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讀娛,作者|零壹
2023 年以來,網絡電影分賬票房整體表現較爲低迷,截至目前也隻有 25 部網絡電影分賬票房突破千萬,下半年尚無一部網絡電影突破 2000 萬分賬,表現着實堪憂。
而在電影市場熱鬧非凡的暑期檔中,分賬類網絡電影熱度最高的卻是《封神:禍商》《封神:纣滅》等 " 蹭熱度 " 題材,内容表達、市場表現仿佛都陷入了停滞甚至倒退。
不過在院線市場表現平平的國慶檔期,卻有一部網絡電影新片走勢較爲亮眼。10 月 4 日,由海濤導演,小沈陽、潘斌龍、沈春陽等主演的喜劇電影《窮兄富弟》登陸三大視頻平台,自上線以來連續位居單日票房分賬第一,分賬票房五天破千萬,截止 10 月 15 日已經累計超 1900 萬,這一票房成績已經位列網絡電影 2023 年度分賬榜第五名。
考慮後續的票房上升空間,《窮兄富弟》很快就能突破 2000 萬分賬票房門檻,也有較大概率超過《三線輪回》進入 2023 年度分賬榜前三。雖然 2000 萬 + 的數字放到過去三年範圍内稱不上多麽亮眼,但從當下網絡電影面臨的冷淡預期來看卻足以稱奇,《窮兄富弟》如何在走勢低迷的網絡電影市場跑出不錯的 " 活力 ",是值得行業分析一番的。
一部努力又粗糙的 " 網大版《遺願清單》"
雖然各大平台的标簽與小沈陽、潘斌龍兩位主角陣容都與 " 喜劇 " 挂鈎,但《窮兄富弟》實際上的喜劇元素并不多,影片整體試圖呈現的氣質是 " 笑中帶淚 " 的生活情感故事,這與此前票房較高的一些類型化程度較高的喜劇網絡電影并不一樣。
但這也不意味着《窮兄富弟》是一部現實主義氣質的、真正能夠引人深思的電影。用不一定恰當的比方來說,《窮兄富弟》的故事氣質更接近于短視頻平台中的那種 " 感人正能量 " 群衆小故事,是比較樸素甚至略顯淺薄的簡單化表達。
故事主要講述窮司機王有财(潘斌龍 飾)與富二代李緻遠(小沈陽 飾)因一次追尾事故相識,李緻遠當街發病被王有财送入醫院,李緻遠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王有财身患尿毒症時間也所剩不多,于是李找到王,希望出 500 萬讓老王同意器官移植,而早已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的老王,也對此欣然同意,爲了安排好身後事,他開始張羅着給老婆找未來的丈夫。
這個故事元素衆多,器官捐獻、貧富差距、社會倫理和善惡,甚至有着類似《遺願清單》式的死亡與人性主題,并非一個沒有潛力的劇本。但《窮兄富弟》或是出于安全産出角度态度保守,或是能力确實有限,影片無論是喜劇部分還是煽情部分,實在都沒能挖掘出更多的可看性來,沒有市井煙火氣的人間百态,沒有特别濃烈動人的情感表達,也沒有太多高明恰當的喜劇橋段,九十分鍾的時長裏能夠抓住觀衆的地方很少。
但就算如此,《窮兄富弟》仍然是一部讓人不願意去 " 噴 " 的影片,它粗糙、單薄而直白,缺乏電影趣味,但卻又顯得格外認真和努力。
小沈陽不再試圖回到十年前繼續重複自己的純搞笑的喜劇角色,而是真正通過人物塑造和表演成爲了《窮兄富弟》的絕對核心,他飾演的富二代李緻遠在影片結局中的抉擇,是這部平淡電影少有的情緒爆發點之一;潘斌龍這位常年在喜劇電影中出演配角的綠葉表現穩當,沈春陽飾演的質樸角色從扮相到表演也接近渾然天成。
演員的表演是賣力的,但無奈角色設計本身缺乏張力,可以說,《窮兄富弟》劇本和創作手法表達是拖了表演的後腿的。無論從故事編劇還是從鏡頭語言而言,《窮兄富弟》都不夠有 " 魄力 ",一切都更像電視劇而非電影,過于平鋪直叙,過于簡單化了,比起《遺願清單》,《窮兄富弟》的故事甚至有着更多的可能性,但完全因爲電影語言的單薄粗糙而缺乏情緒沖擊力。
《窮兄富弟》導演海濤此前主要拍攝電視電影,其執導的《俠僧探案傳奇》系列有着較佳口碑,但觀感其實也更像電視劇而非常規意義上的電影,缺乏更凝練、集中的情感表現力。《俠僧探案傳奇》的劇本較好,而《窮兄富弟》的觀感恰像一部劇情不佳、情感向的電視電影,大家都很認真,但效果确實稱不上亮眼。
助燃《窮兄富弟》票房的 " 三把火 "
所以放在網絡電影市場中,無論是以類型化喜劇的标準還是劇情片的标準來說,《窮兄富弟》的内容水平絕非頂級一類。其票房走高,恐怕并不是電影本身拍得多好、多感人、多有新意,而更多是其他綜合市場因素的結果。
在讀娛君看來,助力《窮兄富弟》分賬票房走高的主要因素,至少包括以下三個:
其一是 " 小沈陽 + 喜劇 " 本身的市場号召力。雖然在豆瓣影迷群體中小沈陽的從影經曆幾乎都與低分喜劇挂鈎,但對于普羅大衆而言小沈陽仍然是一個知名度極高的喜劇演員,且已經淡出大衆視線較久,《窮兄富弟》之前,小沈陽已經很久沒有作爲第一主演出演電影了。
在《熱烈》和《龍馬精神》中都是客串配角,上一部主演喜劇是與郭濤合作,于 2022 年 10 月 PVOD 模式上線的網絡電影《一盤大棋》,同樣拿下近 2000 萬點播 + 分賬綜合票房;再往前追溯,小沈陽高頻出鏡院線電影是 2018 年,他作爲主要角色之一參演了《西遊記女兒國》,主演了劉儀偉導演電影《我說的都是真的》,自導自演了《猛蟲過江》,作爲配角參與了肖央自導自演的《天氣預爆》,還參演了豆瓣評價中的著名爛片《斷片之險途奪寶》。
2018 年小沈陽的高能産出顯然爲他帶來了不少真金白銀,但另一角度而言也過度消耗了他的群衆口碑基礎。2018 年小沈陽參演的五部電影中豆瓣評分最高的也隻有 4.6 分,最低的 2.9 分,幾乎稱得上是 " 惡評如潮 ",這一年看似是小沈陽的爆發,也可以說是他最後出現在電影市場的 " 主舞台 " 上。
在這幾年《歡樂喜劇人》和《我就是演員》的表現中,不難發現小沈陽經過多年影視生涯後對喜劇的複雜态度,在年齡增長、閱曆變化、自身身份變化後,他對喜劇表演似乎陷入某種迷茫,既難以像小品時代那樣輕易逗樂大衆,也難以産出和普通大衆共情的表演。
所以在沉寂數年後,《窮兄富弟》稱得上是小沈陽對于表演的一次 " 尋路 ",對于觀衆而言,小沈陽的變化也是《窮兄富弟》的主要看點之一。
第二個票房利好點是假期效應。讀娛君認爲《窮兄富弟》選擇在 10 月 4 日上映是一個較好的選擇,既避開了在前期宣傳、娛樂時間争奪上與院線大片正面對抗,也享受到了一定的假期流量紅利。
根據曆史數據來看,檔期化同樣是網絡電影的常态,2023 年分賬第一的《奇門遁甲 2》定檔五一,第二名《狙擊之王:暗殺》定檔大年初三,第三名《三線輪回》定檔于清明節前的周六,第四名《擡頭見喜》定檔大年初一,如今《窮兄富弟》在國慶檔頂上前五,證明網絡電影票房在假日檔期内卷集中并非偶然。
網絡電影所需的檔期環境,并非是暑期那種戰線較長、觀衆卻未必真的有假期的檔期内,暑期檔中《興安嶺獵人 2》票房僅前作零頭,除了自身亮點不夠外,也有營銷投入不足、暑期院線電影話題營銷強度太大的緣故。
第三點或許是《窮兄富弟》較高的營銷投入。比起營銷表現乏力的多數網絡電影,《窮兄富弟》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上的影視剪輯賬号上均有不錯的熱度表現。上文提到《窮兄富弟》選擇 10 月 4 日上映的時機較好,其營銷投入也配合了檔期日程,10 月 7 日,小沈陽與瘋狂小楊哥齊聚直播間同框直播,直播中也爲《窮兄富弟》搖旗呐喊了一番。
從票房走勢來看,10 月 7 日起國慶假期結束,而《窮兄富弟》在 7 日、8 日的單日分賬分别達到 210.9 萬、214.2 萬,比起 10 月 6 日的 241.3 萬并無大幅降低,直到 10 月 12 日,《窮兄富弟》仍然能夠實現單日分賬票房 100 萬以上,考慮到影片本身話題度、口碑度并不特别突出,與頭部主播合作宣傳、積極的短視頻營銷應該是出力不少的。
結語:
在《2023 過半,網絡電影尋路難》一文中,讀娛君曾分析網絡電影 " 越來越難做 " 的原因:
其一是視頻平台本身的戰略重心轉移,在 " 降本增效 " 在尋求盈利的路途上,網絡電影至少不是需要占據資金最緊要的部分,頭部大劇和新興的微短劇才是 " 主心骨 " 和 " 開拓地 ";
其二是當下分賬模式本身的局限,分賬模式受限于視頻平台會員總體收入," 總水池 " 有限;
其三是院線電影重新崛起,微短劇主流化,網絡電影的定位日漸尴尬。" 論下裏巴人,網絡電影顯然不及微短劇、中短視頻們那麽靈活接地氣,論精品化提升水準,提升到一定程度的電影都走院線發行了,又不被歸類到當下的網絡電影範圍内。"
像《窮兄富弟》這樣的影片題材表達方向、票房走勢,其實能看出當下網絡電影觀衆需求的特征越來越與短視頻潮流一緻化。這也是爲什麽,讀娛君此前就認爲網絡電影的發展出路之一是常态化的類院線 " 放映聯盟 " 模式,在市面上所有長短視頻平台上進行放映發行——目前《窮兄富弟》在快手上能夠直接跳轉愛奇藝觀看鏈接,但畢竟仍然屬于不同的會員付費體系,試想如果《窮兄富弟》這樣的網絡電影能夠在包括微博、抖音、快手等 " 非長視頻平台 " 上全網放映,市場空間勢必更加可觀。
當然,這需要一個全新的模式,需要各個平台方的理念變化、付費方案設計來支持,且沒有任何先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