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12 月 16 日中午 12 時,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新聞傳播學院 311 教室,舉行了新傳博士之家學術午餐會第十五季第 10 期,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友華帶來了《社科學術論文:選題、材料來源與撰寫》專題分享,這位知名學者的分享會吸引了數十名博士生前來聆聽,現場一座難求。
△陳友華
一手漢堡,一手資料,在南大新傳院的 311 教室,邊吃午餐邊聽大咖分享學術的場面并不陌生。從 2013 年 10 月份開始,每個周五中午的兩小時是博士和博士生們的對話時間——新傳博士之家迄今已經走過十年光陰,迎來了第 200 期學術午餐會。
△周曉虹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教育部 " 長江學者 " 特聘教授周曉虹亦是博士之家的 " 粉絲 ",他對現代快報記者表示:" 中國有 2000 多所大學,有無數學者在做各類學術工作,單個拆開看大多都是細微的,但當新傳博士之家做了 10 年 200 期學術午餐會,我覺得特别震撼,它在中國新聞傳播學院教育領域會是一件值得記載的事件。"
△ 200 期現場
十年光陰:200 次學術對話與碰撞
" 那天我很早就去了 418 教室,提前準備了許多問題,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博士論文答辯的時刻。" 十年過去了,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袁光鋒仍然清晰地記得 2013 年 10 月 16 日在南大鼓樓校區費彜民樓 A 座 418 室裡的一幕幕細節,這一天他以博士之家嘉賓身份,分享了博士畢業論文出爐的背後故事。
△袁光鋒
盡管博士論文答辯已經結束了 5 個月,但這次分享是他首次講出自己論文背後的經曆和感受," 小小教室坐了很多人,現場博士生提了很多問題,看得出來這些經曆是大家感興趣的。"
如今,博士之家已經陪袁光鋒走過了十載光陰,從鼓樓校區的 418 到仙林校區 311,這場學術馬拉松已經常态化舉辦了十年,博士之家成為無數博士學子汲取營養的一方精神家園:來自全球超 50 所頂尖高校的 200 位博士分享了各自的學術曆程。
△李金铨
8 年前,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教授李金铨在博士之家分享的一個寫作經驗至今仍在南大口口相傳。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周海燕告訴記者,2014 年 10 月 15 日,李金铨教授參加了第二季第一期分享,他說博士論文可以從中間開始寫,然後再根據材料去對照寫前面的理論和文獻," 後來不少學生都采納了這一方法推進完成了博士畢業論文。"
△周海燕
△劉海龍
" 博士之家真正實現了開門辦學。"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國際新聞界》主編、教育部 " 青年長江學者 " 劉海龍說,這種方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他們看到了博士研究的衆多可能性。
△粟晖欽
粟晖欽是南大新傳院 2022 級博一新生,這一學期的 10 期博士之家午餐會都參與聆聽,他說,來自不同學校不同領域學者的分享令他 " 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更新了思維 "。
" 第 194 期是上海大學徐偲骕老師的分享,除了介紹他的研究外,他還對當下本土傳播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比如‘公式化’原始理論直接套中國現象的情況有些突出,而這恰恰是我自己也會犯的錯誤,我們更應該看到本土的語境和經驗。" 粟晖欽說。
△江潞潞
《傳媒觀察》編輯、南大新傳院 2022 屆碩士畢業生江潞潞也表示,博士之家對她現在的工作産生了深遠影響。" 博士之家培養了我看待學術論文的問題意識,讓我能夠在工作中對作者們提供具體可感的修改建議。"
點亮微光:連接個體,織就滿天繁星
一群 " 博友 " 在吃飯的時候就解決了學術問題,這是學生對博士之家的描述,這個以午餐會為載體的學術交流平台,也是新傳院博士生文化生活的延續:做學術的人好比是孤獨的星球,那就用學術去連接個體生命中的星光,織就各自學術世界的滿天繁星。
△姚文苑
無數個體彙聚在這間教室,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迸發出巨大的能量。這份能量伴随着走出教室後個體的遷移,連接成線,南大新傳院 2020 級博三學生姚文苑就是這條線的一端。" 清華大學的吳璟薇老師來參加午餐會,她的研究方向讓我受益匪淺,我就加了她的微信,經常去關注她,吳老師會發很多研究動态和學術講座信息,還會非常熱切地回應提問。" 姚文苑告訴記者,社會上對于女博士有不少刻闆印象和質疑,但每次看到午餐會上的女性學者富有洞察且細膩的研究,都會給自己以力量。
這種連接,也發生在許多教授們身上,博士之家亦成為他們了解學界前沿的窗口。
" 有一次請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曾國華老師,他畢業于傳媒專業全球第一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他分享了自己讀博士時所接受的訓練,令我印象深刻。" 袁光鋒說,他會有意識地将這些訓練方法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董浩
董浩是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從學生時期開始旁聽午餐會的讨論,成為教師後他時常懷念博士之家。他說:" 博士之家是我學術研究的一粒種子,通過不斷學習前輩的經驗,種子慢慢發芽。" 從博士之家走出去的他,常常會給自己的本科生分享從這間教室得到的啟發,他相信三尺講台之下,這種穿越時空的連接,也能給學生埋下學術的種子。
△孫信茹
" 博士之家午餐分享會是一種把自己作為研究方法打開給别人審視的模式,是一種點燃學術理想的方式。"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教授孫信茹說,它搭建了一個開放自由的平台,不同的學科和不同的學者在這裡交流碰撞,并在這種對話式的分享過程中,讓我們看到真實和多樣的研究狀态。
從南京出發,到北京、武漢、杭州 …… 抑或是到海外,博士之家以學術為圓心,以交流為半徑。一條條極具延展力的線,織成了一張牢密的網。十年過去,從博士之家的小教室走出去的點點星光,不少都迸發出了更耀眼的光亮,回首過去的 200 期,就仿佛看到滿天繁星。
走出 " 象牙塔 ":深入社會,研究應關照現實
走出 " 象牙塔 ",學術回應社會需求,正成為當前學術界革新的趨勢。新傳博士之家為學術和現實提供了一座聯結的橋梁。
△宗益祥
" 博士之家邀請的許多博士的選題本就源自社會現實,會對學生産生積極的導向作用。"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宗益祥表示,在博士之家,你可以聽到涉及各種話題的分享和讨論。
農村公共衛生和社會變遷,中國都市青少年社交媒體使用與沉迷,醫患溝通與患者滿意度,以新生代農民工的手機使用研究 …… 這些來自普通人身邊的選題,讓博士之家的分享内容更加聚焦社會關照現實。
" 我的博士論文選題,就源自一次坐火車的經曆。" 周曉虹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有一次他從上海出發去齊齊哈爾,對面鄰座是三位來南方打工的北方農民。" 我一路上聽他們控訴南方人,于是我和他們做了一些交流,發現北方人注重情感,而南方人則注重效率。" 周曉虹說,諸如此類的南北方差異還有很多,這次火車之旅也啟發了自己,找到了論文的切入點,由此一篇以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嬗變為主題的博士論文誕生了。
△胡翼青
這些論文背後的故事,也是周曉虹教授曾在博士之家午餐會上分享過的。基本上每一個來到博士之家的主講人,都會帶來一個屬于自己的故事。恰如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副院長、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胡翼青所說,這裡的故事有大有小,有的精彩有的平實,但是當主講人娓娓道來之時,那種細節是動人的,會激發博士們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現實。
△操瑞青
一位 2022 級博士生說,今年 11 月,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副教授徐婧曾分享自己為了寫博士論文在甘肅的田野點待了大半年時間,讓他明白好論文應當回應現實。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操瑞青則認為,博士之家不僅作為一個學術交流和研讨的平台,同時也是一扇連接學術和現實的窗口,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一篇博士論文背後有血有肉的故事。
來自 418 的經驗:在傳承、對話中培養學術自信
418 和 311 這兩個數字也已經成為南京大學校園裡兩個頗具符号意義的數字,回望博士之家十年曆程,新傳博士之家有哪些教育經驗值得總結?
" 我們翻閱文獻發現,曆史上有影響力的學術團體都有一些具有符号性質的學術活動空間,比如芝加哥學派博士們活動的那間閣樓,已經成為社會學學術殿堂的象征。" 十年間,胡翼青對 418 這一空間傾注了諸多感情和心力,并計劃未來将新傳院 418 教室固定為博士之家," 讓 418 成為南大新傳博士們的學術殿堂。"
作為博士之家的一名 " 家長 ",胡翼青見證了這個 " 家 " 十年成長軌迹,他将其教育經驗總結為三個關鍵詞——傳承、對話、自信。
他解釋道,第一,學術的發展重在學術傳統的傳承,博士之家為博士生和博士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能夠實現學術代際之間的傳承;第二,好的學術需要對話與碰撞,博士之家讓博士生能夠和像周曉虹教授、李金铨教授這樣的資深學者直接對話,學生通過對話來感受與發現學術問題并激勵自己;第三,博士生在近距離深入了解學術大家背後有血有肉的細節故事後,能以平常心認識學術,也能夠培養博士生的學術自信。
劉海龍指出,博士之家也是對新傳及其相關領域博士培養的一次彙集和檢閱。" 大家能在這裡看到中國近些年培養博士的質量,觀察到學界近期關注的話題。一定程度上也預示着未來中國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的高度和厚度。"
△張紅軍
一本本結集出版的書籍,一支支現場錄制的視頻,新傳院用文字和影像記下了博士之家走過的十年。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張紅軍對此指出,10 年博士之家積累下來的出版物也十分有價值。他說,今天的博士生通過這些書和影像,可以複盤當時主講人的主要觀點和看法,進而指導自己的研究," 這些留存下來的檔案,既是南大新傳院發展的曆史印記,也構成了新聞傳播這門學科的獨特史料。"
200 期之後:保持開放,再辦 300 期、400 期 ……
十年走過 200 期,周曉虹對博士之家未來發展抱以希望,他說,無論前路有多少困難和挑戰,博士之家要再辦 300 期、400 期,成為青年學者的一個港灣。
△劉濤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教育部 " 青年長江學者 " 劉濤也表示,期待博士之家能提供更開放的學術交流、更充分的自我反思,同時擁抱世界,多一些其他國家學者的面孔。
胡翼青坦言,目前擺在博士之家面前有一個較為棘手的難題:經過 10 年挖掘,學術界知名的學術大家已經悉數邀請,而青年學者長成又尚待時日,以及海外學者前來講學難度增大,博士之家如何保持分享嘉賓學術研究的高水平?
" 在這種情形下好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感到博士之家最重要的就是在既有水平下堅持下去。" 胡翼青告訴記者,博士之家前五年大家讨論的是吃漢堡包這類形式,後五年大家聚焦的是這一形式背後的教育和哲學意義。對于未來五年、十年,博士之家對下一步發展也已經有了明晰的規劃。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未來博士之家會繼續堅持跨學科原則,将會在工程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彙處來甄選優秀的學者前來分享。
跨學科交叉研究已經是當前國際學術界發展趨勢。此前博士之家已有跨學科邀請分享者的案例,一位在讀博士對記者表示,當她聽了一位建築學青年老師的分享後,發現自己是 " 井底之蛙 ",自此開始關注建築,并将建築納入自己的研究範疇。
此外,未來新傳博士之家還會大力挖掘具有博士研究經曆的業界中青年來分享,這些身在實踐一線又具有學術思維的業務骨幹,會增強學生對于田野調查的認知。
" 博士教育的重要目的是為了學術共同體培養後備人才,選擇讀博士也意味着将學術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這條路非常孤獨,他們常常如身處隧道看不見前方光亮的獨行者,需要學院從培養體系上給予科學的幫助。" 張紅軍說,博士之家一定會越辦越好,成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一所無形學院和博士生的精神家園,讓更多青年在學術路上看見明燈。
現代快報 + 記者 朱俊駿 熊平平 龍秋利 馮茜 李鳴 / 文 牛華新 / 攝
(編輯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