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0 日,網傳四川大學望江校區逸夫樓附近挖出一具屍骸。消息稱,該校在進行管道施工時發現了一具骸骨,該傳聞在網絡引發關注,也迅速登上熱搜。
因爲事發地位置就在該校一處樓棟牆角,一時間說啥的都有,甚至還有人搬出了 " 學校以前有無緣無故失蹤的人 ",各種傳聞滿天飛。
随後,九派新聞記者進行了采訪。
成都警方稱,派遣過派出所、刑偵大隊到現場勘查,已經排除案件可能。
四川大學保衛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校内并未發生刑事案件,這具骸骨經過鑒定是 70 年代之前的骨骼,而且,學校挖出的這具骸骨并不是一個完整的人體骨骼,後面鑒定這底下不止有一具屍骸。
可能因爲胡鑫宇失蹤事件,才有很多人往那處聯想,但校内目前所傳的所有版本均爲謠言!
至于爲什麽這塊能挖出屍骸,校方負責人表示,這塊地在建校之前有記錄是處亂葬崗。
網友炸鍋
我們學校也是建在墓地上的!
以前有句俗語,十個學校九個墳。
這句" 學校是建在亂葬崗上 "的消息也讓不少網友開啓 " 回憶模式 "。紛紛講述自己在學校的 " 靈異故事 "
誰的宿舍沒有半夜熄燈的卧談項目呢?
其實光是校園内挖出古墓的事件,那也是屢見不鮮了。
2019 年,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拟建學生食堂項目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
還是一個漢代古墓。
而早在 1981 年,據中大此處不遠的電教大樓基建工地就曾發現一處東漢墓穴。當時,由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師帶領 1977 級和 1979 級全體同學,自己動手對該墓進行了發掘清理。
挖掘出的文物
隻能說中山大學考古系狂喜,直接迎接實操機會。
就在同年 5 月,清華大學傳出消息稱,該校在建設新土木館大樓工程項目時發現古墓群,初步判斷爲明清時期平民墓葬。
因爲清華沒有考古系,所以不少網友喊話北大:隔壁的快上啊
2021 年 12 月 13 日,中山大學再次挖掘出古墓。
中山大學的考古專業同學喜提畢業論文。
還有像是在西安的高校,那更是讓不少網友調侃 "上課的心情如同上墳"。
作爲一座擁有 3100 多年建城史、1100 多年國都史、先後有 13 個王朝在此建都的城市,在西安,各個高校興建新校區時,不挖出個把古墓來,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西安的學校…
2017 年 6 月 22 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校園内一建築工地現古墓。
微博 @西部網 資料圖
西安郵電大學
戰國、秦、漢、唐墓密集區
雖說西安高校古墓協會會員衆多,但是要說哪家古墓數量最多,古墓分布最密集,這第一把交椅,西安郵電大學絕對是當之無愧!
2001 年,西安郵電學院在長安區茅坡征地 1000 畝,建設新校區。建設過程中,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區域發現了戰國、秦、漢、唐代古墓葬 600 多座,其中 80% 以上都是秦墓。
這裏的墓地從東周到唐代皆有,這要是串起來,活脫脫一部中國古代史。強烈建議郵電大學開設戰國至唐代史專業,帶上學生把 600 多座墓葬刷一遍,這段曆史妥妥的沒問題。
西安财經大學
秦始皇祖母之墓
要論墓葬級别,位于西安财經大學新校區的秦墓無疑是最高的。這座墓是迄今已發掘的 " 中國第二大墓葬 ",也是最大的具有四條墓道的墓葬。
2004 年,爲配合西安财經大學新校區建設,陝西的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大型秦墓。雖然墓葬被盜嚴重,但一件 " 六馬鞍車 " 的出現,還是讓考古專家興奮不已。
因爲按照禮制,用六匹馬拉車是天子出行才能享受的待遇。正所謂 " 天子駕六 "。根據文獻記載,考古專家将目标鎖定在了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後的身上(就是芈月的孫媳婦)。
西北政法大學
西漢廷尉張湯之墓
要說挖出的哪座古墓最 " 應景 ",那非西北政法大學莫屬。爲啥?法律的祖師爺張湯的墓就在這裏。
2002 年 4 月至 10 月,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在西北政法大學南校區進行考古發掘,清理出張湯墓
沒錯,就是那個 " 酷吏張湯 "。在西北政法發現張湯墓,簡直冥冥之中有天意啊!所以當這座墓發現之後,在講授中國法制史時,隻要提到西漢張湯,老師必然會潇灑滴撩一下劉海,自豪的補充上一句—— " 他就埋在我們學校!"
這裏現在成爲了校園各種傳說的發源地,更是很多學生在司法考試前都必須來拜一拜的 " 福地 "。
西交大、西理工
漢代壁畫墓
西安高校哪座古墓 " 顔值 " 最高?西交大和西理工互不相讓。西安目前發現了三座漢代壁畫墓,其中兩座位于高校中,一座 1987 年發現于西安交通大學,另一座 2004 年發現于西安理工大學曲江校區。因爲有壁畫,可以推斷這兩座漢墓的主人,地位一定非常的高。
漢墓壁畫的色彩異常的豔麗,甚至超過了唐代的壁畫。西安交大漢墓的壁畫中,則保留了迄今爲止中國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
由于漢代沒有墓志銘,所以西理工大漢墓的主人,至今無法确定。至于西安交大漢墓的主人,根據各種史料相互佐證,極有可能是漢宣帝時期的禦史大夫蕭望之。
陝師大新校區
唐朝宰相賈耽墓
陝西師範大學作爲古墓協會老會員,也不甘示弱,各校區紛紛 " 開花 "。2016 年 11 月,新校區博士樓旁施工工地就挖掘出了一座古墓,而墓的主人初步斷定是唐朝宰相賈耽。
除此之外,陝師大長安校區還出了四座漢代墓。昆明湖向西直線距離不超過一千米是李建成墓,東北大約三千米是郭子儀家族墓,而上面提到的張湯墓,就在校園向東約二千米的地方。這妥妥的都是名人啊。
網友 wency:當時看着别的學校挖出了張湯墓、太後墓,可把我們給急壞了。直到我們學校西門出了李建成墓,我們才狠狠滴吐了一口輕松氣!
西安這地方,墳頭林立,名人遍地,一個不小心就被超越了。難怪陝師大學生在發現李建成墓葬後,發出這樣了的感慨。
西安理工大學
唐朝公主李倕墓
西理工大可不必去争西安高校最美墓葬。其實早在 2001 年,在西理工發現的唐代貴族李倕墓足以秒殺一衆高校。
墓内幾無盜掘痕迹,遺物随葬品保存相當完整,這在唐墓中是非常罕見的。由于地表的滲水作用,墓葬清理時,大多數的随葬品都已漂離了本來的位置。
2010 年 2 月 , 中德兩國專家利用出土的佩飾實物修複了公主的頭冠
随葬品中包括陶瓷器、金銀器、銅器、玉器、漆器,以及少量的鐵器、鉛器等。被葬者的頭部戴有一頂華麗的冠,身上披有金銀制成的斂服。墓中還完整地保存有墓志,這就爲斷定墓主人身份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對此,長期從事隋唐領域田野考古發掘與研究、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主任劉呆運曾在 2014 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西安)南郊是古代墓葬的密集區,基本上,每個校園在建設的時候都能發現幾百座墓葬。"
西安高校中的古墓數量令人驚歎,這些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曆朝曆代的古墓,完全可以寫成一部中國通史了。
與西安類似,被譽爲 " 六朝古都 "" 十朝都會 " 的南京也是高校校園多次挖掘出古墓的曆史名城。
南京大學:隐藏着一座帝陵級别的大墓
據南京大學官網記載,1972 年,南京大學校園内曾經挖出過鍾樓遺迹,而下面還隐藏着一座帝陵級别的東晉大墓。南京文博界前輩、南京大學曆史系教授蔣贊初先生曾親身經曆了 1972 年對南京大學北園東晉墓的考古,在其所著的《長江中下遊曆史考古論文集》中,回憶了那次發生在大學校園内的帝陵考古。
文章稱,南京大學北園的這座東晉帝陵,究竟屬于哪位皇帝,曾有學者用排除法進行考證。羅宗真、王志高兩位六朝考古學者在《六朝文物》一書中,根據入葬年代、女性附葬等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南大北園東晉墓的墓主,很可能是東晉的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
另據《金陵晚報》2017 年 2 月報道,除了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内,在近幾十年來都曾有古墓出土。
其中,明史研究者劉小平在接受采訪時稱,南京林業大學校園的一部分曾是明代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的家族墓所在地。早在 1969 年和 1976 年,南京林業大學校園外面就發現了徐達第三代孫徐欽、徐達第五代孫徐俌的墓,徐俌墓的屍身還保存完好,兩座墓中均出土了豐富的文物。
總之,很多學校都是建立在墓地上的這個校園傳說一次次得到石錘。至于要問問什麽,可能是因爲我們一身正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