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 Apple 在發布會上就 iPhone 15 Pro Max 的相機表現大書特書,不少視頻創作者也對 iPhone 15 Pro Max 的視頻拍攝能力贊賞有加。不可否認,iPhone 15 Pro Max 的視頻拍攝能力确實非常出色,杜比視界、學院色彩、外部 SSD 直接寫入的特性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專業創作團隊的創作流當中。
但說到 iPhone 15 Pro Max 的靜态拍攝能力,那在我看來就有些不及格了。無論是新加入的 5× 潛望式長焦鏡頭在進光量不夠時的表現,還是全新的 4800 萬主攝像頭變焦能力,在我看來都有些令人失望。即使打開了 " 不會銳化 " 的 ProRAW 選項,iPhone 15 Pro Max 依舊會過度 " 猜像素 ",最終的表現甚至還不如上一代的 iPhone 14 Pro,照片質量也落後于同時期的 Android 旗艦手機。
但 DXOMARK 公布的分數卻不這麽認爲。
圖片來源:DXOMARK
2023 年 9 月 27 日,相機測試機構 DXOMARK 公布了 iPhone 15 Pro Max 的 DXOMARK 測試分數:該手機以 154 分的攝像頭分數,位列 DXOMARK 智能手機攝像頭分數排行的第二位,僅次于 156 分的華爲 P60 Pro。
而在微博上,關于 154 分,網民們也給出了他們的意見:有人認爲華爲 P60 Pro 能領先于 iPhone 15 Pro Max,這是華爲的勝利;有人認爲 iPhone 能超越一系列 Android 旗艦,這是 iPhone 的勝利。當然也有像小雷這種認爲 "iPhone 15 Pro Max 這個表現也能有 154 分?" 的。
不過即使大家意見相左,有這麽一個觀點卻獲得了大多數人的一緻認可:DXOMARK 分數的說服力越來越低了。
把時間撥回三四年前,彼時的 DXPOMARK 可謂是 " 風頭無二 ",在各大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型發布會上,哪怕是高通骁龍芯片,都沒有如此高的出場率:華爲、小米、榮耀、vivo、一加等等,隻要産品稍微在影像上有一些建樹,都免不了要拉 DXOMARK 出來秀一秀成績,以證明自己的實力。
DXOMARK 會被行業追捧,究其原因也不難理解。
首先,最表層的原因是,DXOMARK 在影像評測領域資曆較老,憑借在專業相機領域積累的口碑,得到世界範圍内影像愛好者的廣泛認可,有較高的公信力。同時,涉足智能手機影像評測後,DXOMARK 也是世界上爲數不多的、較權威的評測機構,如果手機廠商需要第三方機構來爲産品背書,在影像領域 DXOMARK 的确是不二選擇。
同樣的道理,現在手機廠商常常提到的 " 萊茵實驗室 " 也是世界範圍内比較專業的第三方評測機構,其提供的相關證書的确有較強的權威性,能夠客觀地反映出評測産品對應功能的真實水平。隻不過,相比屏幕護眼這些相對有數據可支撐的項目而言,影像評測很難有真正客觀公正地評測标準,所以 DxOMark 做的工作難度更高,而且也更容易招來非議。
不過很快,DXOMARK 就失去了引發 " 争議 " 必要的影響力:2022 年期,部分手機品牌開始不想向 DXOMARK 提前送測手機,在手機發布會和官網連接上展示 DXOMARK 相機測試分數的做法也不再成爲行業 " 标準操作 "。
圖片來源:雷軍微博
當然了,即使品牌不再提前送測,DXOMARK 依舊會在手機發售後自行測試熱點手機的相機表現。不過和曾經的主動送測并在發布會上大書特書的時代相比,DXOMARK 的影響力毫無疑問開始走下坡路了。
從表面上看,DXOMARK 走下坡路似乎是因爲國産手機品牌在影響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已經超過了 DXOMARK,各品牌不再需要一個外部的機構來重新說明自己的産品星際有多出色。這種品牌大于評分的情況在遊戲領域也頗爲常見,知名遊戲媒體 IGN 就有一個關于 IGN 滿分的段子—— "《曠野之息》之所以 IGN 10/10,那是因爲 IGN 滿分隻有 10 分。"
但從根本上看,觀衆對測試機構所使用的評判标準與結果不信任,這才是 DXOMARK 等測試機構影響力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根據 DXOMARK 的介紹,他們将按照内部标準化指引來評判那一張照片的好壞。從好的方面看,這種做法可以盡可能保證不同手機接受着相同的測試流程。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統一标準意味着 DXOMARK 的測試标準無法随着大衆的審美喜好進化,導緻測試與大衆審美的脫節。
用更直白的話來說,測試分數高的手機,并不一定就是用戶喜歡的手機。
舉個例子,如果說 DXOMARK 認爲一台手機拍照的 " 好 " 是絕對的色準,而廠商又往這個方向調校的話,最終的結果可能是成像發色相對寡淡,對比度和飽和度都不高。但是,根據多年的經驗,大多數消費者普遍喜歡稍高飽和度、色彩飽滿的發色,這和 DXOMARK 認爲的 " 好 " 就出現了矛盾。
圖片來源:華爲發布會視頻截圖
爲此,當時有手機廠商的解決方法是,送測時用的是 " 特制 " 固件,而市售機型用的又是另一版本固件。如此一來,DXOMARK 給出的評分對大衆消費者來說就沒有太多意義,單純地隻有參考價值。
說回話題中心 iPhone 15 Pro Max,在 DXOMARK 給出的子分數中,iPhone 15 Pro Max 在散景(虛化)、視頻兩個項目中拿到了測試最高分數,分别爲 80 分和 158 分。但在照片、變焦和預覽三個項目中的表現就比較平淡了,其中變焦一項更是隻拿到了 142 分,和最高紀錄的 158 分有明顯的距離。
其實從這個結果中我們也不難看出,iPhone 15 Pro Max 的相機優勢并不體現在極限分辨率,變焦畫質這些考驗光學素質的方面,二是體現在散景、視頻拍攝等考驗 AI 與後期處理技術的領域。
這樣的測試結果其實也和小雷之前測試的結果相符。iPhone 15 Pro Max 是 Apple 在手機潛望式長焦相機領域的第一次嘗試,可能是出于保守考慮,Apple 并沒有 " 過度開發 " 這個長焦相機。以至于在部分光照條件不理想的場景下,iPhone 15 Pro Max 依舊會像以前的 iPhone 一樣,利用主攝像頭裁切的方式來模拟 5× 長焦。這導緻 iPhone 15 Pro Max 夜間長焦拍攝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對焦成功率也偏低。
圖片來源:Apple
此外,對計算攝影的過度依賴也讓 iPhone 15 Pro Max 在光線非常暗的場景下,捕獲照片需要更長的時間,圖像顆粒感明顯,高光部分也更容易出現因後期堆棧而導緻的高光錯誤。或者換個說法,至少在靜态攝影領域,iPhone 早已跟不上由 Android 手機推進的行業版本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盡管小雷對 iPhone 15 Pro Max 的拍攝表現不太滿意,但可以肯定的是, iPhone 15 注定将在雙 11 迎來第一次銷量回升,并憑借極高的普及率成爲普通人手中拍攝效果最好的 " 相機 "。在小雷去年制作的《六大旗艦影像橫評》中,小雷就提到" 在六款手機中,iPhone 14 Pro 的取景體驗無疑是最好的。除了基本能做到即見即所得外,iPhone 還能做到相機 APP 切換時沒有任何的割裂感。"
而對普通用戶來說,拍照體驗其實遠比大幅壓縮後上傳朋友圈的照片畫質更加重要。
不出意外的話,未來的 iPhone 還将延續 iPhone 相機 " 簡單易用 " 的特點:他拍出來不一定會是最好看的,但一定是用起來簡單的。相較于讓用戶拍出更專業的照片,iPhone 的意義是讓更多用戶可以随時随地 " 随手拍 "。
至于 Android 手機,其實從近幾年各品牌的宣傳策略來看,專業影像已經成爲了 Android 手機攝影的主要競争方向。此外,相較于 Apple 保守的 AI 研發進度,基于 AI 的計算攝影也會是未來 Android 手機的發力點。
在 " 計算攝影 " 的幫助下,智能手機攝影将變得 " 既專業又小白 ":專業指智能手機能夠實現更多高階圖像處理技術,如自動白平衡、白加黑減自動曝光、色相飽和度校正,讓智能手機拍攝的照片品質更上一層樓,就如專業攝影師出品;小白指在 AI 識别構圖、攝影指導等功能的支持下,不具備攝影知識的普通用戶也能拍出構圖合理、主次分明的照片,且圖像算法将在後台悄然、快速地運行,普通消費者全無感知。
畢竟在 AI 時代,有用戶願意真的去現場拍照而不是用 AI" 原創 ",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