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來源:12 月 11 日,王永貴校長出席由 MBAChina 和經理人雜志聯合主辦的 "2023 年度中國商學院發展論壇暨教育盛典 " 發表《科技賦能 商科力量——探索中國 MBA 教育未來形态》主旨演講。
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王永貴出席教育盛典,發表了題爲《科技賦能 商科力量——探索中國 MBA 教育未來形态》的主旨演講,講述了數字時代下 MBA 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分享了浙江工商大學将商學院建在産業裏的 "5C 方案 "。
以下爲演講内容整理:
" 要想實現經濟的持續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具備一批具有可持續競争力的微觀企業。這些企業的競争力塑造與提升,依賴于管理學科的力量、數字技術賦能的商科力量,以及各商學院培養的商界精英們。"
——王永貴
談論當今的工商管理教育,中國式現代化是無法回避的重要話題。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根本之路。爲此,我們需要實現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提升,需要人均國内生産總值邁上新的台階,需要将擴大内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需要落實科技人才創新體系。作爲商學院的一員,我們有責任探索和研究如何使 MBA 教育更好地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數字時代,隻有通過科技賦能,才能更加彰顯商科的力量,推動工商管理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商科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 世紀,美國福特在特定時期的衰敗與通用汽車的突然崛起。其背後的力量,實際上是管理的力量、商科的力量,最偉大的企業家輸給了最偉大的管理者。在日本,日式管理在特殊時期裏成功地超越了美式管理,塑造了日本制造的輝煌。這背後的驅動力,同樣源自商科的力量和管理的智慧。在國内,同樣有着諸多案例。海爾憑借着獨創的 " 人單合一管理模式 ",實現連續 8 年大型家電零售量全球第一。華爲全面吸收西方管理方法和中國管理智慧,構建了 " 以客戶爲中心,以奮鬥者爲本 " 的流程化管理體系,成爲世界上最受尊重的中國公司。
一切皆表明,工商管理學科并非可有可無,更不是 " 軟學科 ",未來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大有作爲、大有可爲。
通過對比近年來 MBA 招生學校數量、中國 GDP 總量、城鎮居民消費水平、人口數量以及勞動力人數的發展曲線,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這些指标呈現出同向發展的趨勢。因此,要想實現經濟的持續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具備一批具有可持續競争力的微觀企業。這些企業的競争力塑造與提升,依賴于管理學科的力量、數字技術賦能的商科力量,以及各商學院培養的商界精英們。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随着 "ABCDE" 數智技術時代的到來,無論是企業、個人、社會、區域還是國家,都在向數智時代穩步前進。面對逆全球化的趨勢和技術壁壘等挑戰,教育正在發生變革,工商管理教育也身在其中。其學習模式的變化、管理實踐的變革,以及價值創造、價值交付和價值分享的變革都在不斷演變。
在這一背景下,MBA 教育面臨着諸多挑戰:西方管理理論與中國本土情境之間存在着巨大鴻溝;知識教育研究嚴重滞後于實踐發展對管理人才的綜合需要;數字化時代有着數字化轉型與價值創造、交付和分享模式變革的新需求。
新挑戰也蘊藏着新機遇:問題導向、全球視野、科學方法在中國商學界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已經走在打造中國自主的管理學知識體系的路上;貢獻導向、綜合素養、産教融合等方面有着豐富的探索和積累,數字化轉型深入發展;中國自主的管理人才培養體系正在構建和完善。
綜合來看,我國人才自主培養能力與我國的國際地位并不相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質量人才支撐不夠堅實,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更多更好的 MBA 人才,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真正會管理的 MBA 人才。國内衆多優秀的商學、管理學和 MBA 項目,都在對此進行積極探索和追求變革。
在當前時代,對于工商管理教育而言,唯一不變的就是 " 變 ",唯一确定的就是 " 變 ",萬物服務化、萬物數字化、萬物智能化、萬物創新化。方式、方法、工具創新永遠在路上,企業角色在變,顧客角色在變,一切都在變。從人工經驗到人工智能,從抽樣到大數據普查,從物理到虛拟市場、元宇宙,從渠道、終端爲王到顧客爲王、内容爲王,這些都呼喚着工商管理教育、MBA 教育要發生變化。
MBA 教育需要積極呼應和響應時代的需求,在數字時代的來臨和數字技術爲個體、組織、社會帶來方方面面變革的背景下,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與轉型、課程體系與課程内容的升級與轉型,以及教學模式的優化與轉型。
基于此,MBA 教育需要與時俱進地做好六個對話:與時代對話,不做落伍者;與實踐對話,不紙上談兵;與技術對話,更貼近管理實踐的現實,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實,走得更硬;與顧客對話,也就是與 MBA 畢業生的雇主對話;與理論對話,以開放的心态對話國内外優秀的理論,走在高水平開放的最前沿;對國際對話。
MBA 教育如何做好數字化轉型?以浙江工商大學的最新研究爲例,研究團隊爲進行對中國上市公司的數字化創新評價,構建了一個涵蓋數字戰略導向、數字創新成果、數字要素投入和數字創新績效的多層次、多維度框架,并基于十餘個公開和不公開的數據來源,正式發布了《2023 中國上市公司數字化創新評價報告》。在報告中,團隊依據不同地區、不同省份、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把企業、行業分成兩類:一類是傳統行業的數字化創新,另一類是數字原生企業的數字化創新。這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不同角色和策略。
MBA 教育也同樣如此,要在做好六個對話的基礎上進行數字化轉型,要強調學科交叉、産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協同的人才培養理念,要優化人才培養的環境。
MBA 教育的變革首先要牢牢把握管理教育的真谛和本質:一是研究價值;二是研究如何激發人善良的潛能。同時,MBA 教育的變革要圍繞着創造市場與滿足市場需求而進行,這也回應了彼得 · 德魯克對管理職能的論斷:管理有且隻有兩個職能——營銷與創新。
基于此,浙江工商大學王永貴校長提出了 " 要把商學院建産業裏 " 的目标,并依據 "5C 方案 ",展開了深入實踐旨在構建面向産 - 學 - 研 - 教深度融合的 MBA 教育生态系統,培養具有 " 三維四得五力 " 的高水平實踐人才,切實服務浙江 315、415x 重點工程、乃至中國式現代化,爲培養真正會管理的數字時代商業英雄持續賦能。
方案包括共建人才培養基地(Co-Education base)、與高管合作案例研究(Co-Case study)、共建課程項目(Co-Courses)、共同開展問題導向的團隊行動學習(Co-Team level action learning)、共同培養雙方人才(Co-GROWTH)。基于 "5C 方案 ",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能夠在企業實現落地,授課教師既有前沿知識儲備,也能與企業的優秀管理實踐相融合。
浙江工商大學的 MBA 教育變革實踐将産業、産業、管理者與大學、學院、教師進行了交叉融合,創新着 MBA 教育生态價值。
從針對性的角度,進行了場景式 MBA 人才培養,爲企業培養高水平人才、遴選高潛力人才。
從研究性的角度,進行了研究式 MBA 人才培養,爲行業提供重要實踐問題解決方案,爲産業鏈上下遊企業定制培養人才。
從實戰性的角度,進行了咨詢式 MBA 人才培養,爲人才成長爲真正會管理的數字時代商業精英持續賦能。
從共創性的角度,進行了共創式 MBA 人才培養,爲老師轉變管理研究範式實現自我超越提供實踐平台。
浙江工商大學的 MBA 教育生态系統将産、學、研、教深度融合。在 " 産 " 方面,把商學院建在産業裏。在 " 學 " 方面,重構學科基石,推進管理學和人工智能、理工農醫等多學科交叉。在 " 研 " 方面,夯實理論根本,推動前沿案例和中國自主的管理學理論構建。在 " 教 " 方面,推進教學創新,産學兩栖教授與高管協同,堅持問題導向的團隊共建共享。
将商學院建在産業裏,應遵循 " 六重 "。一方面,重在建設、重在實效、重在機制,不應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實在行動上。另一方面,重在特色、重在質量、重在口碑,結合自身 MBA 項目的優勢、學科特色,打造百花齊放、百家争鳴、各具特色、各具優勢的高質量 MBA 項目。
在建設過程中,理念、領導團隊、師資、服務團隊、創新實踐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要素。在理念方面,正确的理念能夠決定良好的格局,進而決定時間和精力的投入方向。在領導團隊方面,需要加強團隊建設,提高領導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師資方面,需要具備高質量的師資,能夠響應時代需求的師資,以及具備将商學院建在産業裏進行産教融合、科教融合的高水平師資。在服務團隊方面,需要一流的服務和嚴格的質量把控,以實現完美的統一。在創新實踐方面,需要持續創新、不斷叠代式創新,以适應時代的變化和市場需求
未來,中國 MBA 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正是這一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旅程,讓我們看到了無盡的可能。因此,希望我們攜手并進,共同開創中國 MBA 教育的美好明天。
圖文 | MBAChina
轉載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