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圖 / 小羅
前幾天,我的同事彭楚微老師在夜話中提到了《貓的搖籃》這本小說,它的核心論點是 " 人和人不可能相互理解,知道自己要做什麽就夠了 "。我對這句話深以爲然。
不管是平時自己在網絡上遊蕩,旁觀沖突、收集信息,還是在編輯部和同事們聊天,我越來越感覺到一個傾向:在我們過去的成長環境中一度被視爲 " 公理 ",或者在教育過程中灌輸給我們的價值,已經改變了。比如,我們一度被教育,互相理解是好的,尋求人與人的連結是好的;兼容并包、求同存異是好的;多元開放是好的……現在,這些似乎都已經變了樣。
我相信核心價值沒有那麽容易變化,真善美、愛和友情仍然是人們追求的重心。但在追求這些事物的時候,人們似乎很難再去負擔過程中遇到的成本,甚至風險,如果斷定風險大于收益,人們就會放棄 " 理解 " 和 " 連結 "。
從簡單的方面講,越來越普遍的精神上的疲憊既拉低了交流欲望,也拉低了對負面情緒的承受阈值。幾年前我還有力氣在網上分享趣事,發表觀點,再和來看的人争論幾句;現在不回複和不搭理是首選,再就是屏蔽和拉黑,或者長期關閉評論。原因很簡單:我很累,不想說話,更不想和讓我不高興的人說話。我甚至不願意看到令人厭煩的觀點和新聞,因爲這也會引起多餘的情緒勞作——活在同溫層和自造的信息繭房中最輕松。
我們似乎已經生活在人與算法相互選擇的賽博世界中
從複雜的方面講," 互相理解 " 這件事聽起來非常美好,但假如我們真的遭遇困境時,它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這個問題可能更麻煩一些,也更難以公開談論。
觸樂有時會寫一些關于小圈子和亞文化的報道。從乙女遊戲到谷圈 " 瓜人 ",從二次元到 "Bot" 文化。出于新聞性的原因,這些報道經常是對某個事件的跟進,并引出一系列對原因的探究和分析。在讨論和報道的過程中,越是深入,我就越覺得,小圈子其實無法脫離大環境而存在,因此很多問題很難單純用亞文化的特性解釋,也不是小圈子内部消化得了的。在這樣的前提下讨論小圈子和亞文化,意義的确很有限。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些由小圈子内部争端造成的霸淩、" 開盒 " 乃至舉報事件。在公開的輿論環境裏,人們傾向于分析和讨論匿名惡意、小群體的身份認同、黨同伐異等等問題,并且寄希望于更多的溝通和理解。但另一些事實是,霸淩行爲在管控已經如此嚴格的網絡仍然肆無忌憚地發生,一些滿懷惡意的人 " 尋找 " 普通人的真實身份信息也越來越容易,而這些現象顯然不隻出現在小圈子裏。
亞文化同樣如此。即使隻把目光限制在遊戲行業内,我們也不難發現,當今國内遊戲市場健康程度堪憂,固然有商業化和消費行爲的影響,但若要談起商業化和消費行爲,導緻它們出現問題的原因也不僅限于遊戲市場。
因 " 廁妹 " 網暴而失去生命的依奈,她的父母仍然在嘗試在現實中追責
這會讓我覺得,我們不是不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環境變得更好,但在公開讨論 " 互相理解 " 的話題時,總會隐約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這或許是越來越多的人考慮 " 成本與風險 " 的原因之一——現在,尤其在互聯網上,當人們在追求理解和連結的時候,面臨的成本和風險已經不僅僅是情緒上的,不僅僅是遇到合不來的人浪費了感情、生了氣,而是随之而來的沖突和可能帶來的一些無法預料的後果。爲了避免這些,還不如眼不見爲淨,努力 " 相安無事 ",哪怕這種消極舉措也越來越難維持。結果,那些讨論和對話似乎也隻能起到安撫情緒的作用:假裝對現狀多了一些理解,我們就更容易忍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