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4 日,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執法局(ED)以打擊金融犯罪爲名,近期逮捕了 vivo 印度分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Terry 、首席财務官 Harinder Dahiya 和顧問 Hemant Munjal ,該機構指控 vivo 印度分公司非法彙款超過 620 億盧比。
據報道,首席執行官等人在當天被帶往位于德裏的法院,随後被送往印度執法局并遭到拘留。知情人士進一步透露,這些人預計将于 12 月 26 日出席庭審。在三人出庭後,他們将被押送到印度執法局,并接受爲期三天的嚴格審訊。印度方面認爲,調查結果顯示,有人在商業交易的掩護下,有意且系統性地将巨額資金轉移回中國。
對此,vivo 一位發言人表示 " 深感震驚 ",稱印度當局 " 最近的拘捕行動表明騷擾行爲仍在繼續,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不确定性 ",公司将堅決利用一切法律手段來應對和挑戰這些指控。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對钛媒體 App 表示,印度作爲全球新晉的最大人口國家,其市場前景對于任何一個廠商來說都是巨大的商機。然而,其經營環境、法律法規、基礎建設、外彙管制、地緣關系、進出口管制等方面,廠商都需要進行更好的權衡、評估和合規。
印度不止一次「發難」vivo
據钛媒體 App 了解,這已經不是印度當局第一次對 vivo 做出類似調查和指控。
今年 7 月,印度執法局以 " 洗錢嫌疑 " 爲由,突擊搜查了 vivo 和相關企業在印度的生産經營場所,并封鎖了 vivo 在印度的 119 個相關銀行賬号,約 3.9 億元人民币資金被凍結。
根據印度執法局披露的細節,該機構 7 月 5 日搜查的 vivo 相關公司包括 " 大展望國際交流有限公司 "(GPICPL)。這家公司自今年 2 月開始就被印度執法局調查。該機構發現 GPICPL 及其股東在注冊公司時,使用了僞造的身份證明文件和地址,這些地址實際上是印度的政府大樓和高級官員的住宅。
印度執法局的調查顯示,GPICPL 主管中有一位名叫 Bin Lou 的主管,他也是 vivo 前高管。在 2014-15 年 vivo 進入印度後,Bin Lou 在印度不同邦同時注冊了 18 家公司,另一名中國人 Zhixin Wei 也注冊了 4 家公司。
印度執法局指控,上述公司向 vivo 印度公司轉移了巨額資金。在 1.25 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币 1052 億元)的銷售額中,vivo 印度公司将其中的近一半(6247.6 億盧比)彙出了印度,主要彙到了中國。該機構稱,彙款的目的是凸顯 vivo 印度公司有巨額虧損,以避免在印度繳稅。
彼時,針對印度執法局的行爲,vivo 在一份法律文件中稱,此舉 " 違法 ",銀行賬戶被凍結将無法支付法定費用和工資,進而損害 vivo 在印度的業務運營,該公司已請求法院撤銷凍結決定。
今年 10 月份,有報道稱,印度金融執法機構以涉嫌洗錢爲理由,逮捕了四名行業高管,其中一名是手機公司 vivo 的員工。對此,vivo 方面表示:vivo 在印度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我們正密切關注近期的調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進行應對。"
另外,早在 2022 年 7 月,印度執法局就曾以此理由,突擊搜查了 vivo 和相關企業在當地的多個辦公地點。vivo 彼時表示在配合相關部門提供所需信息。
印度市場成了難啃的「硬骨頭」
在全球手機市場逆增長的今天,印度正在成爲各大手機廠商競相搶奪的市場,就連蘋果也開始加大相關投入。Counterpoint 的最新研究顯示,2014 年至 2022 年期間," 印度制造 " 手機的累計出貨量超過了 20 億部,複合年增長率爲 23%。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三季度數據顯示,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前五名中,有四家中國廠商,市場占比更是超過了 50%。此前,小米手機一度高居印度市場第一名。不過,作爲印度手機市場的老玩家,除了 vivo 之外,包括小米在内的中國廠商也都遇到了 " 新麻煩 "。占據了半壁江山的印度市場,現在也成了難啃的 " 硬骨頭 "。
早在 2022 年 1 月,印度财政部指控小米印度公司逃稅 65.3 億盧比(約 5.5 億元人民币)。印度财政部稱,小米印度公司從海外進口小米手機和手機零配件,在申報關稅時未上報包含在進口産品中的專利版稅和授權費,違反了印度的關稅法。
此後,印度稅收情報局調查認爲,OPPO 逃避關稅近 439 億盧比(約合 5.51 億美元)," 已向 OPPO 印度公司發出通知,要求其繳納稅款 "。
同時,作爲逃稅調查的一部分,印度稅務部門 7 月 15 日對華爲在印度的多個場所進行了搜查,并查看了華爲印度公司的财務文件、賬簿和公司記錄。之後,榮耀 CEO 趙明表示,榮耀團隊已撤出印度,未來将采取 " 非常穩妥的方式 " 在印度市場開展業務。
今年 6 月份,印度負責打擊金融犯罪的機構中央執法局(ED)已向中國手機廠商小米科技在印度的分公司、公司負責人及三家銀行發出正式通知,指其非法向國外轉移資金、涉嫌違反 " 外彙管理法 "。此前,印度當局已扣押了小米共 555.1 億盧比資金(約合人民币 48 億元),而這次通知或意味着上述凍結資金将被正式沒收。
從種種迹象來看,印度作爲曾經國産手機品牌出海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正在發生變化。" 除了手機行業,包括家電制造、工業制造等其他領域的中資企業都遇到了印度方面的審查。" 一位在印度當地做風險投資業務的人士向南(化名)對钛媒體 App 表示,目前在印度審查名單的中資企業超過 500 家。
按照向南的說法,印度對于國産手機的集體審查,核心的原因是爲了 " 印度制造 "。" 印度制造 " 屬于是印度的國家戰略,主要分爲兩個策略來執行。
一個是分階段制造計劃。比如針對手機行業前期,印度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優惠吸引到了小米、OPPO、vivo 等這樣的中國手機品牌進入到印度市場。當品牌進入之後,印度就會逐漸提高手機零部件的關稅比例,讓國外的手機供應鏈逐步遷移到印度本土。這樣經過幾年的發展,印度就擁有完整的手機供應鏈。
一切都爲了「印度制造」
近年來,除了小米、OPPO 等國産手機廠商外,由于低廉的勞動成本加上相關政策的扶持,許多制造商開始在印度投資建廠,尤其是在蘋果的帶動下,越來越的果鏈企業開始在印度紮寨。
今年 4 月,蘋果公司 CEO 庫克訪問印度,并表示希望在該國擴大生産規模和智能手機銷量。摩根大通預計,到 2025 年,蘋果将在印度生産四分之一的 iPhone。Counterpoint 報告還稱,2020 年,印度産 iPhone 僅占其全球産量的 1.3%,2022 年上升至 4%,預計今年将升至 7%
即使中國手機廠商近年來在印度進行了大量的工廠和産業鏈投資,但由于當地商業環境的變化,這些廠商在當地的階段性發展仍可能受到影響。
同樣是在今年 6 月份,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政府要求小米、OPPO、vivo 等手機廠商任命印度籍人士擔任 CEO 等高管職位,并要求中國手機制造商在其印度業務中引入印資股權合作夥伴,印資持續 51%。并且,印度方面還要求中國手機品牌将相關制造工作委托給印度公司,以提升本地制造能力,并通過當地經銷商出口。
另據媒體在 9 月的報道,一位在印度的中方人士表示,過去幾年中資手機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占據了三分之二的份額。然而,由于蘋果、三星以及本土的 Jio 等品牌獲得了支持和補貼,中資手機品牌的競争力受到削弱,其市場份額可能會逐漸減少。
" 在新的條件下,借助中國手機廠商的助力,勢必會推動印度本土制造商的發展,也是推動‘印度制造’的重要舉措 ",一名長期關注印度、東南亞手機市場的分析師對钛媒體 App 表示。
針對印方有關舉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表示,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合法合規經營,同時我們堅定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印方應該依法合規行事,爲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正如前文分析師說的那樣,印度對于任何一個廠商來說都是巨大的商機。然而,經營環境、法律法規、基礎建設、外彙管制、地緣關系、進出口管制等方面,廠商都需要進行更好的權衡、評估和合規。" 這也是中國企業出海時以及未來企業規劃和發展時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無論是印度市場、南亞東南亞還是全球其他區域,都需要全面考慮。"(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杜志強,編輯 / 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