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托育相關政策頻發,托育行業逐漸規範向好,滿足日益增長的托育需求逐步得到滿足。然而,在曆經 " 托育元年 " 之後,托育行業退場者同樣不計其數,在當下環境漸好之時也難掩頹勢。普惠性托育來臨之後,傳統民辦托育機構似乎隻能自力更生。面對這樣的形勢,他們又該如何應對?
01
" 單位制 " 托育成爲曆史
不少職場人士初爲人父母後都會感歎," 如果單位能有看顧小孩的福利就好了 "。這樣的暢想在我國成立之初确實存在。當時爲恢複經濟生産,增加勞動力投入,出台了一系列集體福利性質及 " 去家庭化 " 色彩的政策,如 " 要求各工礦及企業用單位财政預算創辦托幼機構 " 等。此時的托育機構帶有明顯的 " 單位所有制 " 特點,經費預算完全依托于單位的财政收支狀況,但這也導緻了該時期的托育服務整體水平較低,而且因單位、地區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異,如國有企業等單位的托育條件就明顯好于其他企業。
改革開放後,随着時代變化,以單位爲主體的托育機構漸漸勢弱,與此同時,民辦托育機構逐漸興起并快速發展。托育工作開始公辦和民辦 " 兩條腿走路 "。至上世紀末,企業或單位辦托育機構徹底消失,嬰幼兒托育服務轉向社會化。但彼時市場環境較爲混亂," 入托貴 "" 質量低 " 等問題突出,嬰幼兒照護的任務主要還是由家庭自行承擔。
2007 年,中共十七大報告首次将 " 民生 " 作爲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标,并且提到要重視學前教育。随着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人口流入城市,民衆呼籲解決 " 入園難 "" 入園貴 " 的呼聲漸高……托育機構野蠻生長的狀态一直持續至 2010 年左右。從 2011 年以後開始,公益、普惠、幼有所育等關鍵詞頻現;2019 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 3 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揭開 " 托育元年 " 的序幕。" 家庭式托育 " 也從過去的 " 黑園 " 逐步變爲普惠性托育機構的重要發展基石。
02
在低托育率
與高托育期待後
中國家庭長期依賴于親屬網絡照顧的方式,對于在陌生的環境中進行兒童早期照顧的方式接受度較低,對兒童照顧質量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伴随着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在部分地區已經出現需求量大但半社會化的托育機構入托率并不高的現象。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三成的嬰幼兒家庭有托育需求,但入托率僅爲 5.5% 左右。
11 月 16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 11 月份新聞發布會,穩步恢複和擴大大宗消費,推動服務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大力推動在城市社區中嵌入養老、托育等服務設施。加快組織實施新增發 1 萬億國債項目建設,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一面是政策與行業的規範完善,一面是高頻率閉店停課已經成爲過去式,托育行業看似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實際上卻是迎來了新一波的閉店潮。過去存在的 " 單位制 " 托育,再次悄然以國企、事業單位等舉辦的托育機構出現:茅台集團職工子女托管托育試點項目 " 幸福茅台 · 親子家園 ";上海鼓勵企事業單位積極挖掘現有資源或建設相應規模的托育機構;北京市下發《關于開展 " 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 " 和 " 北京市愛心托育用人單位 " 推薦申報工作的通知》,東方雨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等試點單位開展托育試點工作;中信京城大廈托育點早在六年前就已投入使用……
另一邊,幼托一體化幼兒園發展提上日程。各地方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對普惠幼兒園提出新的要求。随着适齡入園幼兒人數減少,未來幼兒園會有更多富裕資源,可用于舉辦托育班,參與到普惠性托育。北京提出鼓勵幼兒園提供不滿三周歲未成年人托育服務;上海計劃到 " 十四五 " 期末,托幼一體幼兒園占比達到 85%,新建幼兒園均應開設托班;無錫目前共有 141 所幼兒園開設托班,比 2022 年初增幅近半……
市場份額有限,多運營主體加入後,不願意轉爲普惠性托育的民營機構自然面臨着巨大壓力。資源獲取、客單價、運營成本及風險等等方面不及其餘企業未來發展更爲穩妥。選擇斷尾求生自然也不難理解。不過如此退場,卻也給了部分周遭競争對手一次喘息及發展機會,資源整合後,民營企業或許還能夠再 " 撐一撐 "。
03
公辦參與之後,民營托育
企業隻能漸漸退場嗎?
即使托育艱難,依然有人選擇在近兩年進場,包括新東方。但與之不同的是,新東方采取與社區合辦的嵌入式托育,已在杭州、武漢等地開辦。這樣的合作方式,或許也能爲托育機構轉型提供一些思路。
根據各地普惠托育如火如荼發展決心,不難預測,未來托育位需求持續存在。但也引發了新的問題,目前有關托育人才的培養等方面并不完善,取得幼兒教師資格證、國家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等資格證的教師已經可以被認定爲專業教師。即便如此,教師入園後還需要系統企業培訓,貫徹托育園辦學理念。一托育機構家長表示,比起托育中的教育體系,其更看重保育老師情緒是否穩定、有耐心。有實戰經驗的托育機構可以轉型成爲上遊培訓服務企業,或者與企事業單位、幼兒園、甚至高校等合作,提供對應服務。雅生活托育業務在今年年初與廣東省屬國企簽約戰略合作,就不失爲一個正向案例。
另一方面,雖然近年間早教企業倒閉、跑路事件也常有發生,短期内早教行業看似走衰。但随着普惠托育的普及,新時代家長對于嬰幼兒的教育需求将不僅僅停留于托育,早教、親子教育行業在未來某一階段一定會持續被更多新時代家長所需要。持有早教素養或是過去以此爲托育賣點的托育機構不妨向此方向發力,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節省運營成本。
當然,這也并不意味着托育企業隻有轉型這一條路可走。整體來看,普惠托育的存在一定會影響着民辦托育機構的生源。根據不同地區人均年收入不同,各地區普惠托育收費不一,基本都在 3000 元 / 月以下,部分三四線城市不超過 2000 元 / 月,而民辦托育價格通常在 6000 元 / 月以上,即便如此,6000 元也已經是民辦托育中的 " 普惠價格 " 了。故 " 價格戰 " 幾乎可以被企業徹底舍去,塞翁失馬,能夠留下的生源,一定是因爲該機構的選址、服務、教育等方面的優勢而選擇。家庭式托育走小而精路線,社會托育走品質路線。另外,即使未來普惠托育遍地,但一公裏的路程,也能夠成爲民辦托育企業的優勢。
過去實行 " 單位制 " 托育是因爲國家需要女性勞動力共同參與經濟建設,而今國企辦托育、家庭托育點等等是爲了應對雙職工家庭無人照料嬰幼兒難題,切實解決家庭需求。當 " 幼有所養 " 之後,民衆生育意願才能夠有所上升,從而影響未來托育行業持續發展。
推薦關注:
關注『黑闆洞察』後台回複【2022】或者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獲取多份教育行業賽道、投融資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