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号:地球知識局
為城市建設賦能
作者:無夢
制圖:果 / 校稿:朝乾 / 編輯:蛾
如果要評選對現代人類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曆史事件,那麼自工業化時代便已經開啟的城市化進程必然榜上有名。可以說,随着鋼筋混凝土森林的拔地而起,當今世界的面目都被塑造得煥然一新。
城市化,讓人類社會發展邁進了一個新階段
(圖:圖蟲創意)▼
不過,與英、法等這些早早就站上跑道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城市化進程起步普遍較晚,像我國就是在改革開放後才真正進入了城市化的高峰期。
由于第三世界國家普遍缺乏進行大規模城市化的經驗,我國的城市化之路也是一邊四處摸索,一邊毅然前行的。
城市化建設,往往能決定一座城的發展軌迹
(上海延安高架與南北高架,圖:圖蟲創意)▼
而在這場 " 狂飙突進 " 的城市化浪潮中,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城市群表現得可謂極其亮眼。其原因就在于上海另辟蹊徑,走了一條與衆不同的道路。
長三角城市群所在▼
大上海,不走尋常路
在普通人的眼裡,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直觀标準就是城市裡的高樓蓋起了多少,或者城市人口增加了多少,再深入一些的,則可能會想到城市行政區的擴大。
不過,從嚴謹的學術層面上而言,目前衡量城市化的維度包括人口城市化、經濟城市化、地理空間城市化和社會文明城市化四個方面。
四個方面,四個角度(圖:圖蟲創意)▼
其中,經濟城市化是其中最基本,卻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具體來說,就是産業的大規模轉型,即大量從事第一産業的人口轉而從事第二、第三産業,從而在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的同時,有力地提高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如此,有了經濟的城市化,方能繼續帶動人口、地理空間和社會文明的城市化,并讓更多的新市民們融入到城市社會文明的建設中來。
城市社會文明,是一個城市的内核之一
(東方明珠,圖:圖蟲創意)▼
作為一個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口便已經超過十億的泱泱大國,中國此時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也正因為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進城就成了中國式城市化過程中的一個經典場面。
在時代大潮中,無數人拼搏努力
書寫下當代發展騰飛的篇章
(圖:圖蟲創意)▼
在過去的三四十年内,中國東部城市的站前廣場,經常能見到攜帶大包小包、懷揣緻富夢想的的務工人員,這也讓大部分地方的初期城市化建設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勞動密集型的方向。
但上海的城市化進程,卻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
作為中國近代工業化的發源地,以及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上海不缺資金和技術,在吸引外資和引進國外技術上也有先天的優勢。所以,上海城市化的選擇空間比其他地區更大。
上海,這是一座極具胸懷與氣度的城市
曆史與新潮在此融會貫通,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晨光下的上海,圖:圖蟲創意)▼
現實中,上海一方面以發展高新産業這一機遇吸引着全國的高知精英,讓他們用自己的知識、技術為這座城市賦能。另一方面,憑借人口和購買力優勢,即便是最基礎的服務業也能為城市吸引來大量人口。
吹響上海城市化号角的最強音,無疑是 1990 年的浦東新區開發。此後三十年間,上海市的城市化率由 65% 猛增至 89%,常住人口增加了 1153 萬人,與改革開放初期比接近翻倍。
浦東新區所在▼
三十年來,浦東新區的開發曆程
就是一部催人奮進的壯麗史詩
(橫屏,圖:圖蟲創意)▼
更重要的是,上海市政府在浦東開發之初,就已經高瞻遠矚地定下了以高新技術産業、貿易和金融為核心的三駕馬車式方案。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浦東收獲了包括張江高科技園區、陸家嘴國際金融中心和臨港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内的一系列碩果。
俯瞰張江高科技園區一角(圖:圖蟲創意)▼
金秋季節,上海臨港的建設熱火朝天
在這些具有标志性意義的巨大成就的背後,吸納了大量新市民就業的基礎性服務業也實現了崛起。
這些服務業不僅方便、豐富了市民的衣食住行,其便捷的物流和信息服務也使得高新産業能夠跟得上瞬息萬變的市場步伐,進而讓上海能夠一直屹立于時代的潮頭。
人員、信息、物流彙聚的能量
成為推動上海發展的強勁動力
(洋山港碼頭,圖:圖蟲創意)▼
别見外,包郵區内是一家
除了自身的底子好,上海身為華東地區的龍頭城市,還享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即其周邊的長三角地區整體經濟基礎普遍較好。這就讓上海避免了虹吸式的一家獨大發展模式,而是可以謀求與周邊地區的共同發展。
因此,上海進行在産業布局時,還特意将許多相關産業布局在周邊城市和衛星城,從而打造一個覆蓋整個長三角地區的産業網絡。在避免周邊地區的 " 空心化 " 的同時,也能避免上海市中心發生過度擁擠。
發展自身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城市
(從空中俯瞰萬家燈火,底圖:NASA)▼
"十四五" 期間,上海對于未來發展的重要計劃之一,就是明确了将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彙等 5 個新城,培育成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性節點城市。通過 5 個新城的建設,上海就能與整個長三角都市圈緊密地結合起來,有力地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
五個新城所在▼
從衛星城到 " 郊區新城 ",再到 " 五個新城 "" 南北轉型 ",上海城市的發展思路不斷進步,城市周邊集聚點的功能和能力也在實現逐步升級。
2016 年,上海松江提出,沿着 G60 高速公路構建産城融合的科創走廊。6 年來,一條地理上的高速公路,已然蝶變成為了貫穿長三角核心地帶的科創走廊,集聚創新人才、整合創新資源,持續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三大使命于一身。
G60 科創走廊的夜,科技感十足
而在更外圍,像南京、無錫、甯波等周邊城市,它們的發展也早已與上海同呼吸,共命運。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為例,上海主要負責集成電路、下一代網絡、高端軟件、雲計算等産業,杭州在大數據、數字安防等領域發力,蘇州發展光電信息、平闆顯示産業,而南京則布局了軟件信息服務産業。這些産業彼此溝通協作,形成了一個抱團取暖、同時涵蓋信息産業上中下遊的完善産業群體。
協同發展,凝聚力量,才能創造更大的機遇
現在來看,上海選擇和有能力承接自身産業轉移的整個長三角地區共同發展,顯然是個非常明智的決定。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雖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整體水平較高,而且區域内交通、通信網絡發達,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較高。
随着十幾年間長三角城市群名單的多次擴容," 長三角 " 這一概念已經由原本的江浙滬一市兩省 " 小圈子 ",變成了涵蓋滬蘇浙皖九地市,總城市數達到 26 個的超大 " 聊天群 "。
擴容,意味着無限可能(僅示意)▼
金融如水,善澤一方
不同時期,城市建設面臨不同的任務,但在推動上海 " 打造國際金融中心 " 這項任務上,無論中央還是地方、無論哪一任主政者都保持着高度認同。
這固然是因為上海擁有良好的曆史傳承、區位要素等優勢,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在基本功能上,金融業具有更強的滲透能力與賦能價值,更容易連接上千行百業、千家萬戶,借助資金融通助力後者發揮更大價值,從而為城市賦能;而在大國博弈中,更高端的競争常常發生在制定标準、定價能力中,金融堪稱看不見的 " 大國重器 "。
在 " 打造國際金融中心 " 的道路上,上海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幾十年來,這句 2010 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在越來越多市民心中根深蒂固,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也出于對這個理念的認同而選擇成為上海的新市民。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圖:圖蟲創意)▼
這兩年,一個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城市建設理念,開始為人們津津樂道——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
人民城市理念,意味着要注重讓城市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即便是看似高端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不例外," 人民金融 " 的理念由此萌發。縱然朝夕生活在國際性大都會中,普通市民也能看到家門口的金融、充滿煙火氣的金融、與自己的工作生活溫暖相伴的金融。
在上海,踐行 " 人民金融 " 理念的代表者,是一家與共和國同齡的金融機構,它傳承自 1949 年誕生的農信事業,2005 年改制成為上海農商銀行,七十多年來始終紮根上海,連接千行百業、服務百姓民生,助力無數企業和個人用智慧、勤勞賦能城市,又在城市的發展中煥新生活。
在張江,上海農商銀行以 " 科創更前、科研更先、科技更全 " 為特色,為科創企業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全價值鍊的科創金融服務,如專注城市綠色發展的同臣環保、潛心創新藥物研發生産的迪賽諾都是該行 " 鑫動能 " 庫内企業。
在寶山、楊浦、長甯、普陀、徐彙等,針對老舊小區,上海農商銀行積極投入加裝電梯民生工程,為加裝電梯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為市民提供 " 加梯貸 "、資金監管賬戶、收費管理等綜合金融服務。
而在長期根植的郊區,上海農商銀行創新金融賦能都市農業,比如針對地理标志 " 南彙水蜜桃 " 種植、銷售主要單位——新鳳蜜露果蔬專業合作社,發放上海首單的 " 地理标志 " 質押貸款,既解決合作社的融資難,也成功激活 " 三農 " 領域的無形價值。
這些賦能城市、煥新生活的縮影,在七十餘年的深耕細作、開拓創新下,逐步構建起上海農商銀行服務三農、科創和社區的特色業務體系," 普惠金融 " 的陽光也灑向更廣的天地。
截至 2022 年 9 月末,該行涉農貸款餘額 621.24 億元,業務規模領跑上海地區,勇擔申城三農金融服務主力軍;科技型企業貸款近 700 億元,已服務上海市近四成專精特新企業,科創服務品牌 " 鑫動能 " 庫内企業 655 家,其中上市企業 64 家,另有拟上市企業 65 家;普惠小微貸款餘額 618 億元,貸款戶數 3.67 萬戶;個人客戶 2044 萬戶,零售貸款餘額超過 1900 億元。
"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盡管坐擁解放後上海地區持續經營最久金融機構的 " 資曆 ",但上海農商銀行并未放緩前進的步伐,而是與時俱進,緊跟時代脈搏和客戶偏好,以 " 至精至勤 " 的文化核心精神推動業務内涵和形象外延不斷煥新。
2022 年 8 月 25 日,上海農商銀行在上市一周年之際,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新品牌标識宛如錦鯉,寓意金融活水守護生活本真;整體構圖風格呈現圓潤融通流動之勢,寓意金融誠善助力百業向陽;藍黃相間的色彩選擇代表着該行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以普惠金融賦能社會治理,助力千家萬戶共創美好生活。
在品牌煥新的外表下,上海農商銀行始終葆有着價值創造的初心。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國際化都市,上海農商銀行保持與時俱進的新面貌與新氣象,持續用金融服務賦能城市發展、煥新百姓生活。
最近,該行以上海為坐标,以 " 賦能城市 煥新生活 " 為主題,聯合朵雲書店 · 詩歌店、咕咚、怪獸充電推出了一系列主題跨界活動,讓百姓的生活 " 閱 · 不止讀 "" 燃 · 不停步 "" 充 · 不斷電 "。
今天,我們漫步于大上海街頭,感受兼容并濟的海派城市文明,品味萬家燈火照耀下的人間煙火氣,而在城市文明和人間煙火背後,是一代代、一個個為城市建設賦能、為個人美好生活不懈努力的企業與個人,以及像上海農商銀行一樣,始終陪伴并支持着這些個體的服務機構。
* 本文内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今日福利】
寒潮來襲,局長發暖心紅包啦!局長将在留言區随機挑選五名粉絲,每人贈送 100 元暖心紅包!快來評論區留言吧 ~
END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