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風科技 ( 002202 ) 、明陽智能 ( 601615 ) 、上海電氣 ( 601727 ) 、運達風電 ( 300772 ) 、中車風電 ( 601766 ) 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風電行業主要招投标數量規模 ; 中國風電行業中标規模
行業概況
1、風電定義及分類
風力發電是指利用風力發電機組直接将風能轉化爲電能的發電方式。風力發電機組是指将風能轉換爲機械功,機械功帶動轉子旋轉,最終輸出交流電的一系列電力設備。在風能的各種利用形式中,風力發電是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
風電主要可以分爲海上風電和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場是指架設在海洋上的風力發電設施,而陸上風電場是指架設在陸地上的風力發電設施。陸上風電場架設難度較低,成本較低,但會受地形和城市規劃的影響,海上風電場架設難度較高,成本更高,但是不受地形的限制,且海上有着更加豐富的風力資源。
2、産業鏈剖析
風電行業産業鏈的上遊爲風電發電設備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其他配套設備制造 ; 中遊爲風電機組整機、風電設備制造 ; 下遊爲風電場開發、建設運營及風電售電等。
近年來,在政策鼓勵下,中國的風電産業發展飛快,由此誕生了一批優秀的龍頭企業。如上遊葉片環節的中材科技、株洲時代等,風電鑄件環節的日月重機、華銳重工等,塔筒環節的天順風能、大金重工等,主控系統環節的南瑞科技、禾望電氣等,發電機環節的中電電機、中車株洲等 ; 中遊整機環節的金風科技、明陽智能、遠景能源、聯合動力、上海電氣等,風電電纜環節的中天科技、東方電纜等 ; 風電運維環節的大唐集團、中廣核等 ; 下遊風電總包環節的華儀電氣、特變電工等,風電開發建設環節的國電集團、龍源電力等,風電運營環節的國電投、三峽集團、華能集團等等。
行業發展曆程
中國風力發電始于 20 世紀 50 年代後期,主要是解決海島和偏遠地區供電難的問題,重點是非并網小型風電機組的建設。70 年代末期,中國開始進行并網風電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引進國外風機建設示範電場。1981 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成立。1986 年,中國第一座 " 引進機組,商業示範性 " 風電場 - 馬蘭風力發電場在山東榮成并網發電,标志着中國并網風電産業揭開了大幕,并從此走向發展。從中國建成第一個風力發電場至今已近 30 年,中國并網型風電産業發展大緻分爲以下 6 個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
随着 " 十四五 " 規劃、碳達峰和碳中和政策的推出,可再生清潔能源發電成爲了中國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和主要布局點,風力發電、清潔能源等行業的大力發展而步入快車道,未來行業的發展環境将持續向好。國家政策層面也将持續推進支持建設。
從全國各省市的風電行業發展布局來看,大多數省份在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提出推進使用風力發電建設,部分省份提出風電裝機規模發展要求,如河北省到 2027 年風電、光伏發電裝機達到 11900 萬千瓦,湖北省要求到 2025 年光伏、風電發電總裝機達到 3200 萬千瓦,四川省要求到 2025 年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 1.38 億千瓦以上。
行業發展現狀
2016-2021 年,中國風電行業累計裝機規模持續上升,年增幅均保持在 10% 以上,其中 2020 年風電累計裝機規模達到了 33.81%。截至 2022 年底,中國風電累計裝機規模達到了 3.96 億千瓦,同比增長 20.73%。
前瞻結合近兩年陸上、海上風電裝機量及風電建設成本測算,2020 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規模約爲 958 億美元,其中陸上風電市場規模 867 億美元,海上風電市場規模 91 億美元 ;2021 年風電行業市場規模爲 863 億美元,其中陸上風電市場規模 376 億美元,海上風電市場規模 487 億美元。
注:風電建設成本根據《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披露的信息進行測算。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前瞻估計未來五年,中國風電行業建設成本以每年 3% 左右的速度下降,結合 GWEC 預測的新增風電裝機規模數據,前瞻估計到 2027 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規模超過 700 億美元,總體來看未來幾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規模不會有太大的增長,主要原因是建設成本的下降和建設速度的放緩。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風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數據、産業研究、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産業鏈咨詢、技術咨詢、IPO 募投可研、IPO 業務與技術撰寫、IPO 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 APP】,還可以與 500+ 經濟學家 / 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