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挑起全國經濟大梁?
省域經濟格局再次發生變化
這是 2023 年各大省份 GDP 數據:
廣東江蘇強者恒強,與其他省份明顯拉開差距,但粵蘇差距有所拉大,廣東先行一步突破 13 萬億大關,連續 35 年位列全國第一。
在主要經濟大省中,山東、浙江、四川均躍上新的台階。山東晉級 9 萬億俱樂部,浙江突破 8 萬億,四川首破 6 萬億。
從經濟位次來看,四川首超河南,晉級中國經濟第五大省;上海反超安徽,重回經濟 TOP10 大省之列;而遼甯反超重慶,爲東北扳回一局。
從經濟增速來看,海南、西藏是毫無疑問的增長之王。
兩省高增長背後,一方面存在前一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數影響,另一方面則有海南自貿港等政策優勢釋放出的新增長動能。
可以發現,多數省份名義增速與實際增速之間存在差異,部分省份名義增速更是遠低于實際增速,這是爲什麽?
一個原因是,GDP 終核對初核數據有所調整,這是經濟統計的常态。
一般年度 GDP 要進行兩次核算,第一次爲年初的初步核算,第二次爲年末或次年的最終核實,兩者存在一定差異。
國家層面如此,省域層面也是如此。但基本面不同,統計誤差有别,有省份調增,也有省份調降。
每隔 5 年,我國還會進行全國性的經濟普查,還将對曆年的統計數據進行再次修正,覆蓋面和影響比終核更大。
由于各地終核數據尚未發布,我們在統計中仍以 " 初核對初核 ",但如果對比終核數據,基本都是正增長的。
二是價格因素,經濟總量有名義 GDP 和實際 GDP 之分。
我們常說的經濟增長,一部分是來自價格的增長,另一部分是來自實際生産的增長,前者不可持續,後者更符合現實。
衡量 GDP 增長也有兩大指标,一個是以現價計算的名義增速,另一個是扣除價格、通脹因素之後的實際增速。
一般而言,通脹現象更爲常見,名義 GDP 增速往往高于實際增速。反之,如果 CPI、PPI 下行,名義增速也可能不及經濟增速。
前些年,山西、内蒙古、新疆等能源大省名義 GDP 增速一度大幅狂飙,背後就有煤炭等能源價格大幅飙升的因素。
如今,當能源價格開始回落,加上工業及物價形勢變化,部分省份整體價格指數轉負,名義增速開始跑輸經濟增速。
十強省,何以再洗牌?
過去 10 多年來,我國十強經濟大省曆經多番洗牌,除了廣東、江蘇、山東穩居前列之外,其他地區一直都出你追我趕的狀态,省域經濟競争越來越白熱化。
回顧曆史,從 1980 年 -2000 年,十強省都不乏東北省份的身影,而北方省份更是一度占據半壁江山,但從 2010 年以來,東北身份不見蹤影,而北方省份也在逐步退場,如今隻剩下山東、河南兩省。
2023 年,全國十強省再次發生巨大變化:一是四川超過河南,首次晉級全國前五;二是上海反超安徽,重回全國前十。
先看四川,四川何以趕超河南?
這背後,一方面是統計因素所緻,河南 2022 年終核 GDP 有所調整,導緻 2023 年經濟數據跟随調整,被四川直接趕超。
抛開統計因素,四川這些年發展勢頭也不錯,幾乎每隔 2-3 年邁過一個萬億大關。
2007 年四川 GDP 總量首次邁過萬億大關,2011 年突破 2 萬億,2015 年突破 3 萬億,2018 年突破 4 萬億,2021 年突破 5 萬億,2023 年突破 6 萬億。
這背後,國家戰略傾斜、财政轉移支付、地緣格局變遷、産業西移和強省會的存在,是關鍵因素。
四川身兼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内大循環、國家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等多重戰略疊加的優勢,發展自然如虎添翼。
同時,國内大循環戰略的确立,産業西移的加速,助力四川迅速建立現代産業體系。
而強省會的存在,更爲四川培育一個強大的經濟産業中心,讓中西部有了與東部經濟強市一争高下的機會,也爲産業、人口流入提供了支撐。
再看上海,上海反超安徽,安徽爲何跌出了十強省?
前一年,受到疫情等超預期因素的沖擊,上海經濟一度被安徽趕超,安徽由此首次跻身十強省之列。
借助長三角一體化、中部崛起等左右逢源的戰略優勢,再加上市市通高鐵帶來的區位之變,以及最牛風投城市的助力,安徽經濟一路趕超。
2023 年以來,在全力拼經濟之下,安徽雖然發展勢頭依舊強勁,但上海經濟恢複态勢更強,由此反超安徽,重回十強省。
從各項經濟數據來看,上海消費同比增長 12.6%,投資同比增長 13.8%,成爲穩經濟的重要支撐。
而面對國内國際形勢的變遷,上海絲毫沒有放松。
去年以來,上海放下經濟第一大市的矜持,主動奔赴成都、武漢等中西部招商引資,首開 " 逆向招商 " 之先河,将拼經濟發揮到極緻。
同時,上海再提 " 工業 25%" 紅線,要求工業占 GDP 比重不能低于 25%,釋放出全面推進制造強市的最強音。
遼甯反超重慶,東北開始絕地反彈?
東北與西南,是我國區域經濟重要的兩極。
長期以來,西部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短闆,東西差距之大備受關注。
早在 1960 年代前後,東北地區就通過 " 三線建設 ",向西部轉移了大量的工廠、技術裝備,爲西南地區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奠定基礎。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出台西部大開發戰略,賦予西部鼓勵類産業減按 15% 繳納企業所得稅等一系列政策紅利,由此帶動西部崛起。
20 多年過去,在國家戰略傾斜、财政轉移支付支持、産業西移、内陸開放、國内國際大循環等戰略的加持之下,西南地區一路猛追,逼近乃至趕超東北。
東北三省,以遼甯爲主,遼甯經濟總量接近吉林、黑龍江兩省的總和,爲名副其實的東北 " 老大哥 "。
早在 2007 年,四川 GDP 總量首次超過遼甯;2021 年,重慶實現對遼甯的首次趕超,而雲南、廣西也在步步緊逼,這一度被視爲西南全面趕超東北的信号。
然而,2023 年,形勢有所逆轉,遼甯以 3.02 萬億元的經濟總量,反超重慶的 3.01 萬億,爲東北扳回一局。
在東北三省中,除了黑龍江經濟不及預期之外,遼甯、吉林均跑赢全國大盤,這在過去并不多見。
這背後,地緣變局或是最大影響因素。
衆所周知,新一輪大國博弈,帶動全球産業鏈轉移,地緣格局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處于邊緣的東北,再一次成爲中心。
去年 5 月,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獲批爲我國内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與海邊最近僅有幾公裏的吉林省,終于變相打通 " 出海口 "。
随後,俄羅斯 " 批準中國管理遠東 " 的傳聞不胫而走,雖然最終被證明是 " 洋蔥新聞 ",但也說明東北亞地緣格局變遷對于東北的潛在利好。
最突出的表現,當屬外貿的 " 東升西落 "。
2023 年,中俄貿易首次突破 2000 億美元,創下曆史新高,與俄羅斯毗鄰的黑龍江、吉林、遼甯都是受益者。
2023 年,遼甯省對俄進出口增長 53%,黑龍江增長 67.1%,吉林更是同比大增 210.7%,有力穩住了東北的外貿形勢。
此外,今年以來,哈爾濱突然出圈,成爲 2024 年第一個網紅城市,借助 " 讨好型市格 ",扭轉了人們對于東北的刻闆印象。
雖然網紅城市終究是速朽的,但哈爾濱的出圈,不僅爲當地帶來新的增長的可能,還有助于打破 " 投資不過山海關 " 的傳統認知。
當然,相比地緣變局還是網紅城市帶來的機遇,東北自身的産業轉型、營商環境改革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新一輪振興東北的關鍵所在。
拼經濟仍然至關重要
去年底召開的重要會議指出," 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爲最大的政治,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 "。
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再次凸顯了拼經濟的重要性。
過去幾十年,城市競争最大的特點當屬 " 經濟錦标賽 "。以招商引資爲工具,爲經濟增長而競争,被視爲 " 中國奇迹 " 的重要助力之一。
如今,在日益不确定性的大環境面前,安全的重要性開始上升,但從上到下,從來都沒有忽視經濟增長的重要性。
且不說 GDP 增長與保就業之間有着直接而緊密的關聯。研究表明,1 個點的 GDP 增速對應 200 萬的新增就業,這正是 GDP 增速目标的重要性所在。
就現實而言,面對迫在眉睫的地方債務、地産變局等問題,經濟增長也是最終的解決方案。
對于省域經濟來說,大投資時代正在逝去,而全球産業大調整帶來的壓力凸顯,再加上新一輪技術革命如火如荼,稍不留神,就會被甩到後面。
一個新能源汽車,就攪動了全國的傳統汽車工業地理格局,而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新材料、智能制造帶來的影響同樣是深遠的。
所以,誰能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誰能率先完成産業轉型,誰就能走在前列。
文章來源:國民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