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1 月 10 日消息,據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官方消息,1 月 7 日,由中國能建中電工程和中路股份合作建設、中電工程安徽院總承包的 " 績溪高空風能發電新技術示範項目 " 成功發電,成爲我國首個可并網的兆瓦級高空風能發電示範項目。
IT 之家注:高空風能發電是一項充分利用高空風資源的創新型技術,采用獨有的設備組合完成對高空風能的捕獲吸收,将捕獲的風能轉換成機械能,帶動發電機組旋轉實現持續穩定發電。高空風能的高度一般在 500-10000 米之間。高空風能相較于海上和陸上風能,具有功率密度大、風向平穩等優勢,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據官方介紹,該項目采用傘梯組合型陸基高空風能發電技術路線,能夠利用 300-3000 米高空風能進行發電,是我國高空風能發電技術的首次工程化實踐,對推動高空風能發電技術和産業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該項目總裝機容量 2×2.4 兆瓦,采用的是陸基傘梯組合型,有别于低空風電的 " 塔筒 + 機艙 + 葉片 " 的 " 大風車 " 模式,傘梯高空風能發電的原理就像是 " 收放風筝 ",通過 " 傘組 " 的上下循環往複運動實現發電。
據中國能建集團官方科普,傘梯高空風能發電系統主要由空中設備及地面設備構成,空中設備主要由氦氣球、平衡傘、做功傘、纜繩、驅動器、空地通訊系統等部分組成。
▲ 圖源 " 中國能建 " 公衆号,下同
地面設備主要由儲纜容繩絞車、張緊裝置、主卷揚機以及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其中絞車系統是地面的核心設備,運轉中絞車繩速可達 50-60 公裏 / 小時,接近運行中的汽車速度。
" 傘組 " 通過氦氣球提供初始升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後打開做功傘,在 500 米以上高空采集捕獲風能,對主纜繩産生巨大拉力,将風能轉換成機械能,主纜繩同時拖動地面發電機組發電,将機械能轉化爲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