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5 日,北京宣布,2023 年将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标準。新疆、福建、河北、山西等地區已經上調了基礎養老金。總體看來,上漲的幅度微乎其微,一般是 5 元錢,高的是 10 元錢,還不夠買一碗拉面的。但是,也體現了社保部門對這一弱勢群體的關心關懷。
每年年初,在調整基礎養老金和社保繳費标準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傳言。比如,今年有些地區流傳一個消息:城鄉居民滿 60 歲 -65 歲(1958 年至 1963 年出生的),隻要一次性補繳 4 萬元養老保險,次月就能領到 2000 元養老金。這個傳言是真的嗎?
【一】首先論證:目前還有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的政策嗎?
回顧曆史,在養老體系不夠健全的時代,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保險都是可以一次性補繳的。有些單位領導把七大姨八大姑都給 " 違規 " 補繳了,吃到了時代的紅利。目前,職工養老保險已經不準許一次性補繳了,對城鄉居民(尤其是農村老人)還是允許一次性補繳的。下圖就是正規的社保公告:
【二】一次性補繳 4 萬發 2000 元養老金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
1963 年出生的城鄉居民一次性補繳 40000 元,次月就能領到 2000 元 / 月的養老金。這是天下直接掉金磚啊!用膝蓋想一想,也不可能。一次性投入 4 萬元,次月領 2000 元,一年就是 2.4 萬元,2 年不到就回本了!股神巴菲特都要甘拜下風了。
【三】一次性補繳 4 萬元,次月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呢?
城鄉居民(含城鎮居民和鄉村農民)的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 當地的固定标準,大多數地方的标準爲 100-200 元。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餘額 /139 個月。
一次性補繳 4 萬元,不能享受政策補貼待遇。個人養老金 =4 萬 /139 個月 =288 元。假設當地的基本養老金爲 170 元,兩者相加等于 458 元。
按照基礎養老金最高的上海來算:基礎養老金 1300 元 + 個人養老金 458 元 =1758 元。即使在養老金水平最高的上海也達不到 2000 元的水平。
【四】有 4 萬元是存銀行吃利息合算還是一次性補繳養老金合算?
假設當地基礎養老金爲 170 元,一次性補繳 4 萬元,次月可領 458 元的養老金,相當于每天 15 元左右,在農村勉強可以維持基本生活。5 年可以領取 458*12*5=27480 元。
如果将 4 萬元存入銀行,按照活期存款利率爲 0.25%,而三年、五年整存整取利率爲 2.6% 左右。即使選擇整存整取,5 年利息收入也就是 5000 多塊錢。
再把時間長度拉到 10 年,如果存 10 年的定存,利息收入加起來超過了 1 萬元。領 10 年養老金則是領取了 54960 元,比 4 萬元多出 1.5 萬元,跑赢了銀行存款利息。活得時間越長,兩者的差距越大。
而且,養老金每年都會稍微上漲一些,而銀行存款利率從長遠來看還會降低的。所以,一次性補繳養老金要比銀行存款合算,而且更有保障性。如果把 4 萬元錢存在銀行裏,說不定被不孝順的兒女 " 騙 " 走了。所以,遇到一次性補繳養老金的政策,老人一定要補繳養老金而不是存銀行。
【五】三類人員值得心疼。
第一類是沒錢繳社保、沒有養老金的老人。
第二類是隻能購買最低檔次繳社保的老人。
第三類是兒女不孝順,不給老人補繳養老金的老人。
PS:多多轉發,讓有關部門看到,共同呼籲政策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