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理想帶火的空氣懸架和魔毯懸架到底是什麽?有什麽特别?又是否會成爲新能源車時代的标配?
文 | 智駕網 黃華丹
當中國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優勢慢慢确立之後,我們的造車工業事實上沒并沒有停止在燃油車時代即開始的對汽車底層技術的研發與投入。
底盤作爲支撐車輛的基礎,在整車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8.22-24 日在深圳舉辦的 2023 年電動汽車智能底盤大會上,多家相關企業相聚,展出并分享了其先進技術。
懸架作爲連接車架與車橋之間的傳動裝置,同樣備受關注。尤其自理想汽車帶火了空氣懸架後,這個原本并不特别受普通消費者關注的部件也來到台前,成爲被廣泛讨論的内容。
智駕網在大會當天就目前市場上關于懸架的一些熱點話題與上海淅減汽車懸架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向進行了對話。
劉向表示,就懸架本身而言,燃油車時代與新能源時代的區别并不大,不像動力系統那樣整個發生了巨變。産品總體是在發展的,從單純的被動懸架到半主動,再到更進一步的全主動懸架。但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區别來說很小。
淅減從 1951 年成立至今已有 70 多年曆史,産品涵蓋汽車、客車、卡車、火車四類車輛,在減震器領域,我們出貨接近 1500-2000 萬隻減震器,覆蓋全國 20% 的車型。據劉向表示,目前國内市場上,傳統減震彈簧淅減占比約 18%-20%,阻尼可調的半主動懸架方面,淅減占 20%-30%,空氣彈簧相對較少,占比不超過 5%。而在接下來 3-5 年,甚至更長時間内,淅減将把更多精力聚焦在走出國門上。
就未來的發展,劉向認爲,底盤發展的目标一定是電控化、線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在快速叠代和創新的大環境下,中國汽車行業,包括零部件企業在未來 5 年内應該可以在智能底盤實現很大的突破,甚至實現在國際上領先于歐美。
目前,海外市場方面,淅減已經在意大利建成一家工廠,爲海外客戶提供産品支持。
以下是我們與劉向的部分問答整理内容。
Q:目前在底盤相關的技術上,中國相對較弱,出海和國際企業對标時有什麽優勢?
A:優勢是幾個方面,第一個是高性價比,性價比綜合多方面優勢。第二個是快速響應,我們的交貨周期、臨時供貨周期、保供能力可以快速相應。第三個是共享程度高,開放程度很高。對于我們這個産品來說,以前一直是叫黑匣子件,黑匣子件意味着,你隻要給我收入,剩下的都是我來完成,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問題産生,我們的優勢是共享合作,我們願意把優化的東西開放給客戶,跟客戶共同把車做好。第四個是質量滿意,如果要講性價比,質量不一定做到行業最好,但我要做到剛好達到客戶的需求,這四個緯度最終決定我們的競争優勢。
Q:空氣懸架有什麽好處?
A:從幾個維度。第一個維度,終端消費者能體驗到車輛可以升高降低,至少很多人覺得可以秀一秀,炫一炫。第二個,真正做車型定義的時候,更多是面向不同的路況,比如說坑窪路、颠簸路面、平整路面、不同車速,比如說低速高速,一般空氣懸架在颠簸路面會把車身提高,避免底盤磕碰。比較好的路面,車速開的比較高,會把車高降低,減少行使動力學阻力,提高燃油經濟性,降低能耗,同時提升車輛安全性。第三,空氣懸架本身具有可變剛度的屬性,它可以帶來更好的舒适性體驗,這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給他帶來的收益。還有其他的,更深層次的,可以和制動轉向實現聯合控制,聯合控制之後,可以使車更有個性化、更智能。我們現在做的一些項目,車結合高精度地圖,行使在固定的場景、固定的地點的時候,車輛會記住這個操作,比如說行使到某個地方,駕駛員把車身擡高了,下一次再行使到這個地方,車輛記住這個點,走到這裏,車輛自動升高,類似這樣的個性化,這是它幾個主要給客戶帶來的收益。
Q:空氣懸架大概是什麽價格?
A:主機廠給消費者大約在 1.5-2 萬,早期是 2 萬,現在是 1.5-2 萬之間。供應商給到車企的價格大約在 1/3 左右。
Q:空氣懸架會成爲标配嗎?
A:可能不會,半主動懸架可能成爲标配,它能做到 14、15 萬的車型也能配。空氣懸架現在能做到 30 萬以内的車型,像極氪 001,降價增配,大概是 30 萬左右。新款岚圖 Free,27 萬,智己 L7 也就是 30 萬左右。但它不是剛需。它有成本,增加幾個零件就要增加一兩萬元,對終端消費者來說,大家對這個零件熟悉了解後,感覺也就那樣。除非國家有法規,我要求你必須配這個,否則它不是剛需,不是剛需,最終還是以成本爲導向或者以市場售價爲導向,它會占據中高端市場,中低端市場始終不可能配進去。
Q:懸架市場的現狀?
A:業内一般把懸架分爲四類。第一類是被動式,就是最傳統的,單車價很低,給到消費者,好一點的一台車是 2000 元,差一點的車是 1000 元出頭。第二類叫半主動,半主動實現阻尼可調,就是讓這個車可軟可硬,軟硬可調。第三類是慢主動,可以升高降低,這類是空氣彈簧。第四類是全主動,可以實時升高降低,實時調整阻尼。從消費者的角度,從市場占有率來講,目前 80%、90% 還是被動。從銷量來講,比如今年賣了 2000 萬台車,真正搭載空氣懸架的隻有百分之幾,幾十萬台車左右。中國一年乘用車加商用車是 2500 萬台,真正搭載空氣懸架的車輛可能最多是 50 萬,搭載半主動的是 150 萬台 -200 萬台。這是目前的情況,未來半主動可以滲透到 20% 左右,空氣懸架維持在 5%-10%,最終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更多的是這個車的價格。高端的消費能力在整個市場是有限的。
Q:空氣懸架和全主動懸架的區别?
A:空氣懸架并不是實時的。普通消費者隻關心車能不能升高降低,能不能調節軟硬。從産品的維度,它們兩個有明顯的差别。空氣懸架一分鍾才能升高幾毫米,所以很慢。主動懸架可能 50 毫秒就升高了,從升高降低的角度來講比空氣懸架要快 100 倍。空氣懸架因爲升高降低很慢,沒辦法做到實時控制,不可能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調節車高,它隻是知道前方的路變了,駕駛員很熟悉這個路,希望它升高降低,提前一兩分鍾調。對于全主動來講,不需要實時,不需要主動看,隻要傳感器采集到路面信号就可以調,它響應更快、調整更快,同時帶來的性能體驗更好,整個車的性能更高。目前落地的還是在像奔馳邁巴赫這樣的高端車型上。以後會下探到 30 萬的車就可以配。進入到線控底盤時代,懸架也會進行融合,要底盤融合,多域融合,把信息共享,協同控制。
Q:魔毯懸架和空氣懸架的區别?
A:這個功能是通過車載的攝象頭來觀測前面的路況,結合路況提前調整車的軟硬,而不是調高低。調軟硬是屬于減震系統,不屬于空氣彈簧。魔毯有兩個概念,嚴格意義上的魔毯是來源于奔馳,奔馳宣傳的魔毯是真正的全主動懸架,它可以實現視路況實時調整,不管是軟硬、高低都可以調整。魔毯最開始的概念是來源于奔馳。現在國産之後隻是偷換了概念,從從業者的角度來看,它不叫魔毯,它隻是做了一個預瞄控制,隻是可以實現軟硬的調節,調節不了高低。站在消費者角度,主機廠爲了找一些賣點,把它宣傳爲魔毯,它的确也有這樣的功能,它也是在朝這個方向走。從魔毯這個角度來講,它不僅僅隻有這一兩家,很多車型都有配。
Q:空氣懸架的市場大嗎?目前市場占比如何?
A:最終的完全保有量不會特别大,但從增量角度是很大的。一年 2500 萬台車,賣 10% 就是 200 多萬台,這個量也非常大,200 萬台,一台單值 10000 元,這就是 200 億市場規模。從全球來講,目前國外占大頭,中國在這兩年做得比較快,從銷量來講,國内市場占比接近五五開,因爲中國配的車相對比較便宜。現在理想好幾家供應商都在做,現在國内做這塊的廠家非常多。像理想的空氣懸架供應商就有三家。
Q:乘用車和商用車懸架功能有區别嗎?
A:從功能來講都是一樣的,不管是乘用車、商用車、軌道,懸架都是一樣的,從使用角度,從設計和使用工況有典型的差異,乘用車更輕,載荷更小,商用車更重,載荷更大。一般從尺寸來講,乘用車比商用車要細要小,從結構來講要弱。從制造工藝角度來講,乘用車複雜、商用車簡單,商用車就是一個圓筒,别的都沒有,乘用車除了圓筒還有彈簧、橡膠融合在裏面,它會更複雜,它們兩個有相似性又有差異。
【關注智能汽車,關注智駕網視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