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表外表裏 ,作者 | 陳梓潔,編輯 | 曹賓玲、付曉玲
寵物也要吃年夜飯?放在過去,小舟打死不信,養狗之後,298 元一頓的套餐她說買就買。

自從成了鏟屎官,她就踏上了爲毛孩子剁手的 " 不歸路 ",268 的生日蛋糕、599 的洗護 SPA,左一刀右一刀,錢包每月都得掉好幾層皮。
而她經常光顧的寵物店,則正好相反:兩年時間,店面面積擴大了一倍;老闆娘背着 LV 喜提新座駕,朋友圈從小平層曬到山景别墅九宮格。
看着别人發家緻富,眼紅的她也謀劃着下場分一杯羹:" 寵物行當這麽掙錢,多我一個怎麽了?"
不止是小舟,寵物經濟正在成爲當下 " 人人向往 " 的賽道——随着越來越多不結婚、不生娃的年輕人投身養寵大軍,寵物行業俨然具備了 " 下一個母嬰賽道 " 的潛力。

據高盛數據,2024 年中國寵物數量首次超過 4 歲以下嬰幼兒數量,且分化愈演愈烈,到 2030 年前者數量将達到後者近 2 倍。
瞄準這一新機遇,大量創業者湧了進來,使盡渾身解數撕開各種口子,争搶一塊肥肉。
一、當代年輕人,像養娃一樣富養寵物
" 雖然摔碎了 30 萬的古董,但貓貓這麽可愛,怎麽舍得教訓它呢?" 看着朋友圈裏一個客戶的另類分享,茉莉瞬間對 " 熊孩子背後都是熊家長 " 有了實感。
這不是她第一次對家長溺愛毛孩子感到震驚,成爲寵物店主之前,她給自家狗狗喂的是 40 元 / 斤的天然糧,各種罐頭、零食也全安排,月均 500+ 夥食費的配置,稱一句 " 富養 " 不爲過。
然而,跟寵友一對賬,她才知道自己 "委屈狗狗吃預制菜" 了——袋裝狗糧的營養哪裏比得上生骨肉配有機蔬果,在她盯着成分表貨比三家時,養寵人們已進化到每月豪擲 6000 元購買鮮食的地步了。

與茉莉類似,養貓的子瑜,也在殺去亞寵展做創業調研時,受到 " 一萬點精神震撼 "。
" 一件寵物婚紗,用料不到人穿的十分之一,标價卻要 88888 元。" 看得咂舌的她,本以爲這就是炒個噱頭,結果逛一圈再回來,發現人家真的賣出去了。
不止是婚紗,在寵物服飾展台," 狗狗愛馬仕 "" 貓貓洛麗塔 " 等花式風格琳琅滿目,防風隔濕的沖鋒衣、抗寒保暖的胸背皮草等功能服也一應俱全,沒有最高、隻有更高的價格,更是差點恍瞎她的眼睛。

子瑜一開始不能理解,這些 " 一件千金 " 的寵物服飾到底是誰在買,但後來參加完一場狗狗線下公園派對後,她悟了。
" 裏面好幾位狗主人,都是單身族或丁克族,他們實際上是用寵物替代了孩子,将愛投射在毛孩子身上。"子瑜明白了,寵物服飾賣的不止是衣服,還有鏟屎官的情緒價值。
廣州萌時刻寵物攝影負責人加灰,在業内摸爬滾打近 10 年,他對這一點有更深的感觸:" 以前,499 的套餐,每月能拍幾份就算不錯了;現在,3700 的套餐,還要排着隊預約。"
他表示,随着貓狗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成爲朋友圈 " 社交貨币 " 之後,他的客戶們不再吝啬爲專業寵物寫真買單。
不僅舍得拍,還越拍越多。從毛孩子兩個月大開始,每個重要時刻都要拍照留念,記錄它們的成長——每年生日來一套,聖誕、元旦、除夕全家福也不能錯過。

有時即使是有娃家庭,人類幼崽都得爲毛孩子讓位," 有客戶原本是帶着貓和孩子來拍全家福的,但等安撫好貓貓準備拍攝時,孩子突然鬧騰了起來,客戶當即表示不拍孩子了,隻拍她和貓咪。" 加灰現在談起來仍覺哭笑不得。
如今,他光靠寵物寫真就能月入五六萬,加上拍寵物廣告、賣寵物攝影課的收入,每月大概能有 10 萬元落袋。
但加灰這樣的成功,也僅僅是在寵物經濟的廣闊草原上,撬動了一小塊地皮。一份調研顯示,有 85.2% 的養寵人願意爲毛孩子的品質生活買單,寵物玩具、零食、周邊定制等生意也在迸發商機。

據機構預測,2028 年中國寵物經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1 萬億元,寵物相關産業的想象空間,空前熱切起來。

正是瞅準了這波風口,剛工作了一年的小雪将全部積蓄,all in 了寵物蛋糕創業:近萬塊報班學習蛋糕制作、一次性付清半年店租、重金購置全新的設備,以最快速度開張。
然而,等門店真正支棱起來,她發現情況并不像想象中那麽理想。
二、精緻是 " 僞需求 ",9 塊 9 才是真本色?
消息剛發出去,對話框跳出刺眼的紅色感歎号,宣告着小雪被顧客拉黑的事實。
她歎了口氣,回看自己敲下的内容:人用級食材、不添加任何科技狠活、每個寵物蛋糕純手工制作 3 小時……字裏行間,寫滿了求生欲。
然而,顧客輕輕一句," 巴掌大的蛋糕賣 200 塊,我過生日都不敢這麽奢侈 ",就推翻了她所有的努力。
開張一個星期以來,小雪隻接到了 2 個訂單,還是她每天不辭辛苦地發帖宣傳,甚至自掏腰包免費送試吃換來的。堪稱慘淡的生意,不免讓她陷入深深的懷疑——當初培訓班老師說的每天三四單、節假日爆單,不會是在诓她的學費吧?
另一邊,從女裝轉戰寵物服裝的白白,也遇到了類似的困境。
白白借鑒海外經驗,自創了一個萌系品牌,衣服擺到寵物集市上,件件漂亮得像從畫報裏裁下來一樣。反觀隔壁檔口,賣的是從市場批發的 20 元小裙子、9 塊 9 口水巾,基本都是普通平價貨。

但半天過去了,别家擠滿了挑挑選選的顧客,白白卻打了個啞炮。
好不容易有路人在攤前駐足,要麽問完價格就搖着頭離開,要麽直奔成本線以下狠狠砍一刀,她招呼了幾十人,最後掏錢買單的屈指可數。
看着少得可憐的成交,她不知何時才能填補大幾萬的投入,也意識到成功品牌的經驗不一定能直接複制:" 寵物服飾的前景是可以期待,但目前追求性價比的養寵人還是占大多數。"
事實上,白白流汗又流淚得到的教訓,早已寫在了行業報告裏:數據顯示,雖然國内寵物市場正在爆發,但單隻寵物年均消費金額仍落後其他養寵大國一大截,且相當一部分預算焊死在了 " 大米飯 " 剛需上。

說白了,那些标榜 " 毛孩子儀式感 " 的蛋糕零食和小衣服,包含了太多小紅書、朋友圈濾鏡裏的精緻泡沫。
獸醫出身的周琥認同這一點,他覺得當前不少熱門的喂養概念,本質上是非剛需、低痛點、消費頻率不穩定的 " 僞需求 " 而已," 就像人吃菜幹飯就可以活得很好,可商家爲了賣高價,包裝出了五花八門的概念。"
因此他在轉行時,果斷切入了寵物寄養賽道,畢竟大城市年輕人是養寵主力軍,他們長假出行會留下一大批 " 留守毛孩子 ",催生出龐大的寵物寄養需求。

創業的第一個國慶,周琥幾乎沒發力宣傳,就接到了 27 份訂單,賺了 4 萬多。
" 但臨時寄養都是節假日紮堆來,淡旺季明顯。" 周琥很快發現,許多寵物寄養店因爲旺季服務能力受限,最終隻能在盈虧線上下掙紮。
認清這一點,他摸索出一套獨特的 " 潮汐打法 ":不擴張門店,節假日短租民宿,哪怕訂單暴增 10 倍也能輕松應對;營銷全域投流,無論預算高低先把人 " 一網打盡 ",再按價服務;自創培訓體系,臨時工可快速上崗。
到了第二年春節,周琥接待的毛孩子猛增至 160 多隻,賺了近 30 萬元。如今,随着口碑發酵,他每年仍有近 15% 的新增客戶。
但周琥的嘗試不止于此,在 " 毛孩子生意 " 被更多人盯上後,他發現單一業務模式很快要撐不住了。
三、420 萬創業者,圍獵鏟屎官?
數據顯示,近幾年國内寵物相關企業大爆發,截至今年 1 月已逼近 420 萬家,其中近 8 成是最近 3 年才成立的。

嘎嘎的寵物店開業半年來,周圍又陸陸續續開了 3 家寵物店,附近 2 公裏内,競争對手足足有 8 家。
"大家賣着雷同的産品,提供着差不多的服務,從開門第一天就開始卷。" 這是嘎嘎的玩笑話,卻也是當下寵物經濟殘酷的一面。
她每天熱情迎接客人,但對方往往聽完報價,嘀咕一句 " 這麽貴 " 便頭也不回地走了。實際自己收費隻比同行高 30%,服務質量卻近乎 2 倍——堅持用小衆且品質上乘的香波,每一道工序都細緻入微,别家洗 40 分鍾、她洗一個半小時。
面對愈發艱難的 " 搶人大戰 ",她偶爾也會懷疑,創業的決定是否明智。

然而,周琥卻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再怎麽卷,那也是在朝陽行業裏卷,萬億規模的市場,你能分到一小塊,說不定就豐衣足食了。"
更何況,創業本就是 " 九死一生 " 的事情,尤其在經曆了至少兩輪創業潮的寵物行業,主糧等剛需品類的大頭基本已被瓜分殆盡,留給個體創業者的是 " 小而美 " 的生存之道。

在周琥看來,嘎嘎把寵物洗護玩成 " 輕奢賽道 ",看似失去了一大批路人顧客,實則精準鎖定了「月薪三萬給毛孩子花一萬」的氪金家長團,而這些人就是 " 行走的金礦 "。
" 靠洗護、寄養掙大錢是不太可能的,但可以用來引流,再通過鮮食、服飾等高利潤品類去變現。" 他以自己的盈利模型算了一筆賬:假設私域群有 1000 位家長,那麽其中 50% 的人會複購,每人貢獻 1000 元年收入,利潤率按最低 35% 算,年入 17.5 萬。
同樣開寵物店的超超,就是這樣實現盈利的:疫情初期,店裏就他一個員工,每天狂洗十幾隻狗,感覺身體被掏空,好在貨架的商品也因爲快遞停運而被掃蕩一空,當月直接從虧 1 萬翻身到賺 2 萬。
憑着那時積澱下來的顧客,以及海底撈式的周到服務,超超在寵物店厮殺異常激烈的首都圈住了一塊自留地,每月利潤穩定在 3 萬上下," 在北京算很不錯了。"
他以爲自己能長久幹下去,直到那天,自己好不容易抽出一個晚上,跟朋友聚一起吃頓火鍋,菜都點好了,愣是一口沒吃,又火急火燎往寵物醫院跑。
隻因一隻狗,在店裏洗完澡後發現臉上有傷口,家長認定是店員操作不當。可全程錄像證明,狗狗離店時還平安無事。家長卻不認賬,撒潑、打滾要求賠償。
若是平時,超超會選擇吃下啞巴虧,"家長一個差評,就能讓你很多的努力功虧一篑。" 他爲了保口碑,從不過分追求人效、店效,事事以客戶體驗爲先。
也正是如此,當老闆成了一種 " 活受罪 ":每天兩眼一睜,就是想着怎麽搞錢;好不容易入賬了,又被家長訛回去……一年 365 天無休,掙到的錢還不夠彌補日漸憔悴的身體、敏感脆弱的神經。
因此那一天,他突然不願再忍了,回怼家長:" 你去鬧吧,反正這個店我也不想開了。"
第二天,超超就開始籌劃門店轉讓的事情,除了脫手心切,也在于他知道," 雖然我幹不下去了,外面還有大把人搶着幹。"
說來好笑,他開了整整 5 年的店,賺得最大的一筆竟然是賣店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