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理想汽車公關負責人 @硬哥 在微博上表示," 這兩天不知道哪家友商買了一堆水号,黑理想 L7 的周銷量下滑,月底交付量大月初交付量少,絕大多數車企都是這種交付節奏,這也能黑。" 其表示,經過觀察發現," 這些号合作機構是同一家,都隻有十幾萬假粉,一天幾千的閱讀量,可以說沒有任何影響力。踩理想踩特斯拉,可惜這些錢都白花了。"
理想汽車 CEO 李想轉發微博後直接表示:汽車品牌的高層應該特别注意自己團隊這類的投放和操作,這類投放沒有任何實際效果(是黑内容但沒有任何流量),還會帶來腐敗(都是黑箱操作),把本來就緊張的市場費用打了水漂。我們後台全網監測,行業公認的腐敗嚴重的汽車品牌,這類投放是最多的。
對此,評論區有網友瘋狂暗示,
8 月 22 日,理想汽車發布 2023 年第 34 周(8.14-8.20)。數據顯示,8 月第三周理想汽車銷量爲 0.80 萬輛,而第二周和第一周均爲 0.72 萬輛。截至 8 月 20 日,理想汽車累計銷量 2.15 萬輛,8 月有望再次維持在 3 萬輛級别交付量。
據了解,目前理想汽車在售車型包括 L9、L8、L7 三款車型。數據顯示,L9、L8、L7 在 8 月第三周的終端銷量分别爲 2555 輛、2568 輛、2853 輛,而第二周終端銷量分别爲 2186 輛、2460 輛、2600 輛,第一周爲 1962 輛、2494 輛、2747 輛。從整體表現來看,三款車型在 8 月前兩周銷量确實有一定的下滑,但整體變化并不大,到第三周再次回歸增長,而上述稱理想 L7 周銷量呈現下滑,統計時間是 2023/07/24-08/13,并沒有包含 8/14-8/20。
此外,理想汽車公布了三個汽車類榜單,分别爲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中國市場新能源品牌銷量。
在新勢力品牌銷量中,理想汽車以 0.80 萬輛位居第一,高于第二的蔚來(0.41 萬輛)和第三的深藍(0.33 萬輛)。在豪華品牌銷量,理想汽車進入前五,低于奔馳(1.49 萬輛)、寶馬(1.44 萬輛)、特斯拉(1.39 萬輛)、奧迪(1.24 萬輛),是銷量最高的中國品牌。在新能源品牌銷量,比亞迪(4.83 萬輛)、特斯拉(1.39 萬輛)、埃安(1.04 萬輛)位居前三,理想汽車排名第四。
6 月 30 日,李想表示,理想汽車的目标是做到中國市場所有豪華品牌銷量的第一 ( 即 20 萬元以上所有乘用車的銷量第一),交付量達到 160 萬輛 / 年。更早之前,李想在社交平台發文:" 随着純電車型以及明年理想 L6 的交付,我們有信心在 2024 年實現總銷量超過 BBA。哪怕聚焦高端家庭用戶這個細分市場,也可以做出非常大的規模。"
2023 年前 7 月,理想汽車累計銷量 17.33 萬輛,蔚來爲 7.50 萬輛,而小鵬汽車僅 5.24 萬輛。不過,從 7 月開始,蔚來和小鵬汽車的交付表現已經有所好轉,小鵬汽車重返萬輛交付,爲 11008 輛,而蔚來首次突破 2 萬輛關口,達 20462 輛。
盡管無論是銷量還是盈利水平,理想汽車都展現出遠超同行的水平,但對于理想而言,勝利還言之尚早,越來越多的同行将理想汽車視爲對手,例如長城汽車,這無疑會加大理想汽車的競争壓力。當然,有壓力才會進步。
此外,理想汽車将于年底發布首款純電車型—— MEGA,并稱有信心成爲 50 萬元以上銷量第一的車型,不論車型品類,不論動力形式。根據理想汽車的規劃,2025 年完成 "1 款超級旗艦 +5 款增程車型 +5 款純電車型 " 的産品布局,實現 160 萬輛銷量。
盡管目前理想已經确立了不小的優勢,但從中長期來看,挑戰依舊存在。目前理想汽車在售的車型均爲增程式混動車,進入純電市場後研發成本将會明顯提升,而且還需要完善補能體系的建設,其帶來的成本支出還是運營建設,都是一項新挑戰。另外,雖然官方對理想純電車型未來的表現極度自信,但純電車是否會像增程式混動一樣受到歡迎,最終的結果是由市場決定的,這也需要理想汽車投入更多以鞏固預期。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