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2023 年已經結束了。
在多年前、和現在同樣冷的一個冬天,海明威寫了小說《老人與海》。小說裏,一個古巴漁民在 84 天的孤獨航行後,釣到了一條巨大的馬林魚。他把魚打死,捆綁在小船的一側。但他還沒來得及到達海岸,鲨魚已把魚肉吃盡,隻剩一副骨架。
小說發表後,一位漁民給海明威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說小說的主人公應該把魚身上最好的肉割下來放在艙底,餘下的留給鲨魚。
每年年尾進行年度回顧,彙總過去一年中最值得閱讀的 10 篇文章,是觸樂延續多年的老傳統。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面臨過一些困難,但無論如何,我們沒有放松過對文章的要求,這是我們爲之自豪的一點。
從這個角度上,我們此時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從一堆不錯的文章中,選出最值得閱讀的 10 篇文章?
答案就在上面:把最好的肉從大魚身上割下來。
經過讨論,我們決定選取下面 10 篇文章。我們認爲這些文章最能代表觸樂的審美,它們在文字表達、寫作前的信息收集方面十分出色,同時,它們也涵蓋了我們對某一類——行業分析或人文關懷——文章的一貫标準。因爲你們很有可能看過了其中的幾篇甚至全部,所以我們決定讓編輯同事們來談談對稿子的感受,希望我們的觀點能爲你們再次閱讀這些文章時增添些許趣味。 如果你對某篇文章有興趣,我們強烈推薦你點開原文看一看;如果你有什麽想說的,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
《制造 " 癡漢 " 網站》
2023 年 6 月 10 日,在 BBC 紀錄片《追查 " 癡漢 ":誰在售賣性侵偷拍影片》發布的第二天,臧新宇找到觸樂,根據他的講述,劉帆老師得以了解臧新宇在紀錄片和社交媒體之外的一面,還有偷拍網站是如何建立的。受訪者的自述真假很難辨别,我們唯一能确定的是,偷拍網站真實地存在着,偷拍行爲正在進行,它靠侵害女性牟利。
" 癡漢 " 網站
制造 " 癡漢 " 網站
陳靜:
我和劉帆老師聊起過這篇稿子和臧新宇本人。看過初稿之後,臧新宇對指責他經營癡漢網站的證據沒有做出什麽評價和反駁,但十分在意文章 " 把他寫成了一個窮鬼 "。這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臧新宇實際上是一部分人的縮影:他們的成長經曆中可能從未有過 " 傷害女性是犯罪 " 的意識,通過侵害女性牟利對他們來說也 " 不是個事兒 ",他們一直在被各種各樣的東西嬌慣着。
王永昂:
對我來說,這篇文章讀下來需要投入很多情緒成本。我記得當時看完文章,我望着窗外的風景出神了好久。臧新宇,是便利店老闆眼中腼腆不愛說話的員工。湯卓然,在友人的描述裏,是曾被校園霸淩過、在社交場合中是怯生生的形象。但看似普普通通的他們都是偷拍網站的經營者,這樣滑稽的現實讓身爲女性的我後背發涼。他們也有良善的一面,臧新宇有一個關于樂隊的夢想。湯卓然曾在學習上幫助過朋友。但當讨論起女性時,他們仿佛被怪物咬了一口,也變異成了怪物,我看不到他們身上人性的存在。他們爲什麽會這樣?是天生壞種,還是源于社會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我好奇事情的真相,但也害怕真相會灼傷我。
《被毀約的校招生》
在過去一年中,遊戲行業的寒氣尚未散盡,裁員毀約事件層出不窮——這麽說起來有些輕描淡寫,但當我們把尺度縮放到個人身上,便更能看到個體在大環境下的無奈和絕望,在今年 7 月,熊冬東老師找到了被遊戲公司毀約的校招生,這些年輕人們面臨選擇,出路到底在何方?
遊戲公司裁員事件在社交網絡上引發關注
被毀約的校招生
祝思齊:
關于行業新人的故事總有一種特殊的殘酷:他們總是會被某些事情教育 " 真實世界并不會像你們想象的那樣運轉 "。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這種矛盾會愈加放大。很多人會把這些經曆美化成磨砺,将年輕人的遭遇美化成理想和現實的碰撞。如果他們撐過了這一遭,取得了一些成就,就連挫折也會成爲今後傳奇的一部分。然而,在一個更加健康的環境下,這些挫折和考驗原本是不必要的。
盡管遭到了一些阻礙,這篇文章忠實記錄了一次這樣的波折,以及年輕人們一頭撞上現實時的迷茫和緊張。好在,應屆生們大都還有很多時間,他們仍有機會。但願不必要的考驗不會再出現。
王琳茜:
作爲 2023 年畢業的學生,我身邊不少同學都面臨了相同的困境,或許這是一個大環境的問題,隻是在遊戲行業裏,這些問題表現得更加殘酷。對大部分人來說,畢業意味着一個即時的、直面現實的時刻的來臨,而他們在此前并沒有任何準備,也沒有經曆過模拟訓練。
在面對這些時刻,我們也許會忍不住想——事情爲什麽發生?事情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就像文章裏寫的那樣,有些東西早已經潛藏——他們也許聽說過版号停發、降本增效和行業寒冬,但剛剛走出校門的他們很難意識到這些詞語究竟意味着什麽。簡曆難投、HR 傲慢、Offer 被拒,才是他們接觸到的現實。
《待重合的十四分之一》
這是一個關于寒假未成年人被限玩遊戲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友誼和互助的故事,更是一個關于孩子們如何用智慧爲自己争取出一片小小的自由天地的故事……
2023 年寒假未成年人限玩日曆
待重合的十四分之一
在閱讀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時常想到一句在現在的社交網站上很流行的話," 能順利長大就很不錯了 "" 能活着就很不錯了 "。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許并沒有意識到,但回過頭來,人們會發現曾經遭遇過那麽多合理或者不合理的限制和枷鎖。作爲成年人,我時常會因此對如今未成年人的成長缺乏信心;作爲過來人,也會驚訝于自己如何盡力擺脫了過去事物的影響。
好在,這篇文章寫出了未成年人身上的那種智慧和韌性。這是一種很寶貴的東西——不僅僅是讓我們驚歎于孩子之間美好的友誼和靈氣,也讓人有了一些希望:不管環境如何,總有一些幼苗能夠發光,并向着陽光生長。
祝佳音:
我在微博上是這麽說的:我非常喜歡這篇文章。它輕快克制,讓我想起小時候看的高中文學。最棒的是,文章中談到了被很多人忽略的問題,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正在發芽,如文中所說,主角 " 想要用自己的賬号,在自己想要的時間,登錄自己想玩的遊戲 "。這是非常寶貴的自我意識覺醒,我也很高興這篇文章把重點放在了這裏。
《被楊永信拯救的家長們》與《走不出的網戒中心》
當家長和孩子、楊永信和網戒中心,這 4 個互爲關聯的詞被放在這兩篇文章中,很難不讓人去思考:關于臨沂網戒中心的一切到底是怎麽發生的?爲什麽會這樣?
這恰好也是這兩篇文章所講述的主題。
網戒中心一直是我們關注的話題
被楊永信拯救的家長們
走不出的網戒中心
《走不出的網戒中心》的受訪者,他使用的微博 ID 是 " 爲了有尊嚴地活着 ",他在 15 年前被家長送進臨沂四院,現在正準備起訴楊永信——哪怕隻看這一個句子,也能想象其中包含了多少故事。劉帆老師的文章中飽含細節,又能讓人同時感受到時間的痕迹和濃重的壓抑感,像是長久困擾自己的一個噩夢,每當你覺得已經不在意了,可以跨過了,它就會從記憶最深處突然出現,提醒你曾經承受過的痛苦與傷害。
孩子可以痛恨楊永信,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每次閱讀以網戒中心學員視角展開的文章,我都無可避免地聯想起韓劇《黑暗榮耀》中的一段:女主角的母親是唯一一個深深傷害她、她卻永遠無法斷絕關系的人,因爲血緣是無法改變的。最終,女主角把母親送進了精神病院,這是隻有親人才能簽字做到的事,因爲血緣是無法改變的。但影視劇之所以爲影視劇,是因爲那樣的故事在現實中幾乎不會出現——更多孩子隻是像這位受訪者那樣,被傷害得無聲無息。哪怕網戒中心已經關閉,13 号室的哭聲也沒有多少傳出來。
當一個人被傷害後,大概率是會有應激反應的。這個應激反應一般會持續很多年,之後的歲月裏,可能一件微小的事情就會激起他們内心的餘震。這個事實讓我感到難過,我知道這些年輕人在很長時間内,必須與這些痛苦共存,我祝願他們可以熬過去,把難過的一切抛在過去。我也像賭氣般地堅信,這些年輕人能扛過來,楊永信們和父母們都沒資格讓他們的人生暗淡下來,他們憑什麽?我默默祈禱這些年輕人相信自己可以好起來,因爲他們除了擁有勇敢的同伴,還有一些正義感尚存的成年人在爲他們撐腰。這些大人在爲他們抗争、呐喊,并心甘情願承受一些代價。
在加入觸樂之前,我默默關注了觸樂好多年。期間我被好多篇文章打動過,關于楊永信的幾篇稿子,是我決定加入觸樂的原因之一。我看到了楊老師、劉老師和編輯部在某些事情上的堅持。" 這應該就是我想加入的團隊。" 抱着這樣的想法,我加入了觸樂。進來之後,我發現一切比我期待的還要好。我學着餘華老師發出感慨:" 來對了。"
《甜水園往事:雜志和遊戲發行商的 20 年》
這是一個口述史系列的開端,我們試着尋找那些對中國遊戲行業有過一些影響,甚至舉足輕重,而始終不爲人知的人,讓他們講講自己過去的故事——祝佳音老師找到了遊戲雜志發行人黃姐,按照黃姐的講述寫了這篇文章。在黃姐的叙述中,過去的記憶向我們襲來。
如今的北京甜水園圖書文化港
甜水園往事:雜志和遊戲發行商的 20 年
不知道其他朋友讀到這篇文章時是什麽感覺,我讀的過程中總是不由自主地點頭——作爲一個曾經的實體圖書編輯,雖然時間上比黃姐來得晚一些,但這樣的生活我可太熟悉了!像黃姐這樣的 " 二渠道 " 也是圖書非常重要的銷售方式之一。
不過,圖書和雜志還是有些不同。在出版社工作時,我切身感受到了從實體書到線上銷售實體書,又到在線閱讀(電子書)的發展過程,但雜志的電子化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多人注意。當然,我始終認爲實體書是不會消失的,實體雜志也一樣。
我寫的!怎麽說呢,這事兒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黃姐不玩遊戲,也不怎麽碰電腦。但在一段時間,中國幾乎所有和遊戲相關的出版物(包括書刊、雜志和遊戲本身)都和她脫不開幹系。這種令人沉迷的錯位感把我迷住啦。所以我就找到她,和她聊了幾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有點接近口述史吧,再過幾十年,這些有趣的故事就沒人知道了,所以有機會的時候還是要把它們記下來。
《寂靜的春天:正在消亡的中小型遊戲廠商們》
這是一篇關于遊戲行業的調查報道,我們找了一批分布在各個(不限于中小型)遊戲公司中的從業者和投資人來更宏觀地了解 2023 年遊戲行業的狀态。這些受訪者們的資曆、所處環境、做的遊戲各不相同,表達的觀點各有各的角度,但有一點他們都提到了——外界都以爲今年是遊戲行業的春天,而實際上,大量的中小型廠商們其實并不好過,甚至說,它們正面臨着生死危機。現實就像文章結尾的那句話一樣:" 沒有勝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2023 年上半年,遊戲行業實際銷售收入在下降
寂靜的春天:正在消亡的中小型遊戲廠商們
" 寒冬 " 這個說法從前年說到去年,對 " 春天 " 的期盼又從去年說到今年。但春天始終沒有真正到來。并不是因爲冰封仍在持續,而是因爲冰雪褪去之後,土壤依然無法生長作物。這不是國内遊戲行業第一次遭受挫敗,甚至不是第一次泡沫破滅。總有一些人在沉默中退場。
就和之前很多篇同題材的文章一樣,這篇報道嘗試爲退場之人的存在留下痕迹,如同在一出本就不太受歡迎的戲劇後台守候。像這樣的記錄永遠都會有留存的價值。
我曾經跟一個遊戲行業的朋友聊天,他感慨,他接觸過很多才華橫溢的遊戲從業者,這些人很多都選擇去大廠去謀一份工作。大廠的福利确實會給他們現實上的安全感,但作爲交換,創意會被埋沒,這聽起來真是悲傷的故事。看了這篇文章,再結合最近的一些新聞,我又看到了更殘酷的真相——更多的中小廠商、普通的遊戲行業從業者,他們被埋沒的不隻是創意,還有事業、信心和真實的生活。就連玩家,也難以避免被波及,正玩着遊戲,停服了,投入的感情和金錢都仿佛沒存在過,這也太荒誕了。無奈的地方在于,這樣荒誕的劇情還不知要持續多久……
《在 " 拯救高三群 " 裏等待 " 高中生 "》
這是一個關于 " 等待 " 的故事,一群樂于助人的遊戲玩家聚在一起,替高中生的遊戲賬号 " 上分 ",他們有充分的理由這麽做,并樂在其中,唯一的問題在于,高中生在哪兒?
他們還在等待
在 " 拯救高三群 " 裏等待 " 高中生 "
彭楚微:
我對這篇稿子的印象在于,我假裝成女高中生加入群聊、卻發現群裏其實沒幾個高中生的那一瞬間,我忽然知道自己要寫一個什麽樣的故事了。
在閱讀之初,我和這篇文章的作者彭老師有着相同的感受,就是一種在熱情、善意包裹中的 " 不對勁 ",我以爲這篇文章會指向一些十分惡意的内容——比如這個群最後被家長舉報,或者引來魚龍混雜的人群,導緻群内混亂的爆發……但這些壞事都沒有發生。文章最後講述了一個善意的、質樸的故事," 拯救高三群 " 裏可能沒有高中生,但他們會一直等待下去。
這篇文章讓我讀起來還是很開心的,能感受到一種溫暖的流動,雖然可能這種溫暖缺少了一些所謂複雜、深刻的元素,卻因此更具有真實感。這也是我們自己更多時所經曆的生活,大家還在等待着,還在快樂地生活着,并且都在群裏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這就足夠了。
熊冬東:
剛讀完這篇文章時,我的第一反應是,與其說 " 拯救高三群 " 是個 " 幫助 " 主題的公益組織,不如說它就是個遊戲同好會,文章裏許多關于群聊消息的描述,我都在自己待過的大大小小的遊戲群中,看到過一模一樣的。例如青河聊婚前與婚後的變化,又例如瑪奇瑪聊畸形的校園環境。
但待我重讀之時,我開始體會到 " 拯救高三群 " 和一般遊戲群間微妙的差異,不同性别、年齡和身份的玩家,不是因爲遊戲,而是因爲某個關于 " 幫助 " 的美好願景走到一起,并在這一過程中,找到了一些關于自己人生的意義。" 拯救高三群 " 區别于因現實生活不順而紮進遊戲群裏,日日逃避,它呈現出了一種直白的溫情氛圍。我很喜歡。
《追尋老年暴走團》
這篇文章可以追溯到 2016 年的一場小沖突,透過那個瞬間,我們得以跟随着一夥老人的步伐,去發掘他們是怎麽開始 " 暴走 " 的——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爲什麽要 " 暴走 "。
蓮花池位于北陵公園的南部,許多玩家曾在這兒抓寶可夢
追尋老年暴走團
這又是一次我們 " 希望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 " 的嘗試。在疫情之中和之後,我們開始越來越有意地把視角轉向那些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和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人——他們的所作所爲看起來讓人難以理解,但都有其來源。
理解不代表認同,也不代表同意某些人的所作所爲,理解就是知道他這麽做的原因。對于我來說,能夠讓人知道 " 哦,原來他這麽做是因爲這個啊 ",就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不過,其實就我所見,大多數人知道 " 這麽做的原因 " 之後,也往往就能夠用更平和、更善意的心态對待這件事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讓人難過的選題……老齡化社會正在加劇,但我們并沒有做好迎接這一變化到來的準備。網民們在看到這些老人占用車道、把别人活動區域的欄杆踢倒時,往往是帶着情緒去謾罵與指責,而沒有思考 " 暴走 " 的動機——當然,他們也沒有要思考的義務,所以文中董華商在聊到這點時會變得健談起來。但從社會的主流意見來看,暴走團應該被取締,它們相比以前的廣場舞會帶來更大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我想到了最近在朋友圈刷屏的 " 聞會軍 ",對于不少年輕網友來說,他也算是個 " 老東西 " 了,但他卻非常自然地與這個流量時代接洽,自己編舞自己跳,一個人運營幾個賬号。有想法,他都會在賬号裏表達出來,而不是一聲不吭,或是選擇暴走。
我不是很擅長像個成熟的評論者一樣,去評價或者總結某個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我不大信任自己的判斷,也很懷疑到底誰能有資格去概括某個人乃至某個群體。不過,就這篇稿子來說,我很高興看到有人在閱讀了結尾後,開始去思考老人想要什麽。
《朝夕四年》
朝夕光年解散是今年遊戲行業的大事件之一。消息傳出的第二天,觸樂緊急組成了采訪小組去報道這件事。一切就像文章最後說的——事發雖然很突然,但一切其實早就有了鋪墊。
城建大廈樓下
朝夕四年
真正的媒體總要在那些直面競争的戰場上獲得一些東西——所謂直面競争,就是有一個選題所有人都在寫,你沒法用其他視角、其他切入點、其他随便什麽繞開這種直接的競争和對比。你要麽比别人寫得快,要麽比别人寫得好,要麽比别人寫得又快又好。
《朝夕四年》就是一次正面競争的結果。當然,從文章本身來說,這是一個标準的、中規中矩的緊急報道,當然我覺得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看看 2024 年吧!
事情發生的十分突然,寫作過程也十分突然,當我一覺醒來看到 80 多條未讀消息的時候……
這篇文章的操作并不複雜,也沒有非常高的寫作難度,唯一的問題就是 " 緊急 ",并且面臨着競争,這是一個受所有人關注的事件,在我們采訪、寫作的過程中,不斷有各個群跳出新消息、新報道,這給人壓力。不過總體來說,我們還算是順利地完成了這次的任務,和其他老師們一起組成臨時報導小組也是非常好的體驗。在媒體行業中,突發報道永遠是不可或缺的。
《觸樂尋遊戲提五問 法師釋佛理解煩憂》
這是一篇特殊的對談,一邊是玩家,一邊是一位老法師,她們的對話固然和佛法有關,這根本上,這是又一次我們 " 希望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 " 的嘗試。我們都知道,雖然理解不代表認同,卻能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加融洽。
右邊的師傅就是普慧法師
觸樂尋遊戲提五問 法師釋佛理解煩憂
我很喜歡這種又真誠,又有趣,帶着沒有那麽有實際功效,但是又至少可以讓你度過一段愉快的閱讀時光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它向我們揭示了這個世界有許多有趣的東西。
讓人耳目一新的選題。某種意義上提出了 " 那個我們時常幻想但是并不會真的去問 " 的問題,并且用嚴謹、嚴肅的态度進行了提問、書寫和讨論,同時内容也很有趣味性。
這些問題和回答都讓我産生了一些新思考。尤其是第二個問題," 如果我在遊戲裏攻擊了一些 NPC,殺死了它們,會爲我自己增加罪業嗎?" 我想可能大部分玩家都十分關心。
感謝讀者們的關注與支持,接下來的一年,觸樂會繼續努力帶來更多高質量、有價值、有趣的文章。
祝新的一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