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關于原工信部部長苗圩的采訪火了。
這位汽車行業的元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汽車的取代之勢已經形成,今年滲透率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
之前制定的目标是2035 年新能源汽車超過 50%,現在大概率在 2025 年最晚到 2026 年就會提前實現,相當于提前了足足十年。
對此,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從業人員都非常驚喜,畢竟國産汽車走到這一步實在是太難了。
但苗圩同時也表示:" 雖然上半場中國新能源汽車打得很好,但是決定勝負的還在于以智能汽車發展爲代表的下半場競争。" 并特意提到了,要避免 PC 時代的 Wintel 聯盟,以及手機時代的 Arm 安卓聯盟出現。
新能源汽車爲什麽突然火了?行業發展的隐憂究竟是什麽?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
滲透率破三成,全因 " 連環大招 "?
2020 年,國内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隻有 5.4%。而在 2023 年,這個數據已經達到了 34.4%,甚至最後兩個月已經超過了 40%。考慮到這一年燃油車經曆了跳水降價試圖 " 負隅頑抗 ",這個成績可謂是含金量十足。
而這個成績的取得,最大的功臣當屬車企推出的三大 " 連環大招 "。
第一個大招就是 " 專屬新能源平台 "。它的出現,讓新能源車從以前的追求 " 能用 ",變成了真正的 " 好用 "。
在 " 專屬新能源平台 " 出現之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車基本是 " 油改電 "。将發動機掏掉換成電機,再将電池放在底盤下,就變成了純電動車。在發動機艙中多塞入一個電機,再在後備箱放一塊電池,就變成了混動。
這樣生産出來的車,真的就隻是勉強能用。續航上不去,性能也上不來,除了跑網約車,基本沒有競争力。
從 2020 年開始,車企開始覺醒了。以比亞迪漢爲例,作爲比亞迪爆發的 " 始祖 ",它就是典型的新一代車型。因爲用上了多合一的三電系統,它的集成度更高,空間利用率更好,同時操控也更加出色,還支持外放電。從這一代車型開始,新能源車就比燃油車更好開,更好用了。
然後是最近兩年轟轟烈烈的 " 油電同價 "。特斯拉、比亞迪們雖然将新能源車的性能和操控開發了出來,但價格也打上去了,基本與傳統的合資車同價,這對很多用戶來說依然有門檻。
而深藍 SL03、銀河 L6 這些車,則将新能源車的價格打了下來。以前的國産 B 級轎車賣 15 萬,現如今的新能源車 B 級轎車也賣這個價。但是額外 " 贈送 "6 秒級的 0-100km/h 加速,高通 8155 級别的智能表現,同時還送上 4L/100km 級别的虧電油耗。比燃油車更便宜,比燃油車更智能,同時還能做到可油可電。
這些車的出現,可以說直插燃油車的腹地,動搖了大家選車的天平。
而在最近,汽車行業又刮起了第三股風潮,那就是 " 智能爲王 "。
最典型的就是華爲的問界 M9,作爲一款 50 萬級别的旗艦車型,大定訂單超過 4 萬,甚至試駕都要排隊,這樣的表現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而這款新車最大的依仗,其實就是智能化。華爲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表現斷層領先對手,映射到産品端,就是獨一檔的溢價能力。
即将推出的小米 SU7,同樣也将智能化作爲自己最大的賣點。對于傳統的燃油車來說,這是一個幾乎無法追趕的 " 賽道 "。這也是苗圩強調的,決定勝負的關鍵在于以智能汽車發展爲代表的下半場競争。
2
謹防 Wintel 聯盟,該如何做?
對于國産車企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一個時代。
過去,國産車不僅要被合資車擠壓,同時還要被博世等核心零部件企業 " 垂簾聽政 ",可以說是做着最辛苦的事,賺着最少的錢。如今終于靠着新能源的賽道實現了 " 換道超車 ",确實值得慶賀。
但我們也應該警惕,不要讓新時代的 Wintel 聯盟形成。
首先,什麽是 Wintel 聯盟?很長一段時間,其實大家都很難分清微軟(Microsoft)和英特爾(Intel),甚至以爲它們就是一家公司。畢竟全世界大部分的電腦都是标配的英特爾微處理器和微軟的 Windows 操作系統的,它們一起壟斷了 PC 産業鏈的高端。智能手機時代的 Arm 安卓聯盟也是如此,它們共同拿走了大量利潤。
這種組合是非常可怕的,它們往往會在早期低價出售産品,一旦形成絕對的市場占有率,消滅掉所有的對手,就會在後期逐步提高價格,形成真正意義的壟斷。
這兩年的高通和英偉達就是走的這個路線,它們一個在智能座艙領域,一個在智能駕駛領域,都形成了相當可怕的影響力。
在早期,高通讓車企以并不算天價的價格,就進入到了智能座艙領域。但随着絕對市場地位的形成,車企爲了得到更好的芯片資源,也不得不開始深度内卷,這些國際巨頭開始坐收漁人之利。
這也是苗圩部長所擔心的,随着電子電氣架構從分散的 ECU 控制向域控制器轉變,智能汽車将朝着整車計算平台演進。
如果這個方向的主導權依舊在國際巨頭們手上,我們剛剛形成的所謂市場占有率,可能最終隻是這些巨頭們口中的一塊 " 肥肉 "。将來制造環節的盈利可能是所有産業鏈環節當中最低的,而智能網聯汽車的服務生态可能是最賺錢的一環。
那如何防止這種壟斷形成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 " 國産替代 "。
華爲很早就提出了,要做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但很可惜,國内車企對于與華爲的深度合作,大多持抵制态度,理由是不想失去 " 靈魂 "。
相比于交給國内廠商做核心方案,很明顯國内車企依然更相信外國巨頭們。這也不算是大問題,畢竟每家企業的戰略并不一樣。
但一定要把握一點,那就是讓國内的廠商擁有足夠生産和叠代的份額。車企用英偉達也沒問題,但至少要保證地平線的高端芯片也能用到高端車型上;車企用高通也沒關系,但要保證龍鷹一号這樣的芯片有足夠的裝載量。保護好國内的産業鏈,某種程度就是保留了議價能力,避免被卡脖子。
3
功夫拍案
2023 年,上汽通用和上汽大衆的新能源車銷量都超過了 10 萬台。反應過來的合資車企,其實潛力也非常可怕,畢竟它們有體系,有品牌認可度。
車企們紛紛把高通、英偉達的芯片作爲自己的賣點,也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畢竟芯片行業門檻極高,隻有一個華爲是遠遠不夠的。
國産車用了足足 40 年才翻越了擋在頭上的 " 三座大山 ",可千萬别重蹈覆轍。
點擊圖片,直接看往期精選文章
▼
歡迎點擊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