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智選數據科技 CEO 龍傑在 "2024 餐飲出海發展論壇 " 上的演講實錄,略有删減,紅餐網經整理發布。
兩年前我和夥伴在印尼開了 TOMORO COFFEE。近兩年裏,TOMORO COFFEE 已經在印尼開了 600 多家門店。所以,今天就将近兩年在印尼市場發展的經驗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人口規模優勢明顯,
印尼還是一個待開發市場
大概是去年 1 月底,有大批中國考察團去了印尼,但是去得多,留下得很少。截至今天,可能還有一些人在當地調研,但卻沒有開始幹。
印尼是一個待開發市場,但在印尼,有一樣東西已經非常飽和,就是奶茶。中國市場已經非常内卷了,大家都在拼命開店,供給多了,消費少了,這個現象在印尼也存在,特别是在奶茶行業。
回顧一下印尼近兩年的發展,自 2022 年來,印尼的 GDP 增速一直保持在 5% 左右,保證了持續增長,目前也處于一個穩定發展的狀态。
印尼也被稱爲 " 萬島之國 ",迄今有 2.78 億人口,幾乎是整個東南亞人口的一半。
印尼一直處于投資的高峰,現在有很多廠家也搬去了印尼。那邊的勞動力成本一般是 1000 元 / 月左右。印尼雅加達市區的白領,一個月工資也就 2500 元左右。雅加達是這樣,到了其它二線、三線城市,一個月的人工工資可能是 1500 元往下的。人工有優勢,貿易有優勢,但租金沒有什麽優勢了。因爲中國人、中國企業去的太多了。
印尼的⼈⼝結構很年輕,年齡中位數僅有 29 歲,所以這邊不少員工看上去都是滿臉朝氣。而且印尼的服務意識也很強,印尼的員工打招呼時真的是面帶笑容的。
因爲當地人都很注重幸福感,你叫他加班是很難的,他們對于周末不休息也是不能理解的,畢竟人家要回去過家庭日。所以在這樣一個氛圍裏面,中國企業過去後要特别注重當地人的習慣,不要老說人家不勤奮,人家不是不勤奮,而是會生活。
印尼 60% 的 GDP 都是靠消費拉動的,所以很多人到了月底的時候,就窮了。我們在印尼的門店,生意最好的時候,一般都是剛發完工資後的一個禮拜。
印尼的年輕人非常願意學習,他們之前可能沒有見過這麽多工具、工作方式,所以他對于新事物的學習态度是十分認真的,但是也需要有耐心。培養一個印尼員工,如果你願意把在中國所有東西乘以 3 倍去教他,絕對靠譜。
另外,印尼的中産階級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消費肯定會繼續增加。目前印尼的消費結構是一個 " 丁 " 字形,有錢的會很有錢,但貧民也很多,導緻其人均 GDP 隻有 5000 多美元,隻比中國人均 GDP 的 1/3 多一點。
目前,印尼整體的勞動力素質還不夠高,因爲當地的教育屬于散漫制,學校下午兩點就放學了,學生們下課了就開始玩,一點都不卷。印尼不缺勞動力,隻是缺真正的精英,中國企業以前都是外派一些優秀人才來這邊幹一兩年,抓一抓管理。
但是現在已經有中國大批的精英主動在往外走。而且印尼的産業也越來越全了,現在在印尼,新能源、所有中資(包括礦業地産相關的)企業,基本上都有了。
現在在印尼,到底有多少華裔呢?這裏要注意,在印尼,中國人是中國人,印尼華人是印尼華人,印尼人是印尼人,其他外國人都是外國人。目前有近 1800 萬印尼華人,也算是海外華人比較多的國家了。
總體來看,印尼的人口規模優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了。他可能是未來全球範圍内,人口的第四大國,3 億人口的突破指日可待。
⾼盛(Goldman Sachs)也預測,印尼在 2050 年的國内⽣産總值将達到 6.3 萬億美元,排在中國,美國和印度之後,生産總值将位居世界第四。
02.
做好本地化,
出海印尼不能照搬中國模式
印尼除了剛才說的發展機遇之外,它的礦産、經濟延續、還有投資環境也都給到我們一點信心,但是它們對外的稅收跟中國有點區别。它們的免稅期政策波動比較大,三個月或者更短時間就會變動一次。
作爲中國企業,員工去教堂一天禱告五次也得接受,他家裏面有事請假也得批準。特别他們去遊行必須批準,還得記得好好給員工工資,這對他來說是一種社團義務以及外部的義務。這種行爲都是需要我們融入的。
近兩年,整個 RCEP 的制造業在印尼有創作期,但我不研究工廠,我研究的是連鎖店。我們的店缺貨進貨,買一噸産品是 15 塊錢一公斤,但後續購買第 2 噸 - 第 5 噸時,每多一公斤需要多漲 5 塊錢。
因爲不是這個貨不是買方賣給你的,是他找别的供應商購買以後,再按照你提出的标準挑選貨物賣給你。期間他也要交稅,要增加工廠,還會增加人工成本,這些東西最後都加到了你的身上,所以在印尼沒有所謂的規模優勢。
以餐飲業爲例,整個印尼的餐飲其實都可以看作是一桌飯,以巴東菜爲首的印尼飯。印尼飯以雜爲主,這個就是當地的餐飲行業。除此之外的餐飲業都是最近才創新出來的。
我除了做餐飲,還在印尼做了連鎖酒店。印尼處在品牌發展的前期,印尼這四年來都沒有建過酒店。印尼建酒店建得也慢,在印尼裝修一家店,得比中國多出 3 倍的時間,建造速度特别慢,所以目前這邊的連鎖酒店業還沒有到要進行市場競争、人才競争和管理系統競争的階段。所謂的人貨場技術管理在印尼不可用。
Tomoro 兩年開了 600 家店,這不是抄來的,而是優化來的,是根據本地的長期主義做的。有很多企業沒有自建供應鏈,兩百個集裝箱在倉庫擺了三個月,Tomoro 生下來第一天就自建供應鏈,這種情況一開始就要考慮,同時所謂的 C 端到 C 端,在印尼不可能完成的,左邊流量右邊到倉底,能做一段就不錯了。
印尼本來就供給不足,明年政府出個政策可能就把你給餓傻了,所以大家去印尼不要照搬中國的模式。
在我看來,如果大家能不出海就别出海,不要放棄中國的大市場,如果能在中國市場活下來,肯定是很好的。
但反過來說,如果有一些企業家們能将精細化運營做好,在這個基礎上仍有餘力,可以嘗試去印尼發展。除了印尼之外,歐美、新加坡,馬來西亞也是不錯的市場,但切記不能打多面戰争。
另外,既然決定出海了就得去看一看海外到底适不适合你的特色。目前在印尼做礦的企業特别多,印尼在靠近火山地震帶,經常會有地震和火山爆發,所以這邊的礦産資源非常豐富。不過目前印尼的電商渠道已經不行了。即便你是中國電商行業的第一梯隊,也很難在印尼發展。
在印尼正規的連鎖企業不多,有一堆雜牌。本地供應鏈則全靠自建,想在外面找現場的供應商比較難,所以要自建供應鏈。
同時也要注重經營的合法合規;開店模式上,我主張在海外開直營店,或是讓資本方進駐開店,培養出三年的第一梯隊。同時,要做好本地化團隊,從開店、建店、管店等多個方面做好本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