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學術經緯 (ID:Global_Academia),作者:學術經緯,原文标題:《" 網紅 " 代糖真的安全嗎?〈自然 - 醫學〉長期研究提醒:當心多種心血管疾病》,頭圖來自:unsplash
爲了滿足減肥、營養等健康需求,很多人會選擇使用了人工甜味劑作爲代糖的 " 零糖 " 飲料、" 低卡 " 食品。盡管很多代糖被監管機構認證爲 " 公認安全 "(GRAS)的食品添加劑,然而它們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其實人們還缺少相應的認識。例如就在前不久,一項新研究才剛剛注意到,一種廣泛使用的代糖——阿斯巴甜,可能導緻焦慮。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來關注另一種同樣也被廣泛用于食品飲料的代糖:赤藓糖醇(erythritol)。這種代糖近年來很受追捧,可謂代糖界的 " 網紅 "。赤藓糖醇在一些蔬果、藻類中天然存在,可由玉米澱粉經發酵得到,攝入後很難被人體代謝,大部分通過尿液排出,因此熱量幾乎忽略不計,不影響血糖波動,也不易産生腸胃不适症狀。這些優點讓赤藓糖醇被認爲是天然健康甜味劑。
然而,權威期刊《自然 - 醫學》今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對赤藓糖醇的長期安全發出了警報。這項研究由美國知名醫學研究機構克裏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負責開展,結果提示,赤藓糖醇可能導緻血栓加速形成,與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升高相關。
研究團隊首先在接受心髒病風險評估的近 1200 名患者中進行了初步調查。通過分析血液中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觀察到,多種多元醇甜味劑的血液濃度較高與 3 年随訪期間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的風險增加有關。其中,赤藓糖醇尤爲明顯。
研究團隊随後又分别通過另兩個隊列,對美國和歐洲的近 3000 名患者進行了靶向代謝組學分析,針對赤藓糖醇的檢測進一步證實了上述關聯。
赤藓糖醇進入人體後,大部分被小腸吸收後進入血液。研究人員觀察了将赤藓糖醇添加到全血或分離出的血小闆中的結果。他們發現,赤藓糖醇會讓血小闆更容易激活并形成血栓。動物實驗的結果同樣表明,攝入赤藓糖醇加速了動物體内的血栓形成。
▲小鼠頸動脈損傷模型的實驗結果顯示,赤藓糖醇加速血栓形成(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 1 ] )
模拟普通人群飲用 " 零糖飲料 " 的場景,研究作者還進行了一項小規模的前瞻性幹預研究,評估了血液中赤藓糖醇的濃度。8 名健康志願者攝入 30 克赤藓糖醇飲料(與一罐市售飲料的赤藓糖醇含量相當)後,研究人員檢驗了他們血漿中的赤藓糖醇濃度。
在攝入後數小時内,所有志願者的赤藓糖醇水平就增加了上千倍,并且在此後的 2-3 天裏仍保持大幅上升。而研究人員注意到,赤藓糖醇上升到的濃度已經遠遠超過可能引起血小闆凝血風險增加的阈值。
根據這些觀察結果,研究論文總結說," 赤藓糖醇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有關,并促進了血栓形成。" 作者同時也指出,後續還需要其他研究來确認相關發現,包括對健康受試者進行更長期的随訪,證明赤藓糖醇水平與血栓風險升高之間的因果關系等。
"最重要的是進一步開展安全研究,普遍檢查人工甜味劑,尤其是赤藓糖醇,對心肌梗死、卒中風險的長期影響,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 此次研究的負責人 Stanley Hazen 博士提醒道。
" 這些年像赤藓糖醇之類的甜味劑迅速火起來,然而我們有必要對其長期影響進行更深入的研究。"Hazen 博士說," 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随着時間推移而增加,這類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們需要确保我們吃下去的東西不會是催生心血管疾病的隐患。"
參考資料:
[ 1 ] Marco Witkowski et al., ( 2023 )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 Nature Medicine Doi: DOI: 10.1038/s41591-023-02223-9
[ 2 ] Cleveland Clinic study finds common artificial sweetener linked to higher rates of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Retrieved Feb. 28, 2023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80748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學術經緯 (ID:Global_Academia),作者:學術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