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相思》讓三位男演員張晚意、鄧爲、檀健次人氣飙漲,讓飄想起了一個古早說法——
楊紫似乎有" 旺夫體質 "。
此前主演的《香蜜沉沉燼如霜》《親愛的熱愛的》分别讓名不見經傳的鄧倫、李現直接躍升頂流。
但并不是所有搭檔男演員都有此紅利。
《沉香如屑》沒讓成毅上一層樓,《餘生請多指教》也沒有給肖戰更添一把火。
坊間常有議論:是 " 旺夫紫 " 時靈時不靈,一會錦鯉一會瘟神?
我本來覺得,之于一個獨立女性而談旺誰、瘟誰,總歸不是個有品位的論調。一個演員隻該談旺不旺自己,幫襯搭檔純屬是順帶的事。
但縱觀她合作過的諸位男星,我倒也看出有趣的規律——
搭檔能否收益,并不是楊紫在決定。
準确來說,是某些劇壓根沒給到她發揮 " 錦鯉 " 特質的先決條件。
什麽條件?
發現沒,楊紫帶紅的男演員,幾乎都是觀衆肖想的男友對象。
《親愛的,熱愛的》讓李現直接躍升 " 現男友 "。
《長相思》觀衆磕楊紫的三組 cp 夭璟、夭柳、夭炫,磕得昏天暗地,各 " 黨 " 之間勢不兩立。
就是說,與她組 cp 的男演員對觀衆來說得有一種" 屬于感 "。
這種屬于感就是你完全可以想象這個男友是你的,在代入女主時,也不會覺得她 " 搶走 " 你的幻想對象。
可見,男主具備 " 屬于感 " 的前提是女主還得有一種 " 弱雌競感 "。
這一點楊紫恰好具備。
所以楊紫的 " 旺夫 ",是有規律可循的——
基本和楊紫的長相、人設給人的 " 弱雌競感 ",男演員自身的條件、人設給人的 " 屬于感 ",以及劇本身有關。
來具體聊聊。
首先,爲什麽說楊紫身上的雌競感弱?
從生物學底層邏輯來講,雌競源于對異性的競争。
此番并不是說楊紫普,沒有競争力,而是她沒有給人競争感。
有這種特質的典型如新垣結衣。
大家都知道她是宅男女神,不缺競争力,同時也有不少女粉,女觀衆緣并不差。
你看她的五官、氣質給人一種憨和疏離的感覺。
憨,代表可親。圓臉、肉嘟嘟,五官鈍,給人鄰家親切感。
疏離,代表有自在的世界。就像中學時班裏那種長得好看,但一心撲在學習裏,不理外物的女孩,給人一種男生的注意跟我無關的感覺。
競争感弱的再如趙麗穎。
作嬌嗔狀的時候,你也不會覺得她的心思在男人身上,而是自然釋放。
《杉杉來了》
憨和疏離的特質其實楊紫也有。
整個面部主打一個圓,臉圓、眼睛圓、鼻子圓,給人憨态可掬之感,人類對圓滾滾的東西,永遠都會生出憐惜,比如大熊貓花花。
楊紫現在的臉,肉感消失了些,下巴變尖了,不如以前自然,但親切柔和還是有的。
她拿眼神盯人時,一點不扭捏,坦坦蕩蕩,不易讓人感到有心機,像班上那種好打抱不平,跟男生相處總被男生當哥們的類型。
——當然,隻是男生主觀樂意,她也絕非那類深被诟病的 " 漢子茶 "。
楊紫比新垣結衣和趙麗穎還多了一項優勢——幼态。
這個幼态,不是指她幼齒,而是身上成人荷爾蒙感弱。
加上童星出身,你總覺得她還是記憶裏那個小雪,還是看着長大的孩子。
《長相思》裏小夭跟塗山璟親吻,你會感覺好甜好羞澀,純情宛如初戀。
即便跟相柳極限拉扯,其情感的張力也遠大于欲。
你隻感覺求你們快在一起吧,而不是求你們大 do 特 do。
當然劇中 cp 欲的成分遠低于情,主因并不在楊紫。
古偶不同于都市劇,并不必要必要注入太多欲,何況原著作者桐華本就極擅長情感拉扯,楊紫隻要把握好與各位男主的情感張力就成功了。
從這個角度看,楊紫的表演是到位的。
除了自身長相氣質,楊紫的弱雌競感還和小夭的人設有關。
看過桐華小說或劇的大概對她的女主角,有個一般印象——
大氣、疏朗、去性别化、思想獨立、不依附。
小夭流落大荒山,遭遇非人折磨,來到清水鎮,以男裝示人,她那個時候性别概念是模糊的。
《大漠謠》女主角從小被狼養大,更沒有太多性别意識,穿越劇《步步驚心》裏的若曦本就是經過現代教化的都市白領,性别意識進步。
她們在劇中無一例外呈現出這類特質——
爲情所困,卻不兒女情長;無甚建樹,甘居男主身後,卻有出色能力;周旋于男人之間,卻思想人格獨立,絕不依附男人。
這樣中性化的人設,雖不似搞事業的大女主那樣燃,卻也不讓人讨厭。
此外,發現沒,楊紫雖然被稱萬能 cp 體質,但在戲外幾乎不跟男演員組 cp。
像大熱的棣欣引力、吳露可逃 cp,戲外都會給演員繼續維持話題和熱度。
但楊紫除了跟秦俊傑的绯聞外,很難聽到她跟誰有暧昧。
印象深刻的是《親愛的,熱愛的》花絮裏李現和楊紫的相處模式,他們的語氣态度太像哥們了。
楊紫身上的這些弱雌競感,讓觀衆磕戲内 cp 無論磕得如何地動山搖,也不會覺得楊紫搶走了她們的幻想 " 男友 "。
與 " 男友 " 不能屬于楊紫對應的是—— " 男友 " 要屬于觀衆。
你會發現跟楊紫能組成 cp、人氣成功飙升的,幾乎都曾是糊咖,或者有姓名無流量的演員。
除了檀健次早憑《獵罪圖鑒》翻紅一把,其他如鄧倫、羅雲熙、李現、鄧爲、張晚意,彼時流量都還差一截。
爲什麽?
也隻有糊,面孔生,才會角色大于演員,才更容易讓觀衆獲得養成的 " 屬于感 "。
《餘生請多指教》肖戰着實不需要楊紫爲他漲流量,以及肖戰頂流的身份,總給路人演員大于角色之感。
假如一定要幻想一個男友,這個男友是肖戰本人的幾率遠大于顧魏。
回到有男友感的演員身上。
檀健次雖然紅,但他不會給人演員大于角色之感。
也是因爲相柳這個角色太颠覆了,從造型到人設都不屬于人間,更看不見檀健次的影子,而且演技到位,跟小夭拉扯感、宿命感十足,想不磕 cp 都難。
再比如飾演塗山璟的鄧爲,在内娛幾乎是半透明狀态。
也就是透明才容易塗色,從此塗山璟深深烙印在鄧爲身上,而不是鄧爲大發慈悲演了塗山璟。
觀衆愛塗山璟的魂,鄧爲隻不過是塗山璟的肉身罷了。
這樣塗山璟才屬于觀衆。
當然,在觀衆找到 " 屬于感 " 之前,角色還得像個男友。
就像《戀與制作人》養成遊戲,當觀衆将自己投射到女主(楊紫)身上,真的要如談戀愛一樣。
這種身臨其境的可代入感,可不是容易實現的。
首先劇本、制作、導演水平等硬性條件,要能創造一個可供幻想的空間。
這個空間須得帶觀衆逃離現實空間、瑣碎煩憂,直抵夢境般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愛情,以及想象所能到達的唯美空靈。
外部框架搭建好,選角、演技以及角色間微妙的磁場也很重要。
其實《長相思》的選角很貼臉。
比如很多觀衆得知演正劇的張晚意要飾演古偶男主,名氣人氣遠不如女主外,扮相還可被歸爲 " 古醜 " 一列,必定期待值極低。
好在張晚意用貼臉的演技拯救了不足。
導演說選張晚意演玱玹是看中他身上的少年帝王氣。
的确,張晚意長相未脫稚氣,但給人隐忍、藏事之感。
以往飾演的角色如《覺醒年代》陳延年、《喬家的兒女》喬二強,都有些倔強、偏執。
也就是說張晚意沉穩 + 偏執的氣質,是貼玱玹的。
内在的偏執與表面的隐忍,恰好能将瘋批特質發揮殆盡,讓夭玹這條親情線,比一般的愛情線還帶感。
再如塗山璟,他身上也有反差感。
表面上對小夭百依百順,實際茶裏茶氣,很像後宮裏對皇帝施展妖術的妃子。
鄧爲身上也的确有狐媚氣。
檀健次的長相本就偏陰柔,面目如畫,給人不食人間煙火之感,但笑起來又有邪氣。
也十分貼合相柳。
從目前評價來看,三位演員與角色有一種換了誰都沒味道的感覺,可見貼合程度之深。
除了外在氣質、表演與角色匹配外,演員本身最好得有男友力。
鄧爲和張晚意在劇中都給人高大寬厚的感覺,塗山璟和玱玹一個家财萬貫、一個權勢熏天,很符合現實女性對可靠男友的想象。
即便我們不主張對男性角色過于慕強,但社會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更改的,女觀衆潛意識還是期望有個可以護她周全的男友,哪怕隻存在在幻想中。
剩下一個相柳,身姿略顯單薄,但武力值拉滿。
在劇中跟小夭之間的拉扯與張力,本就是因喜歡而不得才具備,所以相比男友力,相柳更需要的是性感力。
通過這三位的分析,就知道《沉香如屑》成毅跟楊紫爲何 cp 感弱了——
成毅身上的男友力和性張力都缺了一些。
可見,男演員在劇中跟楊紫組 cp,人氣還成功飙升,并不是玄學,也不單憑運氣。
在劇集優質以及爆火的先決條件下,男演員還得具備一種沉浸式的 " 屬于感 "。
對比同時段播出的楊超越的《七時吉祥》就更清晰了——
不是随便一對俊男靓女,配上華麗的服飾妝造,搭載或虐心或甜寵的劇情,就可以讓觀衆磕 cp。
楊紫的 " 旺夫 " 體質實則建立在所有主創的用心之上,若認爲古偶膚淺、輕看古偶,才得不到觀衆。
另外,也如我前文所言,什麽 " 旺不旺 " 的,原隻是茶餘飯後的笑談。
老談 " 旺夫 ",多少給人一種女星靠自強,男星靠女星自強的荒謬感。
說到底真正要緊的,還得是演員自己争氣。
如今不光自己度過前兩年的口碑波動,還依舊能帶飛搭檔的楊紫算不算争氣,觀衆心裏應該有分曉。
合作效果欠佳的,也不是大事,換個組合再試咯。
反倒是一直在等着女星去拖去拽,甚至錦鯉在前都愛莫能助的,真得想想法子自己旺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