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最近可能要心花怒放了。
終于不是靠老劇紅了。
是的,肉叔說的就是最近讨論度、收視斷層第一的豆瓣 8.2 分(一度飙到 8.4),給内娛劇帶來大震撼,褲獨播的《新聞女王》。
圖源星島頭條
TVB 第 56 年台慶,佘詩曼北上多年後重回老東家。
一出在虛構的 SNK 傳媒集團新聞部的職場 " 鬥 " 劇。
進場的有三撥勢力。
一方是新聞部黃金時段金牌主播文慧心(佘詩曼 飾)帶領下的 " 文家軍 ",求快求爆。
一方是另一位黃金時段主播,曾經是文慧心小弟梁景仁(馬國明 飾)爲首的 " 佐治黨 ",和文家軍對打。
第三方,則是和他們文梁兩人資曆差不多,但待遇差很多的純臣張家妍(李施嬅 飾),不站派,不結交山頭,隻老老實實做好新聞專題,手底下隻有流動的實習生能用。
當然,還有隐形的第四方,能決定這三方權勢高低的大董方太,以及她的傳聲筒,新聞總監飛爺。
" 山頭文化 "TVB 太熟了。
自邵逸夫掌管,山頭文化就初現端倪。有實力,有手腕的曾勵珍給高層帶來了危機感,于是梁家樹被扶上位,兩位總監自此相互掣肘。
頭部負責搶資源,藝人則需選擇站隊。
對,就紅。錯,便跌。
《新聞女王》亦是如此。
跟了當紅主播,那麽黃金時段的新聞播報,也會有 " 小跟班 " 的一席之地,但當三方勢力中的頭部一旦失勢,整個團隊就會受到其他勢力的夾擊。
《新聞女王》節奏飛快,圍繞新聞專題、社會突發事件,将四方纏角融入其中,又因利分合反轉頻出,狠勁拉滿。
比如第一樁突發,公車司機被乘客幹擾駕駛,發生大型車禍,就夾雜着文 & 梁的實習生之争。
看似文慧心因爲直播新聞的專業素養無人可替,這一局赢下主動權,第 2 集,梁想以管理層的身份拉贊助,拉幫飛爺,升總主播主任,壓文一頭。葉晨一案後,文被逼請辭。
又因爲局勢變化,文憑借商鋪失火爲消防排除嫌疑的報道華麗回宮,升任飛爺副手,再次 KO。
而這,隻是這部劇的 1/3。
前半程的爽,在于女主角文慧心總有後招,憑借過硬的專業素養,屢屢逆風翻盤,智鬥 6 年沒有實績隻一味鑽營的佐治梁。
兩方配置相當。
雖然梁曾憑借英國脫歐專題拿到那一年新聞獎後再無大動作,但他培養了一批下屬,新聞搜索、手腕也不輸文家軍。
一把手許詩晴,風姿綽約,看似風月高手,實則頗有膽識和手段,非常善于開發和推銷自己。
文慧心的一把手曉薇,作爲她的接班人氣勢少了些,但細緻清醒,資料搜索和分析能力很強。
當然,它最讓觀衆嗨的在于,作爲一部職場宮鬥劇,老套的戀愛戲碼完全讓位,職場成了最大看點。
要知道,這可是 TVB 啊。
1998 年,醫療劇《妙手仁心》。這部劇有香港醫管局參與保證其專業性,搭景也模仿将軍澳醫院,劇中醫護人員的動作、手法均有專家指導。
2006 年的《法證先鋒》, 勾畫法證、法醫和警方三方合作破案的刑偵劇。無論謀殺、自殺、誤殺等案,在劇中都有合乎客觀與常理的诠釋。
除去醫護、警匪題材,律政劇在 tvb 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無論是開山鼻祖,完成度極高的《壹号皇庭》,亦或是具有平民風的《怒火街頭》等等。劇集中的案子,都很考究。法庭、材料、甚至是打辯護時的那一句 "opposition",都十分用力地刻畫了律師的職場環境。
TVB 的職業劇似乎一直以來都帶有極強的信念感。
真實、賣力。
無論從專業知識亦或是情節設定,要求都十分講究。
而這種信念感又影響了無數觀衆,甚至是不少觀衆職業夢的緣起。
必須承認,職場的紮實程度,《新聞女王》還是遜色于上述肉叔列舉的那些,但硬件還是有保證。
工作間、導播台的還原自不必說。
工作習慣也是基本。
細節到開拍倒數的最後三秒,拍攝人員是不出聲,隻用手勢的。
甚至佘詩曼一切工作号、上主播台後的語調,都和現實中港媒主播有 7 分相像。
還有短評裏那句 " 記者比警察還快 " 的吐槽,也成了深谙這個職業特性的反證。
畢竟跑得快一直都是港媒記者的标簽。
比起内娛動不動讓主角當記者,卻不見正經采訪寫稿,隻淪爲戀愛的背景闆。
TVB 五分功力也能讓觀衆過瘾。
是的,如果縱向對比 TVB 職業劇,《新聞女王》對傳媒業(新聞主播)的挖掘還隻能算及格。
橫向對比國内外已有的新聞題材,尤其美劇《新聞編輯室》,失了深度,多了娛樂性。
甚至,和隔壁家 HKTV8 年前有過的一部《導火新聞線》相比,《新聞女王》對群像的刻畫甚至每一樁新聞的報道也不夠細緻、深入,更别提角色們如何通過報道,完成職場、人生的成長。
《新聞女王》整部劇的氣質很成熟,很職業,少了對 " 深刻、真實 " 的追求。
它能借劇情輸出對職場、對社會人情很準确的觀察。
商人無祖國
你對公司有感情,公司對你有嗎
三分之一法則。
一家公司裏面
通常會有三分之一的人做事
三分之一的人不做事
其餘三分之一
就妨礙别人做事
比如點出父權制度的潛移默化。
甚至是犀利的,遠遠領先内娛熒幕的女性形象:貢獻了一個有瑕疵的大女主形象。
不讨喜的,也無需讨喜。
文慧心,很強。
能主持半小時盲稿直播,對大綱上沒有的突發問題,也能輕松 handle。
有基本的業務素養,求真。也有着随時随地挖掘新聞的毒辣眼光。
人過中年,沒結婚,沒小孩,和前男友處成知己,和下屬小奶狗有長期的肉體關系。
她不做聖母,隻求效率。
也不是什麽職場觀音,pua 曉薇,把她煉成了一把稱手的武器。
觀察、應變能力,不僅在新聞,也在主播間外。
有心計、會利用、不因眼淚心軟、也說不上十分正直。
她能在大學生面前,義正言辭地告訴你什麽才是真正的新聞。
對比賺錢
我更關心真相
也能在真相和東家利益面前,選擇後者。
人情得給頭銜讓位,性比愛實在,前途比理想重要。
而更像是傳統職業劇的女主設定的張家妍。正義感十足,道德感極強,最常說的話,是 " 我隻想好好做新聞 "。
言行合一,能力紮實,卻在三派鬥争裏暫居弱勢。
盡管看得出有心,還是要承認,家妍這條求真線暗淡又虎頭蛇尾。
這部劇标榜的新聞理想,就如同這部劇每集開頭的紅底金句,大寫加粗,但情節關聯牽強,削弱了金句力度。
因爲新聞的魅力,不在于一次能點出事件關鍵的提問,不在于是否要堅持做自己的初心,而是一樁樁看似荒唐的起承轉合裏,靠想象力鋪展不出的道義人性。
《新聞女王》的爽,是不求上進的爽,能到 8.4,純粹靠現在的國劇襯托,通貨膨脹而來。
它還能更好嗎?
不少人會提到另一部同樣題材的劇。
2015 年 HKTV 播出的《導火新聞線》,讓三個從 TVB 解約的暗淡女星周家怡、梁小冰、楊淇大火,甚至在隔年還出了同名電影。
那個時候的傳媒主要是報社,劇集圍繞流量 & 内容鋪陳開展。
有趣的是,這部劇裏,有一個以流量至上,專業能力過硬的總編汪海藍,調崗後爲了提高囧報的銷量,改換風格,以吸睛爲第一要義。
而另一個成熟編輯方凝,則堅守記者本分,一切行爲準則隻爲讓公衆接近事實真相。
涉及報道的内容有官媒商黑勾結、邊緣群體、新聞自由等。
借一個傳媒新人阿咩的眼睛,審視這兩種原則在一家報社内的拉扯。
因爲有點久遠,肉叔回翻時,發現了印象深刻的一幕。
囧報将一則雙性嬰兒的事件不當報道,不僅把孩子的照片刊登出來,言語間也是戲谑。
意識到不當後,囧報用頭版,刊登了一頁黑底白字的道歉信。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肉叔覺得,這樣的不當在如今看,實在算不得什麽。而如此道歉,卻是少有的鄭重。
我說我們錯,并非錯在報道雙性嬰兒的新聞,也不隻錯在刊登孩子的照片,我們錯在用這種方式處理一個本來應該很嚴肅很值得大衆關注的議題,一張照片便把所有人的焦點轉移,到底還有人關心這群同時擁有兩個性别的人嗎?還有人聽到他們的聲音理解他們的處境嗎?
…… 香港傳媒在這方面成功的太可怕,隻要我們站在報攤面前看看那些标題和照片 ,就發覺由何時開始我們的視野收窄到隻關注事業線和感情線,我們的詞彙隻剩下不堪入目的字眼,我們吸引讀者的方法不是色情便是煽情 …… 但是如果有一天傳媒連自己也監察不了,身爲新聞工作者的我們該如何自處 ……
上半場我們的确做錯了,下半場我希望我們可以糾正錯誤,重新出發
8 年之後,傳媒的主陣地已經從紙質轉移到了網絡,圖像取代了文字,道歉如《新聞女王》裏的電視新聞時有發生,通常上一則消息說錯了,下一次新聞開播前更正一下就可以了。
而所謂真相,淪爲爽劇的墊腳石,被淹沒在解氣的歡呼聲裏。
今日打工人:風卷草垛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