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内猜測紛纭許久,谷俊麗的去向終于于近日敲定:
前小鵬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谷俊麗加入奇瑞汽車,出任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自 2020 年 3 月離開小鵬汽車,谷俊麗在而後的 2 年多時間鮮少在業内 " 露面 ",關于其去向曾有諸多版本流傳。去年 11 月,谷俊麗公開爲複星集團旗下的智能駕駛供應鏈公司「複睿智行」站台,引發了業内猜測。
此次,谷俊麗在大卓智能科技的新任職給出了答案。
據企查查顯示,大卓智能科技成立于 2023 年 2 月 1 日,注冊資本 6.25 億元,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爲高新華。公開資料介紹,高新華是奇瑞汽車的執行副總經理及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在奇瑞汽車創立初期即加入公司,是公司的元老級人物,曾在關鍵時刻 " 救火 "。
這家由高新華擔任法人的新公司——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側重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經營範圍包括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硬件銷售、地理遙感信息服務、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除了高新華和谷俊麗以外,大卓智能另有 5 位董事、2 位監事和 1 位财務負責人,均出身自奇瑞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汽車和谷俊麗都是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
其中,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蕪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合計持股比例爲 80%,上海駿名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餘下的 20% 股份。而上海駿名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是由谷俊麗實際控股,持有 99% 股權。
仿「毫末模式」
谷俊麗與奇瑞汽車之間的洽談對接,自去年 9 月已有消息流出。據了解,谷俊麗于去年 11 月就已經在爲新公司做籌備,希望能在 2023 年前注冊、搭建團隊——目前看來,這一目标已順利實現。
某自動駕駛公司高管此前向新智駕透露,谷俊麗(大卓智能科技)與奇瑞汽車之間的合作關系,類似于毫末智行之于長城汽車。
毫末智行是由長城汽車内部孵化的自動駕駛公司,前身爲 2015 年長城汽車成立的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部,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張凱也出身自長城汽車,是長城汽車自動駕駛部門的負責人。
2019 年 11 月,爲吸引更多自動駕駛人才加入、發揮自動駕駛部門更大的自主性,毫末智行從長城汽車獨立出來。2021 年 2 月,百度 17 年老兵、原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顧維灏加入毫末智行,擔任 CEO 及董事并爲毫末智行帶來諸多百度老部下。
毫末智行與長城汽車之間的關系,也奠定了前者在自動駕駛上采用漸進式研發路徑的基礎。毫末智行以特斯拉爲榜樣,先從 L2 級别的智能駕駛做起,在長城汽車車型上實現量産,再逐步過渡到更高級别的研發。
從上述角度來看,高新華與谷俊麗,張凱與顧維灏,兩兩所搭配的角色和職務或極爲相似。
和大多數老牌本土汽車品牌一樣,奇瑞汽車依靠低端車型起家,同時不斷嘗試進軍中高端市場。如 2018 年發布、沖刺中高端市場的 " 星途 " 品牌,直至今日并未掀起太多聲浪。
在此大背景下,奇瑞汽車寄望于引入自動駕駛技術支撐品牌的高端化。2022 年 9 月,奇瑞汽車宣布與華爲智選車合作造車,将發布全新電動車品牌,售價在 30 萬元以上。
除了走合作模式,奇瑞汽車也堅持自研方向。
奇瑞汽車還發布了「瑤光 2025」戰略,計劃在未來 5 年,投資 1000 億元專門用于技術創新,培養研發人員超過 2 萬人。奇瑞宣布,三年内 IPO 上市,2023 年推出對标特斯拉的高端車型,到 2025 年實現 L4 級自動駕駛。
奇瑞汽車與谷俊麗的牽手,并不讓人意外。自帶特斯拉 " 光環 " 的谷俊麗,正是近年來發力自動駕駛能力建設的奇瑞汽車急需的人才。
另外,大卓智能與毫末智行,同爲本土傳統車企孵化的自動駕駛公司,或許在發展路徑上也會有重合之處。
毫末智行實現獨立後,陸續引入了美團、高通、高瓴資本、首程控股等股東。但目前,長城汽車仍是毫末智行最大的股東。毫末智行則爲後者旗下多款車型提供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包括魏牌摩卡、坦克 300 城市版、魏牌拿鐵等。
通過爲長城汽車服務,毫末智行可獲得大量自動駕駛汽車訓練數據,不斷叠代算法,同時在資本寒冬下,毫末智行也能獲得長城汽車的支持,财務壓力比其他自動駕駛公司要小。
相比之下,潛在的限制性在于,服務對象比較單一。因此,毫末智行正通過發展末端無人車等其他業務來實現産品多元化,同時與長城汽車之外的合作夥伴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回到由奇瑞汽車孵化的大卓智能,在未來也極有可能面臨相同的機遇與挑戰。
谷俊麗其人
兩年前,谷俊麗因 " 家庭原因 " 離開小鵬,此後在業内沉寂了 2 年多時間。
據消息人士透露,谷俊麗與小鵬汽車的競業協議于去年結束,此前她曾收到多家車企的入職邀請,包括高合汽車。
與其他自動駕駛明星專家一樣,谷俊麗有着一份亮眼的履曆。
谷俊麗是清華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香槟分校聯合培養博士。在清華大學期間,她作爲核心人員研發過超長指令字數字信号處理器。前往美國深造後,谷俊麗參與了 UIUC 超級計算機上的研究工作,先後在 Google 總部和創業公司 Personify 實習。
2012 年,谷俊麗加入 AMD 中國研究院擔任高級研究員,負責帶領 AMD 人工智能團隊從事異構計算平台、人工智能 +Big Data 相關的研究。
2016 年 2 月,谷俊麗加入特斯拉。她作爲特斯拉 Autopilot 機器學習技術主管,領導了自動輔助駕駛功能 Autopilot 2.0 硬件支持下的機器學習算法的設計、研發與演進。
2017 年 4 月,谷俊麗從一名技術主管,升任爲 Autopilot 機器學習高級工程師,負責創建特斯拉機器學習路線圖和演進方向。
2017 年 10 月,因特斯拉一場大規模裁員行動,谷俊麗離開特斯拉,加盟小鵬并出任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
期間,谷俊麗在矽谷成立了研究團隊 Xmotor.ai,主導設計了自動駕駛方案 XPilot 的發展路線和小鵬 P7 的自動駕駛系統架構,并幫助小鵬汽車建立了在數據采集、雲基礎設施方面的能力。
不過,業内對于谷俊麗爲小鵬汽車帶來的貢獻褒貶不一。随着吳新宙于 2018 年 12 月加入小鵬汽車,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團隊的管理權也開始從谷俊麗轉移至吳新宙。兩者雖同爲自動駕駛業務 VP,但谷俊麗需向吳新宙彙報。
一位 Tier 1 公司 CEO 此前曾向新智駕評價谷俊麗,他認爲如果吳新宙沒有接管谷俊麗與其它公司的芯片合作項目,小鵬汽車可能早已倒閉。
一位接近谷俊麗的自動駕駛從業者則對谷俊麗的光鮮履曆不以爲然,他表示,谷俊麗在特斯拉任職時,特斯拉還沒有很多實力強的員工,所以谷俊麗才拿到了較高的職級。
2020 年 3 月,谷俊麗因 " 個人發展及家庭原因 " 向小鵬汽車提出離職。據悉,當時小鵬汽車收回其股票,并給了谷俊麗近千萬元賠償。拿着這些賠償,谷俊麗告别了小鵬汽車。
雖然谷俊麗在小鵬汽車待的時間不算長,又時隔兩年才現身,但知情人士透露,仍有不少在小鵬任職時的老部下願意繼續追随谷俊麗。
那麽,再次出發的谷俊麗,能否幫助奇瑞汽車在智能電動浪潮中站穩腳跟?
雷峰網 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