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地方加強新基建部署,發改委、工信部等明确新基建支持政策,節後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建材企業新項目亦逐步啓動,行業有望迎來恢複性發展。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做好 2023 年中央企業投資管理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确中央企業 2023 年投資工作重點:優化投資布局方向。聚焦國家重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産業鏈強鏈補鏈等重點領域,推動企業在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推進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形成 " 科技—産業—金融 " 良性循環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布局實施一批補短闆、強功能、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
據了解,2022 年 12 月廣義基建與狹義基建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增速分别爲 11.52%、9.4%,較 11 月分别略有下降、略有上升。廣義基建與狹義基建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 12 月增速環比上月分别減小 0.13 個百分點、增加 0.5 個百分點。在宏觀經濟承壓背景下,基建逆周期調節作用有望持續發揮。
而根據百年建築調研顯示,重大工程項目的資金回籠速度較去年加速,進一步刺激基建開工率提高,施工進度進一步加快。市政整體資金到位較去年有改善,尤其一線和強二線城市的市政資金更加有保障,其中民生工程的市政項目資金拉動效果更好。目前全國 12220 個工程項目中,工程項目複工率爲 86.1%,近兩周複工數據提升,尤其是基建複蘇明顯,顯示 2023 年基建端建材需求有望超預期。
國信證券分析指出,當前經濟形勢的不确定性仍未消散,積極的财政政策仍有空間,2023 年乃至未來三年内的主基調仍然是加強基建項目統籌謀劃,加大基建投資力度。可以期待更加強烈的基建投資需求釋放,專項債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基建投資的資金支持力度有望持續加強。
點評:自去年 5 月起,基建投資累計增速持續環比提升,一定程度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後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去年 9 月以來,國家多次強調發布一攬子政策接續政策,随政策落地實施,2023 年有效投資有望持續擴大,基建投資持續提速可期,疊加國企改革、一帶一路、估值體系重建等主體性機會,傳統基建及新基建均迎來發展機會。
這裏,通過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爲粉絲朋友帶來 4 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三和管樁
三和管樁是一家從事多種型号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管樁生産及銷售的企業。在穩增長基調下,基建投資大力推進,加上專項債的快速發放,基建項目有望快速落地執行。2022 年全國各省份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均有較大布局規劃,預計預制混凝土管樁在基建市場的需求将大幅提升。此外,穩增長背景下,今年地産端政策持續發力,地産開工情況有望好于去年,進一步增加了預制混凝土管樁的市場需求。(銀河證券)
2、科順股份
從地産大環境來看,當前多城政策頻發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地産政策從供給端逐步邁向需求端。同時數據端也反映節後地産銷售漸暖,據國家統計局,2023 年 1 月 70 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增加,其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降轉漲、二三線城市則環比降勢趨緩。在前期供需兩端對于地産寬松政策進行定調的背景下,有望帶動建材、裝修需求回升,支撐産業鏈估值繼續提升。(财通證券)
3、中鋼國際
中鋼國際作爲國際冶金工程龍頭,積極開展低碳冶金自主集成技術研發和工程化實踐,承建的多項低碳冶金示範性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同時參與編制全國鋼鐵行業碳排放清單以及多項鋼鐵行業标準。去年上半年公司綠色低碳工程技術合同占新簽合同 40%,新簽六安鋼鐵綠色帶式球團、中厚闆,建龍西鋼雙高棒、數字化示範帶式球團,山西宏達連鑄機項目,銅陵景鋼寬厚闆等一批自主技術項目,随着雙碳政策持續推進,公司有望憑借自身技術實力率先搶占市場份額。(申萬宏源)
4、深城交
深城交爲深圳本土重要交通決策科研機構,實力雄厚,簽訂協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在智慧道路、智慧樞紐、智慧公交、智慧出行、TOCC、車路協同、智慧高速等交通業務領域,展開市場戰略、市場拓展、解決方案、專業技術等多方面合作,包括加大深圳交通類項目合作力度,加快全國交通類項目合作,加強交通行業聯合解決方案合作,加強協同營銷合作等,助力公司非本土業務拓展。本年度公司已與騰訊、華爲先後簽訂框架性戰略合作協議,作爲車路協同領航者,且居于先行城市,公司仍将持續受益于交通新基建。(光大證券)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