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次交流中,投資人不約而同聊起了丁世忠。
這位安踏掌門人意外成爲一級市場的新偶像。" 随着并購升溫,團隊内部專門研究了安踏和丁世忠。" 一位 VC 朋友如是說。
這幾年,丁世忠和他掌舵的安踏戰投團隊悄然締造了幾個漂亮的并購案例——從 FILA 到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皆不乏起死回生的傳奇色彩。而路徑極爲相似:先是買下一個虧損重重的項目,然後透過深度運營,最終實現涅槃重新。
IPO 放緩,并購潮起。這片江湖正在蕩起漣漪。
投資人研究起丁世忠
丁世忠又悄悄出手了。
消息傳來,擁有 163 年曆史的意大利奢侈家紡品牌 Frette(芙蕾特)易主,買方是一家中國香港注冊的 " 戰投 +PE" 财團 Raza Heritage Holdings ——正是由安踏董事長丁世忠牽頭。
據悉,收購 Frette 一事是丁世忠的個人行爲,安踏集團特意對外表示:" 這和上市公司安踏體育沒有關聯,公司不作評論。"
投資界獲悉,丁世忠此次集結起的财團收購方中,還包括中國香港女商人、Joyce Boutique Group Ltd.(港交所上市時裝集團,擁有品牌 Joyce)前總裁馬美儀。此外,還有一家中國 PE。
一位多次深度接觸安踏并購交易的 PE 機構合夥人,在聊起丁世忠和安踏戰投團隊時毫不掩飾自己的欣賞:" 這是一支高度自驅的隊伍。"
據他介紹,安踏戰投團隊十分專業,以結果驅動,動力足," 我就經常被追着開會 ",而且海外并購标的時差等問題都不複存在。
更重要的是,因爲有此前安踏收購亞瑪芬、并在國内成功運營的經驗,這支戰投隊伍非常具備長期戰略能力," 一步一個腳印,說到做到——真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并沒有多少。" 團隊自上而下,留給外界的印象想來也是上位者能力和風格的體現。
今年年初,安踏集團剛剛經曆近 10 年來最大規模的人事調整——彼時,安踏體育在港交所公告稱,丁世忠将卸任 CEO 并留任董事會主席。據公告内容,丁世忠繼續在集團企業戰略、人才建設、企業文化、經營監督等事項上發揮核心領導作用,并将直接管理集團内部審計與監察職能及收購合并事宜。
盡管不再擔任安踏的 CEO,但身爲董事局主席的丁世忠依舊在集團許多事務上處于核心地位——并購,也成爲他直接領導的重要方向。在丁世忠的規劃中,他還将帶教一個以 85 後及 90 後爲主的 " 安踏幹部冠軍班 ",他曾說過:" 培養年輕梯隊,用以解決安踏未來可能存在棘手的 ICU 問題。"
實際上,憑借幾筆重要的收購,丁世忠及安踏早已爲創投圈所關注。" 我剛入職時就經常聽分析師們讨論安踏,大部分都是在研究他們的投資并購策略。" 北京一位 FA 機構從業者說道。
當越來越多的 VC/PE 開始分析安踏與丁世忠,他們締造的幾筆經典的并購案就更值得回味了。
幾筆經典的并購
" 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丁世忠野心勃勃的一句話,打開了安踏并購海外高端品牌的大門。
先來回顧安踏最不能忽視的一筆重要收購——買下 FILA。
2009 年,當昔日對手李甯大張旗鼓去海外開設直營店時,安踏的國際化開端是從并購走來。那一年,丁世忠花了 3.2 億,悄悄從百麗國際手中買下了 FILA 中國區運營權,當時安踏表示:"FILA 主要走高端運動路線,面向網球、滑雪等細分市場,收購 FILA 有利于安踏搶占高端運動市場份額。"
丁世忠事後回顧,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爲受到了聯想通過收購 IBM 的 PC 業務,從而順利打進歐美市場的啓發。他覺得,哪怕是花 3.2 億做個實驗,能順利進入當時人均 GDP3.5 萬美元的意大利,怎麽想都是劃算的。
安踏給 FILA 調整了在中國市場的形象定位,專注運動時尚,避開耐克阿迪的純運動受衆群體;另一方面,爲避免主品牌親民的價格拉低 FILA 的檔次,安踏還刻意與 FILA 保持一定距離,從戰略層面模糊了與 FILA 關系。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看到了:收購時 FILA 在大中華區的營收虧損超 3900 萬,安踏憑借強大的運作能力使其營收在 2019 年超過 65 億,又在 2021 年首次超過 200 億,FILA 一躍成爲集團最重要的業務之一。
自此,安踏開始頻繁尋找 " 下一個 FILA"。
拿下始祖鳥母公司,也是安踏一筆漂亮的 buyout。2018 年年底,安踏集團聯合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 及騰訊組成财團,拟收購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 Amer Sports。交易很快完成,次年 3 月,最終安踏等以 371 億元完成收購。
" 這是我創業到今天,所做的分量最重的一次決定……收購要約的成功,讓我們能攜手改變全球體育用品行業的未來。"2019 年年初,丁世忠發了一封内部信,以這樣的字眼來描述對亞瑪芬體育的收購。這筆交易也成爲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史上最大的一次跨國收購案。
一開始,亞瑪芬體育并未給安踏帶來多少現金流,連續幾年虧損,在安踏的運作下,2022 年亞瑪芬正式開始盈利,根據安踏最新财報,今年上半年,亞瑪芬體育收益同比增長 37.2% 至 132.7 億元。
不僅如此,亞瑪芬體育已秘密提交在美國 IPO 的文件,計劃最早明年初上市,而公司估值可達 100 億美元(超 700 億人民币),它旗下的始祖鳥、薩洛蒙 Salomon 等品牌正在席卷潮流——則也讓很多人驚呼:
" 原來這些高端品牌都是安踏的!"
穩坐中國第一體育用品公司的寶座,安踏出手接連不斷,KOLON SPORT、迪桑特 DESCENTE 等品牌也早已被其收入囊中。
就在上個月,安踏還第一次并購一家國内品牌—— MAIA ACTIVE。後者是一家亞洲女性運動服飾品牌,主打産品瑜伽服,安踏認爲收購事項對集團旗下的女性業務闆塊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這也是創投圈津津樂道的一筆交易。對于 MAIA ACTIVE 昔日的投資人來說,多年前的這筆投資終于 " 退出有門 "。在退出渠道并不明朗的今天,不止一位消費投資人向投資界表示:消費的整合并購将成爲接下來一個大的趨勢。
而安踏,也難怪被越來越多的投資人 " 盯 " 上。甚至曾有創業者誇張地說起消費創業 to 安踏—— " 做一個消費品牌,然後賣給安踏。"
并購,開始熱鬧了
安踏的并購經驗留給創投圈很多思考。
無獨有偶,最近一筆并購案卻留下一個唏噓的結局。字節跳動數年前并購而來的項目—— PICO 被曝裁員 80%。
2021 年 8 月,字節跳動斥資 90 億收購 PICO,轟動一時。然而,PICO 今天的現狀告訴我們:并購并不是一時的生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上演安踏收購 FILA 帶來 200 億營收、或是收購 Amer 得到又一個 IPO 的戲碼——
收購之後,運營能力才是真正的試金石。
并購爲什麽難?對于企業戰投來說,這是充滿風險的一幕。一位 CVC 投資人介紹:" 并購動作不是最難的,難的是後續的并購整合,從業務融合、财務融合,到人力融合、文化融合,每一個都是艱巨的任務。" 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但無論如何,在退出渠道不甚明朗的今天,并購依舊被寄予希望。曾經一個共識是,當市場行情并不樂觀時,并購交易機會更多,不過,今天真的有大量的并購案發生嗎?
北京某一線 FA 機構消費組的朋友坦言:" 現在經常卡在賣家和買家對于估值預期的不匹配,創始人不肯割肉,就算勉強達成,賣掉的錢按優先權先分配給老股東,到公司管理層更是不及預期…… " 最後對方總結,每一筆并購都很難推動。
這不禁讓人感慨,能遇到安踏這樣的收購方的确并不容易。
今年以來," 并購女王 " 劉曉丹多次提到,一級市場底層邏輯的改變,使投資越來越同質化,IPO 退出的賺錢效應越來越差。2016 年起年均萬億的一級市場投資,完全通過 IPO 退出是不可能的,并購正成爲當下讨論的焦點。
例如,對于退出渠道并不明朗的消費品牌來說,并購或将成爲主流。北京一位消費 VC 合夥人曾表示,國外很多消費公司都通過一輪又一輪的并購實現規模擴大,因此他認爲 2024-2030 年中國也将迎來消費行業的整合并購時代。
" 最近部分拟 IPO 公司開始轉投并購市場,已經有好幾家公司跟我們進行了接洽。" 一位券商并購業務負責人對外介紹。
嶄新的序幕正徐徐拉開。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楊繼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1/525316.shtml
【本文爲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衆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違規轉載必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