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023 年,人們還在等待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同時也在感歎暖冬已經成為了新的常态。但對自動駕駛産業而言,這個冬天似乎并沒有那麼暖。
回顧 2022 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裁員、倒閉、部門裁撤的消息不絕于耳。資本市場也逐漸放棄了自 2021 年初開始對高級别自動駕駛的投資狂熱,整體市場泡沫開始破裂。有業内人士認為,如果資本持續轉冷,将有 90% 左右的自動駕駛項目,在大規模商用落地前就宣告失敗。
但另一方面,自動駕駛又确實在技術、應用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成為各大企業,乃至全球各個國家與地區認可、笃定的發展方向。無論是走 Robotaxi 路線與産業合作路線的科技公司,還是将自動駕駛技術作為主要賣點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以及紛紛走上智能化、電動化道路的老牌車企,都在自動駕駛領域持續投入,以期抵達寒冬之後注定會來到的黎明。
在這種情況下,自動駕駛項目如何過冬,成為了全球車企都在關注和探索的問題。
自動駕駛的
發展動力充足
但波折不斷
自動駕駛的發展動力充足,社會和市場對自動駕駛的接受程度正在達到新的高度。2022 年 4 月,交通運輸部、科技部公開發布了《" 十四五 " 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系統謀劃了 " 十四五 " 期間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交通科技發展方向。2022 年 11 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 ( 征求意見稿 ) 》,宣布将對 L3、L4 自動駕駛車輛進行準入管理,并展開試點工作。
在如火如荼的産業推助力之下,沒有企業會低估自動駕駛的長期未來。但在眼下,自動駕駛産業卻在全球範圍内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波折。在 2022 年,福特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 Argo AI 宣布失敗,曾經一度吸引全球關注的 Aurora 股價大跌,市值縮水超過 9 成,行業頭部公司 Mobileye 估值也從此前的 500 億美元縮水至 170 億美元。而在中國市場方面,根據相關數據,2022 年自動駕駛領域的融資額對比 2021 年同期下降了 60% 左右。出行項目失利、股價大跌、投融資遇冷等問題的背後,是自動駕駛産業根深蒂固的一大頑疾:成本膨脹。
自動駕駛過冬,
關鍵在于成本
目前為止,我們似乎很難找到一家車企,還不研究自動駕駛技術的。但自動駕駛研發高昂的成本,确實已經成為拖累自動駕駛項目進入高潮的關鍵節點。車企迫切需要在自動駕駛研發路途中點燃 " 降本增效 " 的爐火。在今天,如何降低研發成本,已經成為自動駕駛領域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由于高等級自動駕駛需要長期發展,且場景化的細分市場難以快速打開成規模的商業空間。因此絕大部分自動駕駛項目都處在長期投資,但難以獲得等比例商業回報的階段。随着自動駕駛研發的持續性投入,相關數據不斷累計、測試需求更加多樣,反而造成了研發綜合成本的持續上升。
但自動駕駛的确定性,又讓車企為代表的汽車行業難以割舍相關項目。這樣來看,緩解自動駕駛項目壓力,幫助車企度過短期資本寒冬的方式,關鍵在于如何降低研發成本。
接下來我們不妨深入一個自動駕駛項目,從具體的技術流程與研發環節中探尋,為什麼自動駕駛會有如此巨大的研發成本問題?這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抽絲剝繭:
一個自動駕駛項目
的研發成本探尋
我們的故事拟定在歐洲一家汽車制造業企業。這家企業擁有悠久的乘用車制造曆史,以及強大的供應鍊管理能力。但對于 AI 算法開發、海量數據管理、自動駕駛測試等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則缺乏經驗與基礎。但在目前階段,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了這家車企的必選項,否則很有可能面臨在下一周期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根據估算,這家車企評定出了自動駕駛項目的研發流程。其中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導入、預處理标注等前期數據工作,以及自動駕駛算法訓練、仿真測試、數據歸檔等中期工作,算法部署、實路測試、算法叠代等後期工作。根據這家車企的數據量預判,這樣一個自動駕駛項目,其研發周期大概在 60 個月左右。也就是說,有至少五年的時間企業必須持續投入,很難見到商業回報。在實際執行自動駕駛項目之後,這家車企很快發現了一系列成本難題,其中的代表有數據存儲成本、數據使用成本、技術研發成本。
1.數據存儲帶來的成本壓力。
L4 級自動駕駛研發每天都将産生海量的數據,尤其在實路測試階段,每一輛測試車每天将收集大約 60TB 的數據。僅僅一天一車的數據存放,就需要一筆硬盤開銷。與此同時,這些數據經過提煉得到的 Corner Case 也并不是可以低效率存放的 " 冷數據 ",而是要經常進行應用,因此數據調取效率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家車企估算,随着業務的推進,自動駕駛相關項目将收集超過 1000PB 以上的數據,且至少需要保存 30 年以上。這帶來的數據存儲成本壓力不可小觑。
2. 數據流通與應用中産生的綜合成本挑戰。
自動駕駛研發會産生大量非結構數據。比如傳感數據、攝像頭數據、激光雷達點雲數據等,且需要進行大量 AI 标注訓練。車企傳統使用的數據基礎設施,很難适應多樣化數據與 AI 開發的需求。
同時,就像上文所說的那樣。自動駕駛開發要經曆數據采集、導入、預處理、訓練、仿真、部署等多個環節,自動駕駛數據要在衆多流程環節之間流動。每個環節需要的數據類型、負載類型、訪問協議類型都不同。業界的普遍做法是每個環節的數據單獨存儲,這樣車企開發人員需要在不同環節不同存儲設備之間頻繁拷貝、調用數據,導緻寶貴的開發時間大量浪費。在這些流程中,根據這家車企的統計,數據拷貝和管理的時間大約占據了整體開發時間的 25%,極大拖慢了開發效率。這些數據流通、轉化能、應用造成的成本,雖然看似微小,但累計下來的壓力卻大得驚人。
3. 技術理解、研發相關成本激增。
數據難題之外,自動駕駛項目還面臨着其他難題。比如說,自動駕駛的業務流程非常複雜,涉及的相關技術也多種多樣。諸如視頻編解碼、雷達點雲、地理信息、車載傳感器、車載控制器、AI、大數據、OTA 等,都是車企此前并不涵蓋的業務範疇。這些技術都需要車企從頭開啟研發與探索,着實造成了巨大的研發成本擴張。
自動駕駛的基本實現方式是深度學習,需要利用車輛的感知 + 決策能力來實現去司機化的車輛行駛,而這就導緻 AI 算法開發成為了自動駕駛研發的核心。傳統車企對大量 AI 開發與訓練并不熟悉,對 AI 開發所需的數據、算力、網絡基礎設施也比較陌生,自行摸索搭建 AI 研發體系,這也是自動駕駛研發成本高的一大原因。
當然,在這三點之外自動駕駛項目還有很多成本壓力,比如說測試成本、AI 算力成本等等。至此,我們了解了一家車企的自動駕駛研發成本問題。而想要幫助自動駕駛産業跨越寒冬,良性發展,歸根結底也要從這些具體的問題入手,幫助車企降本增效,給冬天帶來溫暖與力量。
點亮 " 降本增效 " 的爐火:
自動駕駛路上的華為價值
整體而言,車企的自動駕駛之路已經來到了至關重要的階段,需要跨越必須經曆的冬天。這個時候,具有技術與解決方案優勢的企業,需要更多貢獻自己的價值,幫助車企降低自動駕駛的研發成本。尤其要避免車企大量進行重複造輪子的工作,将先進、可用的行業共性開放出來,降低車企的重複開發。
如上所述,車企的自動駕駛項目 " 成本膨脹 ",具體分為三層:1. 基礎設施成本激增。2. 技術研發成本過重。3. 适配自動駕駛新戰略的企業綜合成本拉升。
想要解決自動駕駛項目 " 成本膨脹 " 的問題,也就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需要從這幾個層級的需求綜合入手,整體化推動自動駕駛項目成本回歸合理。
在這種多層級、多目标的降低成本需求下,華為的價值優勢就顯現了出來。華為具有端到端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集成了數十年積累的網絡、存儲、計算、AI、大數據、雲相關經驗。既可以解決企業在數字化基礎設施、技術獲取方面的難題,也可以幫助車企完成适配新階段、新目标的整體智能化轉型,最終從三大層面為車企帶來綜合的 " 降本增效 " 價值,幫助車企溫暖這個冬天。
第一層,是數字化基礎設施成本的大幅下降。
以我們上面說過的數據問題為例。華為擁有業界領先的存儲技術,其先進的多協議互通技術,可以用一套存儲方案支撐全流程數據存儲,從而避免數據頻繁拷貝。這一點正好應對了自動駕駛的研發難題,車企可以借此提升 25% 的研發效率,從而加速研發進程,降低整體成本。與此同時,華為的超高密度存儲,和對冷熱數據自動分級處理技術,可以有效降低 20% 的 TCO 成本。同時支持大帶寬和高 OPS 場景,更加符合自動駕駛研發海量數據的歸檔、整理、調用需求。
第二層,是幫助車企獲得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與工具,盡量避免重複開發。
華為自動駕駛開發平台,可以帶來一系列自動駕駛工具與平台價值。比如其專屬雲合規采集測繪,可以幫助車企實現靈活算力調度,助力自動駕駛項目更加便捷、靈活地完成高精地圖測繪工作。
自動駕駛的海量數據,可能給車企帶來大量的人工标注、清洗數據難題。為此,華為自動駕駛開發平台提供海量數據快速、高效清洗與篩選能力。通過自動化數據标注實現低門檻、高效率的數據處理,性能高出業界 20%。
車企獲得自動駕駛相關能力升級、服務升級的最短路徑,就是從雲服務平台獲取相關價值。為此,華為雲提供了一系列專注于自動駕駛能力的賦能與支持。比如說,AI 算法開發是車企最大的技術挑戰,其門檻高、周期長、不确定性大。為此,華為雲提供一站式 AI 開發平台,可以大幅度降低平台搭建難度和成本,讓車企聚焦算法開發和模型訓練核心能力。
第三層,是幫助車企構建自動駕駛生态,進一步完成數字化轉型。
華為雲攜手産業各界,構建了生态開放的自動駕駛研發平台,開放了自動駕駛研發平台解決方案的開源代碼庫 Ploto,支撐專業軟件服務商部署和對接,幫助車企快速準确找到相關技術與生态合作機遇。
通過整合華為的技術與經驗優勢,華為雲為車企提供了 8 大關鍵能力,包括:數字化轉型經驗、智能制造能力、全球化經驗、雲雲協同能力、自動駕駛方案、安全合規方案、底層技術創新、以及開放生态合作能力。既能夠滿足車企的自動駕駛研發 " 降本增效 ",同時也能夠幫助車企适應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提升産業效能。
在華為提供的端到端自動駕駛能力加持下,我們可以看到大量自動駕駛研發成本都有可能得到降低與節約。車企可以更加從容、高效地應對挑戰,更加笃定自動駕駛這條必然之路。
寒冬将過,萬裡複蘇。人類 21 世紀第一個偉大變革——自動駕駛的黃金時代,顯然就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