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裡可以買到靜注人免疫球蛋白?" 近日,有些老百姓把丙種球蛋白當成新冠的救命藥瘋狂搶購,多個城市出現 " 求購丙種球蛋白 " 熱,導緻這一藥物的需求量激增。日常一瓶球蛋白的進貨價約 300 多元,但目前個别市場終端銷售價可高達上千元,甚至有達到 1700 元一瓶的。
據報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副主任藥師付偉、主管藥師李夢和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嚴麗呼籲,丙種球蛋白屬于血液制品,使用不當會帶來不少的副作用,且該藥無法像退燒藥那樣擴大産能,在供不應求的特殊時期,應嚴格控制使用,将它留給真正有需求的患者。
原本出廠價 300 多元,有些地區被炒至上千元
公開資料顯示,丙種球蛋白又叫免疫球蛋白,治療中應用的注射用丙種球蛋白(也稱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是從健康人群的血漿中提取制備而成的。作為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一般用來治療原發性免疫球蛋白 G 缺乏症、繼發性免疫球蛋白 G 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值得注意的是,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并非 COVID-19 人免疫球蛋白,不是新冠患者特異性治療藥物。
據第一财經報道,一位曾經代理過球蛋白的渠道商對記者表示,球蛋白可以起到增強免疫作用,該産品在發達國家應用較普遍。但在新冠疫情出現之前,該産品在中國的使用率并不高,主要是市場教育不足。鑒于中國使用率不高,一些進口球蛋白在中國的銷售價一度出現倒挂情況,即價格低于在發達國家銷售價的。不過,近期以來,随着奧密克戎感染人數增加,球蛋白随之 " 出圈 ",市場的認知度大大提高。
" 原本球蛋白全國三分之一的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廣東,尤其是廣東的潮汕地區。作為被政策嚴格管制的藥品,日常出廠價 300 多元一瓶,藥店零售價在 450 元左右。近期在一些地區,該藥品被爆炒至上千元,除了跟疫情帶來的需求量大增有關外,一些渠道商也在囤積炒作,尤其是近半個月以來,市場囤積的現象有擡頭趨勢,這種囤貨一定程度也加劇了市場供應緊張。另外,在囤積過程中,一些渠道商也會層層加價,一層可能加價 50% 後再進行轉讓。" 上述渠道商對記者透露稱。
" 目前國内可以生産球蛋白的企業并不少,球蛋白主要的生産原料是血漿,雖然血漿産量每年都在增長,但增加的量仍有限。因為疫情原因,球蛋白市場需求大增,但對于企業而言,短期内要擴産并不容易,因為除了受制于原料供應緊張外,該産品生産難度也頗大。" 有球蛋白生産企業人士對記者表示。
在治療新冠中,球蛋白可以發揮的作用,到底多大?" 球蛋白用于被動增強人體免疫,在感染後期免疫力低下合并各種感染的人群使用,其他人并沒有必使用,也沒有預防作用。" 有感染科專家對記者表示。
" 靜注人免疫球蛋白 " 爆紅!臨床藥師回應
據長江日報 2023 年 1 月 1 日報道," 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并非 COVID-19 免疫球蛋白,無需盲目搶購,更不能濫用。"1 月 1 日,針對近日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遭到搶購的現象,武漢市第一醫院呼吸内科臨床藥師、副主任藥師鄧體瑛做出健康提醒。
鄧體瑛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提到的針對新冠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具體名稱為 "COVID-19 免疫球蛋白 ",而非普通的 " 靜注人免疫球蛋白 "。COVID-19 免疫球蛋白是專門的新冠免疫球蛋白,裡面含有大量抗新冠的抗體。市面上普通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一般用于嚴重的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患者、病毒性肝炎的密切接觸者、免疫力低下且病重的老年患者、新生兒敗血症等,在其他治療的基礎之上,有時需要将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作為輔助治療手段,暫時性提高機體免疫力。
基于大家的既往認知,認為此藥能提升免疫力,用了總比不用好。" 現階段普通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新冠治療存在一定程度的濫用,目前也尚無确切證據表明其對新冠有預防或治療作用。" 鄧體瑛說。
鄧體瑛表示,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屬于一種外來異體蛋白,盲目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制品進入人體内,有時反而會幹擾自身抗體的形成,導緻自身免疫力難以建立。作為血液制品,人免疫球蛋白在輸注過程中還很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
" 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适應證之一是重症感染,多用于 ICU 病房。該類産品是平時就比較緊缺的藥。" 因此,鄧體瑛呼籲廣大市民:普通人不要抱着囤藥的心理去搶購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将藥品留給更對症的、有需要的患者。
據報道,武漢第四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許濤向記者介紹,對健康人和輕症患者而言,沒有必要使用該藥。首先,它是血液制品,要避免濫用。其次," 丙球 " 的效果是有時效性的,是用于存在免疫缺陷的危重症病人的關鍵時期,而且即使是使用,也需要根據病人的體重和病情計算用量,不能随意注射。對健康的普通人而言,希望通過使用該藥達到增強免疫力的效果是不現實的,甚至有可能對自身的免疫造成幹擾。臨床上也有許多患者使用後并沒有對病情有明顯的改善。
許濤提醒,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切勿濫用。同時," 丙球 " 不是保健品,若是沒有特殊疾病無需搶購,建議将其留給更需要的病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第一财經、長江日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