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網站,4 月 18 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 2023 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會上,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内生産總值 284997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 2.2%。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 11575 億元,同比增長 3.7%;第二産業增加值 107947 億元,增長 3.3%;第三産業增加值 165475 億元,增長 5.4%。
據新華社,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晖說,總的來看,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縮。
付淩晖(徐想 攝)
付淩晖解釋道,國際上一般認爲通貨緊縮的定義是物價總水平持續下降,往往還伴随着貨币供應量減少和經濟衰退。但是從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情況來看,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 1.3%,保持了溫和的上漲。從貨币供應量的情況看,3 月末廣義貨币 M2 增速是 12.7%,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從經濟增長的情況看,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 4.5%,比上年四季度有所回升,整體上都不存在通貨緊縮的狀況。
據中國網,付淩晖今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是服務性消費回升明顯。一是服務性消費回升明顯。二是商品銷售增勢較好。三是線上線下消費增長加快。四是居民消費傾向有所回升。綜合來看,今年以來消費整體呈現恢複向好态勢。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費意願有待進一步提升。下階段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積極增加優質供給,把擴大消費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結合起來,不斷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福祉。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 3 月份的通脹數據。當月,CPI 同比增長 0.7%,低于市場預期的 1%,且較上月增速回落 0.3 個百分點;核心 CPI 同比增長 0.7%,連續 12 個月小于或等于 1%。
同日公布的金融數據再次大超預期。3 月份,M2 餘額同比增長 12.7%,預期 11.9%,前值 12.9%;社會融資規模單月新增 5.38 萬億元,市場預期 4.42 萬億元,同比多增 7235 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 10%,較上月回升 0.1 個百分點。
市場對我國陷入通縮的擔憂再度加深,年内降息預期再次升溫。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通脹疲軟或低通脹是一種特殊的經濟狀态,通貨緊縮更多是經濟周期波動的物價階段性切換,不應将中長期低通脹擔憂或前期的反通脹力量。
據經濟觀察報,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我國通脹彈性下降後的低通脹不應被簡單視爲通貨緊縮。我國依然處于 " 強預期、弱現實 " 的經濟複蘇階段,強金融有望支撐後續經濟複蘇,再通脹動能蓄勢待發。
據央行官網,4 月 10 日 -12 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美國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币基金組織 / 世界銀行春季例會期間會見了日本、奧地利、瑞士、美國等 8 國央行行長或财長及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
易綱在發言中表示,中國經濟正在企穩回升,通脹保持低位,房地産市場出現積極變化,預計今年 GDP 增速将達 5% 左右。易綱強調,各方應采取切實行動确保第 16 次份額總檢查如期順利完成,中方願與各方一道落實債務處置共同框架。易綱感謝各方對 G20 可持續金融工作組工作的支持,并表示人民銀行作爲工作組聯合主席,将與各方密切合作完成今年工作任務。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國家統計局、新華社、中國網、經濟觀察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