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考研初試成績盼來啦!經過了 3 天出分大戰,網上各種高分曬分刷屏…不禁會讓很多人産生一種錯覺:難道全世界都是高分,就隻有我沒考好嗎?
考得不太理想的人永遠占絕大多數,原因很簡單 " 隻有考得好才會發成績截圖 "
考的分高不算高,一分還有一分高,查了排名才知道,真正考的好不好,2023 研究生考生一鍵查排名
影響我們能否順利上岸的,還有國家線和院校線。話不多說,直接上 " 線 "!
國家線:全稱是 "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其實就是初試的 " 及格線 ",不同地區、不同專業所要求的國家線不同,包括總分線和單科線。報考地處一區、二區招生單位的考生,分别爲 A 類考生和 B 類考生。A 類考生的國家線往往比 B 類考生的國家線高 10 分。
自劃線:是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招生單位根據報考自己學校考生的情況和計劃招生的人數來确定分數線,而不用參考國家統一劃定的分數線。國内當下共有 34 所自主劃線的大學。
複試線:就是進入複試的最低要求,往往高于國家線。過了國家線但是沒有過複試線的同學,屆時可以申請調劑。
簡單來講:
1 ) 隻要過了目标院校的複試線(同時滿足總分和單科成績要求),就可以參加一志願複試了;
2 ) 如果過了 A 區國家線,但是沒有過目标院校的複試線,那就可以申請調劑到 A 區和 B 區的院校;
3 ) 如果過了 B 區國家線,但是沒有過目标院校的複試線和 A 區國家線,那就隻能申請調劑到 B 區的院校;
4 ) 如果總分或者任意一科沒有達到 B 區國家線,那麽研途可能就要止步于此了;
5 ) 而 34 所自主劃線的大學,不用參考國家統一劃定的分數線,分數線由自己劃定。
國家線最新重磅預測:管理學 23 考研國家線預測持平,170 分。其中工程管理由于應屆生和在職有不同方向,希望今年分開劃線。由于去年開始不以 5 的倍數爲劃線标準,每個預估分數可能上下差 5 分。
影響考研國家線的幾個重要因素:
1. 考慮報考人數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23 考研報考人數 474 萬人,較去年僅增長 17 萬人,增長率 3.72%,近幾年來增長率最低。
2. 考慮棄考率
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23 屆考研同學經曆了延遲返校、被封宿舍、快遞停發等一系列事件的,出現了很高的棄考率。
3. 考慮錄取人數
據教育部統計,2023 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 1158 萬,同比增加 82 萬,畢業生就業難度進一步升級。雖然今年錄取人數尚未确定,但是根據往年的人數來看,考研錄取人數每年都是有略微增長的。同時考慮到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今年經濟相對疲軟,今年的考研人數仍然有很大可能是擴招的。
4. 考慮試卷難度
試卷難度是影響初試分數和國家線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一般而言,試卷難度越大,國家線越低。
總的來看,管理學 23 考研國家線預測持平,國家線漲或跌,其實是一個動态平衡的結果,是由幾百萬考生共同決定的。
這個時間不要幹等國家線!雖然「國家線」決定了你是否有資格面試
但!!!過線≠上岸 ❌
⚠️所以 !【複試 + 調劑】兩手抓絕沒有錯!
如果你:
1️⃣ 初試成績 ≤ 曆年國家線:
如果成績比曆年 B 區線低 10 分以内,可以争取一下調劑。
2️⃣ 初試成績 ≥ 曆年國家線,但沒過往年院線:
這些同學一志願可能性不大,就要及時收集調劑信息,準備調劑工作。
3️⃣ 初試成績 ≥ 曆年國家線,但擦往年院線:
這些同學還是很有希望進入一志願複試階段的,但在積極準備複試的同時,也要适當關注調劑信息,爲自己做好保障。
如果你屬于以上三種情況推薦你觀看明天上午九點,全國院校官方宣講會直播來啦!讓你足不出戶抓住上岸的最後稻草,支棱起來繼續戰鬥吧!
高分不一定代表着被錄取,低分也不一定就會被淘汰,現在距離調劑系統開通還有 1 個多月,不到錄取的最後一刻,都有複試逆風翻盤的機會 ~
在最後錄取的關頭不要輕視與放松,複試的占比在 30%-50% 之間,不可忽視。今年複試不管是網絡形式還是線下形式,我們都要積極準備。特别是政治:複試政治雖然分數權重占比較小,但其具有一票否決權。每年都有學生因爲政治筆試 / 面試沒有過,與理想院校失之交臂。爲此我們爲你安排了複試全程班課程,在最後的關頭助力你一戰成碩!
抓緊準備複試!調劑!
能走盡量走!要養精蓄銳、全力以赴
讀書也好、複試也好、調劑也好、工作也罷
反正也推卸不掉
不如索性就做好它!
祝大家好運!
加油!