏做到的,就是搭建了一條從内容到消費的完整轉化鏈路,并建立起成熟的用戶消費心智。且不說每年版權授權的聯名款産品,迪士尼精品店裏各種産品搬上直播間,也足夠支撐幾個小時;如果把玲娜貝兒搬進直播間,銷售額估計也會相當可觀。
搭建這條從内容到消費的轉化鏈路,是國産文娛行業 IP 變現目前面對的主要問題,也是内容電商還需面對的問題。打通這條鏈路的内容不是沒有,但是數量太少,轉化模式也太單一。
比較典型的是今年的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 2》周邊重籌。賽凡科幻僅用了 9 天時間,衆籌金額就突破 1 億元,讓行業裏不少聲音開始探讨周邊生意的成熟。
而這門生意目前的局限也比較明顯。周邊産品目前在國内的發展還比較初級,依靠内容爆火之後的衆籌,生産周期和貨源供應都無法保證,而如果錯過了 IP 的生命周期就會拉低銷售體量的天花闆。
反過來說,周邊這樣的非标品需要單獨設計和生産,在大部分内容前景不确定的前提下,除了少數面向兒童的動畫類周邊(而且已經打造了長線的 IP 品牌),有膽量提前籌備周邊的隻有少數頭部玩家。
要搭建起 IP 變現的鏈路,核心問題還是在内容 IP 的吸引力、影響力、周期性,是否有足夠多讓觀衆願意付費的好内容,而且具有持續更新的能力;同時,無論是周邊衆籌還是内容電商,IP 變現的模式應該是多元的、适配不同圈層的,需要行業進一步豐富打法。
所以文娛行業需要内容電商這個機會。TVB+ 淘寶直播的效果還需要進一步驗證,但面向内容電商的行業風口,确實能在其中看到 IP 生意足夠多的可能性。TVB 不會是唯一登上淘寶的文娛内容公司,内容電商部門或許會在未來,成爲大部分文娛公司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