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茜
封面|123rf
最近,"iPhone12 輻射超标 " 引發全球熱議,據悉多個國家已經出手。
法國國家頻率局 ( ANFR ) 稱,他們測試了 141 部手機,發現 iPhone12 的 SAR 值超過法定上限的 40%,已要求蘋果公司從法國市場下架 iPhone12。(注:SAR 值代表輻射對人體的影響,SAR 值越低,輻射被吸收的量越少。)
韓國方面也要求蘋果公司就 iPhone12 的輻射問題提交情況報告,還有比利時、德國和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正在跟蹤法國針對 iPhone12 的監管行動。
◎ 圖:123rf
那在中國售賣的 iPhone12 有沒有問題?一位通信行業專業人士表示," 我們國家的 SAR 标準,與法國 SAR 标準是一緻的,按道理說在法國超标了,那在中國也超标,我們也應該測一測。"
新聞一出,不少網友拿着手機瑟瑟發抖:這可怎麽辦啊?iPhone12 都用 3 年了,我的身體還有救嗎?
01
花式防輻射,年輕人又開始了
一看到 "iPhone12 輻射超标 " 的新聞,嘉欣立刻打開手機淘寶,下單了手機 " 防輻射貼膜 ",和一副 " 防輻射眼鏡 "。
她在 3 年前開始用 iPhone12,因爲一直擔心電子産品的輻射問題,所以她從來不敢在充電時玩手機,也不敢在信号差的時候打電話。今年入職體檢,她看各項指标還算正常,心裏暗喜。
◎ 圖:銳景視覺
談到防輻射,她可太有心得了。小時候看電視,她就被爸媽要求距離 4 至 5 米,說怕有輻射,令她從小就具備了防輻射意識。
長大後,嘉欣成了一名 " 恐輻射星人 ",工位電腦旁擺滿了各種綠色小植物;使用微波爐,按完啓動鍵後先離開,等加熱完成再來取食物;拿着吹風機吹頭發,也要保持 15 厘米的距離 ......
生活中處處小心防範,但嘉欣沒想到日夜陪伴的心愛手機,如今真的有了 " 輻射超标 " 的實錘。所以,馬上貼 " 防輻射膜 ",再架上一副 " 防輻射眼鏡 ",就成了她最後的倔強。
◎ 圖:123rf
小薇也是 " 防輻射達人 ",她的工作要整天對着電腦,擺綠植已經無法滿足防輻射的需求了,于是她戴上了大号的 " 防輻射口罩 ",從眼角一直遮到頸部,再戴上鴨舌帽把額頭遮住,盡力讓每一寸肌膚少受輻射的侵害。
而精緻男孩阿強,則研究起食療 " 治 " 輻射。蘿蔔、西瓜、橘子、西蘭花、橄榄油、紅葡萄柚等都是他抗輻射的食療功臣,魚肝油、維生素 E、維他命 B 族等營養品也是每天不離身。" 能抵抗輻射,還能保護視力,總之吃了沒壞處的 ......" 阿強一臉認真地說。
即使沒有像以上三位那樣與輻射鬥智鬥勇,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有爲防手機輻射做過不少努力:睡覺時把手機調成飛行模式;手機不放在床頭;打電話時盡量不貼頭部,拿遠一點...... 人人都在 " 談輻色變 ",它真的這麽可怕嗎?
02
手機輻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輻射是電磁波的俗稱,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可分爲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是指輻射能量足夠高,可以把原子電離,達到一定量時能直接打斷生物大分子的化學鍵,可能對人體細胞造成損傷。X 線、CT 及核醫學檢查,都會産生電離輻射。
◎ 圖:圖蟲創意
就連香蕉、土豆都有電離輻射。香蕉富含鉀元素,天然鉀當中約有 0.0117% 的放射性鉀,每吃一根香蕉,就受到約 0.0001mSv 的輻射。
我們坐高鐵、地鐵,經過有 X 光電離輻射的安檢儀器時,也會受到電離輻射,但非常微量。
《中國輻射衛生》一篇論文表示,假設一個人一整年裏,平均一天兩次經過安檢機,每次耗時 20s,全年受到的輻射總量爲 1mSv 的 1/14000,比吃一根香蕉的量還要少。
而非電離輻射,并不能使原子發生電離,能量更低,對人體的損傷也就更小。我們常接觸的手機、電腦、電視機、微波爐、手電筒等,所産生的電磁輻射都屬于非電離輻射。
◎ 圖:123rf
當我們用手機撥打電話時,向基站發送的無線電波,多多少少會被我們的身體吸收一部分,形成手機輻射。但是,相比 X 射線等電離輻射的頻率,手機的輻射頻率是非常低的。
工信部發布的《衛星電視接收信号受無線電幹擾常見問題知識庫》指出,電磁輻射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但隻有在電磁輻射超過一定強度 ( 即安全衛生标準限值 ) 後才稱爲電磁污染,才會對人體産生負面效應,甚至誘發某些疾病。
有研究表明,世界上每個人平均每年受到的自然輻射的有效劑量爲 2.4mSv,而要達到高患癌風險,最低年輻射量爲 100mSv;要達到輻射緻死,需要短時間内接受大量(7000-10000mSv)的輻射劑量。
03
手機雖好,應用之有度
雖然沒有必要對手機的輻射問題過于恐慌,但是長期使用手機,确實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
◎ 圖:123rf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及其團隊深入探究了射頻電磁輻射(RF EMR)對大腦中特定細胞的影響,進行了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長時間暴露于常見的無線電子設備釋放出來的 2.4GHz 電磁輻射,會減少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時間,并相應增加清醒時間。
可見,長期無線範圍的電磁輻射暴露,确實能夠引起生物體的特定生理反應,比如影響睡眠結構。
另外,有研究表明,手機過度使用會導緻一系列的健康症狀,如頭痛、注意力和記憶力受損、疲勞、易怒、焦慮、失眠、背痛、頸部疼痛、眼睛疲勞等。
一項發表在《神經病學》(Neurology)雜志上的研究表明:智能手機的使用,會提高頭痛發病率。
◎ 圖:銳景視覺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頭痛、失眠、内分泌失調等毛病一樣不落,但很難有人能說清,這到底是因爲手機的輻射,還是因爲熬夜刷手機、通宵打遊戲帶來的。
如今的年輕人們都習慣了 " 一邊作死,一邊自救 ",過度依賴手機,又怕手機會有輻射。花式防輻射大法,更大的作用,可能隻是一種心理安慰。
目前還沒有權威的數據,表明手機距離頭部多遠合理,但是手機的輻射是随距離遞減的,有研究稱 50 厘米是安全距離,也有人說是 1.5 米,畢竟手機離身 1.5 米的時候,至少可以保證睡覺時夠不着手機,可以睡一個安穩覺了。
RECOMM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