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盡,霓虹熄滅,黃河路上坐看風雲四起的香煙店 " 景秀 ",改換門庭,成爲 " 過客 "。
一句 " 江湖再見 ",迎來《繁花》曲終人散。
本劇豆瓣評分從初始的 8.1,逆勢上升至 8.4。自 2013 年《一代宗師》上映至今,王家衛無負這十年。胡歌、辛芷蕾、馬伊琍、唐嫣等璀璨的滬上明星,也因此收獲人生重要的代表作。1 月 10 日,央視劇評指出,《繁花》可能會在相當長時間裏成爲孤品。
以上海之名,成就一場炫目的煙火大秀,當中有一往情深,更有萬豔同悲。交口稱贊的跨年大劇,确如其名,紛華靡麗,絢爛之極。《繁花》爲什麽好看?秘密或許就藏在片尾的字幕裏。
壹
初到黃河路,便攪弄風雲的至真園老闆娘李李(辛芷蕾 飾),與胡歌飾演的寶總,有着一種惺惺相惜又棋逢對手的宿命感。她的結局竟是出家爲尼,大出觀衆所料。其實熟悉原著的都知道,這是金宇澄爲她寫下的終局。
寶總不婚,不戀,多情又深情,卻總是及時止住,不越雷池,若放當下的網絡上,當是 " 渣男 " 無疑。實則,化作金魚遊走的 " 蓓蒂 " 和不能赴十年之約的 " 雪芝 ",這兩個舊日的夢,早已蛀空他的心緒。後來的逢源,更像是修補,抑或是試探。這種缱绻的暧昧,正是原著的書寫。
至于汪小姐、魏總、玲子、強總以及單相思樓裏的癡男怨女們,他們的執迷與不甘,惶惑與放浪,耽溺與憾恨,無不脫胎于原著。人物經曆或許不同,但情感底色是相通的。
片尾字幕,赫然一排大字," 根據金宇澄‘茅盾文學獎’獲獎同名長篇小說改編 ",實在無愧其名。隻因這種改編不唯物,實唯心也。
字幕中還藏有一行字,揭示了劇集的另一文本來源。
木心《上海賦》最初發表時,責任編輯正是金宇澄。他當時讀完,就有一種 " 吓了一跳 " 的感覺。" 我是上海人,我怎麽就不知道那麽多的事情。(木心)深入了那麽多我這輩人看不到的畫面。"
從某種程度上,《上海賦》爲《繁花》提供了一種精神圖層。這種圖層,又直接嫁接到王家衛的創作上,使得他在恣意 " 妄爲 " 中而有一個精确的 " 導航 "。
《上海賦》後收入木心《哥倫比亞的倒影》一書中
劇中開篇,爺叔教導阿寶的 " 三頭 " 理論:派頭、噱頭、苗頭,直接來源便是木心。
《上海賦》" 吃出名堂來 " 一節中有寫:"空中酒香油氣煎熬燔炙五味陳雜 "," 吃掉的魚肉喝掉的茶酒可堆成山流作河 "," 整個酒樓會浮起來浮起來,整條街也随之恍惚蕩漾",細細審奪,何嘗不是《繁花》劇中的食色本質。
又如 " 隻認衣衫不認人 " 一節,他對西裝和旗袍的論述,精當至極,絕對行家,這些都 " 大象無形 " 地化入了劇中角色,尤其是寶總身上。
糜爛又頹唐,争鋒又鬥場,成就一場萬花筒裏的繁花世界。雖說木心寫的是十裏洋場,但和王家衛鏡頭裏的上海幾乎如出一轍。
劇版主體是外貿與股市的協奏曲,是由商戰引起的乘風化龍和龍争虎鬥。這部分内容來自馮侖的《野蠻生長》和應健中的 " 股市 " 系列長篇小說。
" 一個奮鬥的男人的一生,是雕刻自己的一生,同時也是摧殘别人的一生,他像雕刻蘿蔔花兒似的,一刀一刀把自己雕刻得很好,越從遠處看越偉大,越走近越覺得很可怕。"馮侖筆下的男人,絕似胡歌演繹的寶總。
被圈内稱爲 " 地産界的思想家 ",馮侖縱橫生意江湖 20 年,對企業、貿易、商戰,可謂知之甚詳;與之類似,應健中長期參與證券市場,經曆過股市中的各種事件,見聞甚廣,知識龐雜;他們二人有足夠的本錢和能耐,提供王家衛想要的戲劇沖突。
應健中,《繁花》股票顧問,股市系列長篇作者
有人诟病《繁花》的商戰風雲,是對金宇澄筆下市井煙火的背叛。實則,正是這種一擲千金的奢靡與風雲莫測的人心書寫,才能将時代的浪潮推至最高,才能襯出大浪過後的風雨飄搖和人世蒼茫;那一句句 " 江湖再見 " 和黃浦江上的節日煙花,才能令觀衆産生怅然的悲劇感。
《繁花》原著出人物底色,《上海賦》畫精神圖層,馮侖和應健中提供戲劇沖突,讓故事的起落興衰有一個着力點,王家衛和編劇秦雯再加以創作,這樣的故事從裏到外都撐得住,罩得緊,寫得密,綁得牢。故事好看,正在于此。
貳
" 我覺得《繁花》應該是在我最美的年華裏,留下了我最美的樣子,是我值得一輩子拿來回看的一個作品。"
《繁花》首映禮上,辛芷蕾發出這般感慨。别的演員,如唐嫣、馬伊琍等也有同感。事實上,幾乎所有參演王家衛電影的女演員,都曾将人生最美的模樣,呈現給王家衛。
他的單機位拍攝、遮擋攝影、倫勃朗光、膠片調色、慢速快門、抽幀影像等,無不是他的美學風格。人物好看,是腔調,是追求,是王家衛之所以是王家衛的不二法門。而成就這種極緻攝影的,自然少不了一群資深人士的助力。
片頭字幕,視覺總監鮑德熹,20 次提名、7 次榮獲金像獎最佳攝影,2000 年憑借《卧虎藏龍》斬獲奧斯卡最佳攝影。可以說,他在攝影界的位置,如王家衛在導演界的位置般,都是令人仰止的大師。
有鮑德熹掌舵,王家衛在攝影上的任何想象和苛求,幾乎都能實現。單從他的微博所發布的人物劇照來看,觀衆就能明白,要成就《繁花》的影像魅力,鮑德熹及其攝影、燈光、移動團隊,可謂是居功至偉。
鮑德熹微博,他攝 " 李李 " 辛芷蕾
當然,一部影視劇的視覺呈現,遠不隻攝影一層。
片尾字幕中有一欄前期籌備組,其中 " 照片 / 資料提供 " 提到兩個名字:羅伯特 · 凡德 · 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和陸元敏。
休斯特的代表作之一,是 " 獻給中國人民 " 的《中國人家》攝影集。他早在 1990 年就來到上海,爲那些業已褪色的事物、觀念、文化以及逝去的時代,按下了珍貴的快門。後來,他定居上海,持續記錄這個地方,并跑遍 20 多個省份,專注拍攝家庭。
休斯特鏡頭下的 1990 年代的上海,圖據視覺中國
休斯特是上海的異鄉記錄者;陸元敏則是上海本地最重要的影像記錄者之一。他的代表作《上海人》《蘇州河》,讓上海的市井、工廠、市場、闆橋等諸般日常,都以光影的形式形成回溯舊日時光的确鑿的證據。
陸元敏攝上海,圖據上海畫報 -IC
他們的攝影作品或許沒有直接呈現進王家衛的上海;但一定是劇組理解乃至回到 1990 年代上海的一把鑰匙。
《繁花》是一曲上海的幻夢。高度還原 1990 年代的上海場景,不僅是一種考驗,更是必然要求。上海人屠楠是本片的美術總監,曾在采訪中坦言,他和王家衛做了大量調研,其中尤以黃河路爲最。根據海量資料,他們在影視基地搭建出一條全長 200 多米的黃河路,濃縮了 199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 30 多家風格各異的飯店。
" 不僅尊重曆史樣貌,也更尊重當年黃河路給人的感受——這就需要一個視覺轉譯的過程,對某些部分進行誇張和調整。" 屠楠和王家衛的置景理念是一緻的,要在尊重時代與地域特征的基礎上,力求實現對 " 當時人的感受 " 的還原,故而必須有一定的誇誕效果,以凸顯 " 當年的喧嚣與誘惑 "。
劇集中還涉及到大量的曆史影像,搭配寶總的旁白,以顯示時代的洶湧與改革開放的浪潮。這塊影像的顧問,由爾東強負責。他是著名導演爾冬升的堂弟,也是一名攝影師。他的攝影代表作之一,就是聚焦 1977 年— 2008 年的上海城市攝影系列。
《繁花》的故事很多在 " 夜東京 "" 至真園 " 上演,食物是這出戲中的重要 " 配角 ":汪小姐的排骨年糕,雪芝的熱氣羊肉,升級版的 " 本幫懷石 ",港式粵菜 " 仙鶴神針 " ……熒幕上的活色生香,背後是 " 繁花食譜 " 設計者李舒和食廬餐飲等地的大廚,既艱辛又愉悅的合作。
這位 80 後 " 上海小囡 ",以美食爲切口,創作有多部作品,入組後王家衛給她布置的作業是寫十個《繁花》中的美食故事。
她在采訪中直言,劇中每種菜肴,食品美術團隊都要準備出十幾份備用,不僅要拍出來好看,還要經得住反複拍。劇中的滿堂紅 " 寶總泡飯 ",光配菜就設計了 50 多種,幾乎囊括了她吃過的所有泡飯版本。泡飯的器皿也頗爲講究,爲了能保證揭開蓋子時仍然熱氣騰騰,特意改成了有蓋壁厚的蓋碗,每次燒到滾滾熱,一溜小跑送到 " 夜東京後廚 ",隻是苦了胡歌,第一口就被燙到。
可以說,《繁花》荟萃了各行各業的精英,共同織就了一座似錦如花、流光溢彩、如夢似幻的上海。
叁
在至真園與金美林打響的 " 黃河保衛戰 " 中,出現一個香港演員鍾鎮濤,他飾演金廚,助李李解決危機。
他的形象與造型,恰恰是在緻敬港片《金玉滿堂》。事後,李李提出會盡快給金廚的徒弟辦好來滬手續。而《金玉滿堂》裏,扮演鍾鎮濤徒弟的演員,就是張國榮。
一個小小的劇情彩蛋,背後埋藏的是王家衛對張國榮的懷念與溫情。
同樣是這場戲中,至真園與金美林交鋒的畫面構圖,與《一代宗師》中葉問和宮二的對峙,幾乎一模一樣。
上:《繁花》,下:《一代宗師》
這種刻意的相似或繼承,還有很多。
如寶總和李李在街頭散步,情波湧動,卻默不作聲。這一幕,很難不讓人想起《一代宗師》中梁朝偉與章子怡在香港街頭的漫步,以及《花樣年華》中梁朝偉與張曼玉的行走。
上:《繁花》;中:《一代宗師》;下:《花樣年華》
第一次股市大戰後,李李被調查。審訊結束後,她上了寶總的車。她隻想 " 好好睡一覺 "。寶總負責開車。穿行在黏濕的上海街道,鏡頭切碎,輪番凝視李李的面部,呈現給觀衆的是疲倦,也是暧昧,是舒展,更是情欲。
這種鏡頭不新鮮。王家衛的《2046》,用過同樣的手法聚焦梁朝偉。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情節的插曲《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曾出現在王家衛 1988 年的電影《旺角卡門》裏。該片裏的阿華死于槍下,或許正暗示了李李内心深處的那段情緣—— A 先生的命運,同時隐約暗示了李李和寶總的關系。
王家衛在音樂方面,一向有獨到的感覺。《繁花》裏極盡鋪陳地使用音樂,達到 57 首之多,版權費據說已超過千萬元。其中有部分歌曲,就像王傑這首歌般,是王家衛的二次使用。
像李李和寶總走在上海街頭,背景出現一首拉丁舞曲《My shawl》。這首歌曾用在《阿飛正傳》中。阿飛與蘇麗珍、咪咪等人的情感晦暗不明,不也正暗示了李李和寶總之間若隐若現的情緒流轉嗎?
失落的玲子在雨夜離開夜東京,以及回憶她與寶總的過往時,出現一緻插曲《Dark Chariot》;該曲在《2046》中則是 Lulu(劉嘉玲 飾)與死去男友的專屬配樂。用它來配玲子的 " 失戀 ",再恰當不過。
還有《La Donna Romantica》,既是宮二與葉問的告白配樂,也是寶總與李李在樓梯下将吻未吻的聲音暗流。
插曲的設計,正如同劇情的彩蛋、構圖的重複以及攝影的美學繼承一般,都飽含王家衛的心思與深情。它們構成一座迷人的叙事宮殿,迸射出另一番花樣年華,成就另一種 " 阿寶正傳 "。
所以,《繁花》爲什麽好看的終極答案,就在于那個屹立世界影壇,擁趸甚多,獨一無二的王家衛。
《繁花》像是王家衛電影宇宙的一次集中展覽,像是王家衛無法割舍的上海情結的完美複刻,更像是一個正奔七十而去的導演,在用盡一切力氣所完成的一場盛大而又夢幻的懷舊。
他在《一代宗師》說 " 念念不完,必有回響。" 十年之後,一場《繁花》,滬上男女,響與不響,都成爲王家衛的 " 回響 "。
這聲 " 響 ",來得遲,卻不晚。于王家衛而言,是生命的完成;于觀衆而言,是珍貴的禮物。隻是不知,下一次再見王家衛,又是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