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1369 字
閱讀時間:8分鍾
"
還記得新勢力剛開始密集造車,打自動駕駛牌的時候吧,順帶也帶火了激光雷達。那時候車上好像沒有個一兩萬的激光雷達,就不能算是一輛新能源車。但你看,這風向轉的就是很快,這兩年大家又統一開始表示,激光雷達它不是自動駕駛的必備品,咱不裝激光雷達啦。
編輯|秦志聰
剛抛棄了高精度地圖,大家又有志一同的準備抛棄激光雷達了。原本的激光雷達派一下子都準備投降了,徹底敗給以特斯拉爲代表的純視覺派。
背後原因其實很簡單,一個是成本,另一個是端到端的崛起。
激光雷達的出現,最初是爲了豐富感知層的感知手段。這種傳感器可以通過發射激光來獲得目标的距離、方位、高度、速度、姿态、形狀等參數,不像攝像頭容易受到天氣、光線條件變化的影響,而且不依賴算法訓練,算力要求低。注意這裏關鍵詞,不依賴算法訓練,算力要求低。對于很對新勢力而言,做夢都想擁有特斯拉那樣龐大的用戶群體,給他們源源不斷的采集真實數據,用來投喂算法。奈何銷量支棱不起來,能做的就是加激光雷達。用感知層的精度,彌補決策層的不足。最直觀的,有激光雷達就有城區 NCA,沒有那高速 NCA 先用着吧。所以哪怕單激光雷達的成本在萬元左右,也得咬牙硬上,拉高自動駕駛水平的上限。
對比純視覺方案,特斯拉 8 個攝像頭組成的感知層網絡,成本不超過 1500 元。哪怕是速騰、禾賽以閹割性能爲代價,也就把激光雷達的成本降到這個水平線上。在新勢力剛出現,新能源車普及的初級階段,大家都往 30 萬元沖,多個激光雷達的成本不算什麽。但現在蔚小理,包括華爲,都在往更低價格的市場擠的時候,激光雷達的成本就有點刺眼了。
所以抱歉,爲了性價比,隻能跟激光雷達說再見了。什麽?沒有激光雷達了,以後數據怎麽采,我車便宜了,規模上來了,不就有數據了嗎。
另外一個,激光雷達的優勢不那麽明顯了。最開始激光雷達派依靠更強的感知精度,在最後的自動駕駛應用中,是能與純視覺派拉開代差的。甚至可以這麽說,沒有激光雷達,就沒有 L3 以上的高階自動駕駛。
然後,特斯拉帶着端到端來了,除了解封純視覺派的上限,還打算徹底把激光雷達、毫米波、厘米波、超聲波給踢出感知層。
說句題外話,我們新能源汽車圈也有自己的 " 源神 ",開源之神馬斯克。大概意思是如果馬斯卡不開源,中國一大批新勢力就造不出新能源車。啊,這種說法你也不能說他完全錯,起碼在一些技術領域,特斯拉确實扮演了一個燈塔的角色。當然,我比亞迪、華爲、甯德時代也是燈塔。大家照亮的技術領域不太一樣。特斯拉可能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探索性更強一點。這個端到端是什麽,我們放到以後細說。簡單來說就是個模拟人類思維的黑箱,把感知數據直接丢進去,通過黑箱處理就告訴你下一步咋開了。既然是模拟人類思維,那這個底層邏輯就特别契合模拟人眼的純視覺路線。我們要做的不再是給感知層做加法,反倒是應該給感知層做減法,防止不同傳感器之間信息的相互幹擾。最極端的就是特斯拉,雷達準備通通取消,隻留攝像頭。大概意思是,既然人能隻靠雙眼開車,那車也能。
燈塔都指路了,跟進的也不少,就目前來看,蔚小理包括極越都很認同這套純視覺 + 端到端的組合拳。雖然高端車型不受影響,但面向中低端車型的純視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也在醞釀當中。至于激光雷達未來的命運,其實并不掌握在自己手裏,在與純視覺派的零和博弈裏,那邊發展的越好,這邊死的可能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